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旁听总结.doc_第1页
刑法旁听总结.doc_第2页
刑法旁听总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庭审旁听感想电视上法庭审案看了倒是不少,模拟审判也参加了几次,但经历的真正的庭审却没有一次,这对于一个大二法学的学生来说是不应该存在的。在此,感谢老师们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法庭的庄严与肃穆神圣,法律的伟大与不容亵渎,法官的睿智与心系天下。2012年的11月份,经我院老师们的努力与邀请,六安市裕安区中级人民法院在我院模拟法庭处审理了一起刑事诉讼案件。案件审理了大概一个半小时,案件的内容概述为:被告周华中是湖北省鄂州市劳动就业局局长,因听说六安市办证容易,于是向六安市人计科科长刘海明花费四百五十余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工程建筑方面空白证件若干,其中65.66万元为“好处费”。公诉人是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检察院,公诉被告人行贿。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庭审、解读庭审、学习庭审的宝贵契机,我定当倍加珍惜,向人民陪审员前辈们多多学习,丰富自我,回报社会。当时的我这么想。当学生们都坐定后,审判长陪审员和摄影师等也陆续进场了,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一位老人眼含泪水的走向了观众席,这不是我刚刚在门外看到的那位老人吗?当时我就疑惑他为什么难过,在这么庄重的法庭上,哭似乎不合理却又十分合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被告的父亲,这是多么的让人心痛啊,儿子犯下的罪,还要让父母们为你们担心,你们好意思吗,忍心吗?这时,被告在法警的羁押下也走向了被告席,他不敢直视父亲,哪怕是父亲所在的方位。他的步伐是沉重的,我想他的心情一定也是沉重的吧,他一定很是后悔吧,可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这对我们学生,特别是法学学生,是一个极大地警告,不要心存歹念和侥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哪怕你是处级干部也不例外,我们一定要心系人民,关心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随着锤声的落下,审判长宣布庭审开始,庭下一片寂静。本次案件审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庭前准备。传来了被告人和公诉人之后,审判长宣读了法庭纪律,现摘录关于旁听人员应该遵守的纪律如下:1、不的录音、录像和摄像;2、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3、不得发言、提问;4、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二、开庭审理阶段。审判长核对被告是否到庭,被询问了被告人相关问题:被告人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职务单位.);因何因、何时、在何地被羁押.被告人对此问题也一一作了回答。审判长告知被告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该享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并宣布法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被告享有的诉讼权利与义务,询问被告是否申请回避,被告称不申请回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长宣布开庭。三、法庭调查阶段。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并提出法律依据,宣读起诉书:介绍被告人周华中的隔热基本情况包括身份证号等;并讲述已经调查过的案件的基本情况,控告被告触犯了刑法,情况在上面已做介绍。四、庭审过程。审判长询问被告相关问题,公诉人质证,以及被告人和其辩护律师进行质证。由于被告人在审理过程中提出了疑问与不解,审判长与被告进行了再次询问与回答。休庭10分钟后,被告人做了最后陈述。争议焦点:被告人表示对某些事不知情,要求从轻处理。五、法庭辩论结束。锤声再次响起,全体起立法官宣布择日宣布审判结果。至此,法庭整场审案过程到此结束。 虽然最后审判长选择择日再断案,但从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被告人行贿数额巨大,社会危害巨大,加上被告利用职务便利知法犯法,根据规定应该判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并没收行贿金额。案件没开始之前我本以为答辩环节会是十分激烈的,但事实却不尽然,审判长与被告人之间的一问一答平淡无奇,让我大感失望,但转念一想,这何尝又不是法庭庄严肃穆的一种表现呢,那些香港片中律师辩论时激烈的场景为什么就一定是正确的呢。案件结束后,我不禁有了以下几点疑问:为何审判长没有戴假发?为何法庭纪律是审判长宣读而非书记员?为何媒体与法院内部可以用摄像机而观众不可以?当然,这些问题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也都找到了答案。案件审理结束了,可锤声却在我耳边久久不能散去。周华中是公务员,可他还是利用职权知法犯法了,我们中国官员的腐败现象难道就真的这么严重?孙中山先生说,“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然而,人民的公仆却做了危害人民,不道德不合法的事,何其悲哀!官员们为何不能一心为民,清廉为官呢?到了考验中国官员的时候了,希望国家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除了廉洁之外,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公诉人与辩护律师对于受贿数额,是否是利用职务之便还是朋友间私人关系等焦点问题展开的辩论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律的不可替代性。廉洁执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合法执法同样是每一名警官执法的基本准则。对于被告人的种种罪行,全部都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的,体现了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法律是最公正的也是最睿智的,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无论是谁,特别是公务人员,在做某些事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这么做是否违背我们的良心,是否违反了我们的法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后悔莫及。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通过这次旁听,增强了我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使我初步掌握了审案的大致过程,对法律法规的应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从另一方面加深对法律的客观上的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若是只接触书本知识和单纯的法条是没有用的,只有实践经验才会让我们真正成长。这次旁听,达到了让学生把书本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许多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诉讼过程结合起来,让我们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了刑法诉讼庭审的程序,也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有利于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中,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作为学生的我们,真心地希望学校以及系相关领导,能够多给我们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