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云晓文章:培养孩子情商的五个步骤和两个要点(2014-09-04 12:14:11) 轻视孩子的情绪健康,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 高情商是训练出来的如果一味掩藏或转移孩子的情绪问题,久而久之,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成了垃圾,成了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绪交流,将对孩子长期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使其养成一种特别的智商:一种处理周围人际关系、掌控自己情绪的智商,即情商。每次看到孩子出问题的媒体报道,惊叹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困惑:那些不幸的父母,人品似乎没有明显缺陷,教育孩子也很严格,怎么就会摊上这事呢?而培养出成功孩子的父母,往往极其普通,他们有什么魔法,也常常令人难解。就绝大多数情况而言,我从不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甚至认为父母之爱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动力。但怀揣一颗爱心的父母也需要反思,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究竟什么样的爱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轻视、压抑和放任都可能酿成悲剧按照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情绪管理训练创始人约翰戈特曼博士的研究,父母们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轻视型、压抑型、放任型和情绪管理训练型。轻视型父母,就是为孩子的负面情绪关上发泄的大门。典型案例是1996年4月,7岁的杰西卡在尝试成为飞越美国的最年轻飞行员时,她乘坐的单引擎飞机不幸坠毁。据纽约时报报道,杰西卡的妈妈平时不允许女儿在话语中使用“害怕”、“恐惧”、“难过”等负面词汇。“孩子是无畏的,”她认为“无畏是孩子的天性,恐惧是大人后天植入他们体内的。”女儿遇难后,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她说:“我知道大家现在想要什么。眼泪。但我不会那样做。情绪是非自然的,是不真实的。”在怀俄明的暴风雨中起飞的杰西卡和飞行教练,在飞机迫降时是否依然掌控飞机,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如果杰西卡的家人平时允许她表达心中的恐惧,如果能思考他们让飞行员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起飞是否明智,或许这场悲剧就能得以避免。这些年来流行的“虎妈”、“狼爸”之类所谓教育经验充分说明,轻视孩子的权利,轻视孩子的情绪,轻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中国目前存在6000多万留守儿童,没有亲人照看的独居儿童多达200多万,可见对儿童的轻视达到何等惊人的程度。据多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偶尔与远在城市打工的父母通话时,父母往往只问学习成绩和吃饭怎么样,很少听孩子诉说生活的难题和心中的烦恼。实际上,忽视孩子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的问题,即使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家庭也比比皆是。压抑型父母与轻视型父母有类似之处,他们不只忽略、否定或缩小孩子的负面情绪,还压抑这种情绪,结果他们的孩子常常因为表达悲伤、愤怒或恐惧等情绪被斥责、管教或惩罚。为了保护孩子免受情绪上痛苦的折磨,这些父母会刻意避免或叫停那些可能带来眼泪或坏脾气的情绪共享时刻。比如,以培养坚强男人的名义,对表达恐惧或悲伤之情的儿子进行惩罚;以养育善良女人的名义,要求女儿把愤怒往肚子里咽,强颜欢笑。到最后,这些策略的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些孩子错失了体会自己情绪的经验,不懂得如何有效应对情绪,所以长大后对生活的重重挑战毫无准备。类似案例在中国不难见到。比如已被处决的大学生杀人犯药家鑫,就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压抑型家庭。据他本人诉说,他被父亲逼着在地下室练琴,弹不好就不许出来也不许吃饭,甚至经常挨打,于是他非常害怕犯错误。所以,车祸发生时,他最害怕的就是被人缠上,因而持刀杀人。由此可见,心中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释放和疏导,其危险不亚于一颗炸弹。什么是放任型父母呢?他们接受孩子的情绪,不论孩子表达何种情绪,他们都会急切地表示无条件认同。但问题是,放任型父母通常缺乏指导孩子应对负面情绪的技巧,或者根本不愿意这样做。面对孩子的感受,这类父母采取的是不干涉的态度。他们把应对愤怒或悲伤等情绪,简单地当成一种压力的释放: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父母的使命似乎就圆满完成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由于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中国许多父母崇尚所谓自由的教育,给孩子无边无际的自由,却没有基本的规则和要求。例如,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梦鸽夫妇屡屡放纵孩子,导致未成年孩子涉嫌犯罪,就是一个影响广泛的典型案例。显然,问题孩子往往出自轻视型、压抑型、放任型的家庭。这三种类型的家庭教育犹如三面镜子,请父母们经常自觉地照一照,真正做到引以为戒。要与孩子共情,又要分清界限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案例,都反映出家庭教育的共同规律,即决定父母教育孩子水平高下的,不是文化素质也不是经济能力,而是教育素质,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约翰戈特曼博士所推崇的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就是教育素质高的父母。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有某些相似之处无条件包容孩子的感受,不会忽略或否定孩子的感受,更不会因为孩子表达情绪而轻视或嘲弄他们。然而,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担当起孩子情绪世界导师的角色。他们不只接纳孩子的情绪,更对不当行为划定界限,教孩子如何调整情绪,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约翰戈特曼博士认为,情绪管理在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有不同的训练要点,父母要抓住情绪管理训练的5个关键步骤,指导他们解决问题。在我看来,情绪管理训练最为紧要的是两个关键点,其一是共情,这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也是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其二是分清是非界限,这是引导孩子成长的指南,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奥妙在于,共情与分清界限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于家庭教育,我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可以说,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而关系好的前提就是共情,即充分理解他人的感受,有知音的能力。好父母永远跟孩子是一头的,因为共情能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盟友,而非旁观者。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指导孩子的行为或许有很多人会质疑与孩子共情的父母,教育原则哪里去了?其实,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等于接纳孩子的行为,而只有接纳孩子的情绪才可能指导孩子的行为。前不久,联想集团第二次请我为职工举行家庭教育讲座。交流中,我发现该集团一位女职工很会引导孩子。她读中学的女儿去美国参加夏令营活动,身上只带了300美金零花钱,而有些同学带几千美金,花钱大手大脚,还讥笑她是穷光蛋。女儿回家后很郁闷,母亲与其聊天,表示理解女儿的感受,但母亲问女儿:你们花的钱是自己挣的吗?靠挥霍父母的钱来炫耀是本事吗?学生之间应该比什么呢?女儿顿悟,如释重负。后来,勤奋努力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并获得了奖学金。这位母亲的成功经验,就是接纳孩子情绪,并且划清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如约翰戈特曼博士所说,孩子与家人在情绪上的互动,能成为培养良好价值观的基础,进而培养有道德观念的个人。我赞同哈佛大学教授罗斯派克的观点,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二是独立性。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进一步想想,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情商恰恰是人格最自然、最深厚,也是最圆润的部分。发展亲密性和独立性都与情商密切相关,情商低下就没有真正的亲密性和独立性。(孙云晓作者系中国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无人机操作规范与要求)
- 宫腔粘连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设备人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飞机训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CAAC执照理论复习考试总题库及答案
- 高利贷借款合同模板全套(3篇)
- 房屋买卖双方签订的带抵押的正式协议
- 出纳岗位安全责任聘用合同
- 创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合作补充合同
- 个体户食品加工厂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JGT366-2012 外墙保温用锚栓
- 《动物比较生理学》课件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化学锚栓承载力计算
- 肺部感染性疾病课件
- 医院健康体检表
- 肌肉工作原理
- 液体外渗的处理ppt
- 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 市政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 2023年6月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