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复习题(书).doc_第1页
热学复习题(书).doc_第2页
热学复习题(书).doc_第3页
热学复习题(书).doc_第4页
热学复习题(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温度1-2 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其中气体的压强为50mmHg。 (1)用温度计测量300K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气体的压强为68mmHg时,待测温度是多少?解:对于定容气体温度计可知: (1) (2) 1-5 铂电阻温度计的测量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35欧姆。当温度计的测温泡与待测物体接触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28欧姆。试求待测物体的温度,假设温度与铂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并规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K。解:依题给条件可得 则 故 1-7 水银温度计浸在冰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温度计浸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0cm。(1) 在室温 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2) 温度计浸在某种沸腾的化学溶液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试求溶液的温度。解:设水银柱长 与温度 成线性关系: 当 时, 代入上式 当 , (1) (2) 1-14 一氧气瓶的容积是 ,其中氧气的压强是 ,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 时就得充气,以免混入其他气体而需洗瓶,今有一玻璃室,每天需用 氧气 ,问一瓶氧气能用几天。解:先作两点假设,(1)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2)在使用氧气过程中温度不变。则:由 可有 每天用掉的氧气质量为 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天1-15 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一个空气泡,因此它的读数比实际的气压小,当精确的气压计的读数为 时,它的读数只有 。此时管内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 。问当此气压计的读数为 时,实际气压应是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题1-15图解:设管子横截面为S,在气压计读数为 和 时,管内空气压强分别为 和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知,由于T、M不变根据方程 有 ,而 1-17 图1-17所示为一粗细均匀的J形管,其左端是封闭的,右侧和大气相通,已知大气压强为 ,今从J形管右侧灌入水银,问当右侧灌满水银时,左侧水银柱有多高,设温度保持不变,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题1-17图解:设从J形管右侧灌满水银时,左侧水银柱高为h。假设管子的直径与 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温度不变,则对封闭在左侧的气体有: 而 (S为管的截面积)解得: (舍去) 1-20 求氧气在压强为 ,温度为 时的密度。解:已知氧的密度 1-22 一打气筒,每打一次可将原来压强为 ,温度为 ,体积 的空气压缩到容器内。设容器的容积为 ,问需要打几次气,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温度为 ,压强为 。解:打气后压强为: ,题上未说原来容器中的气体情况,可设原来容器中没有空气,设所需打气次数为 ,则得: 次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2-4 容积为2500cm3的烧瓶内有1.01015个氧分子,有4.01015个氮分子和3.310-7g的氩气。设混合气体的温度为150,求混合气体的压强。解:根据混合气体的压强公式有 PV=(N氧+N氮+N氩)KT其中的氩的分子个数: N氩=(个) P=(1.0+4.0+4.97)1015Pa mmHg2-5 一容器内有氧气,其压强P=1.0atm,温度为t=27,求(1)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 氧气的密度;(3) 氧分子的质量;(4)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5) 分子的平均平动能。解:(1) P=nKT n=m-3(2) (3)m氧=g(4) 设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d,并将分子看成是半径为d/2的球,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V0=cm(5)分子的平均平动能为:(尔格)2-6 在常温下(例如27),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等于多少ev?在多高的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等于1000ev?解:(1)(J)leV=1.610-19J(ev)(2)T=2-12 气体的温度为T = 273K,压强为 P=1.0010-2atm,密度为=1.2910-5g(1) 求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2) 求气体的分子量,并确定它是什么气体。解:(1) (2)m=28.9该气体为空气第三章 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和能量的统计分布律3-1 设有一群粒子按速率分布如下:粒子数Ni24682速率Vi(m/s)1.002.003.004.005.00 试求(1)平均速率V;(2)方均根速率(3)最可几速率Vp 解:(1)平均速率:(m/s) (2) 方均根速率(m/s)3-2 计算300K时,氧分子的最可几速率、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解:3-6 设氮气的温度为300,求速率在3000m/s到3010m/s之间的分子数N1与速率在1500m/s到1510m/s之间的分子数N2之比。解: 取分子速率为V1=3000m/s V2=1500m/s, V1=V2=10m/s由5题计算过程可得:V1=N2= N/N2=其中VP=m/s =1.375,=0.687 解法2:若考虑V1=V2=10m/s比较大,可不用近似法,用积分法求N1,N2 dN= N1= N2= 令Xi= i=1、2、3、4利用16题结果: N1= (1) N2=()其中VP= 查误差函数表得: erf(x1)=0.9482 erf(x2)=0.9489erf(x3)=0.6687 erf(x4)=0.6722将数字代入()、()计算,再求得:3-7 试就下列几种情况,求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1) 速率在区间vp1.0vp1内(2) 速度分量vx在区间vp1.0vp1内(3) 速度分量vp、vp、vp同时在区间vp1.0vp1内解:设气体分子总数为N,在三种情况下的分子数分别为N1、N2、N3(1) 由麦氏速率分布律: N=令v2=1.01vp,vi=vp,则,利用16题结果可得;查误差函数表:erf(x1)=0.8427 erf(x2)=0.8468(2) 由麦氏速率分布律:令, ,利用误差函数:(3)令,由麦氏速度分布律得:3-12 有N个粒子,其速率分布函数为(1) 作速率分布曲线。(2) 由N和v0求常数C。(3) 求粒子的平均速率。解:(1) 得速率分布曲线如图示(2)即 (3)3-21飞机的起飞前机舱中的压力计批示为1.0atm,温度为270C;起飞后压力计指示为0.80atm,温度仍为27 0C,试计算飞机距地面的高度。 解:根据等温气压公式: P=P0e - 有In = - H = - In 其中In =In = -0.223,空气的平均分子量u=29.H= 0.223 =2.0103(m)3-23 设地球大气是等温的,温度为t=5.0 0C,海平面上的气压为P0=750mmHg,令测得某山顶的气压P=590mmHg,求山高。已知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7.解:H = - In 代入数据得:H=2.0103(m)第五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51.0.020Kg的氦气温度由 升为 ,若在升温过程中:(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3)不与外界交换热量,试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设氦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 ,解: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一过程中气体温度的改变相同,所以内能的改变也相同,为:热量和功因过程而异,分别求之如下:(1)等容过程:V=常量 A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2)等压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负号表示气体对外作功,(3)绝热过程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52.分别通过下列过程把标准状态下的0.014Kg氮气压缩为原体积的一半;(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等压过程,试分别求出在这些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传递的热量和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设氮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 ,解:把上述三过程分别表示在P-V图上,(1)等温过程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由热一、 负号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2)绝热过程由 或 得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另外,也可以由 及 先求得A(3)等压过程,有或 而 所以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由 求之另外,由计算结果可见,等压压缩过程,外界作功,系统放热,内能减少,数量关系为,系统放的热等于其内能的减少和外界作的功。5-27 图5-27所示为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其中AB为等温线.已知3.001, 6.001求效率.设气体的 解:AB,CA为吸引过程,BC为放热过程. 又 且 故 %5-28 图5-28(T-V图)所示为一理想气体( 已知)的循环过程.其中CA为绝热过程.A点的状态参量(T, )和B点的状态参量(T, )均为已知. (1)气体在A B,B C两过程中各和外界交换热量吗?是放热还是吸热? (2)求C点的状态参量 (3)这个循环是不是卡诺循环? (4)求这个循环的效率.解:(1)A B是等温膨胀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B C是等容降温过程,气体向外界放热. 从 又得 (3)不是卡诺循环 (4) = = 5-31 图5-31中ABCD为一摩尔理想气体氦的循环过程,整个过程由两条等压线和两条等容线组成.设已知A点的压强为 2.0tam,体积为 1.01,B点的体积为2.01,C点的压强为 1.0atm,求循环效率.设 解:DA和AB两过程吸热, = = =6.5atml BC和CD两过程放热 = = =5.5atml %5-32 图5-32所示的循环过程中.设 问燃烧50kg汽油可得到多少功.已知汽油的燃烧值为 4.69 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解:5-29题已证出: 由此 燃烧50kg汽油,工质吸收的热量为=4.69 50=2.345 第八章 液体8-7 在如图8-7所示的U形管中注以水,设半径较小的毛细管A的内径r=5.010-5m,较大的毛细管的内径R=2.010-4m,求两管水面的高度差h的表面张力系数为a=7.310-2Nm. 解:设液体中靠近两管弯月面处的压强分别为, ,由于两管都很细,均可视.=0,有 式中为大气压强由流体静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