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及补液疗法_第1页
小儿腹泻病及补液疗法_第2页
小儿腹泻病及补液疗法_第3页
小儿腹泻病及补液疗法_第4页
小儿腹泻病及补液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 儿 腹 泻 病 及 补 液 疗 法,一、概述,腹泻病的定义: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质改变,大便次数增加的一组常见疾病。,按病因分,按病程分,按腹泻程度分,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急性:2月,轻度腹泻,重度腹泻,二、临床表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胃肠道症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泻呕吐腹痛,不同程度脱水表现 轻 中 重失水量(占体重%) 5% 510% 10% 精神 良好或稍萎 萎、烦躁 极萎、淡漠 眼泪 有 少 无 口干 + + +皮肤弹性 无变化 较差 极差眼眶、前囟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尿量 稍减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循环 好 四肢凉 四肢冰凉或BP,不同性质脱水体征,等渗脱水 低渗脱水 高渗脱水血钠 130150mEq/L 150mEq/L 皮肤颜色 发灰花纹 发灰花纹更明显 发灰有/无皮肤温度 凉 冰凉 凉或热皮肤弹性 差 极差 尚可皮肤湿度 干 湿而粘 极干粘膜 干 稍湿 干焦,极度口渴眼眶及前囟 凹陷 凹陷 凹陷神志 嗜睡 昏迷 易激惹脉搏 快 快 稍快血压 正常或低 很低 正常或稍低,不同性质脱水,正常,血,间质,细胞,血,血,间质,间质,细胞,细胞,缺电解质,用水治疗,血浆低渗间质细胞液高渗,低渗性脱水,细胞膨胀,细胞外液仍低渗,更多的水进入细胞,细胞更膨胀,水,不同性质脱水,正常,血,间质,细胞,血,血,间质,间质,细胞,细胞,缺水,用生理盐水治疗,血浆高渗,水从间质区和细胞区进入血浆,高渗性脱水,胞内脱水,细胞外液渗压,更多的水进入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水 肿,生理盐水,一、腹泻病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质改变,大便次数增加的常见疾病。小婴儿发病率高(6月2岁)二、临床表现:1、腹泻等胃肠道症状2、脱水:程度、性质3、代谢性酸中毒4、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 、低血钙,(一)易感因素(内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防御功能差人工喂养,二、病因,(二)感染(外因)肠道内病毒感染 占80%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基病毒、腺病毒等肠道内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肠致病性 (EPEC)、产肠毒素(ETEC)、 肠侵袭性 (EIEC )、肠粘附性 (EAEC)、 肠出血性 (EHEC) 其他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杆菌、 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内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肠道内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 上感、肺炎败血症等 (可能的原因),(三)喂养及护理不当(10%)喂养质和量不当环境、情绪影响(四)食物过敏及吸收不良牛奶、豆浆过敏酶的缺乏、脂肪泻,腺苷酸环化酶,肠液分泌,不耐热(LT),CAMP,水、钠、氯向肠腔转移,耐热(ST),鸟苷酸环化酶,GTP,CGMP,小肠液总量增加,腹 泻,(一)肠毒素作用,三、发病机制,ATP,激活,激活,(二)细菌直接侵袭作用 炎性变化明显:,直接侵袭,小肠结肠,肠壁,粘膜充血、水肿、 渗出、溃疡、出血,(三)病毒感染,回吸收功能,双糖酶(乳糖酶),病毒侵入,双糖分解不全,乳糖,渗透性腹泻,Na转运障碍,水电解质,(四)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不当,食物过量成份不当,食物发酵腐败,肠腔内渗透压,消化功能 紊乱,渗透性腹泻,五、诊断,诊断不困难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大便的性状,判断 感染性 非感染性,判断脱水程度性质,判断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六、鉴别诊断,生理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 Syndrome,七、治 疗,(一)调整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二)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三)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四)加强护理,避免继发感染,八、预防,(一)加强卫生宣教,培养良好卫 生习惯(二)提倡母乳喂养(三)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 菌群失调(四)腹泻流行时加强消毒隔离,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轮状病毒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伪膜性小肠结肠炎(抗生素诱发)白色念珠菌,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秋季腹泻粪-口或呼吸道传播624月小婴儿伴发热、上感、呕吐大便:三多(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少量粘液脱水:轻/中度,等渗/高渗,轮状病毒肠炎,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多发于夏季各年龄期(营养不良、人工喂养)起病缓慢,部分迁延病初不发热,少有呕吐大便:黄绿色稀便或蛋花汤样,较多粘液,腥臭味大便培养脱水:多为等渗/低渗,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常并发于其他感染大便:黄色稀便、泡沫多、带粘液 “豆腐渣”样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体及菌丝,白色念珠菌肠炎,掌 握,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补 液 疗 法,原则:按脱水性质决定补液张力 按脱水程度决定补液量原则: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张力由高到低 先 晶体后胶体 见尿补钾,1、高渗性脱水:仅见于想喝水而无法得到水的人,例如: 沙漠中的人、 矿井、地震中救出来的人。2、低渗性脱水:一般多见于医源性。3、等渗性脱水:大多数的呕吐、腹泻病人。,脱水性质:,脱水程度与补液量:,1、轻度脱水:50-80ml/kg.24h 2、中度脱水:100-120ml/kg. 24h 3、重度脱水:150-180ml/kg. 24h 。,举个例子,一个1岁小儿,腹泻4天加重2天,稀水样便,每日达5-10次,每次量约50-100ml,目前小便明显减少,查体:精神欠佳,眼窝凹陷,心音皮肤弹性明显差,肠鸣音活跃。血压尚可。四肢略发凉。,诊断:急性肠炎度脱水,补液性质:等渗脱水补液量:1岁10kg 总量1000-1200ml,按照张力由高到底的原则1、 4:3:2液 (2/3张) 30-50ml/kg 300-500ml 采用 270ml 医嘱: 0.9%NS 120ml 10%G.S 90ml 1.4%SB 60ml 临床中只有5%SB,因为5与1.4的比值约为3.7。我们大约认为它们是3倍的关系。当我们需要1.4%SB 60ml的时候,我们用5%SB 20ml代替它,剩下的部分我们用10%GS 40ml补足。,这样,医嘱变成: 10%G.S 90+40ml=130ml 0.9%NS 120ml 5%SB 20ml *人体内的缓冲系统将会缓冲掉其中的差欠。,2、 3:2:1液 (1/2张) 30-50ml/kg 300-500ml 采用 360ml 医嘱: 10%G.S 180ml 0.9%NS 120ml 1.4%SB 60ml 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