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11/21,1,针灸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017/11/21,1,2017/11/21,2,目 录,一、基础知识 经络学 腧穴学二、基本技能 针法 灸法 按摩 拔罐,2017/11/21,3,一、基础知识,发展史: 1.肇事时期:黄帝内经成书以前; 2.建立时期: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成书为标志; 3.发展时期:魏晋时代针灸甲乙经至明代; 4.低谷时期:清代; 5.繁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2017/11/21,4,经络学,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2017/11/21,5,经络的作用及临床运用,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集体。运用: 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辩证归经;指导针灸治疗。,2017/11/21,6,腧穴学,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的特殊部位。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2017/11/21,7,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远治作用-经脉所在,主治所在; 特殊作用-双向良性调节,特异性。 分经主治-治疗本经病及相应脏腑病; 分部主治-局部治疗及分类治疗;,特点,规律,2017/11/21,8,特定穴,五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 原穴:原气输注、经过、留止十二经脉四肢部穴 络穴: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 郄穴:经脉与阴阳维、阴阳跷之经气深聚之所 背腧穴:腹墓穴:脏腑经气输注、汇聚之所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汇聚之所 八脉交会穴:经脉与奇经相通的8个腧穴 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之腧穴,2017/11/21,9,腧穴的定位,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的标志 活动的标志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中、母、横指)4.简便定位法,2017/11/21,10,手太阴肺经,2017/11/21,11,手阳明大肠经,2017/11/21,12,足阳明胃经,2017/11/21,13,足太阴脾经,2017/11/21,14,手少阴心经,2017/11/21,15,手太阳小肠经,2017/11/21,15,2017/11/21,16,足太阳膀胱经,2017/11/21,16,2017/11/21,17,足少阴肾经,2017/11/21,17,2017/11/21,18,手厥阴心包经,2017/11/21,18,2017/11/21,19,手少阳三焦经,2017/11/21,19,2017/11/21,20,足少阳胆经,2017/11/21,20,2017/11/21,21,足厥阴肝经,2017/11/21,21,2017/11/21,22,任脉穴位图,2017/11/21,22,2017/11/21,23,督脉穴位图,2017/11/21,23,2017/11/21,24,经外奇穴,四神聪,印堂,鱼腰24,太阳,球后,牵正,安眠,三角灸,子宫穴,定喘,华佗夹脊,腰眼,十宣,四缝,八邪,落枕穴,腰痛穴,肩前,环中,百虫窝,鹤顶,膝眼,胆囊穴,阑尾穴,八风等。,2017/11/21,24,2017/11/21,25,二、基本技能,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刺法亦称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针具,包括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2017/11/21,25,2017/11/21,26,毫针刺法,进针法分刺手,押手。 1.指切近针法; 2.夹持进针法; 3.舒张进针法; 4.提捏进针法。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行针与得气,2017/11/21,26,2017/11/21,27,基本手法,提插法: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捻转法: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2017/11/21,27,2017/11/21,28,辅助手法,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 刮柄法:亦名划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2017/11/21,28,2017/11/21,29,弹柄法: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搓柄法: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向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应用,以免使肌肉纤维缠绕针身。,2017/11/21,29,2017/11/21,30,摇柄法: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斜。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 震颤法: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2017/11/21,30,2017/11/21,31,针刺手法,2017/11/21,31,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不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烧山火,透天凉,2017/11/21,32,留针与出针,留针: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留针10-20min。特殊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病证可留针数小时。 出针:一般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做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检查针数,以防漏针。,2017/11/21,32,2017/11/21,33,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2017/11/21,33,晕针,滞针,断针,弯针,血肿,2017/11/21,34,针刺注意事项,1.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身体虚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2.孕妇不宜针刺小腹部、腰骶部穴位,以及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穴位,行经期若非调经,也不宜针刺。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以免事故的发生。,2017/11/21,34,2017/11/21,35,灸 法,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名医别录“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农历3、4月,嫩苗叶摘之阴干,用石锤捣碎去杂质(粗枝),密封保存(以免挥发成分),2017/11/21,35,2017/11/21,36,灸法:借灸救火之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输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作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2017/11/21,36,2017/11/21,37,2017/11/21,37,常用灸法,艾炷灸,温灸器灸,艾灸,其他灸法,艾卷灸,温针灸,直接灸,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无瘢痕灸,无瘢痕灸,无瘢痕灸,无瘢痕灸,温和灸,雀啄灸,艾条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灯草灸,白芥子灸,2017/11/21,38,施灸禁忌,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均不宜灸疗;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2017/11/21,38,2017/11/21,39,灸后处理,1.水泡处理;2.化脓灸的护理;3.注意防火。,2017/11/21,39,2017/11/21,40,推拿手法,推拿(massage):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2017/11/21,41,手法分类,手法补泻,力度,速度,方向,治疗部位腧穴,复式手法(),单式手法(上百种),点法,按法,拿法,揉法,推法,拨法等,,点按法,点揉法,拿捏法,弹拨法等,,2017/11/21,42,点 法,是指用指腹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为力点,按压于某一治疗点上。 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有拇指点法、屈指点法等。 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2017/11/21,43,按 法,是指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 在临床上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之分。按法亦可与其他手法结合,如果与压法结合则为按压法。若与揉法结合,则为按揉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2017/11/21,44,拿 法,是指以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用指腹着力,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提拿的手法。 主要用于颈项部、肩背部及四肢部。,2017/11/21,45,揉 法,掌揉法:以大小鱼际或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活动。压力轻柔,揉动频率一般每分钟120150次。 指揉法:以拇指或中指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着力。按在穴位上,或一定部位上,做轻柔环转活动。 适用于胸腰部、胸肋部、头面部,腰背部及四肢部,尤其多用于全身穴位。,2017/11/21,46,推 法,是指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动。有疏通经络,行气消瘀等功效。又常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禅推法等。 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2017/11/21,47,拨 法,是指术者用手指按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做与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其状如弹拨琴弦,称为拨法,又名拨络法、弹拨法、指拨法等。 主要适用于颈、肩、背、腰、臀、四肢部肌肉、肌腱、筋膜等部位。,2017/11/21,48,总之,推拿手法种类繁多,门派各异,临床操作看似简单,掌握较难,需多加练习。同时,亲身体会每种手法的舒适度,才能逐渐掌握手法的操作技巧,做出正确的推拿手法。,2017/11/21,49,对于皮肤破损者,出血性倾向者,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者,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危重病,骨折、脊髓损伤和各种骨病,软组织损伤早期肿胀较重或骨质疏松者,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部、合谷穴等部位,醉酒者及精神病患者等与医生不合作者慎用或禁用推拿手法。,推拿禁忌,2017/11/21,50,拔罐法,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2017/11/21,50,2017/11/21,51,罐的种类,种类: 竹罐:取材易,经济,轻巧,不宜摔碎。易裂。 陶罐:吸附力大,易碎。 玻璃罐:透明,易碎。,2017/11/21,51,2017/11/21,52,拔罐方法,闪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火罐,药罐,留罐,走罐,闪罐,刺络,2017/11/21,53,起罐及注意事项,起罐: 一手手指按压罐口旁边皮肤,使气体进入罐 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化内科胰腺癌术后疼痛管理指南
- 急诊科外伤腹膜后出血护理要点
- 2020-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2020-2025年施工员之土建施工专业管理实务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版房地产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商品房预售合同案
- 2025年合同款XPS挤塑聚苯板保温板外墙外保温施工项目合同文件
- 2025专业版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2025专利许可合同范本
- 眼科护理管理及护理实践
- 东明石化电脱盐技术改造方案
-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贷款业务的核算1课件
- GB/T 14079-1993软件维护指南
- 9-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九章(20190403)【已改格式】.课件电子教案
- 2023年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无糖食品课件
- 2022年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4探索宇宙-课件
-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