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2)学习方法与过程:学习“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2)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教师引导讲解、学生交流研讨、比较归纳、练习巩固等相结合的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情境引入1、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3)、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稳定性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不稳定易失去电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非金属元素一般4不稳定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等于8(氦等于2)稳定稳定结构难发生化学反应【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也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那么,当他们得失电子后,结果会怎样呢?本节课我们就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来探究离子的形成。2、创设情景:当钠原子和氯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是如何得失电子的?氯化钠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讨论交流:全班分为八个小组,短暂讨论交流。 4、导入:投影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最外层电子数目,从微观上分析得失电子趋势。钠在氯气中燃烧 钠+氯气 加热 氯化钠 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外层都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怎样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钠原子 氯原子 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二)引导观察、启发探究思考问题。1什么叫离子?2什么叫阴离子和阳离子?3讲述NaCl的形成过程。 思考并讨论交流1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补充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容易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失去电子带的是正电荷。得到电子带的是负电荷,失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得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问题2的答案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补充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问题3的答案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为Na+);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成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即Cl-),Na+与Cl-由静电作用结合成不带电性的氯化钠归纳总结 :一、离子的形成1.离子的定义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3.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阳离子: H+ Na+ K+ Mg2+ Al3+ NH4+ H3O+ 氢离子 钠离子 钾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铵根离子 水合氢离子阴离子: F- Cl- O2- S2- NO3- OH- CO32- SO42氟离子 氯离子 氧离子 硫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离子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紧跟在数字后面。 电荷数是“1”省略不写 宏观表示:某种离子 4.离子符号的意义 微观表示:每个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离子符号前面带数字只表示离子个数 只有微观没有宏观智能训练;1. 说出下列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和右上角数字的含义。2O2- 6Na+ 3Al3+ 2Cl-2、说出下列四个符号的含义及完成填空Al Al3 S S2 原 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5、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展示NaCl的形成课件,使学生认识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三)联想整合、形成体系到现在为止,物质构成的奥秘已初步形成体系。结合问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此时提出问题,学生有话可说。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和归纳,让知识更加系统,有利于学生很快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含义;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了渴望之情。)(四)学用结合、展示个性讨论: 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 阳离子得到电子变为原子 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 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原子想一想: 1个H2中含多少个质子和电子? 1个H3中含多少个质子和电子? 1个H3+中含多少个质子和电子? 1个H3O+中含多少个质子和电子? 1个NH4+中含多少个质子和电子?智能训练1.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则此元素 A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个质子,核外共有_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_个电子,它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填“阴”或“阳”)离子。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m= ,n= , x= 。该粒子是 (填粒子的化学符号)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该粒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它的化学符号是 ;若该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化学符号是 ;若该粒子不显电性,它的化学符号是 二、相对原子质量(Ar)粒子种类电性质量(kg)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1.672610-27中子不带电1.674910-27 电子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质量的1/1836阅读上表,能得出什么结论?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且很接近,但比电子大很多。2、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测定值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 16710-2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265710-26千克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210-26千克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那怎么办?请你想办法。(学生阅读p56页)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Ar)= 其他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x1/12 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 1 ”,可省略。1个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约为1: 1个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1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思考与交流: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 816钠11121123氯17181735阅读上表 (表3-4),能得到什么信息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智能训练:1、填表: 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H1Mg1224Fe2656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6g B、16 C、2.65710-26kg D、16g 3、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五)小结交流、布置作业1、小结交流: 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小结本节课的知识。2、布置作业:完成检测案板书设计课题 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一、离子的形成1、离子的定义2、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