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七章外源基因的表达及其优化策略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基因表达 从DNA分子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 通过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系统 转变由特定氨基酸顺序构成的多肽或蛋白质分子过程 从而决定生物有机体遗传表型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基因表达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中心法则 centraldogma 从DNA分子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 通过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系统 转变由特定氨基酸顺序构成的多肽或蛋白质分子过程 从而决定生物有机体遗传表型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克隆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 外源基因 表达载体 重组载体 导入宿主细胞 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出蛋白质 提取蛋白 宿主细胞 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主要有 阅读框架顺式作用元件翻译过程表达体系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一 阅读框架对转化基因的影响什么是阅读框架 openreadingframe ORF 二 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1 对基因转录起始的调控1 启动子2 增强子3 沉默子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二 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2 对基因转录终止的调控1 终止子2 衰减子3 对DNA结构的影响1 核基质结合区2 绝缘子3 基因座控制区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三 翻译过程对表达的影响1 翻译起始对基因表达的影响2 密码子偏爱性对基因表达的影响3 翻译终止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四 表达系统对表达产物的影响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用原核生物作宿主 AdividingE coli 原核或噬菌体启动子 MCS SD序列 终止子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一 原核生物细胞表达的特点1 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识别原核细胞的启动子 催化所有RNA的合成 2 原核生物的表达是以操纵子为单位的 操纵子是数个相关的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区的结合 是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乳糖操纵子 lacoperon 的调控方式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一 原核生物细胞表达的特点3 原核生物的转录与翻译是偶联的 也是连续进行的 每个核糖体可独立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即这种多核糖体可以同时在一条mRNA链上合成多条肽链 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 4 原核细胞中缺乏真核细胞的转录后加工系统 因此当克隆的含有内含子的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转录成mRNA前体后 其中内含子部分不能被切除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转录和翻译偶联 连续进行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一 原核生物细胞表达的特点5 原核生物基因的控制主要在转录水平 这种控制要比对基因产物直接控制要慢 对RNA合成的控制有2种方式 一是起始控制 启动子控制 二是终止控制 衰减子控制 6 在大肠杆菌mRNA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上 含有一个翻译起始密码子及同16SRNA3 末端碱基互补的序列 即SD序列 Shine Dalgarno S D sequence 含有一个启始密码子和一段同核糖体16SRNA3 末端碱基互补的序列 叫Shine Dalgarno S D 序列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二 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具备条件1 通过表达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菌 并指导宿主菌的酶系统合成外源蛋白 2 外源基因不能带有间隔顺序 内含子 因而必须用cDNA或全化学合成基因 而不能用基因组DNA 3 必须利用原核细胞的强启动子和SD序列等调控元件控制外源基因的表达 4 外源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后 必须形成正确的开放阅读框架 ORF ORF openreadingframe 起始于AUG 止于UAA UGA UAG的连续的密码子区域 是潜在的编码区 5 利用宿主菌的调控系统 调节外源基因的表达 防止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宿主菌的毒害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特征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 SD序列 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复制子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受体系统大肠杆菌受体系统 芽孢杆菌受体系统 链霉菌受体系统 蓝藻受体系统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1 启动子是DNA上的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能起始mRNA合成的序列 1 启动子序列大肠杆菌的所有启动子中都有两段一致顺序 consensussequence 35Box和 10Box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不同启动子的consensussequences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1 启动子 1 启动子序列 35box RNA聚合酶 亚基的识别位点 5 TTGACA 3 10box PribnowBox 5 TATAAT 3 TTGACA TATAAT 转录起始位点 17bp 5 核糖体结合位点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原核启动子共有序列的功能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1 启动子 1 启动子序列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1 启动子 2 翻译的起始位点a 核糖体结合位点 ribosomebindingsite RBS Shine Dalgarno SD sequence mRNA上与核糖体16sRNA结合的序列 S D序列距离AUG的距离也影响翻译b 起始密码 位于SD序列下游AUG 91 GUG 8 UUG 1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2 RNA多聚酶大肠杆菌只有一种类型的RNA多聚酶转录tRNA rRNA和mRNA 1 结构 全酶是一个5聚体 含有两个 小亚基 和2两个大亚基 和 一个 亚基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3 转录终止子在表达载体克隆位点的下游一般设计一段转录终止子 启动子 操纵子 S D序列 目的基因 终止子 内终止子 intrinsicterminator E coli中促使转录终止的DNA位置有一段反向回文顺序 其后紧接一串A 称为内终止子 形成终止信号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3 转录终止子原理 茎环结构反向回文顺序被转录后 立即形成一个茎环结构 使转录物与模板之间配对的碱基数降低 整个减弱了RNA与DNA的互作多聚A U由于茎环3 段紧接一串A U的配对 稳定性比较差 有利于转录物脱落而不利于转录延续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3 转录终止子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3 转录终止子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4 翻译终止密码大肠杆菌偏爱UAAU 一般安置上全部的三个终止密码防止核糖体跳跃 skipping 5 翻译增强子 Translationenhancer 能够显著增强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的特殊序列 T7噬菌体基因10前导序列 简称g10 L序列 大肠杆菌atpE基因mRNA5 UTR中富含U的区段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1 最佳启动子必须具备的条件必须是一种强启动子能使外源基因的蛋白产量达到细胞总蛋白的10 30 以上 应呈现低水平的基础转录便于表达毒性蛋白等 应是可诱导型的用温度或化学试剂诱导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2 乳糖启动子lac来自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 用乳糖或其类似物IPTG充当诱导物 与阻遏蛋白结合 解除抑制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 Plac O 目的基因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2 乳糖启动子lac 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2 乳糖启动子lac 四聚体的阻遏物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阻遏物与DNA的结合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2 乳糖启动子lac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3 色氨酸启动子trp来自大肠杆菌的色氨酸操纵子 trpR P1 O trpE trpD P2 trpC trpB trpA trpR 阻遏蛋白基因 P1 P2 启动子 O 操纵基因 衰减子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3 色氨酸启动子trp 色氨酸操纵子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没有色氨酸时 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 能转录合成色氨酸所需要的酶 P1是主要启动子 P2的作用只有3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3 色氨酸启动子trp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4 PL和PR启动子是从 噬菌体中得到的一类启动子 比lac启动子的活性高8 10倍 比trp启动子活性高 cIII N PL OL cI PM OR PR Cro PE cII N 抗终止蛋白 Cro 抗阻遏蛋白 裂解必需的 cI cII cIII 阻遏蛋白 P 启动子 O 操纵子 R 右 L 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4 PL和PR启动子 当cI合成后 与OL和OR结合阻止RNA聚合酶 则左右基因都受到抑制 但促进PM使cI进一步转录 进入溶原期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基因工程常用的原核启动子4 PL和PR启动子表达载体常用的噬菌体启动子是PL 调节基因cI则是选择了一个温度敏感性的突变基因cI857 整合在宿主基因组里 或克隆到载体上 cI857 28 时阻遏PL 外源基因不转录 42 时阻遏蛋白失活 外源基因大量转录 cI857 PL 外源基因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1 非融合型表达载体 载体表达出的外源基因蛋白质不与细菌的任何蛋白质融合在一起 S D序列 ATG 外源基因 TAG 优点 产物结构接近于真核细胞体内的蛋白质结构 缺点 容易被宿主菌的蛋白酶所破坏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1 非融合型表达载体pKK223 3载体 结构组成 1 强启动子 tac trp lac 2 操纵基因 乳糖操纵子系统 trp的 35区 lacUV5的 10区 lac操纵基因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1 非融合型表达载体pKK223 3载体 结构组成 3 调节基因 宿主菌染色体上的乳糖操纵子系统 如JM105菌 4 终止子 rrnB的强终止子S D序列和插入位点区 S D 插入位点区 LacI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1 非融合型表达载体pKK223 3载体 结构组成 6 载体的其余部分 来自pBR322质粒 7 表达诱导物 IPTG 乳糖的类似物 不会被降解 tacP LacO S D 插入位点区 rrnBT 宿主lacI 阻遏物 IPTG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1 非融合型表达载体pKK223 3载体 条件 必须选择一个有lacI的宿主菌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2 分泌型表达载体载体表达出的外源蛋白质与细菌的分泌信号肽连在一起 可被宿主菌分泌到细胞周质中 如 pINIII系列 pINIII comA1 pINIII comA2 pINIII comA3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2 分泌型表达载体pINIII系列组成结构1 强启动子 Ipp 脂蛋白基因启动子 和lacUV5启动子 2 调节基因 lacI3 S D序列和起始密码ATG 4 分泌信号肽 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基因ompa 5 插入位点区 多克隆位点 Ipp lacP lacO S D ATG ompa 插入位点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pINIII comA1 以pBR322为基础构建的 调节基因不必借助于宿主的lacI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2 分泌型表达载体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3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系统表达出的外源基因产物蛋白是与质粒载体上的菌体蛋白连接在一起的 如 pGEX系列优点 便于融合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组成结构 1 启动子 tac2 操纵基因 lacP3 调节基因 lacI4 S D序列5 ori pBR322ori6 融合肽 GST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3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系统pGEX系列 lacI tac lacO S D ATG GST 插入位点 TGA lacP GST融合蛋白用GlutathioneSepharose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 产物提纯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3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系统pGEX系列产物分离 用凝血酶或Xa因子可以把外源蛋白从GST上切下来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pGEX 2X的插入区 pGEX 1X的插入区 pGEX 3X的插入区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3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系统 pGEX系列插入区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四 常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4 其他融合蛋白系统His tag 组氨酸标签 在外源多肽的N端或C端接上6个组氨酸 His His tag能与Ni2 柱结合 但很容易被EDTA 或咪唑溶液 洗脱下来 可以纯化蛋白质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人胰岛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Cyanogenbromide 溴化氰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五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 位于 细胞质 细胞周质 细胞外 表达产物 形式 包涵体蛋白 融合蛋白 寡聚型外源蛋白 整合型外源蛋白 分泌型外源蛋白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五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1 包涵体蛋白在一定条件下 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中积累并致密的聚集在一起形成无膜的裸露结构 本质 细胞内蛋白质的不断聚集包括 1 折叠状态的蛋白质的聚集作用 2 非折叠状态的蛋白质的聚集作用 3 蛋白质的中间体结构 优点 易于分离纯化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五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2 融合蛋白将外源蛋白基因与受体菌自身蛋白基因重组在一起 但不改变两个基因的阅读框 这种方式表达的蛋白 优点 稳定性加强 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和一定的生物活性 能高效表达 易于分离纯化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五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3 寡居外源蛋白外源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拷贝数相关 当表达载体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增加时 可将外源蛋白的表达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外源蛋白的多分子线性重组的方式1 多表达单元的重组 2 多顺反子重组 3 多编码序列重组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五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3 整合型外源蛋白外源蛋白的基因序列在宿主细胞染色体的同源序列的介导下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进行表达的方式 4 分泌型外源蛋白编码的外源蛋白在某种机制下分泌到细胞外的这类蛋白 优点 简化纯化处理工艺 减少外源蛋白降解的概率 有利于形成正确地空间构想 获得较好的生物活性或免疫原性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五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1 选择强启动子序列 如tac等2 调整S D序列与AUG碱的距离一般为5 9bp距离过长或过短都影响真核基因的表达 根据不同的启动子选择不同的距离 3 改变起始密码下面的几组密码子能提高翻译的起始效率 4 增加mRNA的拷贝数和稳定性在外源基因的下游插入 重复性基因外回文序列 能防止mRNA受到3 5 外切酶的攻击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5 减轻宿主细胞的代谢负荷合理地调节代谢负荷与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关系 1 诱导表达将宿主生长代谢与外源基因表达分开 一般采用温度诱导或药物诱导 PL启动子是温度诱导型 32 cI857阻遏物有活性 抑制 PL启动子 外源基因不表达 宿主大量生长 42 cI857阻遏物失活 PL启动子启动 外源基因高水平表达 宿主生长受到限制 cI857 PL 外源基因 PO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5 减轻宿主细胞的代谢负荷 1 诱导表达tac启动子是药物诱导型调节基因lacI 位于宿主基因组内或载体上 始终产生阻遏物 无IPTG阻遏物与lac操纵基因结合 抑制外源基因转录 宿主大量生长 有IPTG阻遏物与IPTG结合 lac操纵基因解放 外源基因大量转录 宿主生长受抑制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AmpR PlasmidpGEX KG GST lacIq PtacPromoter Ampr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5 减轻宿主细胞的代谢负荷 2 表达载体诱导复制将宿主的生长与载体的复制分开 当宿主大量生长后 再诱导载体制粒的复制 增加拷贝数 当需要宿主大量生长时 抑制载体质粒的复制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6 提高表达产物的稳定性防止被宿主的酶降解 1 设计成融合蛋白这是避免被降解的最好措施 N末端 由原核基因编码一段多肽 C末端 是完整的真核外源基因 质粒基因产物 目的基因产物 N C 切割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6 提高表达产物的稳定性 2 使用突变菌株 保护外源蛋白不被降解减少宿主菌本身的蛋白酶的表达 1 使用次黄嘌呤核苷 lon 缺陷型菌株 减少宿主菌的蛋白酶合成 2 大肠杆菌的htpR基因突变也减少蛋白酶的降解作用 3 T4噬菌体的pin基因产物能抑制细菌的蛋白酶 可把pin增加到载体上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6 提高表达产物的稳定性 3 表达分泌蛋白 细胞质 外膜 内膜 周间质 质粒 染色体 外排 蛋白质从细胞质跨过内外膜到培养液中 分泌 蛋白质从细胞质跨过内膜到周间质中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6 提高表达产物的稳定性 3 表达分泌蛋白细菌蛋白分泌的条件 有信号肽 位于N端 一般为15 30aa 真核与原核的结构相似 功能相似 可以互换 碱性氨基酸 N 疏水氨基酸核心区 切割位点 Arg Lys Leu Ile AlaGlySer 信号肽酶 外源蛋白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六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方法6 提高表达产物的稳定性 3 表达分泌蛋白细菌蛋白分泌的条件 蛋白质内有与分泌相关的aa序列 为蛋白指明目的地 细胞内的转运机制 信号肽酶I 信号肽酶II等近20多种蛋白质的参与 真核细胞中的分泌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很好地分泌表达 但非分泌蛋白很难在大肠杆菌中分泌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七 表达产物的检测1 westernblotting 前提是 表达产物是已知蛋白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七 表达产物的检测2 HPLC高效液相层析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七 表达产物的检测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七 表达产物的检测4 等电聚焦电泳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七 表达产物的检测5 双向电泳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七 表达产物的检测6 免疫电泳7 放射免疫测定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原核表达系统与真核表达系统的区别 1 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系统是原核细胞 真核表达系统则是在真核细胞里例如酵母细胞 昆虫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2 两种表达系统都是通过含有原核或者真核启动子以及其他其他表达相关元件的质粒系统来实现外源基因的表达 3 原核表达系统与真核表达系统相比 表达量效率便于优化调整 表达量高 但用来表达真核来源的外源基因时 由于蛋白折叠和糖链修饰不同 因此其应用受限 真核表达系统表达量相对较低 虽然酵母和昆虫系统表达量相对较高 但是在表达哺乳细胞来源基因同样存在折叠和糖链修饰的不足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一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特点1 基因组DNA的存在形式可影响基因表达2 转录与翻译不偶联3 调控是多层次的 4 具有组织和细胞类型特异性5 对信号分子反应不同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二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特征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二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特征1 原核DNA序列2 启动子组成型启动子 诱导型启动子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杂合启动子3 增强子4 终止子5 内含子6 polyA加尾信号7 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真核表达的受体系统1 酵母表达系统酵母是一类最简单的真核生物 其生长代谢与原核生物相似 但在基因表达与调控方面类似于高等生物 目前作为酵母表达系统宿主菌的酵母主要有酿酒酵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乳酸克努维酵母和多型汉森酵母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低等真核生物 培养条件普通 生长繁殖速度迅速 能够耐受较高的流体静压 用于表达基因工程产品时 可以大规模生产 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三 真核表达的受体系统2 昆虫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是一类应用广泛的真核表达系统 它具有同大多数高等真核生物相似的翻译后修饰 加工以及转移外源蛋白的能力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系中表达外源蛋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表达系统 另一类新型的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则是建立在对果蝇等昆虫细胞进行稳定转化的基础之上的 在稳定性和表达效率方面有着更为突出的优点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真核细胞表达系统概述 三 真核表达的受体系统2 昆虫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的缺点1 载体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暑营销策略培训
- 商务礼仪培训报告
- 2025至2030咖啡糖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例谈希沃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区块链文化确权平台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解读热点问题探讨
- 团购直播培训会
- 心理健康促进的团队活动
- 小学生保证睡眠课件
- 未来农业包装新材料:生物降解地膜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
- 2010上-期中考试试题
- 贵州省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机床备件采购管理办法
- 建筑大厦工程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 汽车车身涂胶设计规范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试卷备考攻略
- 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学习基础教案课程
- MEMS扭转微镜力学特性的多维度剖析与前沿洞察
- 卷烟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市场定位研究-洞察阐释
- 重庆市十八中学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会计职业入门会计基础知识深度解析与要点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