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襄城三高下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周考试卷.doc_第1页
2012年襄城三高下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周考试卷.doc_第2页
2012年襄城三高下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周考试卷.doc_第3页
2012年襄城三高下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周考试卷.doc_第4页
2012年襄城三高下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周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城三高下学期高二对口语文第三次周考试题 2012.11命题:高亚飞1、 一碗清汤荞麦面选择(每题2分)123456得分1下面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拮据(j) 蕴藏(yn) 打烊(ying) B厄运() 尴尬(gng) 屏住(bng) C传颂(sng) 板栗(l) 香喷喷(pn pn) D皑皑(i) 重叠(di) 摇曳(y) 2加点词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款(诚恳、恳切)待 款(叩、敲)塞入朝 款款(缓慢)而来 B移风易(交换)俗 轶(散失)事 好逸(喜欢)恶劳 C一厝(放置)朔东 错落(散乱)有致 不知所措(安排、安放) D承蒙(受)照顾 欺上蒙(欺骗)下 启蒙(聪明) 3下列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 (1)“唔荞麦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 地问。 (2)热腾腾香喷喷的荞麦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刻围着这碗面, 地吃了起来。 (3)从九点半开始,老板和老板娘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都显得有些 。 (4)老板娘把他们领到二号桌, 地将桌上那块“预约席”的牌子藏了起来。 A怯生生 头碰头 心神不安 若无其事 B怯生生 头碰头 心神不安 若无其事 C小心翼翼 兴高采烈 六神无主 煞有介事 D小心翼翼 兴高采烈 心神不定 煞有介事 4对下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1)“唔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2)“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荞麦面三碗” A(1)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2)断断续续,不知怎样说才好,拿不定主意。 B(1)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表现了一家人正处于困境中的心情;(2)继继续续不连贯的语气反映出老板娘见到母子三人时激动的心情。 C(1)(2)都表示语气的不连贯。 D(1)表示语言继续续续;(2)表示语意的省略。 5下列语句不能够颠倒的一句是( )。 A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 改为:最忙的时候,对于面馆来说,要算是大年夜了。 B“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 改为: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妈妈也吃呀。” C(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 改为:太阳还没有出,月亮下去了。 D“你多么傻呀!去找你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向她借几样珠宝。” 改为:“去找你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向她借几样珠宝,你多么傻呀!” 6语段中画横线的部分,对故事情节来说,属于必不可少的交代的一项是( )。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要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A B C D 二、1“一碗清汤荞麦面”是小说的 ,同时也象征了 的精神。 2小说采用 描写的手法,在母子三人身上表现了团结奋进的精神,也从老板夫妇及店内其他人身上表现了 的思想品格。 3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题目,有实写和虚写双重含义,实写是指 ,虚写指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 。三、扩展练习和语文活动 (一)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题。 甲 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红肿的、泪水迷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 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这下,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哝哝着,“这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 我明白,我也得了我兄弟的施舍。 (俄 屠格涅夫乞丐) 乙 我走过繁华的闹市,四通八达的人行天桥上,一个戴着墨镜的并不十分衰老的女乞占去了大半边人行道。 她的头埋在两膝之间。身边放着一帧相片,是一个穿军装的男人头像,只是四边打着墨框。地上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着:自幼眼盲,父母双亡。戍守边关,丈夫阵亡读着,读着,我的心紧紧地向她倾斜了。 “过路君子,抬手一帮。”我想做一回“君子”,可囊中羞涩,只摸出了一个五分硬币,丢进她身前的杯中。她听到声音,向我磕了一个头,嘴里喃喃地说了些话,大概是“祝你发财”之类吧。 我并不理会这些话,照样走我的路。忽然听到一声金属的撞击声,一回头,正看见那位盲女瞄准离她一尺远的硬币,用手撮起,然后准确无误地投入杯中。 我呆住了。我感到悲哀,为自己,为照片上的军人,更为那位戴墨镜的妇女。 我头也不回地走开了,但我的希望却留在了她身边。我等待着 (乞丐) (每题2分)12345得分1甲、乙两文的体裁是( )。 A甲文是写人的散文,而乙文是小小说。 B甲文是小小说,而乙文是散文。 C甲文和乙文都属于写人的散文。 D甲文和乙文都是小说。 2甲乙两文都写乞丐,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两文使用了( ) A甲文:外貌、动作、语言;乙文:外貌、动作、语言和环境。 B甲文:外貌、动作、语言和环境;乙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 C甲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及环境;乙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及环境。 D相同的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 3甲乙两文都写了乞丐乞讨,但两人乞讨的内容却不相同,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兄弟般的尊重;而“女乞”向路人乞讨的只是金钱。 B“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兄弟般的尊重与施舍;而“女乞”向路人乞讨的只是金钱。 C“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施舍;“女乞”向路人乞讨的是金钱。 D“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兄弟般的尊重与施舍;而“女乞”向路人乞讨的却是欺骗与金钱。 4甲文中“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的句式及其含义是( )。 A感叹句,揭示“乞丐”值得同情的根源是因为他年老、多病和贫穷。 B感叹句,揭示沙皇反动统治势力是造成“乞丐”年老多病和贫穷的社会根源。 C陈述句,陈述值得同情的“乞丐”年老多病和贫穷的下场和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沙皇反动统治势力。 D陈述句,揭示沙皇反动统治势力是造成“乞丐”年老多病和贫穷的社会根源。 5乙文“我感到妇女”一句的修辞手法及其含义是( )。 A排比,“为自己悲哀”是因为轻信了表面,未看到实质;“为军人悲哀”是因为他被当做骗人的幌子;“为那个妇人悲哀”是因为她有能力去赚取合法收入却不劳而获。 B对比,我的同情心和军人的无私奉献都与那个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赚取合法收入却不劳而获、骗取他人同情和施舍的“女乞”相比。 C排比,我的同情心和军人的无私奉献都被那个不劳而获骗取他人的同情和施舍的“女乞”所利用,因而“悲哀”。 D对比,将无私奉献的军人和那个不劳而获骗取同情与施舍的“女乞”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女乞”灵魂的肮脏。 6乞丐与路人不相识,也不相关,只是通过乞求与施舍而形成一种转瞬即逝的金钱物质关系。甲文将冷冰冰的金钱物质关系,转化升华为 的交流;乙文却将同情深化为希望,希望她 。 7甲文的感情交流是 的;乙文则是 的。两篇短文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即 。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23得分1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2“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A他 B你 C自己 D其中 3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方六七十A有朋自远方来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译:_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_ _ 3、 拿来主义(每题2分)12345得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孱头 ( cn ) 国粹 (cu ) 残羹冷炙(zh) 冠冕堂皇 ()B脑髓(u) 给与 ( y ) 暴殄天物 (tin) 暴戾恣睢 (su)C自诩() 玄虚(xin) 面面相觑 ( q ) 揠苗助长 ( y )D吝啬() 蹩进(pi) 高屋建瓴 ( lng ) 分道扬镳 (bio)2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古懂 陷阱 拭目以待 积毁销骨B摩登 譬如 磕头贺喜 人才备出C时髦 包涵 亟待解决 祖上荫功D炫耀 鱼鳍 勃然大怒 走投无路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残羹冷炙(炙,烤肉) B自诩是太阳(诩,夸耀)C冠冕堂皇(冕,古代帝王的帽子)D是为拿来主义(是,判断词,与“为”共同充当谓语。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B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C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B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若干。C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取“租界”之半,“且介亭”即“租界里的亭子间”。 D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二阅读欣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24分)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j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6“我在这时也并不想,是为拿来主义”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4分)7第4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有什么主要区别?(6分)8第8段、第9段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出下列喻体的本体。(8分)(1)大宅子(2)孱头(3)鱼翅(4)鸦片9对待包括外国文化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是“占有,挑选”,文中“挑选”是如何体现的?(6分)四、小作文(10分)有位作家在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中写道:有年春天,家里孵小鸡,我天天盼着小鸡早点出世。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有一个蛋出现了一 个小小的洞。不久,那个洞变大了一点,里面露出了小鸡的光光的脑袋,小鸡在蛋壳里拼命 地挣扎着。见此情景,我想,小鸡这么小,蛋壳那么硬,它什么时候才出得来呢?它能出得来吗?我帮它一下吧,于是拿来一根棍子,照着那个阻止小鸡出来的蛋壳敲去,一下,两下,蛋壳破了,但蛋壳破裂的边缘把小鸡的身子弄破了,光光的身子上渗出了星星点点的鲜血。小鸡挣扎了很久,却怎么也站不起来小鸡后来怎么样了?请你展开合理想象,从这只小鸡的角度,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对此进行 描述,不超过250字。五、大作文(30分)古今中外一切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伟大的读书者”。马克思仅为写资本论就细读了1500种书籍。顾炎武11岁就读完资治通鉴,到40多岁,家乡昆山已找不到他没读过的书了,留下“昆山无书”的美谈,这才有著名的日知录问世你喜欢读书吗?就你有关读书方面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思、所感,写一篇以“读书”的话题的文章。600字左右。襄城三高下学期高二对口语文第三次周考试题 答题卡 2012.11 (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命题:高亚飞一、一碗清汤荞麦面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23456得分二、1“一碗清汤荞麦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