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定价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doc_第1页
高定价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doc_第2页
高定价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doc_第3页
高定价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doc_第4页
高定价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一、2009高考江苏命题组成员部分信息1、历史命题组组长:(1)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小田教授,任江苏省高考命题组组长2、高校命题组成员:(2)南京大学历史系导师 李昌宪教授,(3)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万朝林教授,(4)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黄光耀教授,(5)南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 明教授,3、参加做题读题的中学老师:(6)徐州市历史教研员 陈伟国老师,可能是参加做题;(7)苏州三中教师 柯 勤老师,可能是参加做题;另外:江苏省的历史教研员不参加2009年高考命题组。二、命题组人简介及其研究重点课题:1朱小田:历史学博士、教授,苏大社会学院世界史专业“现代化比较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1963年9月生,1982至1989年就读于苏州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起任教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199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编辑部主任,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兼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被评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社会学的研究和教学。主要学术成果有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苏州史纪(近现代)、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论考、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等有关区域江南经济社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另与其他学者合著有中国政治制度史、胡适传、南浔:通津桥外贩船多等;曾在社会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侧重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三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有成果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光明日报多次发表书评,中国农史、日本史学和日本广岛东洋史学报等杂志发表长篇论文,认为其研究“视点新颖,分析透彻”,“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历史学进行对话,理论性强。”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一项和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要参与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与社会变迁,目前承担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江南社群角色研究。出版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论考、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等著作4部,曾三次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十大杰出教师”。提醒:研究方向是日本史及吴文化。请大家多关注:南通、苏州、无锡等地区调研卷。2、李昌宪南京大学历史系导师,研究中国古代史 唐宋史方向(侧重于政治制度史和政区地理的研究),李昌宪,1947年10月生,江苏南京人。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宋代政治制度史、行政区划史的研究,寻本溯源,旁及唐、五代等领域,近年来对辽、夏、金史也有所涉猎。在治学方法上,推崇朴学的学术传统,重视官制、历史地理和史源学的研究与运用。任课情况:本科:中国古代史 硕士:唐宋史料史源学、宋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合) 博士:唐宋史要籍研读、唐宋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通论(合) 科研情况:研究方向:以宋代政治史、政治制度史、政区地理为中心,研究上溯至唐、五代,旁及辽、金、西夏史。主要著作有:宋代安抚使考、司马光评传、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史纲、宋代行政区划史(含西夏)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等。另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史研究、文史、历史地理、北大国学研究等刊物。司马光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本书通过导论、生平、思想、史学诸篇章,对传主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对宋代的历史地位予以重新估价的基础上,将其一生行实置于10-13世纪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重新加以审视,并进而揭示其一生政治主张和政治活动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本书是数十年来尤其是拨乱反正以来,对司马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提醒:研究方向:以宋代政治史、政治制度史3万朝林 男,四川仁寿人,1968年12月出生.本科(1986-1990)、硕士(19941997)均毕业于四川大学,博士(20012004)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为历史系副教授。任课情况:为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明清史专题、明清史籍概论及选读、中国古代史等。 科研情况: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两部:明朝文化,四川总督巡抚传。提醒:研究方向是明清史。4黄光耀:1963年8月生,安徽寿县人,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学会会员。现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钱乘旦研究生。主要著作:爱国者的世界(参编,江苏少儿出版社1991年出版)、世界史河(主编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世界现、当代史教程(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主要论文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英国农业近代化试探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英国农业近代化的历史特色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0期;论十八、十九世纪英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发表于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罗斯福先欧后亚战略评析发表于江海学刊1998年第2期。所发表的有关论文分别被收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等著作。 提醒:多研究世界现代当代史、近代化。主要是英国农业近代化研究。5陈 明,南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提醒:研究方向是美国史、世界史。6陈伟国老师,徐州市历史教研员,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1984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长期从事历史学科的测评研究,发表相关文章有400余篇,专著3部,被徐州市教育局评为徐州名师、拔尖人才。他积极主张历史卷稳而平和,材料新颖,范围广泛,徐州市几次调研卷都是出自他的命题。提醒:希望大家多关注2009年徐州市等苏北四市联考卷一二三,及徐州市最后模拟卷。7柯 勤老师,苏州三中教师,提醒:希望大家多关注2009年苏州等地区调研卷。三、2009年高考八点预测 (课标版历史)预测:今年历史试题会增加难度,主要是为了控制A等、B等的人数。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科学发展观题、周年问题,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有可能考的话题:(一)、经济体制的创新与经济全球化【考点切入】 :1、新经济政策1921年、罗斯福新政1932年、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1946年;计划和市场;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货币竞争(国家金融安全,国家外汇储备导致财富缩水) 2、新中国经济体制调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经济体制改革 (1956八大1958大跃进19661978)3经济全球化:(1)世界市场、(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经济全球化(二)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民生问题与救灾【考点切入】 :1、中国古代灾难发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救灾的方式特点与中央集权制度在其中的作用(积极、不足); 2、孔子、孟子、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民生主张 3、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举措 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方面的举措、原因、评价 5、新中国党和国家改善民生的努力、成果 (三农问题、安居工程、菜篮子工程)(三)、辛亥革命前后20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考点切入】:1. 洋务运动1895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亥革命1911年新文化运动 1915年五四运动1919年2. 辛亥革命前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风俗思想观念衣食住行的变化(注意今年特别假日休假的变化,即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的重视) (四)、民主政治的发展(思想政治斗争颁布法律确定民主制度) 【考点切入】: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共抗战时期民主建设1942年、建国初期1949年政协、三大民主制度(1954人大、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完善及主要成就; 2. 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德),英美民主化历程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以拉出中外思想解放的专题 结合对外开放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联系全球化 (六)、重点关注阶段:春秋战国(经济思想)、宋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明清、工业革命、二战后 (七)、小切口试题 可能考查的事物:玉米、铁路火车、棉花 考察方式:贯通古今、关联中外 (八)、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史学常识,如谥号、纪年等(民国N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 2、史学方法,史料的分类及其价值,史料运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几个阶段,与小农经济的关系,得与失 4、中国史史学视角:两个任务(目标)民族独立,挽救民族危机;国家富强,近代化(工业化民主化);两个趋向半封半殖、近代化; 5、世界史视角:三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近代化史观 6、古希腊政治、经济、人文精神;梭伦改革;罗马法 7、关注近代,近现代史将考的很细,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请参阅“辛 亥革命前后20年”) 8、中国的工业化 9、国际格局变动下的中国外交(尤其改革开放后,一定要注意对外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尤其是国际背景) 10、国共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11、时政热点及周年纪年:奥运会、西藏问题的历史思考; 五四运动9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等等。 12、重视比较能力(关联中外)如何解答比较题13、各单独命题的省份要特别注意当地的地方史四、备考建议1.解读考试说明: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科专题性考查的命题机遇增大。对比08的变化:1)、从考查内容上看,对照去年的考试说明今年的变化较大。由于教材的修订,考试内容增多删少。如:增加对历史事件背景知识的考查要求。如:西周的建立;秦朝的统一;罗马共和国的建立;1688年“光荣革命”;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德国的统一。? 2)、有些考点说明强调过程性知识的考查。如:汉朝到唐朝的选官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3)、为考核学科能力,增加了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实现对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查要求。如,增加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等。? 4)、有些考点说明修订后表述得更加具体。如: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改为“元朝的行省制度”;汉朝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改为“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有些考点说明扩大了内涵:如戏曲艺术中,原为“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改为“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5)、当然,考试说明也删除了一些内容。如,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部分,删去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部分,删去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重大意义”和“巴黎公社的成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部分,删去了“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加强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问答题的解答训练。历史学科的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上,仍然是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