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腐烂病_第1页
苹果树腐烂病_第2页
苹果树腐烂病_第3页
苹果树腐烂病_第4页
苹果树腐烂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陇山职业中学,植物保护技术张振良,一、苹果树腐烂病,别称:烂皮病病原: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病害类型:真菌主要危害作物:苹果,梨,桃,樱桃,梅,柳,杨主要为害部位:枝干,果实主要危害特点:树干病疤累累,症状,概述:发病在10龄以上的结果树上枝干受害,病斑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溃疡型:在冬春发病盛期和夏秋期,发生在主干上病部呈红褐色,水渍状,略隆起,病组织松软腐烂,常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期干缩,下陷,病部有明显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潮湿时从小黑点中涌出一条橘黄色卷须状物。枝枯型:多发生在春季小枝上,病部不呈水渍状,迅速失水干枯造成全枝枯死,上生黑色小粒点。果实受害,病斑暗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呈软腐状,略带酒糟味,病斑中部常有明显的小黑点,发生规律,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组织及残体内越冬,病菌可在病部存活4年左右。次年分生孢子器内排出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和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病菌具有潜伏浸染特性,当树体或其局部组织衰弱时,便会扩展蔓延。一般35月浸染,78月开始发病,早春为发病高峰期,晚春后抗病力增强,发病锐减。该病的发生与树势、伤口数目、愈伤能力等密切相关。管理粗放和周期性冻害是主要流行因素,综合防治,(1)合理施肥,每50kg果施氮:磷:钾为 737,增施土杂肥、圈肥和绿肥。 (2)疏花疏果,杜绝大小年现象。 (3)涂白防冻害,在易发生日灼的地区,初冬落叶后树干涂白。 (4)减少伤口,禁止严冬修剪,伤口涂上油漆。 (5)防止春旱和积水,使树体含水量正常,降低病菌抗扩展能力,加快伤口愈合。,二、苹果轮纹病,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重要病害之一。常与干腐病、炭疽病等混合发生,为果品生产的重大威胁,近年有蔓延加重趋势。,症状,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瘤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扁圆形,直径达1厘米左右,青灰色。多个病斑密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斑上有稀疏小黑点。果实受害初以果点为中心出现浅褐色的圆形斑,后变褐扩大,呈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后期病部中心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粒点叶片受害产生圆形同心轮纹病斑并生黑色小粒点,病原,半知菌亚门,大茎点属,该菌与干腐病菌同属1个种,但它是专化型。其小黑点是病菌的子座。1个子座含1个分生孢子器或子囊腔室。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发病规律,此病菌与苹果干腐病菌相似。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组织中越冬。春季由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涌出灰白色孢子角。春雨水中分生孢子分散、传播到枝干伤口、皮孔和果实皮孔附近,产生芽管侵入树体,然后潜伏。带菌果并不发病,待近成熟期和贮存期发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富士、王林、千秋等品种高度感病,防治方法,1、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 2、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3、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苹果早期落叶病,苹果早期落叶病是引起果树提前落叶的各种叶部病害的总称,包括褐斑病,轮斑病,圆斑病,灰斑病,斑点病,1、褐斑病,苹果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叶柄。,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导致早期落叶。病斑褐色,边缘绿色不整齐,故有绿缘褐斑病之称。病斑有三种类型:(1)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周围有绿色晕。(2)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病斑小而多。(3)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点,但无明显的同心轮纹。有时果实亦能受害。病斑褐色,圆形或不整形,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 后期叶片变黄脱落,病斑周缘仍是绿色,2、圆斑病,圆形褐色病斑,中间有一环纹,中生一黑点,如鸟眼状,一般不会造成落叶可使叶片焦枯卷缩,3、灰斑病,灰斑病在叶上病斑暗褐色至灰白色圆形斑,直径26毫米,边缘清晰。后期中央散生小黑点。病斑常密集,融成大斑,叶片焦枯。 果上染病。褐斑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稍下陷,中有黑色小点。病部深入果肉,褐色,疏松。圆斑病病斑呈黑色污斑,不规则或放射状,上生黑褐色小 点。果肉硬化或坏死,有时龟裂,灰斑病病斑呈灰褐或黄褐色圆斑,稍下陷,中央散生微细小粒点,4、轮斑病,症状苹果轮斑病又称大斑病、大星病、褐星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叶片染病,主要侵染嫩叶,病斑多集中在叶缘。病斑初期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叶缘的病斑呈半圆形,叶片中部的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且有明显轮纹,病斑较大,直径0.51.5厘米。老病斑中央部分呈灰褐至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常破裂或穿孔。高温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果实染病,病斑黑色,病部软化。轮斑病菌的寄生性很弱,常从伤害部位或灰斑病病斑上侵入为害,5、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落,也为害新梢和果实,影响树势和产量。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其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幼果出现12毫米的小圆斑,有红晕,后期变黑褐色小点或成疮痂状。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常造成叶片扭曲和皱缩,病部焦枯,易被风吹断,残缺不全。果实染病,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病部有时呈灰褐色疮痂状斑块,病健交界处有龟裂,病斑不剥离,仅限于病果表皮,但有时皮下浅层果肉可呈干腐状木栓化,病原:半知菌亚门,褐斑病:盘二孢属圆斑病:叶点霉属灰斑病:叶点霉属轮斑病:链格孢属斑点落叶病:链格孢属,发生规律,大多数在病部组织越冬,圆斑病病菌在枝条溃疡斑点中越冬都靠雨水和气流传播都进行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1)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 (2)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 (3)喷药保护。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1次,共34次。,四、梨黑星病,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中国南北梨区发生普遍,流行性强,损失大的一种重要病害。从落花期一直为害到果实成熟期。病原:半知菌亚门,黑星孢属主要危害作物:梨主要为害部位:果实和叶片为主主要危害特点:引起梨树早期落叶,落果或畸形果,症状,能危害所有幼嫩的绿色组织,以果实和叶片为主。果实发病,病部稍凹陷,木栓化,坚硬并龟裂,产生黑霉。幼果受害为畸形果,成长期果实发病不畸形,但有木栓化的黑星斑。叶片受害,沿叶脉扩展形成黑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黑色霉层。叶柄、果梗症状相似,出现黑色椭圆形的凹陷斑,病部覆盖黑霉,缢缩,失水干枯,致叶片或果实早落,发病规律,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腋芽的鳞片内越冬,也能以菌丝体任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及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越冬孢子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潜育1425天发病,生长季节形成分生孢子不断再浸染。四川省一般3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为盛发期。该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很大,雨水多的年份和地区发病重。梨的种和品种抗病力差异很大,西洋梨和日本梨不感病,中国梨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梨树的种和品种之间抗病力差异很大。一般中国系统的梨(白梨系统、秋子梨系统)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较抗病。发病重的品种有鸭梨、秋白梨、京白梨、花盖梨、安梨、其次是莱阳茌梨、砀山酥梨和雪花梨等,密梨、香水梨、胎黄梨、西洋梨、巴梨等抗病性较强。 (2)清除病源。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和落果,早春梨树发芽前结合修剪清除病梢(3)药剂防治。,五、梨锈病,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城市郊区危害较重。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病害类型:真菌主要危害作物:梨树,木瓜、山楂、贴梗海棠等主要为害部位:叶片、新梢和幼果,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受害,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黄色粘液即性孢了,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织增厚,并长出一从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了。果实、果梗、新梢、叶柄受害,初期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毛状物。,病原,担子菌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pd)。病菌在整个生活史上可产生4种类型孢子:性孢子器(性孢子,受精丝)、锈孢子、 冬孢子、 担孢子,发病规律,梨锈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翌春3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但不再侵染桧柏。而借风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又借风传到梨树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桧柏等。梨锈病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时期内产生担孢子侵染梨树。担孢子寿命不长,传播距离约在5千米的范围内或更远,当然这与风力、风向、地势等有一定关系,综合防治,1、清除转主寄主: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 2、铲除越冬病菌:如梨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则应在桧柏树上喷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3、梨树喷药防治: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六、苹果白粉病,苹果白粉病的病原为白叉丝单囊壳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无性阶段Oidium sp.,属半知菌类真菌。病部的白粉状物是该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菌丝主要在病斑表面蔓延,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发病原严重时,菌丝有时亦可进入叶肉组织内。,症状,白粉病主要为害实生嫩苗,大树芽、梢、嫩叶,也为害花及幼果。病部满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幼苗被害,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灰白色斑块,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病部长出密集的小黑点。大树被害,芽干瘪尖瘦,春季发芽晚,节间短,病叶狭长,质硬而脆,叶缘上卷,直立不伸展,新梢满覆白粉。生长期健叶被害则凹凸不平,叶绿素浓淡不匀,病叶皱缩扭曲,甚至枯死。花芽被害则花变形、花瓣狭长、萎缩。幼果被害,果顶产生白粉斑,后形成锈斑,发病规律,苹果白粉病以菌丝在冬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空气中孢子捕捉数量的变化曲线与果园病情发展完全一致。空中孢子的传播与气温及雨量有密切关系。当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时,孢子传播的数量即增多,而降雨,尤其是暴雨可使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