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作业指导书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作业指导书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作业指导书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作业指导书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指导书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交三航局宽城制梁场内部教材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预应力施工教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宽城制梁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简支箱梁预制预应力施工教材预应力施工是箱梁预制工程中的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箱梁的最终质量及有效预应力值。 本工程后张梁预应力成孔采用橡胶抽拔管,张拉程序采用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三阶段张拉。 张拉施工工艺流程见下表。 张预应力终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图1钢绞线下料在钢绞线下料平台槽钢切口加横档块标识下料长度,先将捆装的钢绞线放入特制的架子内,抽出内圈头,用人力牵引至规定长度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断。 牵引过程中,钢绞线下面必须垫以木条或彩条布,以防止受污染。 钢绞线切断长度与设计或计算长度误差为10mm,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为5mm。 补油至k,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回油自锁锚固,测总回缩量,数据复核施工准备管道清理穿束锚具安装安装千斤顶开始张拉0.2k(作伸长值标记)k(持荷5min)跨度31.5m箱梁钢绞线断料表编号规格下料长度(m)根数N1a,N1b9-7532.327N2a,N2b,N2c,N2d12-753496N3N4N5N6N7N8N9N109-7534144跨度23.5m箱梁钢绞线断料表编号规格下料长度(m)根数N17-7525.314N2c7-7525.314N2a,N2b8-7525.332N3N4N5N6N7N88-7525.92962钢绞线编束及存放钢束下料后,确保钢束顺直,不扭转。 同束钢绞线两端外露量相错不超过50mm,31.5m箱梁钢绞线有12根、9根两种规格,23.5m箱梁钢绞线有8根、7根两种规格,装束时应加以区别,以免在穿束过程中穿错。 制作好的钢绞线束,下部采用木条或彩条布垫离地面,上部采用防雨棚布进行覆盖,以免钢绞线锈蚀。 在堆放、运输过程中不得产生死弯、损伤、污染及油污锈蚀等。 3钢绞线穿束预应力筋可在浇注混凝土之后穿入管道,采用蒸汽养护时,在养护完成之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 穿束前,应清除压浆孔、锚垫板上及喇叭管内的混凝土、管道内的水分及其它污物并修正管口,保证管道畅通,钢束穿束顺利。 钢绞线束穿入预应力孔道,可采用卷扬机引拉,也可采用人工穿。 如采用卷扬机引拉时,应先穿入单根钢绞线将卷扬机的钢丝绳引入孔道,从另一端拉出后,将钢绞线束与钢丝绳之间用联结套筒联结,然后开动卷扬机穿束,钢绞线穿入孔道后两端露出长度应大致相等。 外露部分用PVC管套上或防水油布包裹。 钢绞线安装在管道中后,应将管道端部开口密封以防止湿气进入。 4张拉箱梁张拉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 (1)张拉设备仪表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 使用前应进行校正,在正常情况下,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千斤顶校正后有效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或200次。 每次进行检修后均应重新进行校正后方可使用。 采用ZB22/50高压电动油泵,高压油表选用精度为0.4级的油压表,表盘直径为150mm,最大量程为60Mpa。 使用前必须校正,在正常情况下,高压油表校正后的使用期限为一周。 采用0.4级耐震压力表,使用期限为一个月。 在特殊情况下,如指针松动,油压指针不回零或其它异常情况,均应拆修重校。 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校正、配套使用。 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2)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张拉前,应清除锚垫板上的水泥浆,检查锚垫板上的注浆孔是否畅通,并检查锚垫板是否垂直于孔道。 调整钢绞线外露长度,使得两端外露长度大致相等。 检查千斤顶、高压油表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内,高压油泵上的安全阀调到最大工作油压时,能自动打开。 试验站通知梁体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并出具张拉通知单后,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机具就位首先安装好工作锚,装上夹片,按钢绞线自然状态依顺时针方向插入夹片,并用直径为20的套管轻轻将夹片打入锚环内,使得夹片夹紧钢绞线,并且外露量一致,夹片间隙均匀,不得有错牙。 再安装限位板,套上顶环,安装千斤顶并与孔道中心对位,安装工具锚于千斤顶后盖上,精确对中。 做到“三心”同轴,钢绞线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顺直无扭结,为使工具锚卸脱方便,在工具锚平片上缠上一层封口胶涂少许黄油。 安装油管及压力表。 检查工作锚具是否紧贴锚垫板的凹槽内,千斤顶轴线是否与锚垫板孔道轴线一致。 检查各种油管接头是否上紧,压力表与千斤顶是否配套。 检查高压输油胶管是否完好,使用时有无小半径弯曲。 (3)张拉条件预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33.5MPa),内模应松开后(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才能进行。 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0(43.5MPa)和模板拆除后进行,箱梁经初张拉后,方可吊出制梁台座。 终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3.55104MPa)后、混凝土的龄期不少于10d时进行。 (4)张拉程序预张拉、初张拉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0.5倍预(初)张拉控制应力1.0倍预(初)张拉控制应力(测量伸长值和锚夹片外露量、记录)回油锚固终张拉经过预张拉、初张拉的钢束张拉程序0早期预(初)张拉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0.8倍张拉到控制应力1.0倍张拉到控制应力(持荷5分钟,测量伸长值和锚夹片外露量、记录、计算并校核伸长值)回油锚固(测回缩量)。 没有经过预张拉、初张拉的钢束张拉程序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0.4倍张拉到控制应力0.7倍张拉到控制应力1.0倍张拉到控制应力(静停5分钟,测量伸长值和锚夹片外露量、记录、计算并校核伸长值)回油锚固(测回缩量)。 注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的20%。 静停时如油表值下降须补油。 (5)各阶段张拉顺序及张拉力箱梁的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过程中钢绞线的张拉顺序及张拉力见下表预、初张拉控制应力(张拉力)梁型张拉顺序钢束编号预、初张拉锚外控制应力(Mpa)预、初张拉锚外张拉力(KN)跨度31.5m(直、曲线)12N69301171.822N2a9301562.432N1b9301171.842N2c9301562.452N39301171.862N79301171.872N109301171.8跨度23.5m(直、曲线)12N7744833.2822N2a744833.2832N1744729.1242N49301041.6052N59301041.60设计终拉控制应力值梁型张拉顺序钢束编号终张拉锚外控制应力(Mpa)终张拉锚外张拉力(KN)跨度31.5m(直、曲线)12N91437.781811.6022N81389.421750.673N1a1339.xx87.3942N2d1339.202249.8652N51437.781811.6062N41389.421750.6772N2b1339.202249.8682N101389.421750.6792N71437.781811.60102N61389.421750.67112N31437.781811.60122N1b1339.xx87.39132N2c1339.202249.86142N2a1339.202249.86跨度23.5m(直、曲线)12N81389.421556.1522N2c1339.xx12.42N9565450375375635350350635375375450565470470470550400N7N5N3N10N8N6N4N9N7N5N3N10N8N6N4180180180165125180135135400300350N2aN2b N2c N2dN1b N1aN1bN2d N2c N2bN2a32N61389.421556.1542N31437.781610.3152N2b1339.xx99.9062N71437.781610.3172N2a1339.xx99.9082N51437.781610.3192N11339.xx12.42102N41389.421556.15说明 1、表中钢束编号如下图中所示; 2、表中终张拉的控制应力值还需要根据孔道摩阻试验值作相应的调整。 跨度31.5m箱梁预应力筋布置图跨度23.5m箱梁预应力筋布置图 (6)张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箱梁试生产期间,应至少对两孔箱梁进行各种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以确定实际测量的孔道摩阻参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差异,并将测量结果上报设计院,由设计院根据测量参数对张拉控制应力进行调整。 正常生产后每100件进行一次损失测试。 张拉具体相关参数由工程技术科根据每次千斤顶教正后数据,分别计算各阶段张拉油表读数,以张拉通知单的形式下发。 预应力张拉工序属关键工序,也属重要隐蔽工程,施工人员自检并及时填写张拉记录。 专职检查部门应对其张拉程序、张拉顺序、张拉力值、静停、伸长值、断丝滑丝等进行监督性的旁站检查采用两端同步、对称张拉,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一端油泵过快,另一端油泵较慢,让油泵快的一端先停一下再开;听操作指令不清,导致一端先开油泵,加强两端之间的协调;预施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钢绞线伸长值作校核,同一束两端伸长值大致相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以内。 张拉施工必须检查三同心两同步三同心预应力管道与锚下垫板的锚口同心、锚垫板锚口与锚圈同心、锚圈与千斤顶同心。 两同步张拉时两端及两边必须同步、对称张拉。 保证张拉工作顺利进行,不致增加孔道摩擦损失。 断、滑丝数量不超过预应筋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数量不得超过一丝。 钢绞线断丝是指单根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 张拉千斤顶中心、锚具中心与预留孔道中心不重合,锚具的夹片硬度较低,下雨天进行张拉,钢绞线表面有雨水等情况都可能会引起断、滑丝。 如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数量超过规范要求时,采用小千斤顶进行单根放张,更换钢绞线(锚具),重新进行张拉。 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得条件下。 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提高束预应力值,但须满足设计对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 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锚具内错牙在3mm以上者锚具内夹片断裂者锚环裂纹损坏者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生滑丝者初(预)张拉后的钢束应用防水材料包裹或套上塑料套管,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钢绞线出现锈蚀。 (7)张拉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油泵上的安全阀应调到最大工作油压下才能自动打开。 油表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