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推进课改 再创沅江教学质量的辉煌.doc_第1页
创新思路 推进课改 再创沅江教学质量的辉煌.doc_第2页
创新思路 推进课改 再创沅江教学质量的辉煌.doc_第3页
创新思路 推进课改 再创沅江教学质量的辉煌.doc_第4页
创新思路 推进课改 再创沅江教学质量的辉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思路 推进课改 再创沅江教学质量的辉煌 沅江市教育局副局长 段学文 (2011年12月2日)同志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局党委、行政确定的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每位校长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昨天下午举行了高中校长论坛,今天上午小学、初中校长分别在桔园、政通听了课改课、观摩了两所学校的管理情况,并进行了校长论坛。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大家交流办学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此我讲三个方面的意思。一、面对现状需要我们创新思路1、考试数据的统计表明了形势的严峻高考数据:年 度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参考人数6463588146833825当届初中毕业人数137171199589546818当届初中毕业生参考率47.1149.0252.356.1二本上线人数1825129110921042二本上线率28.2421.9523.3227.24益阳市名次2455同届高中毕业生二本上线率13.3010.7612.2015.28益阳市二本上线率25.5122.4426.5332.14表中数据表明:、我市高中二本上线率由高于益阳平均水平到越来越低于益阳市平均水平,高考质量明显下滑,我市高中提高质量的任务比较艰巨。我市初中毕业生的高考参考比例越来越大,要提高高考质量务必要扩大初中毕业生的优生面,同时也说明普高招生比例不宜再扩大。 中考数据:年度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参考人数全市137171199589546818566857475448城区2228229620601901193819711856乡镇11489969968944917373037763592一次合格率全市39.8530.7438.7232.5631.8629.3736.36城区53.1753.2255.9748.9245.1543.9451.89乡镇37.3425.4233.5726.2424.9621.7728.34总平均分全市531.45666.15676.82629.95630.43642.81652.68城区567.62753.05737.96674.26671.85692.91705.95乡镇524.44645.58658.55612.82608.91616.66625.16城乡差距43.18107.4779.4161.4462.9476.2580.79 本表说明:、城区学生与乡镇学生比,城区学生比例大需控制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城乡学生一次合格率差距基本平稳,但差距仍然很大,且城乡学生平均分逐渐拉大,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任务艰巨。2、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了教学的困扰由于国家体制的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守儿童的出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农村学生基本是留守儿童,据市妇联的不完全统计,我市留守儿童农村学生占近70%,城镇学生中占近30%。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随着人们价值观念、道德取向的改变,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有的是隔代教育,有的是托亲朋教育,有的甚至是无人教育。他们多是独生子女,长辈们倍加溺爱,在家庭教育方面关注小孩生活需求的满足而忽视小孩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这样就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小孩的成长缺乏约束,甚至没有约束,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任性、自我,经受不了挫折,不能吃苦耐劳,学校难管,教师难教。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状态下,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能经受得风吹雨打,可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才吗?这会不让我们的教师带来教学的困扰与担忧吗?因此,若不创新思路把学校教育延伸、辐射到学生的家庭,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学校就不可能实施好养成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3、封闭保守的环境制约了人才的培养我们常讲同学之情深似海,其实,这种同学友谊始于同学间的深度交往。可就当前我市教育环境而言,留给孩子们培养同学情感的时间减少了。一方面,由于计生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同村组同龄人口稀少,学生在家很难找到同伴玩耍。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学科课程开设饱满,课外活动的时间安排极少,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有的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开足音体美课程,忽视班、团、队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考虑安全问题,把一些体育设施都拆除,把一些校实践取消,学生几乎所有在校时间就是枯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说教。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学生能快乐,能不厌学吗?学生能不感觉学校像牢笼吗?学生的潜能能得到激发吗?学生的爱好个性特长能得到培养吗?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甚至是扭曲的心灵,不可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因此,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多开发校本课程,多组织校园内的群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学校是燃烧激情的乐园,是焕发青春的家园,是充满幻想的天堂,是记忆难忘的沃地,应当成为我们校长的提高质量的思维方向。4、陈旧落后的教法影响了质量的提高新课改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施了十年,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在极大部分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教材改了,有些教师教材都未读懂,还在拿着那本百年不变的老皇历在教。有些学校让教师自选教学参考书,可我们的教师不选教材配套解读资料,却热心选购教案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没有教好,已经删除了的内容却大教特教,如此,何谈教学质量的提高。经年累月,我们的教师都在重复着那首他们自认为经典的老歌,又怎么可能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又怎么可能不出现职业倦怠?当然,职业倦怠很普遍,原因也很复杂。但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位教师教好每节课、教好每个学生的良心是绝对有的,这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关爱每一位教师,公正管理学校,公平评价每一位教师,多带给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多提供教师教法的指导,多提供教师学习的机会,教师的职业精神是可以提振的。二、提高质量需要我们推进课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轮课改。2007年秋季开始在我省高中辅开,在此之前,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已全面铺开。本轮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面向学生的一切,让每位学生各方面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和显现;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在全面发展和基础上形成个性特色。课改体现的是国家意识,是国家发展对所需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提高质量,势必推行课改。当前首要的是进行教法改革。1、当前的教法存在严重的弊端当前的教法最根本的特征:其一,以教为中心,学生的学习由教师来主导和控制,即大多数学生是“教下学习”,而非自主学习。其二,实施整齐划一的教学。“教下学习”会导致学习低效。原因有三:其一,“教下学习”使学习基本上成了外加的东西,即学生学习是通过外在的教师在教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不教不学,不教不会学。许多研究直接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关键原因是其自主学习能力差。其二,从教到学有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有衰减,即教师之所教不可能完全成为学生之所学,因此,教教材还不如学生自主学教材;其三,学生的学习始终是被动的,甚至是在教师的逼压下学习,学习的动力极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来自于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到了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话,做教师的就要为他担忧,担心他将来成为一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平平庸庸的人。顾明远教授也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因此,教下学习的方式只有折磨,只有让学生感受学习的痛苦,不可能提高质量。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也会导致学习低效。原因有三:其一,由于强调学生学习的整齐划一,那些学习速度快的学生显然被严重束缚了,他们只能跟着教师“磨时间”,还要配合教师,因此既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又感到学习的疲倦;其二,有些学习速度相对慢的学生,由于开始时没有跟上班,后继的学习又要以先前的学习为基础,因此越到后来,学习越跟不上,学得很辛苦,又学不到多少东西,导致越来越厌学;其三,那些学习速度中等的学生,由于必须按照统一的而不是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因此,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活动很累。综上所述,传统的教法,只会迫使学生苦学、厌学、辍学,既不利于当前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2、贯彻课改精神就是全面提高质量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曹志祥教授说,课改的宗旨简单地讲,就是让所有学生学好,让部分学生拨尖。因此,落实好课改精神就是提高质量,要推进课改我们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让教师真正领会教是为了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没有教师依托下会学。学生是课堂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也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服务者和学习伙伴。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其次,要转变教学方式。要落实生本教育观,推行用学案组织教学,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要彻底摒弃过去的注入式教法,多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案的编写要更多的注重学案的设计,突出指导学生“怎么学”、“学什么”; 课堂的呈现方式应突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唯其如此,才能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感受学习快乐;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明了如何学习,真正解决学生都学、乐学、会学的问题,这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因此,精心设计好学案,使用好学案,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再次,要改变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过来我们对学生评价就是唯分数论,一锤定音,其实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兴趣培养和潜能激发的。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如学生每节课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科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彰显程度等)。另一方面我们进行多元评价,学校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设计评价方案,并及时评价,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肯定,从而促进其发展。3、课改点校的成果显著。去年年底党委行政确立了3所小学,7所初中进行课改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有味了,学习效果好多了。二是教师接受了新课改理念,每所学校都有很多老师写了很多心得体会。最近,莲花塘小学还准备出一本教师的课改论文集。三是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相比,学生的成绩明显好得多。如南嘴中学课改班比同类班平均成绩高出20多分。四是课改实验得到了同类学校的广泛认同。我们没有纳入课改点校的学校如政通实验学校小学部,均和学校等今年下半年就在进行实验。南大中心校还以南大镇中学为榜样,召集全镇教师进行了学习观摩和推行,得到了广大教师高度赞誉。最近,黄茅洲镇中学也准备开展此活动。我们课改点校的校长提出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课改是唯一有效的手段。旧的教法有弊端,新课改的贯彻国家有要求,理论层面科学,实验效果卓越,推行就是再难,我们也得搞。三、推行课改需要校长下定决心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也有人说学校是校长的作品,这说明校长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我认为,在学校工作中,校长不想办的事是很难办成的,但是校长坚决想办的事,要办成也是不难的。因此,我希望我们的校长作改革的勇者,不做懦夫。根据党委行政的安排,明年秋季要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课程改革,为此提如下要求:1、各校要制定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交流会,教师讲坛,网上自主学习及观摩课例实况等形式,定时定人组织学习,理解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2、明年上学期各学校均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课改实施方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