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卷班级 姓名 考号 一、书写(5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或者使用涂改液、涂改带等将酌情扣分。二、语文知识积累(26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狡黠 持才放旷 凌架 黎民百姓 B陨落 恪尽职守 亵渎 心无旁骛C暄嚷 断章取义 嗤笑 重蹈复辙 D恣睢 一愁莫展 班师 味同嚼腊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至(5)小题选做4题,(6)至(8)题必做)(1)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5)子曰:“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6)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还未开口泪以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 , 。(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扬梅花虽遭摧残,但仍坚守情操,不变志节的品质的诗句是:“ , 。(8)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3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或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扶苏以数谏故A以激怒其众 B以头抢地耳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将军身被坚执锐 (2)请广于君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先帝不以臣卑鄙 5. 名著阅读。(6分)(1)下列关于名著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培根在谈美中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B.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C.水浒传中被誉为“三代将门之后”的是杨雄。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2)武松抢过林子(快活林)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神荼郁垒象,却非立地顶天人。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一定是 A (人物)了。”直抢过去。上文A是 ,请写出该情节发生的前因: 三、现代文阅读:(31分)(一)生命没有标准答案(14分)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案例:在幼儿园里,如果一个班上的孩子循规蹈矩、整齐划一,上级领导来检查的时候,就会赞扬这个班上的孩子,赞扬带这个班的老师。而在另一个班上,老师用自然的方式带孩子,领导来视察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玩耍,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领导会提出批评,说:太散漫了。但是,这位幼儿园老师说,前面一个班的孩子中总有人会憋着大小便,不敢对老师说。后面一个班的孩子不会压抑自己自然的需求。这看起来是件小事,却是重要的区别。规则训练是必要的,但是,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安全,过于要求孩子听话、顺从,可能影响孩子的自然成长,甚至造成压抑和损伤,使孩子不敢表现自己的独特。什么是独特性?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人生来就与众不同,一个人敢于活得与众不同。据研究,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跟母亲分开的,跟环境是分开的,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并且要表现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一种独特性的需求。但是,当一个人生下来,迎接他的文化有太多的“一致性”的要求,这会压缩孩子成长的“独特性”空间,他的创造力也一并被压抑了。我们的文化心理渗透着这样的观念:“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缺乏对“不同”的容忍、认可、欣赏和培育。“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你这样,这世界会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的某个言行被认为是错误的,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家长、周围的人对我们这样说。其中的逻辑是,如果我们做出什么与众不同的行为,那是危险的、可怕的。如果我们跟别人一样,才会安全。一个人要成长,需要有勇气坚守自己的独特性,与压抑自我的因素战斗,这种反抗行为被人称为“叛逆”。合理的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叛逆称为“小鸟试翅”。不敢试翅的小鸟,一直呆在窝里,无法成为能够飞翔的鸟。没有经历过反抗的孩子,很难有勇气和有能力去成为自己。当我们有了勇气,我们就敢于活得真实,活出真实的自己。这就应了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故事没有机会展开,就销声匿迹了。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但是,勇气是要培育的。我有两个期待,一是对个体的期待,就是活出独特的勇气;一个是对公众、文化和教育的期待,给每一位个体留下独特成长的空间。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作者王学富,选自2012年第28期瞭望东方周刊,有删改。)6.文章开头列举幼儿园的案例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 8.本文的语言严密而不失生动。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4分)我们的文化心理渗透着这样的观念:“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缺乏对“不同”的容忍、认可、欣赏和培育。合理的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叛逆称为“小鸟试翅”。 9.下列说法哪一种可以作为本文的主要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4分)A.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B.一个人生长需要勇气,坚守自己的独特性。C. 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 (二)改变命运的一分 (17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A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行,期末还你。”B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C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释】: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10根据文章内容,就故事情节的发展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忐忑不安要一分( )借一分( )还一分改变人生就一分。11.第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3分) 12.文章多次对小男孩进行生动细腻的描写,请你就划线句A、B、C选两处加以分析。(4分)选( ) 选( ) 13.秦老师给小男孩总成绩加一分,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这一分却改变了小男孩的一生,你认为这一分的意义在哪里?小男孩改变的关键在于秦老师的“灵感”和他自己的努力,相比较而言,你认为哪个更重要?(6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一)西湖泛月 (4分)【清】厉 鹗月下看花不肯红,沿堤花影压孤篷。春烟夜半生波面,仿佛青山似梦中。14诗歌一、二两句中,“ ”字表现了月色之浓。(1分)15题目“西湖泛月”,能否改成“西湖泛舟”?为什么?(3分) (二)对比阅读(24分)【甲】隆中对(节选)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韩信拜将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 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释】信: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曾是刘邦军中的小兵。 萧何:刘邦的丞相。 上:指汉王刘邦。 若:你。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A.谓为信然 B.此人可就见 C.王必欲长王汉中 D.此乃信所以去也 1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信数与萧何语 不可胜数 B臣追亡者耳 生死存亡C将军宜枉驾顾之 左顾右盼 D.孤不度德量力 以己度人18选出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3分)例:时人莫之许也 A.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B.上不我用 C. 若亡,何也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虽为将,信必不留。 20.【乙】文中两个画波浪线句子中的“耳”各蕴含着萧何怎样的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企业安全员题库及答案解析
- 职高护理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站辅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玻璃钢瓦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脂肪烃生产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轴承制造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家具配件厂技术文件管理规章
- 珠宝首饰评估师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采油地质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配料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题答案及解析
- 网络文明培训课件
- 2025年三类人员安全员C证继续教育题库及参考答案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工程管理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一学期教学计划
- 工贸企业企业安全检查表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车险理赔)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科创板开通考试试题及答案
- 脊柱骨折护理查房
- 2025年党史党建知识测试题库100题(含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