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类论文:谈初中课本诗歌的编选.doc_第1页
初中课程类论文:谈初中课本诗歌的编选.doc_第2页
初中课程类论文:谈初中课本诗歌的编选.doc_第3页
初中课程类论文:谈初中课本诗歌的编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课程类论文语文积累的“源头活水” 谈初中课本诗歌的编选摘 要:诗歌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对人类文明、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影响巨大,源远流长,可谓“源头活水”。因而,初中语文课本应当重视诗歌,编选一套系统、适当的诗歌,可单独分册,按时间顺序(诗经至当今)选编历代精短、优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品,还可再选编一些优秀的外国诗歌。相应地,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具体的诗歌,采用适佳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学好诗歌、学好语文,使语文积累更优化。关键词:诗歌; 初中语文课本; 源头; 语文积累; 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三十多年来使用的初中语文课本,共用了三种:以1993年为界,之前十多年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之后十年来使用的是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编写、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试用);自2004年至今全面使用的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前者入编的诗歌篇目主要是每册“附录”古代诗歌16首,还有第一至四册的“诗几首”或“诗词几首”,除第五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毛泽东)和革命烈士诗三首外,都是古代诗歌。第二者的诗歌部分主要包括每单元后的两首短诗,以及阅读训练中少量较长的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现今使用的教科书诗歌主要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和两三篇课文。总的来看,诗歌在六册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重是较轻,地位是不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勾勒出我国诗歌大致的发展脉络。初中语文课本对诗歌的分散处理,缺乏连贯性,是十分令人难以理解的。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泱泱大国,诗歌是我国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之一,并且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展。我国漫长封建社会(以及奴隶社会)中产生的优秀诗歌,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学习古典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能力。而且,我国现当代的诗歌亦是十分丰富、繁荣的。因而,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课本应给诗歌独立分册,按时间顺序(诗经至当今)编选历代精短、优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品,最好还选编一些优秀的外国诗歌。当然,这里所说“初中语文课本应给诗歌独立分册”之“诗歌”是指广义意义上的诗歌,包括诗(格律及自由诗)、史诗、楚辞、(汉)乐府、词、(元)散曲、民歌、山歌,以及(现今、以前)流行歌曲之歌词等。即“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1(P450)本文所指的诗歌,与这一较全面概括了诗歌的性质、有一定科学性的说法是很接近的。我国诗歌的源头,据目前有关文献资料来看,严格地说,应是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鲁迅认为,“诗经是经,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2(P344)这部文学作品不仅对我国诗歌发展影响深远,并且对其它文学样式的作用也是巨大的。翻开“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中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欧洲上古文学中最杰出的两部英雄史诗;“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远古社会的百科全书,我们还从来没有看到哪一个民族的诗歌对本民族的精神像荷马史诗那样具有直接的、巨大的教育作用,加上它在艺术上取得了高度的、令人惊讶的成就,因而对后来的世界文学(我想应主要是欧美,即西方文学,笔者注。)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3(P23)“东方文学”中,巴比伦的吉尔迦美什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诗歌也是古埃及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其内容相当丰富,亡灵书是埃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本集,集中体现了以瑜珈哲学为中心的印度民族精神,其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编订成书的最长的史诗,成为古印度人社会理想、伦理观念、宗教、心理的文化载体。以上(“四大文明古国”与“西方”)表明了诗歌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对后来的文学和文明具有开启意义;并且,这一文学样式源远流长,至今不衰,很有生命力,可能会伴随人类文明的始终。“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并且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诗的存在。”4(P51)因而,从诗歌在人类文明、文学上的意义来说,初中语文理应对诗歌非常重视,诗歌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鲁迅摩罗诗力说在题目下面引了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第三卷第十二部分第二十五节开头的两段:“求古源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5(P11)赵瑞蕻根据德文原著重译为:“谁对古老的渊源已经悟彻了,看呵,他终于要去追寻那未来的流泉与新的渊源了。兄弟们啊,不消多长的时日,就会有新的民族兴起;新的流泉将奔落到新的深谷里了。”6(P18)与本段观点是一致的。从回忆小学语文所学的来看,我想除了拼音、识字等外,一般地说,能够长期留在我们脑海中的,最多最深刻的当属诗歌。例如,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春晓,李绅悯农,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牧清明,和李白的赠汪伦等。小学的语文积累可能主要就体现在对这些唐诗的背诵上。从小学音乐歌曲来看,让我们荡起双浆(乔羽词、刘炽曲),读书郎(宋扬词曲),鲁冰花(姚谦词、陈阳曲),可爱的蓝精灵(瞿琮词、郑秋枫曲),我爱北京天安门(金果临词、金月苓曲),小草(何彤、何兆华词,王祖皆、张卓娅曲)等歌曲,这些歌词节奏感很强,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再如,踏浪(庄奴词、古月曲):7(P126) 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么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山上的山花开呀,我才到山上来,原来么你也是上山,看那山花开。啦 小小的一阵风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么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海上的浪花开呀,我才到海边来,原来么你也爱浪花,才到海边来。啦这首歌词运用拟人、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节奏感很强,很富语言美。还有,如蜗牛与黄鹂鸟(陈弘文词、林建昌曲):8(P138)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这首歌词不仅语言美,而且还富有哲理。这样的诗歌小学语文课本也是有的,例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首诗歌充满想象力,同上两首一样,极合儿童口吻,很有韵味。其实,广义意义上的诗歌,除一小部分文人创作不能配乐而歌外,绝大部分都是配乐而歌的;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保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会永远保持活力。再来看看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以来)的蒙学课本,如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又名幼学诗)、千字文等,都是韵语作品,便于记诵。这些与上面小学所学的唐诗、歌词有共同之处,相比较而言,小学所学的唐诗、歌词比起古代蒙学课本来说,是分属两门课程(语文、音乐),分布于不同学期、年级,比较分散、缺少系统性,但这些毕竟还是我们小学语文的主要积累。初中学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少年时期,积累一定数量、系统的诗歌是很有必要的。这种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语言美的诗歌,初中学生是很乐意学的。笔者曾在初中教育实习过程中,一提及黄河颂(光未然)的第一句(“我站在高山之巅”),班级学生就马上全体朗诵下去,整齐、响亮、很兴奋。“盖诗人者,撄人心者也。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谈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9(P464)“将以诗移人性情,使即于诚善美伟强力敢为之域”10(P465)诗歌无疑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般地说,诗歌光看是不行的,必须读出来才有味道;小说、散文甚至连一些演讲词等也没有这种无形的要求和效果。流行歌曲,特别是校园流行歌曲,初中生也是很喜欢的。对语文来说,引进流行歌曲培养学生语文各方面的能力是很有作用的。例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卢东尼词曲)、月亮走,我也走(瞿琮词、胡积英曲)不仅歌词优美,还被含括于中国文学“月”审美意象中去,橄榄树(三毛填词、李泰祥曲)让人感到祖国语言文字非常的美,童年(罗大佑词曲)与学生的生活是“心心相印”,歌唱祖国(王莘词曲)、春天的故事(叶旭全 蒋开儒词、王佑贵曲)具有丰富的时代历史感。民歌、山歌也是如此,例如浙江民歌采茶舞曲,江苏民歌茉莉花,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表演唱),明代冯梦龙说,“但有假诗(主要指注重形式的文人作品,与本文所提倡的诗歌有很大的区别,笔者注。)文,而无假山歌。”11(P288)当前不少学生写作文假话连篇,用诗歌来治疗疗效可能会很好。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民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中,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活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祖国语言的宝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12(P487-488)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其意蕴远远超过语言本身。而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13(P4)对此,诗歌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与效果。初中学生有了基本的识字量,形象思维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又属于基础教育的最后学段,学习系统的、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诗歌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二十多年的高考试卷作文文体要求逐渐放开,不大限制,但这样的字样“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还经常出现,例如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六题“作文”“注意: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14(P24)中考相应也是如此,中考试卷非作文题涉及诗歌的一般是填空题、选择题和4至5分左右的鉴赏题。“指挥棒”性质的考试,可能是导致初中语文课本对诗歌安排的不够合理,或者两者相互作用。从中国文学史来看,诗歌始终是处于第一位的。而不少的初中语文课本的编写却与此是背道而驰的。世纪之交(主要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编的一些初中语文课本对此有所改观,吸收了先前的学术成果,增加了不少优秀中外诗歌和诗歌鉴赏等相关内容。但与本文所建议单独、系统、分册的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诗刊(2002年始)编辑(之一)、副编审,康熙微服私访(电视连续剧)编剧邹静之认为: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没有激情的;没有激情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样,初中语文课本没有一套系统、适当的诗歌,初中语文整体的学习是激情不足的,激情不足的语文学习是没有大的希望的。宋代朱熹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诗歌确是“源头活水”。初中语文课本有了一套系统、适当的诗歌之后,教师应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具体的诗歌,采用适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总之,对初中语文课本诗歌编选的探讨,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好诗歌、学好语文,使学生的语文积累(诗歌部分)更优化。参考文献:1 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A何其芳文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谈A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蒋承勇新编外国文学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雪莱诗辩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 6 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