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2012年8月).ppt_第1页
学前心理学(2012年8月).ppt_第2页
学前心理学(2012年8月).ppt_第3页
学前心理学(2012年8月).ppt_第4页
学前心理学(2012年8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心理学 基础知识讲座 讲课人 唐淑敏 主要探讨两个问题 第一讲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 与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几个概念 一 儿童与学前儿童 1 儿童心理学中所涉及的 儿童 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儿童略有不同 其年龄跨度是从0 17 18岁即从出生到心理基本成熟这一年龄阶段 也就是广义的儿童 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儿童多指童年期的儿童即小学阶段的孩子 即狭义的儿童 2 学前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前儿童 是指0 6 7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 即从出生到幼儿园结束 狭义的学前儿童 指的是3 6 7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 即仅指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二 心理与心理学 1 心理 1 有人说 心理就是在心里想 2 也有人觉得很神秘 看不见摸不着 小结 其实人的心理不仅仅指心里想 它也并不神秘 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上发生着 我们有眼可以看 用耳可以听 用鼻可以闻 用嘴可以尝 用手可以触摸等 我们还可用脑去记和忆还有喜怒哀乐等情绪情感体验当我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时 也会想办法去解决和克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在清醒时所进行了各种的心理活动 又叫心理现象 简称心理 2 心理学 心理学 顾名思义 就是研究心理的科学 具体来讲 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 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由于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 为了研究上的方便 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即指心理现象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它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简称知情意 个性心理 指人与人之间心理面貌的差异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性 包括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能力 气质和性格以上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 三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 0 6 7岁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 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小资料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生理 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试验室 他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 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1879年被称为心理学的新纪元 冯特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 小资料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 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第一部科学 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儿童心理 它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二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 0 6 7岁学前儿童 二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首先 它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样 都是研究心理的 只是二者的研究对象有所不同而已 一个是研究成人的心理 一个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 成人心理与儿童心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 二者心理发展水平不一样 一高一低 二是 二者的心理发展方向也不同 儿童心理 一直向前 成人心理 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倒退 联系 学前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还有许多相同之处 表现为 1 二者都是通过感知觉 记忆 思维和想象等认识活动来认识世界 都有喜怒哀乐情感体验等等 2 更重要的是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即无论是成人心理还是学前儿童心理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这便是心理的实质 这句话包括三层含义 心理的实质 1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没有人脑不可能有人的心理 教育启示 幼儿正处于大脑的发育高峰阶段 要保护幼儿的大脑 为幼儿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 使幼儿具备心理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 心理的实质 2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没有客观现实 心理同样不可能产生 对保教的启示 幼儿的生活环境越丰富 活动天地越广阔 接触事物越多 其心理发展就越好 人们普遍发现 现在孩子见多识广 能说会道 反应快 有主见 这些都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但整体上来讲 由于幼儿正处于心理发展过程中 他们的选择和判别能力有限 所以需要成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 这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条件 心理的实质 3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主观的能动的 这是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主要区别 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 一方面 说它主观 是因为A 人的心理本身不是物质现象而是精神现象 具有观念性 B 人们对事物的反映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来进行 总要受到每个人的知识 经验 能力和个性影响和制约 因而对同一事情 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看法 常带有个人的主观的色彩 C 即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时期 对同一事物 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另一方面 说它能动 是因为A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像照相机 摄影机那样机械地被动地原样翻拍 而是积极能动的去反映 B 人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为 它不仅能反映外部世界 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 而且能够反映主观世界 既人们还能认识自己 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并改造自己 进而使自己成为一名被社会认可和接纳的人 对保教的启示1 既然幼儿心理有主观能动性 那就不能期望幼儿原原本本 一字不差地反映教师所说的话 丝毫不走样地按教师所教的去做 孩子做不到位或有出入有差错是很正常的事 不能大惊小怪或责骂 对保教的启示2 另外 由于孩子心理的主观能动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特点 创造条件促进每个孩子心理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也是教师的职责 小结 人脑好比加工厂 客观现实好比原材料 心理便是产品 没有加工厂无法进行生产 没有原材料 加工厂也生产不出任何产品 所以说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心理的实质 从以上分析 大家可以看出 人的心理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 都离不开大脑和客观现实 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次 它还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儿童心理发展既有方向性又有顺序性 即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 是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 并按固定不变的顺序进行的 人的成长历程 儿童动作的发展 小资料 婴儿动作发展规律 A 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由全身性的笼统的非专业化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整分原则 B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自上而上 从头到脚 这体现了身体发展的首尾方向 首尾原则 小资料 婴儿动作发展规律 C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表现为 躯体动作比四肢动作发展早 手指动作发展最迟 这与身体发展的近远方向相一致 即从中心到边缘 近远原则或大小原则 D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婴儿刚开始的动作都是无意的 以后才逐渐出现有目的的动作 无有原则 儿童早期动作的发展 2 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1 阶段性 儿童在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 1岁的孩子和2岁的孩子不同 其它阶段也一样 2 连续性 各个阶段又不能截然分开 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 它是一个连续不断变化过程 3 儿童心理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 4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 不同阶段发展是不平衡 儿童年龄越小 发展的速度就越快 2 不同儿童心理发展不均衡 3 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儿童心理发展不平衡性举例 感知觉 在新生儿期出现 10岁成熟 抽象逻辑思维 5 6岁出现 20岁左右成熟 谈到发展的不平衡性 必然涉及儿童心理学中的几个概念 转折期和危机期1 转折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 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 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2 危机期 在转折期内儿童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 和成人关系恶化 此时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 对儿童心理发展将会有不利的影响 所以有人又称为危机期 关键期与敏感期 1 关键期 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来的 他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实验发现 小动物追随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期 错过这个时期这种行为难以形成 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印刻 印刻发生的时期叫关键期 关键期 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 鸭妈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圈 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作它们的妈妈 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 印刻学习 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后的10 16个小时 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 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 于是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见右图 尾随反应 2 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最佳期 敏感期 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 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错过了这个时期 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 发展比较缓慢 儿童心理发展中几个关键期 1 口语发展关键期 2 4岁 2 形象视觉发展关键期 4岁以前 3 识字的关键期 3岁左右 4 数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5岁左右 5 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3 6岁 敏感期与关键期的区别 错过关键期 某种行为难以形成而错过敏感期 并不意味着不能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或能力 只是比起敏感期而言 较为困难 发展较慢 第三 学前儿童心理学还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1 心理发展规律 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不能人为改变 2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它包括四个方面 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由低到高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4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所起作用的规律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 先天的遗传2 后天的环境与教育3 自身的实践与努力 小结 以上我们共讲两个问题 一是讲了与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的几个概念 儿童与学前儿童 心理学与学前儿童心理学等 二是明确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它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其次它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再者它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二讲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要点 一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二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与教育要点 一 年龄特征的概念 二 儿童的年龄特征 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四 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典型特征 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学前儿童年龄阶段新的划分办法 新生儿期 0 1个月 乳儿期 1个月 1岁 婴儿期 1 3岁 幼儿期 3 6 7岁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2 前运算阶段 2 6 7岁 3 具体运算阶段 6 7 11 12岁 4 形式运算阶段 11 12 14 15岁 艾里克森人格八阶段理论 婴儿前期 0 2岁 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 克服怀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的品质 婴儿后期 2 4岁 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 克服羞耻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的品质 幼儿期 4 7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 克服内疚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的品质 童年期 7 12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 克服自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的品质 青少年期 12 18岁 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 防止角色混乱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的品质 成年早期 18 25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 克服孤独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 25 50岁 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 避免停滞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的品质 成年晚期 50岁以后 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 避免失望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的品质 二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 什么是年龄特征 1 年龄特征 是指同一 或不同 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正如上面所讲到的 2 儿童年龄特征 是指儿童所特有的 不同于成人的特征 它包括 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 与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2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年龄特征 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般特征和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般特征 一般规律 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 教育启示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 2 学前儿童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 随年龄增长抽象逻辑逐渐发展 教育启示 幼儿园教学 应多运用直观的 形象的具体事物 或实物 或图片 来进行 效果较好 3 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 之后随年龄增长有意性逐渐发展 教育启示 要求幼儿园老师在讲课或组织活动时一定要生动形象 有趣 富有吸引力 4 幼儿的情绪易变外露 之后逐渐稳定且能有意控制 教育启示 要善于观察幼儿情绪表现并及时加以引导 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5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性 教育启示 对幼儿不良的性格特征应给以及时纠正 否则一旦稳定下来 对以后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 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典型特征 1 人生的第一年 婴儿期0 1岁 有人也称之为乳儿期 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 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1 生理发育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动作的发展 在这一年内学会了 抬头 俯撑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A 心理开始发生的标志 条件反射出现B 开始认识周围世界 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一切C 人际交往的出现 有人在身边和和没人在 婴儿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2 先学前期 1 3岁 此时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时期主要表现为 1 生理发育主要特点 学会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 2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出现了新的心理活动A 学会了说话B 思维开始萌芽C 想象开始发生D 独立性开始出现 3 学前期 又叫幼儿期 3 6 7岁 此时是儿童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称为学前期 又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故又称为幼儿期 在这3年里 儿童心理发展每年都有明显变化 表现出新特点 儿童个性也在此时开始形成 1 学前初期 小班3 4岁 A 行为具体强烈的情绪性 教育启示 如每年开学初 小班教师都要面临一个接待新入园儿童的问题 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幼儿刚入园几天总爱哭 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 稳定他们的情绪 一边用新鲜事物 如新奇的玩具 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等 吸引儿童的注意 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了伙伴的行列 B 爱模仿 教育措施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工作中 多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 实事证明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 通过榜样对孩子进行教育 是不花钱不花时间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比如 关心老人 尊重老人的言行 孩子会自然地模仿 同时也要警惕 成人所没有觉察到的一些不良小节 如父母的不检点的行为 经常打架吵闹骂人等 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习惯 因此 父母 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使孩子一生受用无穷 C 认识依靠行动 边行动边思维启示一 内容要生动形象且与活动相联 启示二 多让幼儿动手操作 启示三 对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千万不要说反话 要坚持正面教育 即明确地告诉小朋友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另外对儿童提要求也要具体 最好说 眼睛看着老师 而不要说 注意听讲 因为儿童不容易理解这种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 2 学前中期 中班4 5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