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专项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材料阅读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材料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选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安史之乱后,军費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在两税法推行进程中,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等。沉重的苛捐杂税,使劳苦人民陷入了生不如死的悲惨境地,“两税法”实际上已不再存在了。 摘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实行两税法改革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朝的两税法改革。(8分) 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自耕农、佃农增多,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在西周到汉唐赈贷(赈济性借贷)的理论与实施的基础上,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省仓。北宋后期,以常平等仓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赈贷形式,在救荒、开发水利、战争补给中都有所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宋初期,兵祸连年,江淮一带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政府用于赈贷的资金来源既有专门备荒的常平仓、义仓,也有地方的省仓,还包括军储、中央户部资金等,南宋中后期,中央财政的日渐窘迫、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赈贷过程中抑配(强行摊派)之弊、赈贷不实等弊端屡见不鲜,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至南宋晚期,社仓遍布全国”,在各地方赈贷、救荒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黄晓巍宋代赈贷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赈贷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赈贷的影响。(9分)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窝阔台即位以后,立即任命耶律楚材主持黄河以北汉民的赋调征收。1230年,他向大汗条陈十八事,主要内容是:“郡宜置长吏牧民,设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骄横。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 1234年耶律楚材建议,“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关于括编户籍,耶律楚材反对依照蒙古和西域成法,以丁为户,按丁定赋,而坚持遵循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这些都得到窝阔台的支持和允准。 1236年秋,耶律楚材向大汗陈述“裂土分民”的弊害,使大汗同意封地设置官吏须出自朝命,诸王勋臣除常定赋役外不得擅自征敛,以限制诸王勋臣的分封特权。 1236年,他在燕京建立编修所,在平阳建立经籍所,主持书籍的编纂和刊行。1237年,他奏准对儒士进行考试,考经义、词赋、策论,结果有4030人中试。对中试者中间的干才,更予以任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下册) (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楚材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耶律楚材改革?(6分)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站,是古代的中转接待场所。传递官方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员,以及往来路过的官员,凭有效函件可享受食宿、换马的服务。功能类似今天的邮局、招待所、兵站。明朝嘉靖年间,官员出差频繁,接待开支骤增。有些官员出行,车马随从成群结队,驿站苦不堪言。一旦州县衙门接济不上,驿站就会难以维系,甚至逐渐荒废。对此,海瑞建议以节约开支为核心进行驿站改革。然而,因为冲击了官僚集团“公物私用”的便利,而被长期束之高阁。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在海瑞建议的基础上,对驿站体系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改革。他首先从限制特权入手,下令禁止非公滥用,禁止加派人手,禁止多吃多占,禁止摊派私费等。驿站的额外负担大幅减轻,送信效率显著提高,经费开支压缩了13,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清驿递以恤民劳”,“小民欢呼歌诵”。遗憾的是,张居正改革只推行了10年,便在他去世后被废止。保守派借口“裁削过当”、“累民贫民”,呼吁“宽驿站之禁”,解除了驿站禁令。 摘编自唐博明末驿站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进行驿站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驿站改革失败的原因。(6分)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延再次颁布由张百熙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的教育改革特点。(6分) (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9分)改革专项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1)原因:土地兼并加剧,农民大量逃亡;租庸调制难以维系;地方税制混乱;阶级矛盾尖锐。(答出四点得7分) (2)评价:积极:改变了古代征税标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消极:改革触及官僚地主利益导致改革中遇到极大阻力;改革因施行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而中止。(每点2分,4分)【解析】(1)据材料“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得出土地兼并严重,逃亡农民增多,据材料“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納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得出租庸调维持困难,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军費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得出地方税制混乱,阶级矛盾尖锐。 (2)结合所知识从两方面进行评价,积极方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变了征税标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消极方面: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很大,改革因腐败问题被迫中止。2【答案】(1)特点:难度大,成本高;资金来源较丰富;国家赈贷与民间赈贷相结合。(6分) (2)影响: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后世的社会救济提供了借鉴;实施过程中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宋代自耕农、佃农增多,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得出难度大,成本高;据材料“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省仓”得出资金来源较丰富;据材料“政府用于赈贷的资金来源既有专门备荒的常平仓、义仓,也有地方的省仓,还包括军储、中央户部资金等”和“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至南宋晚期,社仓遍布全国,在各地方赈贷、救荒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出国家赈贷与民间赈贷相结合。 (2)可以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改善农民的生活,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后世的社会救济提供借鉴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等方面回答。3【答案】(1)背景:蒙古政权初建时期,社会制度落后,缺乏统治经验。(3分) 内容:仿照汉制,整顿吏治,严格执法;建全行政及户籍制度;以儒治国,推行科举制。(6分) (2)评价:改革推动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为元朝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4分)改革因循汉制陈规,具有时代的局限性。(2分)【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奉铁木真为大汗,上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窝阔台即位,根据材料中“窝阔台即位以后,立即任命耶律楚材主持黄河以北汉民的赋调征收”不难看出蒙古族旧有制度的落后,缺乏统治经验。第二小问内容,根据材料“郡宜置长吏牧民,设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骄横。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得出仿照汉制、整顿吏治、严格执法;根据材料“编户籍而坚持遵循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他奏准对儒士进行考试,考经义、词赋、策论,结果有4030人中试”得出重在建全行政及户籍制度;以儒治国和推行科举制。 (2)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作答,积极方面;通过分析蒙古族推行改革、借鉴汉族的制度,得出改革推动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为元朝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从局限性方面说,改革因循汉制陈规,具有时代的局限性。4【答案】(1)背景:吏治腐败,驿站接待开支骤增;驿站管理不善,加剧地方财政困难;边境战事频繁,财政负担沉重。(9分) (2)失败原因: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张居正去世,改革失去支持。(6分)【解析】(1)根据材料“明朝嘉靖年间,官员出差频繁,接待开支骤增。有些官员出行,车马随从成群结队,驿站苦不堪言”得出吏治腐败,驿站接待开支骤增;根据材料“一旦州县衙门接济不上,驿站就会难以维系,甚至逐渐荒废”得出驿站管理不善,加剧地方财政困难;根据所学万历年间,后金兴起,国家开支吃紧,边境战事频繁,财政负担沉重。 (2)根据材料“保守派借口裁削过当、累民贫民,呼吁宽驿站之禁,解除了驿站禁令”得出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根据材料“他去世后被废止”得出张居正去世,改革失去支持。5【答案】(1)特点:重视基础教育曾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注重专业技术教育。(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2)相似:建立了近代学制;重视道德教育;政府主导。(9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得出重视基础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根据材料一“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得出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根据材料一“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得出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注重专业技术教育。 (2)根据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备维修管理与服务方案
- 2025四川内江冠泰贸易有限公司人员招聘2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父亲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云南电力公司招聘62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3套
- 202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岗位招聘1人(审计部)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第三单元第14课《智能创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赤峰市公务员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机酸化合物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城市路网打通工程施工方案
- 幼儿教师(单页)求职简历(可编辑)A4打印模版
- 2025广东中山市公安局三角分局辅警招聘8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22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加油站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
- 2025年淮南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窗口行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 幼儿园安全隐患奖惩制度
- 国家电网招聘平台国家电网2026校园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沧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孵化器从业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