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姓名 班级 号次 成绩 一、积累及其运用(37分) 1、给画线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匿名( ) 众目睽睽( ) 招徕( ) 家pi( ) jun念( ) hn首低眉( ) 2、选择题(12分) (1)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 (2)下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3分) A千山万合 鹤立鸡群 拖泥带水 B慷概激昂 花团锦簇 冥思暇想 C油光可见 海誓山盟 相形见绌 D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 随机应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3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C、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3、根据提示填空(10分)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2)德高望重的方老先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 (3)行路难中表明李白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句子是 , 。 (4)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 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 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4、文学常识。(5分) (1)西游记这部小说一定看过了吧?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并说明理由。(30字以内)(3分)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2分) 5、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看社会知国情坚定报国志 下句:放眼瞻望未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使自己的爱国心情越来越增强。 改动: 6、好的广告语耐人寻味,给人美感,使人难忘。请写出你喜欢的一条广告语,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广告语: 喜欢理由: 7、罗伯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医生答话的的言外之意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12分)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选文第一段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泰眼睛的 、 的洞察力。(2分) 2、作者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犀利时,说它像 ;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满含粲然笑意时,又说它犹如 。那么,假如作者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忧郁时,应说它 。(3分) 3、 文段中加点的“像村妇那样”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文段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有什么的好处?(2分) 5、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请你列举其中一部。(1分) (二)(13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1、作者满怀激情塑造了“海燕”这一形象,请你结合全文谈谈“海燕”的象征意义。(3分) 2、请你说说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3分) 3、从选段中摘录描写“海鸥”、“海鸭”和“企鹅”丑态的重点词语(不少于6个)(3分) 4、“海鸥、海鸭和企鹅”象征什么?文章描写他们的丑态有什么作用?(4分) (三)一碗馄饨(15分)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这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分) 2、文中画线加粗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2分) 3、文中第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 4、第段为什么独句成段?(3分) 5、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段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23分) (一)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4分) 1、解释画线加粗的词语:(4分)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宴酣之乐 觥筹交错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文章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其中包括风景画和风习画,而风习画由 、 、 、 四个画面组成,其中 的画面是核心,其余三幅画面为写这幅画面服务,起到陪衬作用。(3分) 4、简答题:(3分) 第一段主要写景,第二段主要写人。全文扣住一个“乐”字,请你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简要分析欧阳修的“乐”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柳先生的“乐其志”中的“乐”的不同含义。 (二)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9分) 【注释】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迨(di):等到。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患记问不若人( ) 众兄弟既成诵( ) 温公尝言 ( ) 或中夜不寝时 ( ) 2、本文中概括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1分) 4、解释下面句子。(2分)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1、n ku li 醅 眷 颔 2. (1)B(2)D (3) C (4)B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1)答对即可。(2)1、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 5瞻未来明重任增强爱国心 6略 7 他对待病人的态度是平等的。 二、(一)1、比喻;夸张;深邃;准确。 2、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神奇的星光;犹如一汪幽暗的湖水。(符合要求即可) 3、不能,因为“像村妇那样”突出托尔斯泰眼睛蕴含丰富感情,容易感动。 4、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很好的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5、如: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二)1、海燕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运用排比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 3、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吓坏、胆怯、躲藏。 4.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革命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作用:通过对比,突出了海燕勇猛刚强,自信,勇敢的英雄形象。 (三)1、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之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2、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3、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4、突出了女儿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5、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一)1、香花、滋长、 尽兴地喝酒、酒杯 2、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洲人在游玩。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 4、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立意更深;五柳先生是一种自得的田园之乐,追求的是独善其身。 (二)1、(担心 ) ( 已经 ) (曾经 ) ( 有时) 2、 D 3、“凿壁偷光”或“悬梁刺股”等。 4、读书不可以不会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在半夜未睡时。二、语言运用(分) 、我奶奶已经岁,明明知道她不可能长生不老,可是,在她每年生日里,我仍是祝福她老人家。 、伊拉克战争以美军控制伊首都巴格达而告终。但战争初期,美军曾遭遇伊军顽强抵抗,一度在巴格达城外受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摆出了要与美军在城内决一死战的架势。对此,各国媒体纷纷认为美军“速战论”遭到了挫败,有的媒体甚至干脆把巴格达称之为“萨达姆格勒”。(人名加上“格勒”是前苏联给城市命名的常用方式。)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不涉及战争的性质,仅就媒体对战况的预测,说出“萨达姆格勒”的含义。(分) 材料一: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德战争期间,希特勒北方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突破苏军抵抗后,侵入列宁格勒郊外和苏芬界河拉多湖一带。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17日,列宁格勒被围困872天,德军参战兵力有4个集团军,一个装甲集团群和部分空军。苏联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困斗争,终于挫败德军封锁,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到220280公里外。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役。这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德国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1942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目标。7月17日,德军集中100万优势兵力猛攻斯大林格勒,9月中旬攻入市内,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1朋19日,苏军开始反攻。次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等全军覆灭,损失官兵达150万人。 三、阅读理解(47分) (一)大自然的智慧(节选)严春友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甲的苍蝇蚊子,还是乙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丙的星空,还是丁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人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人的嘴来表现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人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人8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人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于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这样看来,人类就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的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1、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第段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2分) A、美丽可人B、不值一提C、高深莫测D、令人厌恶 2、第段画线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2分) 3、第段中,作者说:“大自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深意的”,这种“深意”应怎样理解?(3分) 4、第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2分) 5、上文阐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请从中选择一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1、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参考要点:战争将以美军的失败而告终;美军可能在巴格达城外长期受阻终将 被击溃;美军也可能在巴格达陷入巷战而遭受重大伤亡。 三、(一)1、【甲】D【乙】A【丙】C【丁】B 2、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大自然创造了人类难于形容的美。提示:着重好的内容为重点。 3、宇宙是通过人类来认识(欣赏)自己、表达自己的。 4、与下句的比喻相呼应,增强文章的连贯性,突出强调大脑的作用。 5、提示:可以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等方面提出观点加以解说。(一) (20分) 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 动物有可能死亡。 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 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 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 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 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 “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 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 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招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2004年第4期) 5、本文主要说明了 (限10个字以内)。(3分) 6、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 7、第段划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5分) 8、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2分)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9、噪音问题可以解决吗,为什么?(6)5、 噪音对人的危害。 6、 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逻 辑顺序)安排的。(2分) 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使文章条理更清楚)。(1分) 7、 变得越来越差(1分)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3分) 8、 A 9、 略,言之有理即可(二)渡渡鸟 (14分)1681年,毛里求斯。清晨7点,天已经大亮。然而罗德里格斯岛上的森林里却突然变得可怕的寂静,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屏住了呼吸。渡渡鸟抬起头,不远处,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死死地盯着它。火光一闪,枪响了,世界上最后一只渡渡鸟应声倒下。一只卡尔瓦利亚树果从它的嘴里跌落出来,滚到一边。法国军士托马斯哈代把渡渡鸟挂在双筒来福枪上吹着口哨回到驻地。托马斯先生对当天的晚餐很满意。1505年,葡萄牙一个名叫马卡云拿的航海家惊喜地踏上了毛里求斯海滩,成群的渡渡鸟迎上前来,过分热情地表达着它们对人类的亲昵。随后而来的人们,很快就发现这种肥硕可爱、温顺笨拙的鸟儿竟然美味可口,而且,只要用大棒就能轻易打中。因为在这个安详平静的岛屿上,渡渡鸟几乎没有天敌,它的翅膀退化了,它不会飞,它也跑不快。在葡萄牙人看来,这是很可笑的。于是给它取名“渡渡”,葡萄牙语的意思就是“笨笨”。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接踵而至,渡渡鸟被一盘盘端上餐桌。渡渡鸟苦苦支撑到 1681年的这个清晨,一声枪响过后,渡渡鸟倒在巨大的卡尔瓦利亚树下。卡尔瓦利亚树从高空悲伤地注视着这一切。不知道为什么,当天晚上,托马斯先生并没有啃掉这只渡渡鸟的头。残存的鸟头,如今被收藏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刘易斯卡罗尔先生在博物馆见到了这只风干的鸟头,于是他在爱丽丝漫游仙境中写道:“渡渡鸟坐下来,用一个指头撑着前额想了好长时间,就像照片上莎土比亚的那种姿态”可怜的孩子们,他们是不是知道,渡渡鸟其实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曾经真实存在过?渡渡鸟死了。目睹悲剧的卡尔瓦利亚树不再有种子发芽。这种可以长到30米高的巨树,像是要为渡渡鸟殉情。人类对此毫无感知。他们只在意它质地坚硬、纹理细密,他们拼命砍伐。300年后,遍布全岛的森林之王,仅仅剩下13棵。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他终于发现,濒临灭绝的卡尔瓦利亚树与已经灭绝的渡渡鸟之间,有着神秘的关联。卡尔瓦利亚树的种子外面,包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它无法自己冲破,必须被渡渡鸟吃下去,再排出体外,种子的外壳被磨薄了,才能发芽、生长。而且,只有渡渡鸟吃它才行。所以,渡渡鸟死了,卡尔瓦利亚树就不能新生。坦普尔把与渡渡鸟习性相似的火鸡整整饿了一周,强迫它吃下卡尔瓦利亚树坚硬的果实。种子被排出体外,坦普尔教授小心地把它种进苗圃。不久,苗圃里长出绿绿的嫩芽卡尔瓦利亚树惊奇地发现,人类居然帮助了它,而不再谋害它。从1600年到1966年,地球上已经消失了164种鸟。自然界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缺失,会导致怎样连锁性的灾难的发生?对此人类相当无知。了解到渡渡鸟与卡尔瓦利亚树命运相连,只是一个偶然。我们不知道,因为人类的贪婪,自然界中,有多少悲剧已经上演,多少悲剧正在上演。 13、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发现濒临灭绝的卡尔瓦利亚树与已经灭绝的渡渡鸟之间,有着神秘的关联。“神秘的关联”具体指什么?(4分)答: 14、联系全文,说说哪些原因导致渡渡鸟的灭绝?(4分)答: 15、渡渡鸟的悲剧及卡尔瓦利亚树的险遭不测,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6分)答: (三) 挚爱无痕 (18分)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有个年轻人急促地闯进来,递上50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接过那张钞票的一瞬间,凭经验鲁兹太太断定那是张假钞,在黑市用5美元就可以搞到。她瞟了年轻人一眼,他低垂着头,神情怠倦,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那该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鲁兹太太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能换一张吗?或者给我零钱?”鲁兹太太不动声色地问道。年轻人开始紧张地慌乱起来,脸上泛起了红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头垂得很低,窘迫、羞愧得不知所措地嗫嚅了半天说:“没有,太太;我只有几美分,我我很想要一份热狗,我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是一个没有丧失羞耻感的孩子,鲁兹太太在心里这样评判着眼前的年轻人。能害羞,才会内心不安、于心不忍,或许是失意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顿呵斥更有震撼力。想到这儿,鲁兹太太不再迟疑,马上找零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当口,鲁兹太太忽然大叫一声,手捂着胸口踉跄了几下,年轻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着老人。“快!”鲁兹太太把那50元的假钞塞到年轻人的手里:“到盛大诊所买药,就说鲁兹太太病了。”年轻人走后,鲁兹太麻利地抓起电话,打到那个诊所,那是她弟弟开办的。鲁兹太太在电话里说:“如果有个年轻人来给我买药,给他三四十美元的药好了,另外,他手里有一张50元的假钞。”如果他是个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回来。鲁兹太太默默地祷告着,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会儿,诊所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鲁兹太太年轻人已经拿着药走了,没有用假钞。鲁兹太太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她禁不住喜形于色。那个晚上,年轻人不离左右地陪伴着“病中”的鲁兹太太。天亮后,鲁兹太太感激年轻人“救”了自己,竭力挽留要离开的年轻人,恳求他帮她照顾几天零售店。几天过去了,几年也过去了,那个小零售店变成了小超市,而年轻人也一直陪伴着鲁兹太太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程。随着小超市星罗棋布地展开,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也渐渐被人所熟知,他就是在美国靠零售发迹的怀特。鲁兹太太临终时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其实怀特知道,不仅是善良更是鲁兹太太富有智慧的爱,牵引了他的心,让他感恩至今。那个风雪之夜,鲁兹太太用心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契机,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体面而又不失自尊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她用善良给予了他生活上的温暖。“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大爱也总是无痕的,因为它蕴涵了智慧的灵光,不彰显,也不哗然,却高尚持久。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人最贴切的关怀,却不留任何痕迹。 16、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答: 17、为什么说“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顿呵斥更有震撼力”?(4分)答: 18、联系语境,体会“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句中“走”的深刻含义?(4分)答: 19、想必年轻人在去买药的过程中,在用与不用假币之间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年轻人会怎样想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年轻人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60字左右)(6分)答: (四)名著阅读(10分)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殿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