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doc_第1页
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doc_第2页
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doc_第3页
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doc_第4页
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第一篇:2014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2014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2014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14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 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4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4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4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 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第二篇:2015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5年工作总结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 “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及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按照精准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核、精准保障的要求,紧盯贫困乡村,瞄准贫困人口,以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以豆坪片区、阳坝片区、店子片区为主攻方向,坚持整村整乡推进、整流域综合开发,重点实施了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劳动力培训输转等项目,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一)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把扶贫建档立卡和大数据系统平台信息工作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全力以赴,扎实推进,进一步夯实了扶贫攻坚的基础。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切实 推动全县建档立卡和大数据系统平台建设工作,我县认真传达学习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一是多次召开由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扶贫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县直及省市驻康双联单位主要负责人、精准扶贫“1+17”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的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大数据系统平台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全面部署安排,认真扎实开展培训。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严明工作纪律、严格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县纪委制定的2014年度康县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纪律,无论是包抓领导、包乡干部、驻村干部都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层层审核把关,谁负责、谁签字,谁把关、谁签字,一旦审核发现问题,将层层追究责任。三是研究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及20个专项实施方案,即“1+20”工作方案。四是制定完善了“9119”扶贫攻坚作战挂图,即县级完成9个作战挂图,乡级完成11个作战挂图,村级完成9个作战挂图。五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大数据系统平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共识别确认2014年度贫困户12546户,贫困人口48090人;脱贫户4213户,脱贫人口16414人;返贫户2796户,返贫人口9983人;预脱贫户2461户,预脱贫人口9693人。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审核工作已结束,各项数据录入修改正在进行,年内可如期全面完成。 (二)以阳坝、豆坪、店子三大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为重点,进一步抓了整村推进、贫困连片开发、富民产业培育和 劳动力输转技能培训等工作。2015年,全年安排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11万元,其中:整村推进3021万元(16个村,即阳坝镇李家沟村、康家坡村、三河乡马家山村、白杨乡朱家沟村、靴子坝村、城关镇黄家坝村、碾坝乡青岗坝村、李家湾村、肖家山村、店子乡董家河村、豆坪乡安坪李坝村、砖沟村、寺台乡罗湾村、大南峪乡焦家沟村、云台镇关场村。)、贫困片区基础设施项目242万元、贫困片区富民产业项目15万元、劳动力输转及“两后生”培训300万元、惠农贷款贴息269万元、贫困村互助金1080万元、其他项目84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3328.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11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8017.8万元,帮扶资金300万元。重点项目主要有:1、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737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244.3万元,占计划的82%。其中:(1)村组道路建设计划投资139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328万元,占计划的95%;(2)便民桥13座,计划投资248万元,实际完成13座,投资248万元,占计划的100 %;(3)小型水利工程2处,计划投资10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05万元,占计划的100%;(4)危旧房改造812户,计划投资93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07.1万元,占计划的65%; (5)贫困户圈厕改造173户,计划投资52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6万元,占计划的50%。2、富民产业项目计划145万元,实际完成128万元,占计划的88.3%。其中,魔芋种植290亩,计划投资29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8万元;中药材种植680亩,计划投资6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2万元;养 猪480头,投资24万元;养羊100只,投资6万元;养鸡2600只,投资13万元;其他养殖投资5万元。3、“两后生”及劳动力输转培训376万元。(1)实用技术培训1500人次,投资30万元。(2)劳动力输转培训765人次,投资46万元。 (3)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2000人,投资300万元。4、惠农贷款贴息269万元。5、村级扶贫互助社126个,投资1400万元。(六)、其它投资84万元。 (三)继续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创新方法和内容,全面提升精准扶贫开发层次和水平。2015年,我县坚持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精准扶贫瞄到哪里,扶贫整村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就跟进到那里,继续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和“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经验做法,鼓励多方整合资源,统一规划,聚集发力,重点解决贫困村不通路、不通电、饮水、住房不安全的问题;加强对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的后续管理,采取考核奖励、建立产业协会、扶贫互助社等方式,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学校、村级卫生室和文化阵地配套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民幸福生活指数显著提高。 (四)进一步靠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抓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是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重要手段,是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有力保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 证。2015年,自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启动以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工作。一是成立了康县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办公室,从财政、扶贫、金融等部门抽调有关业务骨干,专门负责专项贷款的审核审批及发放工作;二是及时制定印发了康县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并对县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乡镇、村社干部进行了政策讲解及业务培训;三是明确了发放任务和要求,严把发放程序,确保专项贷款放得快、放得准、起作用、还得上。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审批专项贷款贫困户3850户,实际发放贷款户2121户,累计发放贷款8017.8万元。 (五)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项目实施的检查和督查力度。无论是项目的论证筛选、立项编制,还是项目的实施、检查验收,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贫困村实际出发,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确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公开透明度,全力打造扶贫项目“阳光工程”,每个整村推进、整乡推进项目都设立了公示牌、标志碑;在项目验收中,坚持百姓不满意的项目不验收,质量不达标的项目不报账。一年来,我办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带领业务骨干多次深入到项目乡村、项目农户了解项目进度,检查项目质量,对历年来的“半拉子”工程和未实施的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第三篇:乡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乡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乡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及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乡按照精准扶贫“六个精准”和“六个一批”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现将目前各项工作开展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于1992年12月由原*乡、*乡合并而成,因境内有*第一大水库-*桥水库而得名。*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18公里,东连*镇,南接*乡,西毗邻*镇,北与*乡、*乡相邻。乡境属*兼丘陵地势,全乡幅员面积6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00亩,辖8个村、1个社区,7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22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0953人。全乡审定贫困户851户2316人。2015年计划减贫人员660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保障及宣传发动 1.组织领导。一是及时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抽调5名精干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攻坚工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扶贫攻坚工作的组织保障局面;二是省经信委、*集团定点联系帮扶,加强领导,选派省经信委*任*村第一书记,*集团*任乡党委副书记;三是县级领导亲自挂包、部门定点帮扶,县政协主席杜勇挂包我乡并派政协办公室副主任*任*村支部副书记,县自来水厂*为工作人员定点帮扶。县卫计局*任*村第一书记,*为工作人员定点帮扶*村。 2.强化宣传。通过入组座谈,入户走访,制定了*乡扶贫攻坚五年发展规划、*乡扶贫重点村五年发展规划及*乡2015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先后组织扶贫攻坚宣传动员会8次,协调会5次,推进会3次,专门安排部署扶贫攻坚工作;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民主生活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一批”、 “六个精准”和省市县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等进行了学习传达;通过召开院坝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乡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扶贫开发工作;在乡主要路口、街道设置墙体标语2幅,道旗20余幅,展板10余块,板报宣传栏10余处,悬挂宣传标语20余幅,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000多份,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强大合力。乡镇2015扶贫工作总结 (二)建档立卡及精准识别。严格按照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等程序,积极做好精准识别工作,目前已完成对8个贫困村(其中2个精准扶贫贫困村)的一般困难户489户1534人,低保户479户1089人的建档立卡工作。根据“两公示一评议”精准复核的要求,目前全乡已清退贫困户228户 614人,新进贫困户203户627人。 (三)干部结对帮扶。将干部驻村帮扶和“入户五四工作法”融为一体,实行“1+N”帮扶机制,实现全乡帮贫助困全覆盖。乡党委班子成员点对点精准帮扶各村,按照以精准扶贫为导向,以增收减贫为核心,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建立了乡、村、组及帮扶部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制度,乡领导班子成员帮扶贫困户20户,乡、村组干部及帮扶单位职工帮扶贫困户10户,乡卫生院和学校职工帮扶贫困户5户,确保了帮扶全覆盖。 (四)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村、*村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1.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21.4公里、基础垫层18公里、路面硬化16公里; 全乡整治*94口,新建蓄水池114口,渠道整治5公里,解决人蓄饮水11处,河堤修复16处,危房改造20户;*村农网改造450户; *村新村聚居点建设已通过审批,正在规划设计中。 (五)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村300亩烟叶及*村青脆李200亩试验站;坚持发展壮大银杏、柑橘、儿菜、烟叶为主的“四片叶”特色主导产业,全乡现已发展柑橘3000亩,银杏3000亩,儿菜2000亩,烟叶1000亩;吸收发展了一批农产品购销大户和村级产业协会带头人进入合作社,建立营销网络、畅通流通渠道,先后成立了柑橘、银杏、烟叶、生猪、白鹅等5个专业合作社;壮大畜禽养殖产业,结合*库区实际,在水库下游发展养牛场2个,养羊场2个、白鹅基地1个。 (六)社会事业到村到户。*村公共服务*项目和光纤网络改造350户项目正在建设施工中;全乡培育创业就业100余人;政策兜底40余人;县级相关部门到*、*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50余人,农民讲师培训3次100余人,计划输送100余人到县职中学习培训。 (七)生态绿乡到村到户。今年以来,我乡在*村、*村、班竹溪村、马驿沟等村实施了退耕还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