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doc_第1页
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doc_第2页
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doc_第3页
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doc_第4页
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分析 以感觉园为例 姓名;刘政 学号:120702114实习目的:通过参观上海延中绿地,通过实例来体会植物造景在实际中的应用,巩固并延伸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习时间:2015年4月实习地点:上海延中绿地一、延中绿地概况 上海延中绿地位于上海城市中心东西向和南北向高架交汇处, 占地面积28hm2 , 经过5年的建设(分于3期)于2005年工程全部竣工。延中绿地分为7个区域,由城市道路相对分隔, 形成7个相对独立的园。在总体设计构思和空间架构上又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它与北侧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相联系, 构成上海市中心的生态绿色之肺。延中绿地设计理念为蓝与绿的交响曲, 蓝即代表具有活力的水体;绿即代表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延中绿地的建成改善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以其理念新、景观美、影响大,而成为21世纪初上海具有代表性的绿地设计作品。二、植物生态群落延中绿地共种植物390余种,是上海树种最丰富的地方,有毛竹、桂花、香樟、合欢、白玉兰、含笑、垂丝海棠、丁香、樱花、桃花、杜鹃、红花檵木、杏花、榆叶梅、石竹、绣线菊、黄馨、迎春、日本冷杉、山茶等。芳香植物为芍药、鸡爪槭、山茶、黄杨、紫薇、广玉兰、八仙花、栀子、六月雪、白皮松、五针松、粗榧、蜡梅、梅树等等。植物繁盛、品种丰富,将自然的莺飞草长、花开花落显露在久居城市的人们眼前,发挥出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植物配置方式也注重生态作用,因地制宜,群落搭配合理,运用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的原理,开启了自然界的循环系统。三、感觉园3.1 概况感觉园位于延中绿地西南角, 感觉绿意, 感觉盎然生趣, 感觉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就是感觉园的创意理念。设计者试图通过植物与水流在一系列独立空间的排列组合,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的主题作深入的尝试和体验,给人以轻松、情趣、惊喜、感悟等不同感受, 形成多样的植物景观。众所周知,人有5种生理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感觉园里,这5种感觉被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有不同的体验和感觉,而最终形成第六感觉,即直觉。3.2 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在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上, 感觉园通过植物色彩、质感、尺度的不同, 达到植物与硬质景观的一致, 主要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植物空间, 即视觉园形成的主轴线空间,触觉园、听觉园形成的半开敞空间,嗅觉园、味觉园形成的密闭小空间序列三个层次。东入口景观轴线大道是感觉园的主体空间, 东窄西宽, 长300m的道路形成视线的聚焦, 以大道末端的樟树水景广场作为空间的终点。在空间的围合上利用植物特性加强对“视觉”主题的感受, 如水杉的列植、珊瑚树墙及山茶、南天竹、龟甲冬青, 高度递减, 丰富层次, 并利用宽度的变化, 增强了透视效果, 具有较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延续感, 使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空间的无限。主轴线空间将感觉园划分了南北两个部分, 南部以林下及地被形成半开敞为主的空间。该空间中的观景视线相对通透, 顶部有乔木树冠覆盖, 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 分为听觉园和触觉园两部分。听觉园位于此半开敞空间的西部, 设计主题为综合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如树叶沙沙声、水流声、雨打叶面声、脚踩落叶声、昆虫鸟禽的啼鸣声等, 创造丰富的听觉感受和乐趣。以深邃宁静的密林为设计目标, 因此, 该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郁闭的城市山林为摹本。乔木选择体量较大植物, 如加杨、银杏、广玉兰、杜英等干形高大挺拔的乔木, 下层配合绿篱, 形成林下覆盖空间。触觉园中除了利用硬质景观如天然石料的色彩、粗糙度、软硬等多种变化外, 还通过对具有不同触感植物的选择, 如植物枝、叶的质地( 草质、纸质、革质、蜡质) 、形状( 椭圆、心形、针形、锯齿状、尖刺状等) , 枝条( 粗细、排列方式、外皮质感等) 强化其主题。在植物空间的设计上, 植物以块面立体形式( 如绿篱、树墙等) 规则式布置, 利用植物修剪整形的方式来统一不同质地、特性的植物。嗅觉园以植物的芳香气味为主题, 并按四季时序设计春夏秋冬四个小园, 通过各个季节不同的芳香植物给人不同的嗅觉感受。顺着园路的弯曲至西北部的味觉园, 其主体空间是一圆形的休憩场地, 四周环绕密植各种果树, 再搭配常绿的雪松, 下层采用杜鹃、八角金盘等常绿小灌木, 并利用铺装质地的不同, 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3.3 植物造景的特色1) 植物特性与设计主题的充分结合感觉园设计主题明确, 并以此来进行各个景点植物景观设计, 与设计主题相呼应。2) 注重色叶植物的应用及与景观小品的呼应 感觉园中植物色彩变化丰富, 据统计, 园中春色叶植物占该园植物总数的15. 79%, 秋色叶植物占10. 53%, 金边及斑叶类植物占5. 26%。如秋园中植物配置以墨西哥落羽杉、桂花、茶花等绿色叶植物为背景, 配以红枫、羽毛枫等色叶植物,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冬园中以常绿的白皮松作为园路环岛的中心, 两侧种植八角金盘、红花木、南天竹、杜鹃等色彩各异的灌木地被, 形成丰富的植物色彩变化, 同时, 该处的铺装以黑色的卵石及浅黄色石汀为主, 形成铺装与铺装、铺装与植物色彩上的对比及呼应。3) 类型多样的地被植物景观公园绿地中地被植物类型多样, 首先是种类丰富, 这些植物都是覆盖性良好的草本或灌木种类; 其次这些植物的生态类型多样, 除了极耐阴的种类外, 还有耐晒及耐潮湿的种类, 彩叶类地被植物在阳光下的观赏效果远远好于庇荫条件下栽植的; 生活型既有草本, 也有小灌木; 根据这些植物的主要观赏特性可分为三大类: 观叶草本地被植物、彩叶类地被植物及观花类地被植物。从植物景观设计上有林下大面积的自然式地被植物景观及空旷草坪上装饰性的几何形图案地被植物景观两种形式。4)适地适树与植物多样性原则的协调植物种类的选择上, 以长江三角洲的乡土植物为主, 利用变化形成丰富的植物组合。在与各个设计主题结合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本地适生的植物种类, 在色彩、质感、香味等各个方面适宜的植物。同时, 公园引进了一些热带植物, 增加生物多样性, 如棕榈科植物等, 结合硬质铺装、景墙, 营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观感受。四、结语 上海延中绿地的设计不仅结合了上海中心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城市绿肺健身,同时还提出了蓝与绿的创新性设计理念,体现生态园特点,创造了新时代的已经和特色,构建城市森林,合理的利用了绿地有限空间,体现人性化的关怀。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市园林规划设计的主旋律。现代园林艺术中,要创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更应注重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应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园林的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使之更具内在韵味。上海延中绿地在造景手法方面较为成熟,形式和内容丰富,其乔灌草搭配的浮层群落绿化模式,既借鉴地吸收了先进的西方园林设计理念,又注重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由陆地到水体,体现了物种与生态环境的合理过度,集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延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 以杜鹃搭配紫叶李,不仅在形式上形成一种高低错落的层次感,同时在颜色上,下层的杜鹃以绿色为主,配以红色的花朵,上层的紫叶李则以红紫色为主,两者交相呼应,形成了良好的对比。于草坪边缘的一组植物配置。上层植物为布迪椰子,中层植物为银海枣,下层则是小叶黄杨辅以八角金盘。整体造景模式为规则式,层次感很强,与大草坪所呼应,同时其所用的布迪椰子与加拿大海藻给人一种仿佛在海边的错觉,给在燥热的市中心的人们带来了些许凉爽的感觉。同样是位于草坪边缘的一组植物配置。上层为布迪椰子,中层为八角金盘,小叶黄杨和红花继木这些灌木,下层为万寿菊。这组植物配置在竖向上有着良好的过度,色彩上在绿的基础上填入了红色和黄色,显得活泼而不死板。 于草坪边孤植的白玉兰。白玉兰本身树形较为优美,同时它的花也很有观赏价值,适宜作为主景观赏。很好为草坪起到了点缀的作用。这是一组三角枫与红枫在草坪上的丛植。两个树种的树形都较为优美,也都为观叶树种。同时,红、绿两种叶色有着很好的对比效果,彼此之间既有统一的联系,又有各自形态变化,反映了自然界小规模树木群体形象美。以雪松为背景,中间辅以规则式种植的杜鹃以过度,同时在前面以鸡爪槭丛植。背景的过度效果良好,同时丛植的鸡爪槭也有着良好的景观效果。整体营造了一个较为静谧的空间,为在市中心生活的人们带来一丝清静。片植形式的一串红和八角金盘辅以加拿大海藻,不仅颜色上也有着很好的搭配效果,同时在层次上也是变化丰富,为草坪增添了不少风趣。 在开阔水域处,水生植物运用了芒草,黄菖蒲;地被植物为红花酢浆草,乔木上采用了红枫,合欢以及垂丝海棠。高大的合欢树形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