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学案题目05.doc_第1页
散文阅读学案题目05.doc_第2页
散文阅读学案题目05.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学案题目05湿湿的思念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2.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4分) 3.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4.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灯火1、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3、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海棠花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B.第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2.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文章第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4分)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3.第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 4.第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6分) 春风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短、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天的特点。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得淋漓尽致。2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请简析。(4分) 3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 饮一口汨罗江1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4分) 2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6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认为,泪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海南杂忆1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4分) 2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 3作者认为,王佐诗的结尾海外之美产,中原知味不?是含泪微笑式的,为什么?(4分) 4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湿湿的思念1.【答案】DE 【解析】D项中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理解不当。本文为沈从文先生去世后所写,第段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可证。E项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的理解不当。所谓物是人非,指景物依旧,人事更改;或自然永恒,人生无常。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旧,但爷爷已然逝去),但谈不上集中表达。文章主要表达的是:爷爷对水的深情和对理想的笃定伴随其一生。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物是人非。2.【解析】从题干锁定的句子来看,这里的理想与文字与画直接相关。第十段中既有与理想相呼应的信息美梦,也有与文字与画相呼应的信息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而美梦的具体含义在第十段中揭示得很清晰: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将这些信息整合,便是对文中理想的到位且全面的解释。3.【答案】水的外在与内在、泪的客观与主观,将其归纳概括便形成本题的四个要点: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解析】题目做出较为明确的提示:“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在文中,湿和水有关,也和泪有关(下文有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和水相关的含义又有两层:一是外在,人事皆发生在水边(第段);二是内在,水有流动性,有性情品格(第段)。和泪相关的含义亦有两层:一是从客观感受对象上来说,人事有哀乐;二是从爷爷的主观性情上来说,他有着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 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把握。题干的提示意味相当明显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显然,题目是问沅水在沈从文二十岁前和二十岁后各扮演了什么角度,各具有怎样的意义。【思路分析】参考结合本文的题干限制,我们便可从文中搜寻相关信息了:第段中说:“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第段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第段中说:“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将这些相关文句加以整合,便不难得出答案了。灯火1、【答案】(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2)凸现煤油灯“动”的生命意义,(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灯中寄托的对温暖的回忆。2、(1)【答案】写当时灯少,对等倍加爱护。晚上战战兢兢的举灯走的情形呵护着知识、温暖。(2)【答案】没有祖母温馨的陪伴的我孤寂怅然中,难于找到温情。3、【答案】第一、二人称兼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4、【答案】跟古人促膝谈心的温暖;祖母嘘寒问暖的温馨;对知识的渴求;全新世界的光影缤纷。海棠花1、A C2、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3、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4、略。春风1、答案:AC 【解析】A项、C项在文章的第一二段和第八段都有体现,并且分析准确。B项所说作者“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是错误的,和作者的观点正好相反;B项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不形成对比;E项对表现手法的说法是错误的,对北国春风不是欲抑先扬,而是使用了欲扬先抑。 2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答题时要从全文着手,把握住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的特点,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是结合原文第一二段和倒数第三段作答。答案:北国的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作者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意思对即可)3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作品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目,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另有一番描述”,这样就可以得到启发,和开始第三段结合起来分析前后对比表现手法的使用效果。答案: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从怀念南国的春风,突出文章主旨。(意思对即可)饮一口汨罗江1答案: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3、屈原殉国之处。2答案:愤世嫉俗(愤怒)、惆怅、索然(失望)3答案:寓意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4解析:A、汩罗江水的味道苦涩的并不仅是因为江水“混黄而不清澈”,更是因为它包含了屈原“愤世嫉俗的味道”。E、“因而决定”错了。作者结尾说“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汩罗”只是牢骚话。注意文中的:“说不定”。海南杂忆1【答案】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可以根据文章第一段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第二段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以及第三段出乎我的意外、优美的环境等信息作答。】2【答案】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不用的人才。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被放逐的古代名臣。【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这里应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结合第五段大名震宇宙这些名臣被放逐等和第七段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等信息作答。3【答案】天南星本是一种草药,当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拿它充饥,情状悲惨。王佐似乎赞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独有的美产,但实际上是对搜刮百姓行为的反讽。【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和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从王诗的第一二句可知天南星是入本草的,从第三四句可知它是老百姓济饥饱的,然而却被累累满筐收,老百姓所得,尽被搜刮以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