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pdf_第1页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pdf_第2页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pdf_第3页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pdf_第4页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 交通技 术 2010 年 l 0 月 第 5 期Technol ogy of H i ghway and Transpo O ct 2010 No 5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 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 耿 波 程宇鹏 李 军 王 丰华 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400067 2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重庆400074 摘要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结构新颖 取消了普通外置式铜锚箱索塔锚固区的端板 钢锚箱与混凝土 塔肢之间采用剪力钉连接 同时还布置塔肢间预应力 使钢锚箱与混凝土紧密连接 用剪力钉 侧拉板和摩擦力共 同承担斜拉 索的 索力 针对该新型结构形式 利 用大型有 限元软件 M i das FEA 建立 索塔锚 固区的非线性接 触模 型 通过对其进行精细仿真计算分析 得出钢锚箱 侧拉板 剪力钉和塔壁混凝土的应力分布情况 以及索力的传 递 分 配情 况 关键词 东水门长江大桥 索塔锚固区 有限元 非线性接触模型 仿真分析 文章编号 1009 6477 2010 05 0036 06 中图分类号 U448 27 文献标识码 A A n a lysi s of N on l i ne a r C o nta ct F o rce jn A n cho ra g e Z o ne of C a bl e T o w e r o n C ho n gq i ng D o ngs hu i m e n Y a ngtze R i ve r B ri dg e G E N G B o C H E N G Y upeng2 LI Jun W ang F enghua A b stra ct A n ovel structure i s adopted i n an ch orage zone of cabl e tow er on C h ongqi ng D on gshu i m en Y an gtze R i ver B ri dge the en d p l ates i n anchorage zon e of com m on extern al steel anchor b ox cab l e to w er are cancel l ed an d the steel an chor boxes are conn ected w i th concrete tow er l i m b s by m ean s of shear stu d s i n the m ean ti m e the prestress am ong tow er l i m b s i s a anged enabl i n g cl ose con necti on betw een the steel an chor boxes and concrete an d the sh ear stud s si de pul l i ng p l ates and fri cti on force are used to bear the force of stayed cab l es A i m i ng at thi s novel stru ctu re th i s pap er estab l i shes a n onl i near con tact m odel for anchorage zone of cab l e tow er vi a l arge scal e fini te el em ent softw are M i das FE A the stress di stri buti on i n th e steel anch or b oxes si de pul l i ng pl ates shear stu ds an d concrete on tow er w al l s are ac qui red as w el l as tran sfer and di stri buti on of cabl e force based on exqui si te si m u l ati on cal cul ati on fo r the m ode1 K ey w ord s D ongshu i m en Y an gtze R i ver B ri dge an chorage zone o f cabl e tow er fi ni te el em en t no nl i n ear con tact m od el si m u l ati on an al ysi s 近年来 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在大跨度斜拉 桥索塔锚固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其锚同形式从主塔 构造角度看 主要分为 2 种 1 对于整体式主塔 通常采用主塔 内置钢锚箱或钢锚梁的形式 这也是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 的一种形式 如上海长江大 桥 苏通长江大桥和厦漳跨海大桥等I 2 对于 分离式主塔 通常采用剪力钉连接方式将塔肢与外 置钢锚箱结合起来 剪力钉起到主要传力作用 如 杭州湾跨海大桥 41 在第 2 种锚固形式中 斜拉索 锚固在组合结构的钢锚箱上 其水平分力主要通过 钢锚箱和塔肢混凝土来承担 二者主要通过剪力钉 收稿 日期 20 10 04 25 作者简介 耿 波 1979一 男 山尔省桓台县人 博士 副研究员 和摩擦作用来传力 斜拉索竖向分力则通过剪力钉 将力直接传至混凝土塔肢上 对于该种结构 钢混 结合面的受力特性 锚固区力 的传递与分配以及连 接构造等问题 都是设计人员关心的问题 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现有计算分析中 通 常采用建立局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来实现 混凝 土主塔采用 三维实体单元模拟 钢锚箱采用板壳单 元模拟 而剪力钉则采用梁单元模拟 计算方法也 从传统的弹性分析逐渐发展到非线性接触分析 即 钢锚箱和塔肢混凝土之间除考虑剪力钉传力外 还 要考虑非线性接触摩擦传力问题 51 同时对于组合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010 年 第 5 期 耿波 等 重庆 东水门长江大桥 索塔锚 固区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 37 梁 中剪力钉工作性能特别是其极 限承载力 目前也进 行 了一些研究 0 重庆东水 门长江大桥的索塔锚固区构造与上述 第 2 种锚 固形式较为接近 但该桥的索塔锚 固区结 构受力和变形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又有所不同 其每 个锚 固节段主要通过将 2 个独立钢锚箱焊接在两端 的侧拉板上 侧拉板则通过剪力钉直接与混凝土塔 肢结合 由于该结构形式在国内首次使用 对该结 构形式的认识还不够 且缺乏实际经验 因此有必 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的有限元分析 深入掌握索塔锚 固区的应力分布及传力分配等 这对指导设计与施 工具有很大价值 1工 程概 况 东水 门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渝中半岛的东水门 处 东起南岸 区涂山路 自东向西跨越长江 止于 渝 中 区陕西 路 贯通 连接 弹 子石 片 区和 解 放碑 CB D 该桥采用新型索辅梁桥结构体 系 跨径布置 为 222 5 m 445 m 190 5 m 858 m 主桥分为上 下 2 层 上层为公路交通 下层为轨道交通 其桥 型布置见图 l 858 主桥 98 引桥 l rL 一 单 位 m 图 1东水门大桥桥 型布置 该桥采用天梭形桥塔 塔在桥面处横向最宽为 35 0 m 塔顶横 向宽 7 0 m 采用箱 型结构 形式 桥塔结构形式见图 2 斜拉索采用稀索体系 全桥 共设置 9 对斜拉索 单根斜拉索的拉力较常规密索 体系的拉力要大 而索塔锚固区是将拉索的局部集 中力均匀地传递到塔柱 的重要受力部位 应 力集 中 传力和构造均比较复杂 本桥索塔锚 固区采用 类似于外置式钢锚箱的索塔锚固构造 由 2 个混凝 土塔肢和 1 个钢锚箱组成 钢锚箱通过两侧 的侧拉 板设置剪力钉与混凝土塔肢相连 工作时 斜拉索 首先将力传递到钢锚箱上 然后又通过侧拉板上的 剪力钉传递到混凝土塔肢上 每个混凝土塔肢为单 箱型混凝土塔柱 同时塔肢上还配置一定的顺桥 向 及横桥 向的预应力 半幅索塔锚固构造的三维图见 图 3 晷 2 单 位 em 图 2 桥塔结构布置 塔壁混凝土 图 3 索塔锚固区构造效果图 2 索塔锚固区结构设计及数值分析模型 2 1结构设计 东水 门长江大桥的塔柱为单箱单室变截面钢筋 混凝土结构 上塔柱为 2 个分离式塔柱 塔柱 高 46 0 m 其中拉索锚固区 39 0 m 大桥设置 9 对斜 拉索 在 主塔上 的间距 为 3 8 m 用钢梁作为斜拉 索锚固结构 索塔锚固区两侧的塔肢 内壁完全与钢 锚箱的侧拉板重合 增加了剪力钉的布置面积 同 时有助于增加剪力钉的布置数量 增强了钢与混凝 土 的连接和受力性能 为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分力 在上塔柱斜拉索锚 固区配置环向预应力 同时还可 以使钢锚箱与混凝土紧密连接 塔壁上布置 7 束预 8 誊n 0 0 昌 N 8H 8 8 1 H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8 公路交通技术 2010 血 单位 mm 图 4 预应力布置平 面 蔓 JJ 一 一 Q 一 卜 塔背预应力钢束 f 0 剪力栓钉 a o ff 喜 塔 背 预 应 力 钢 柬 0 n 一 隘向预应力钢束管道 一 l f 150 I L 1 I Il t5Q 1 g 一 2 00 一 200 J 单位 rflnl 图 5塔壁预应力布置 应力筋 每束预应力筋采用 12 股 15 2 m m 的高 强度低松 弛钢绞线 竖向间距为 45 cm 见 图 4 图 5 索塔锚固区的整体结构构造与外置式钢锚箱索 塔锚固区非常接近 但是该桥的索塔锚固区构造简 单 新颖 它一改外置式钢锚箱的封闭式结构 取 消了端板 将钢锚箱 直接焊接在平行 的侧拉板之 间 使拉索力全部 由钢锚箱的抗剪焊缝传递至侧拉 板上 从而使结构的传力变得简洁 又节省材料 钢锚箱各部分组成为 侧拉板厚 60 m m 承压板厚 80 m m 支承板厚 50 m m 加劲板厚 30 m m 2 2 传力机 理 东水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的索力通过锚固横 粱传递给钢锚箱侧拉板 再通过剪力钉将力传递给 混凝土索塔 索力的竖向分力完全由混凝土索塔承 担 水平分力可 以认为作用于钢混叠合板结构上 索塔两侧拉索的水平分力主要通过钢锚箱的侧拉板 承受 不平衡水平力则由侧拉板传至塔壁 由塔柱承 受 竖向分力通过侧拉板的剪力钉传递到塔柱混凝 土上 斜拉索的水平分力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 因 现就剪力钉刚度趋于 2 个极端时 索塔锚固区 斜拉索水平力 的传递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当剪力钉刚度很强时 侧拉板与塔肢混凝 土之间没有 出现相对滑移 此时斜拉索的水平分力 主要 由侧拉板和附近的混凝土承担 远端混凝土不 直接参与受力 而混凝土的容许拉应力相对较小 所以其受力对混凝土不利 而竖向力由混凝土塔壁 承担 该情况下对结构受力有利 2 当剪力钉 的刚度较弱时 侧拉板会 与混凝 土之间发生少量滑移 在滑移过程中 斜拉索的水 平分力主要由侧拉板承担 混凝土仅承受较小部分 的水平力 此时 其受力反而对混凝土有利 而对 剪力钉受力和疲劳不利 2 3数值分析模型 东水门长江大桥的非线性接触模型采用大型有 限元软件 M i das 1TEA 建立 对索塔锚固区在拉索索 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及应力分布进行分析 在此情 况下建立的模型 主要考虑 以下几点 1 整个计算模型为非线性接触模型 需考虑 侧拉板与塔壁的摩擦效应 2 斜拉索索力 的水平分力 由 3 部分承受 一 部分由侧拉板承受 另一部分 由剪力钉传递到混凝 土塔壁上 还有一部分由侧拉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 擦力来承受 3 斜拉索索力的竖 向分力 由 2 部分承受 一 部分 由剪力钉传递至混凝土塔壁上 另一部分由侧 拉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 由于索塔锚 固区是完全对称 的 所以笔者仅 对横桥 向的一半进行建模 模型 中各部分构件 的 材料属性见表 1 有限元模型见 图 6 施加 的索力 图6索塔锚固区节段分析模型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010 年 第 5 期 耿波 等 重庆 东水 门长江大桥 索塔锚 固区非线 生 接触受力分析 39 表 1材料特性 按 1 600 t控制 侧拉板与塔壁混凝 土之间的摩擦 系数取 0 3 3 计算结果 3 1钢锚箱 计算得到的钢锚箱整体及各部分的应力分别见 图 7 10 钢锚箱各部分 的应力汇总见表 2 由图 7 10 和表 2 可 知 钢锚 箱 的最大 M ISES 应力 为 227 5 M Pa 主要位于钢锚箱承压板与侧拉板接触的边角 图 9 钢锚箱支 承板 M ISES 应力云图 薹 譬 l l 一 图 10 钢锚箱加劲板 M ISE S 应力云图 表 2 钢锚箱各部分应力汇总 处 钢锚箱各部分应力均满足强度检算要求 3 2侧 拉板 计算得 到 的侧拉 板应力见 图 11 由图可知 侧拉板的最大 M ISES 应力 为 83 5 M Pa 主要位 于 侧拉板与钢锚箱连接处 最大剪应力为 43 1 M Pa 最大主拉应力为 60 0 M Pa 最 大主压应 力为 95 5 M Pa 侧拉板应力满足强度检算要求 一 臻 0 嚣 毫 篓 图 11侧拉板 M ISE S 应力石 图 3 3 剪力钉 计算得 到的剪力钉应力分别 见图 l 2 图 13 由图可知 剪 力钉竖向最大应力为 124 8 M Pa 顺 桥 向最大应力为 246 5 M Pa 单根剪力钉最大剪力 105 kN 其位置均处于钢锚箱与侧拉板连接处 当 仅有预应力作用时 剪力钉竖 向最大应力 为 81 1 M Pa 顺桥 向最大应力为 128 3 M Pa 3 4 混 凝土 塔壁混凝土最大主拉应力为 4 3 M Pa 主要位 于钢锚箱 与侧拉板的连接处 见 图 14 最大主压 应 力 为 16 2 M Pa 顺 桥 向最 大正 压 应 力 为 14 6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公路交通技术 20 10 生 图 14塔壁混凝土主拉应力 云图 M Pa 横桥向最大正压应力为 10 1 M Pa 竖向最大 正压应力为 4 0 M Pa 3 5 传力分析 通过对以上分析结果汇总 可得到斜拉索索力 的顺桥 向分力 和竖 向分力在结构各部位的分配情 况 见表 3 表 4 表 3顺桥 向索力分配 由表 3 可知 斜拉索索力的顺桥 向水平分力主 要由剪力钉和摩擦力承担 且剪力钉和摩擦力所承 担的分力最终均传递给混凝土塔壁 其中 摩擦力 为 1 970 kN 占 28 5 剪 力 钉 为 5 053 kN 占 73 1 由于初始预应力施加后 侧拉板上承担 了 一 部分预加压力 直至挂索后该部分压力仍未完全 表 4竖向索力分配 被索力抵消 板 内仍存在 110 kN 的压力 由表 4 可知 斜拉索索力的竖向分力主要由剪 力钉和摩擦力共同承担 剪力钉和摩擦力承担的竖 向分 力最终全部由塔壁混凝土承担 其 中 摩擦力 为 2 621 kN 占 32 5 剪力钉为 5 453 kN 占 67 5 4 结 论 通过对重庆东水 门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进行非 线性接触受力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1 钢锚箱最大 M ISES 应力 为 227 5 M Pa 主 要位于钢锚箱承压板与侧拉板接触的边角处 钢锚 箱各部分应力均满足强度检算要求 2 侧拉板最大 M ISES 应力为 83 5 M Pa 主要 位于侧拉板与钢锚箱连接处 侧拉板应力满足强度 检算要求 3 剪力钉的竖向最大应力为 124 8 M Pa 顺 桥向最大应力为 246 5 M Pa 单根剪力钉最大剪力 为 105 kN 主要位于钢锚箱与侧拉板连接处 4 塔壁混凝土最大主拉应力为 4 3 M Pa 最 大 主压应力为 16 2 M Pa 最大主拉应力大于 1 83 M Pa f 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主要发生 在钢锚箱与侧拉板的连接处 建议加强局部抗裂设 计或采用纤维混凝土 5 斜拉索索力顺桥 向水平分力和竖向分力均 主要由剪力钉和摩擦力承担 且剪力钉和摩擦力所 承担的分力最终均传递给混凝土塔壁 其中 水平 分力方面 摩擦力 占 28 5 剪力钉 占 73 1 竖 向分力方面 摩擦力 占 32 5 剪力钉 占67 5 参 考 文 献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 工程设计 R 上海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2006 2 戴捷 张喜刚 吴国民 苏通大桥主桥索塔设计fc 中 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 2004 年全国桥梁学术 会议论文集 北京 人民交通 出版社 2004 3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 院有限公司 福建厦漳跨海大 桥工程设计 RI 重庆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 院有限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010 年 第 5 期 耿波 等 重庆 东水 门长江大桥 索塔锚 固区非线性接 触受力分析 4l 公 司 2008 1JI 铁道学报 1999 21 1 68 72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杭州湾跨海 大桥 工程 设计 R I 北 8 Shi m C s Lee P G Y oon T Y Stati c behavi or of l arge 京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2003 51杨允表 吕忠达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钢 一混凝土结 构竖向受力机理 的有 限元法 J1 程力学 2008 12 25 15 3 16 1 6 1 n D El l ohody E Behavi or of headed stu d shear connectors i n com posi te beam fJ1 Journ al of Structural E ngi neeri ng A SC E 2 00 5 13 1 1 96 7 叶梅新 张哗芝 桁梁结合梁及其剪力连接件试验研究 上接 第 3 5 负j 通过在挂篮下设置防护板搭设 天棚 留够桥下净 空 基本不影响成雅高速公路车辆通行 缺点 主桥造价较 方案 B 高约 287 万元 施 工周期较长 需 4 5 个月 3 方案 E 钢箱梁 优 点 主跨 50 i 1q 钢 箱一跨 跨越 成雅 高速公 路 钢箱采用工厂制造 现场 吊装 对成雅高速公 路影响时间短 吊装期 1 2 d 缺点 吊装期需要 中断交通 l 2 d 对成雅 高速公路影响较大 按照大件公路荷载标 准等级 预计钢箱梁重量约 250 t 梁高约 4 5 m 超长超 重 运输困难 需大型起吊设备 吊装 施 丁难度较 大 1 主桥工程造价高 后期维护费用高 6 2 2 上跨方案比选 上跨方案 中 方 案 c 造价最低 但 由于在成 雅高速公路中分带设置桥墩 桥墩在成雅高速公路 桥面以上部分施工对成雅 高速公路通 车有局部影 响 对成雅高速公路 中分带管线也有一定影响 建 议可在下阶段设计中进一步比选 方案 D 可 1 跨跨越成雅高速公路 悬臂挂篮 施工时 通过在挂篮下设置防护板 搭设天棚 留 够桥下净 空 可基本不影 响成雅 高速公路 车辆通 行 对成雅高速公路影响最小 故推荐采用 方案 E 的钢箱需大型钢厂制造 运输 吊装相 对均存在较大风险 且需 中断成雅高速公路交通 工程造价及后期维护费用均高 故不建议采用 上跨方案综合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