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研究法习题集.doc_第1页
植物营养研究法习题集.doc_第2页
植物营养研究法习题集.doc_第3页
植物营养研究法习题集.doc_第4页
植物营养研究法习题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习题集一、 名词解释:1 培养(模拟)试验 2试验因素 3试验处理 4 试验水平 5 试验方案 6交互作用 7 因素的简单效应 8 因素的主效应 9 单一差异原则 10 参数 11统计数 12总体 13 样本 14 随机抽取 15随机样本 16 匀地播种 17探索播种 18试验误差 19 系统误差 20 偶然误差 21 置信区间 22 置信概率 23 置信水平 24 肥底 25 重复 26 局部控制 27 随机排列 28边际效应29 方差 30 标准差 31平均数 32 变异系数33 精确度 34 统计假设检验 35 最小二乘法原则 36 相关系数 二、问答题1、简述土壤培养、砂砾培养和溶液培养试验的特点和任务。2、配制营养液的原则与依据是什么?3、试验研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试验研究选题应遵循什么原则?4、试验方案设计中应遵循哪些原则?4、试验方案设计中为什么遵循单一差异原则?5、试验方法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6、试验方法设计三原则是什么?其关系如何?7、试验方法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各具有什么作用9、总体与样本的关系如何?10、简述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数学意义11、简述邮样本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的差数是如何分布的?12、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基本步骤如何?13、方差分析中为什么进行多重比较?有几种多重比较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4、方差分析原理的数学基础是什么?15、多重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6、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在方差分析时变异原因是如何划分的?17、简述单因素和复因素试验设计中方差分析的步骤。18、简单相关和回归分析重应注意的什么问题?19、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的意义及其应用?20、在回归分析中,为提高估测精确度应采取什么措施?21、田间试验的特点是什么?22、 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试验设计在控制土壤变异上有何异同点?三、计算题1、 表1为1米土体不同土层的含盐量,试计算:(1)1米土体的平均含盐量 ;(2) 0-10cm表层集盐量。表1 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土层cm0-22-55-1010-2020-4040-6060-8080-100盐分含量重复11.051.140.840.330.230.140.0540.052重复21.131.080.860.310.200.110.0540.050平均1.091.110.850.320.2150.1250.0540.0512、 某班期终考试5门课程,其中4位学生 考试成绩如表2,试计算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表2 某班4位学生的期终考试成绩学生课程平均数12345甲808987899087乙777890939787丙708073777575丁6585707580753、用定义式和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下列数据的标准差S及均数标准差,写出计算公式。10、15、14、16、13、11、10、8、16、11、12、10、15、12、14、13。4、为布置长期定位试验,于前一年进行小麦空白试验,共分100个小区收获,每小区的面积为33m2,现求得平均数X=2kg/mu,S=50kg/mu.求:(1)保证5精确度的重复次数; (2)保证10精确度的次数。5、设随机变量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查表计算:(1)P(0.5x1.5)(2)P(-1x1)=2P(1)=20.34134=0.68268(3)P(-1.8x-1.0)=P(1.0x15g/g为含量高、施用磷肥无效的土壤,现测定了某地块9个点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4.0、14.5、15.5、16.0、12.5、13.5、14.0、15.0、15.2 g/g,问该地块是否需要施用磷肥?10、试比较下列试验处理的差异显著性(斤/亩)肥料1(x1):200、230、250、210 平均 222.5肥料2 (x2):220、270、290、240、220 平均 248.011、在水稻不同氮肥施用方法的试验中,欲比较二种氮肥的效果,用完全随机排列进行试验,产量列于表3。问:哪种肥料施用效果好?表3水田浅施硫酸铵与硝酸铵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处理重复亩产(斤)平均亩产浅施硫酸铵1496.3511.22511.73522.44514.85510.8浅施硝酸铵1479.0479.02481.23495.04465.05475.012、在六个点进行的油菜磷肥肥效试验产量结果如下表,配对法设计,结果见表4。问施用磷肥对油菜生长是否有效?表4 油菜的磷肥肥效试验的产量结果(单位,kg/小区.鲜重)区号123456施磷肥655570756074不施磷肥45303540384813、现在9个点进行油菜喷钼试验,完全随机化设计,试验结果见表5,问喷钼是否有效?表5 油菜喷钼试验的试验结果(kg 鲜重/小区)喷钼657578525970798075喷水50626148516051624514、1977年在陕西省歧山县马江乡12个生产队进行的小麦磷肥试验,试验结果见表6(产量:斤/亩) 。试检验施用磷肥是否有效?表6 陕西省歧山县马江乡12个生产队进行的小麦磷肥试验的试验结果生产队不施磷(X1i)施磷肥(X2i)X2i -X1i=didi2123456789101112159.5105.5180.0453.5336.0269.0174.5130.0575.0375.0288.0338.5176.5153.5255.0470.0372.5308.5287.5164.0625.0530.0403.0404.0+ 17.0+ 48.0+ 75.0+ 16.5+ 36.5+ 39.5+ 113.0+ 34.0+ 50.0+ 155.0+ 115.0+ 65.5289.002304.005625.00272.251332.251560.2512769.001156.002500.0024025.0013225.004290.25总计()平 均3384.5282.044149.5345.79+ 765.0+ 63.7569348.0015、某地淋溶黑土上玉米氮肥品种肥效比较试验,每亩施N kg,小区面积54 m2,随机区组设计,重复四次,玉米产量列于表7进行方差分析,并写出有关的试验结论。表7不同氮肥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kg/亩) 重复处理总数TbCK碳铵硫铵硝铵氰铵尿素氯铵氨水126.6148.7121.983.1233.8231.1226.0221.2261.0263.3248.4259.2277.2268.7291.7255.4196.4208.9203.1141.6272.5246.1269.4232.5264.6252.9267.5150.3253.4274.1246.3251.91885.31893.61874.01595.0总数Tb480.2911.91031.81092.9749.91020.4935.21025.67247.915:某地钾肥微区试验,采用55拉丁方设计,五种钾肥品种以A、B、C、D、E表示,产量结果见表8请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8钾肥微区试验的试验结果(kg/小区)区组横行和(Tv)直行和(Tc)B 5.0C 10.0D 8.0E 7.0A 9.039.0D 6.0A 4.0C 15.0B 7.0E 6.038.0E 3.0B 6.0A 7.0C 13.0D 11.040.0A 10.0E 5.0B 6.0D 9.0C 17.047.0C 12.0D 5.0E 5.0A 5.0B 8.035.036.030.041.041.051.0199.016、华北某地对玉米前期(拔节)、后期(抽雄)分别施用氮肥2.5kg(N2.5)和5kg(N5),以确定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时期与施肥用量,试验结果见表9。试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9玉米施肥时期与施肥用量试验产量表(单位:kg/小区)区组前期后期总数N 2.5N 5.0N 2.5N 5.0123452529.522.526293026.5293132.527.530283122.535.532.537.53940118.0118.5117.0127.0124.0总数平均132.026.4149.029.8139.027.8184.536.9604.517、农化研究中2*2*2设计是最简单的多因素试验设计,表10是一个三因素二水平的均衡试验方案,为辽宁生草冲积土上进行的大豆氮、磷、钾肥的盆栽试验结果,重复五次,试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10大豆氮磷钾肥效试验产量(g/盆)重复处理0NPKNPNKPKNPK总数51.253.352.854.254.054.256.453.155.654.760.862.363.461.758.855.457.254.650.965.961.459.357.562.362.559.358.055.253.766.861.263.764.960.563.762.764.561.965.262.2466.2474.7463.4464.1488.6总数平均265.553.1274.054.8307.061.4284.056.8303.060.6293.058.6314.062.8316.563.32357.018进行小麦氮磷肥的肥效试验,随机区组设计,6个处理、4次重复,结果见11。试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写出有关的试验结论。表11 小麦氮磷肥的肥效试验的结果(单位:kg/小区)处理区组处理和Ti平均数Xi1234N1P16268646225664N1P25450484820050N2P17268707028070N2P28078757931278N3P17072707228471N3P26062605824060Tj398398387389157265.519、作物吸磷量(Y)与土壤有效磷含量(X)的关系,测定了18个土壤样品有效磷含量,并同时测定了作物的吸磷量,经初步计算,X=215.0, Y=1463, X2=4321, XY=20706.20,Y2=131299.00,请计算:(1)配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2)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3)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为X0=20时,估测置信概率为95的作物吸磷量的取值。20豆的脂肪含量(Y)和蛋白质含量(X)的测定结果如表12。请进行相关分析。表12 大豆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脂肪含量(Y)蛋白质含量(X)16.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43.542.642.6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