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100515 学 生: 刘 茜 学 号: 100515118 指导教师: 闫文娟 2014年4月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理论来源21.2.2国内外研究21.3文章结构32 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部分企业现状分析42.1省内对外直接投资现状42.2陕西有色集团海外投资分析5 2.3延长石油“走出去”战略5 2.4陕煤化集团的海外探索之路62.2.372.2.483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93.1影响因素概述93.1.1市场规模93.1.2贸易额(EX)103.1.3国际汇率123.1.4关税率123.2数据来源与归类144 计量经济学软件实证分析174.1eviews软件介绍174.2实证分析184.3运算结果分析195 结论21参考文献22致谢23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24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25附录26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 随着国际分工合作的近一步深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从“闭门造车”的困境走出,“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深入不仅加快了贸易全球化进程,也为国内资本的向外输出奠定了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从Thinkpad到IBM,联想的海外收购不曾停下脚步。民族品牌吉利收购欧洲volvo,为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在为这些成绩高兴之余,有必要分析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环境,为后来的企业提供些许借鉴。 基于跨国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的国际背景,作为积极推行改革开放和谋求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资本的流向正从流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的模式转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将面临更广泛的国际竞争,“走出去”是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推动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在高速吸收外资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AbstractWith further in-depth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Chinese foreign trade has come out from behind closed doors dilemma, going out strategy step by step not only accelerated the globalization, but also for the domestic capital output laid the foundation. More and more domestic enterprises will look to invest overseas, from Thinkpad to IBM, Lenovos overseas acquisitions have not stopped. National brand Geelys acquisition of the European Volvo,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going out a shot in the arm. We are happy for these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China enterpris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enterprise.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is expanding based on positive,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s capital flows from the inflow to the Introduction go out and the mode conversion. After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ese will face more competition, going out is the opening from the market for technology, for capital to market for market strategic turning point. Promote and expand the use of foreign resources to develop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domestic industry, become Chinese inevitable choice to participate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ur country at high speed to absorb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after year.1.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必须拥有垄断优势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并没有所谓的垄断优势,但是他们依然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且投资同时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1。1.1.2研究意义 2014年4月16日,第八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姜增伟表示,虽然中国在年对外投资流量上已经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但对外投资存量仍然很小,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一半、德国的三分之一。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对外投资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陕西省对外贸易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大朝阳产业为我省海外投资投石问路,从延长石油与美国壳牌合作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我省企业对海外直接投资的热情与信心。成功案例有,搁置的计划也有。华圣果业是一家拥有多年对外贸易的资深企业,多年的外贸经历使他们深刻明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由于汇率风险,国际市场不稳定,国内政策支持度等各方因素影响始终无法突破瓶颈走出国门。像华圣果业这样在省内有着较强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民营企业中,也有许多企业想“走出去”,却苦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对外部环境的未知恐惧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理论来源20世纪60年代,对外直接理论开始初步形成,经历了几次完善。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个对外直接投资理论。1垄断优势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Hymer,1996)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垄断优势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只有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获得各种垄断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并利用它们,排除竞争,占领国外市场,使其垄断利润最大化。2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日本小岛清(Kojima,1978)提出了易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优势,有本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按照比较成本的原则,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这种产业尽管在国内已失去相对优势,但只要与对方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跨国经营就能取得比较利益,就会产生跨国经营行为。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投资周期发展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1977)在借鉴垄断优势论并引入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出企业只有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种优势,才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2。邓宁又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活动。他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对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实现,以及本国区位优势的状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4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Louis.R.wells,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的小规模制造技术,虽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却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如拥有小规模生产技术,灵活性较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艺、研究开发费用低、与本地市场联系密切等。5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学者拉奥(SanjayaLall)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虽然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技术标准和劳动密集型,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的创新活动,有自己的“特定优势”。他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如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如技术知识的当地化、生产的产品适合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产品可以在竞争激烈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等。1.2.2国内外研究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于东道国的相关因素对本国对外投资的影响,如东道国市场、双边贸易关系、汇率水平、东道国税收等。Andreff (2002)在对转型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研究中,以母国 GDP、 人口、产业结构、技术发展水平、GDP 增长率、汇率变动作为解释变量, 研究转型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研究结果表明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 GDP)及国内市场规模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母国的产业结构也有影响,而技术水平不是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3国内学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周晔(2005)以我国的口、GDP 增长率、银行贷款利率、汇率为主要解释变量,得出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为出口、 GDP 增长率和汇率,其中,出口对对外直接投资有最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官建成(2007)利用 19932005 年间的数据分别运用逐步回归和岭回归两种方法分析了人均 GDP、吸引外资额、出口额、科技人员术、科技经费投入、发明专利申请数六个变量分别对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及吸引外资是决定对外投资的两个变量,与能力技术有关的因素尚不构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邱立成,王凤丽(2008)以我国对外贸易、资源需求、工资水平为影响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宏观解释变量, 利用 19932006 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资源需求、工资水平因素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影响;瞿浩(2008)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经济增长成为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学者对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研究方法和最后结论上都不尽相同。 尤其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如用人均 GDP、GDP和 GDP 增长率等,最后的结论主要有两种: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呈负相关关系或关系不显著。1.3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加以讨论:1、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这些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3、这些因素之间是否相关联?4、未来陕西对外直接投资前景如何?本文共分为五章,全文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相关理论介绍及研究现状概述第二章,省内企业的对外投资概况,介绍了当前省内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等内容。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总结了相关文献中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和理论观点。第四章,理论模型,给出了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的实证分析。第五章,主要是根据第四章的分析得出结论和并提出建议。2 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部分企业现状分析2.1省内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截止2012年8月陕西在海外设立的境外企业、机构已超过170家,遍布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已突破12亿美元。其中,陕西有色集团、延长石油集团和陕煤化集团等一批国有重点企业海外投资成效显著,正在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最近5年来,陕西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达38.35亿美元,是历年总和的3.3倍。其中,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3.62亿美元。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省内汽车、装载机、铺路机等机械产品的大量出口,实现了外经和外贸业务的良性互动。2.2陕西有色集团海外投资分析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公司。 2000年10月,随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的属地化管理,陕西省人民政府在下放的中央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了由省政府批准的授权投资机构和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省政府将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企业,进一步规范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于2004年 2月28日,重新组建了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自主开发国内外有色金属资源的实力,工业生产和科研力量雄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已建成包括矿山采选、冶炼加工、勘察设计、加工制造、内外贸易、房地产开发等比较完整的工业综合系统。 作为省属第三大工业企业的陕西有色集团,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冶炼加工为主体的资源依赖型实体,矿产资源保有量关系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记者获悉,自2005年以来,陕西有色集团先后对加拿大、刚果(金)、阿根廷、蒙古、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考察,把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推进,其中投资2.86亿加元的育空铅锌矿成为沃维瑞银锌矿基建,形成日采选1700吨的采选生产线,200万吨的雷纳德铅锌矿金属量成为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铅锌矿。 从广泛撒网转向集中力量专注于世界重点矿区的资源潜力较大的项目,找大矿、找富矿是陕西有色集团主要目标,特别是2008年,成功收购加拿大育空锌矿公司100%的股权,开创了国内公司以计划收购方式收购境外上市公司的先例,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北美地区收购上市公司的企业。 通过近几年不断的海外投资,陕西有色集团依靠自身独特的优势进军国外,进而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自然资源的占有只是海外战略收获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走出去”战略,通过海外交流与海外合作,以合资、参股、融资买矿等方式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借鉴国外矿业开发的先进经验、矿业资本运作的方式、资源整合的方法,在未来,陕西有色集团不仅需要“走出去”,更需要“走得漂亮”。 目前,陕西有色集团在国外投资风险探矿、直接参与境外投资开发资源、合作办矿、签订长期贸易合同等海外交流与海外合作,以合资、参股、融资买矿及企业整体兼并收购等方式,在国外拥有铅锌矿达到300万吨(分布在加拿大、蒙古、澳大利亚),拥有黄金金属储量70吨,钒矿储量40万吨,锰矿资源760万吨,铜矿30万吨的资源量。 在陕西有色集团召开年中会议数据中,记者获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8.5亿元,增长3%,工业总产值476亿元,增长5.7%,完成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3.6万吨,增长18.1%,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42.3延长石油“走出去”战略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属国有大型企业,也是国内拥有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集团公司下设油田、炼化、油气勘探、油品管输、销售、财务等专业板块和陕西兴化集团、陕西化建公司等直属子公司,生产经营单位30多个。1998年和2005年延长石油经历了两次重组,组建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的延长石油集团整体优势日益显现,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延长石油已发展成为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储运、销售、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综合企业,一跃成为陕西规模最大的企业。目前,延长石油是西部地区第一个,也是西部惟一一个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国内第四大石油企业,多年来,延长石油都被称之为“中国石油第四极”。2010年12月6日,中联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称,其第二大股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在香港成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该公司将被打造成延长石油的境外投资旗舰,并注入中联能源的14.51%股票权益。这一动作也被业内人士看作延长石油即将大举开展海外业务的前奏。2008年12月延长壳牌成立,由延长石油、陕西天力投资公司和壳牌合资组建。延长壳牌签订加油站收购合同35份、15座加油站正式运行;成立了延长壳牌公司,运行加油站31座;成立了陕西高速延长、陕西交通延长两个合资公司,经营高速公路加油站33座,还将在陕西省新建的高等级公路上建设更多的加油站;整合了延长石油内部21座加油站,使集团直接经营的加油站超过了百座。与国际知名能源品牌“壳牌”的联姻使得延长石油对接下来向海外扩张的愿望更加强烈。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2011年1月13日,香港上市公司中联能源宣布,延长石油收购其15%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而早在2008年,中联石化就与延长石油等签订协议,合作开发马达加斯加3113油田。此外,延长石油还获得了在泰国石油天然气L31/50陆地勘探区块的勘探开采特许经营权,这也是其首次拥有国外独资经营权。2014年1月20日,延长石油已完成所有有关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 Novus Energy Inc的交易手续,收购事项完成后,Novus成为延长石油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业绩将于2014财政年度开始并入延长石油。标志着陕西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军海外油气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2.4陕煤化集团的海外探索之路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和行业整体优势,培育壮大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在省内十个重点煤炭生产开发单位组建的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与省内三个大型煤化工企业重组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煤化集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实现了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了产业链,经济规模和实现利税跃上了新的台阶。目前,集团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60余个。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07亿元,煤炭产量达1.02亿吨,连续两年跨入亿吨级煤炭企业行列;实现利税248亿元,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2012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7位,成为陕西省增速最快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并连续4年蝉联中国企业效益200佳。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阿根廷火地岛年产80万吨天然气制尿素项目,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携手陕西有色集团公司和陕西新意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8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占股50、金钼集团占股20、陕西新意达占股30),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该项目位于阿根廷火地岛省里奥格德兰市以北18公里处的比奥莱塔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00公顷。它不仅是离祖国最远的一个工业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在南美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项目的建成将集中体现中国工业的发展实力,成为南美国家认识现代中国的一个窗口。项目公司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已经取得了火地岛省25年的天然气供给合约,并通过了当地的环保审批,水资源审批等,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三月份将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据了解,商务部和陕西省政府已经拟定在此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来此进行投资,开拓南美市场。3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3.1影响因素概述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及分析,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相关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将市场规模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外汇储备(FEX)、汇率(ER)和出口额(EX)作为影响本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来进行分析,并且当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取决于前期的 GDP 水平和外汇储备,所以 GDP 数据选取当年的 GDP 的流量和当年的关税率。3.1.1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即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但是具体的正负向作用不明确,这主要决定于OFDI的类型。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OFDI的动因之一就是占领当地市场,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因此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市场寻求型,与GDP应该是正相关的。各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规模,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OFDI 的因之一就是占领当地市场,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因此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市场寻求型,GDP 应该是正相关的。4 王英,刘思峰(2007)利用从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国际投资报告获得的直接投资和贸易进出口数据,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得到的我国 GDP 和世界 GDP 数据,从国际统计年鉴得到的世界进口额的数据等,来考察 1990-2005 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出口额的影响。他们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出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并且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加 1%,出口额会增加 0.131%;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对出口存在推动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积累对于出口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世界的进口需求对于我国的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对外直接投资和世界的进口需求都促进了中国的出口增长,但是相比较而言,世界的进口需求对于出口的推动作用更大。 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之一,能更好的反映陕西省省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市场规模的选择。3.1.2贸易额贸易额对于OFDI的影响主要在于陕西省与各国的贸易联系,一般认为贸易联系越紧密,对外直接投资也越多。虽然贸易与投资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替代关系,但一般来说双边贸易额较高的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行为也会更多。但显然与各国之间双边贸易额TRADE对我省对外直接投资OFDI有显著影响,而且两者呈正向关系。从上述理论基础中得知,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互补性和替代性两种关系,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各国的出口额的关系不确定。国内大量的研究关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江小涓(1999)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提升东道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促使其由消费型进口转变为生产型进口。9杨迤(2000)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出口有重要的作用。还有的学者应用因素分析法、绩效或贡献度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大多表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外国直接投资是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可以看出国内的实证分析大多集中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上,而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数量关系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 张如庆(2005) 利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网站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流出量(OFDI),以商务部公布的出口额(EX)与进口额(IM)来衡量对外贸易,对 1982-2002 年的 OFDI 与 EX、FDI 与 IM 等时间序列进行经济计量分析。通过实证检验,他的结论是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不能证明我国进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对贸易的替代或促进作用不明显。 项本武(2006)通过使用中国统计出版社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 2000年和 2001 年我国对 49 个东道国的年出口流量、年进口流量、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以合成数据回归的方法,分别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和进口效应。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他根据设定的模型对我国 FDI 的出口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我国向该东道国的出口增加 0.009 个百分点,我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我国向该东道国的出口增加 0.176 个百分点。据此,他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出口创造型的。FDI 流量和存量正的显著系数,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导致我国出口水平的增加。相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来说,存量对出口的影响更大,意味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旦投资生产,在长期内将带动我国的原材料、资本品、管理等的出口。9103.1.3国际汇率 汇率(Exchange Rate)作为一国主要的经济杠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宏观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汇率的变动和调整会对从内部到外部,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方面及各个层次对一国经济的运行产生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汇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最重要的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开始研究汇率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即通过汇率水平变化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变化和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两个方面,研究汇率与OFDI之间的关系。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范围内的外商直接投资放缓,给中国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从理论方面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OFDI流出的影响,并从实践角度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增加伴随着全球汇率制度的变革国际金融体系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的汇率制度安排,分别是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出现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国际汇率体系格局1973年之后,发达国家大多放弃固定汇率实行自由浮动汇率,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多倾向于实行钉住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或是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一个发展趋势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渐放松了对汇率的控制,汇率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不仅使得本币币值受本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同时亦导致汇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之一,一国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尽管通货膨胀最终会抵消部分本币名义贬值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但是长期内货币币值的高估或低估表明这种反向的抵消作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中期内,汇率会对OFDI产生显著的影响。汇率反映了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一般认为东道国对美元的汇率越高,一国货币升值,其购买力越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就越小,吸收投资越多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国际投资一般是从货币相对强势国家流向货币相对弱势国家。汇率反映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强势货币的购买力大,这样外投资的成本就可以下降。尽管关于本币对外币汇率与OFDI间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不一致,但总体来说,认为投资国的本币对东道国货币升值将有利于投资国企业向东道国直接投资。下图反映了1981-2007年我国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化: 实际上,汇率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仅受到学界的关注,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和跨国投资者的重视图1一1是UNCTAD5国际投资前景调查(WIPS)6就金融危机对于企业投资预期进行调查的最新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有85%的跨国公司认为经济下滑对于他们的投资计划就/负0效应或/很强0的负效应;79%和47%的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和汇率波动对于他们的投资计划有负效应或很强的负效应相对于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汇率波动对于企业跨国投资预期的/很大负效应0和/负效应0要小得多;认万汇率波动对投资决策没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占了调查对象总体的30%以上;还有近17%的跨国公司认为汇率波动对于跨国投资具有正效应这反映出,汇率对于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对于不同企业这种影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4、 关税率。进口关税,一方面通过贸易间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进口关税的提高,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减少东道国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另一方面会使得投资主体寻求其他市场来避开关税壁垒,从而对外直接投资会下降。钟炜(2005)分析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所得税的合并很可能会导致外资流向周边低税国家,从而对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产生较大影响5。而安体富(2005)则认为,决定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基础设施、现有外资状况、工业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等,税收优惠政策只是影响因素而非主要的决定因素,税收优惠在提升东道国吸引外资的竞争优势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合并企业所得税不会影响外资流入数量6。 曹小春(2006)认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不同来源地、不同投资目的、不同规模、不同产品流向、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外资企业的资金流入的影响是不同的7。 因此,可以假设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口关税之间存在负向的关系。3.2数据来源与归类 本文选取2007年的陕西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序列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省统计局官方网站陕西统计信息网,万方数据平台以及各大国内新闻媒体。其中 GDP 的数据根据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换算成美元单位。汇率使用2005-200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当期 1 美元值多少人民币的数量,其他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以美元为单位。图1 历年陕西省境外投资主要国别地区情况对比陕西省对外直接投资相关影响因素统计数据数据来源: OFDI和出口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2关税率数据来源于UNCTAD TRAINS database3各国(地区)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和汇率数据来源于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库4 计量经济学软件实证分析 本文以 EVIEWS5.0 为分析工具, 采用 ADF 单位根检验、Johansen 协整关系检验法和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首先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而且数据的自然对数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并使其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