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本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燃烧这一司空见惯的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一系列特征,其一是化学变化的条件性,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进行;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维持燃烧的条件;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达到趋利避害,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由此体现人在利用化学反应中的主体性。2.燃料燃烧是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3.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不变性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4.把化学符号从表示物质组成发展到表示化学变化,学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5.拓展对化学物质的认识,知道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制法,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自觉树立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 ,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6.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开发新能源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7.通过学习燃烧和灭火,养成安全意识和事故发生时的基本逃生能力;8.运用教材中的图片、图表等,进一步养成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9.利用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形成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10.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进一步形成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技能。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义教化学课程标准中三个一级主题中的七个二级主题的内容:一、科学探究(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初步体会了如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由此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要实现“增进科学情感,理解科学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课程目标还需后续学习的拓展和加深。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一)地球周围的空气(空气成分,氧气性质制法)(二)水与常见的溶液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引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了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但学生认识的化学物质不但种类有限,并且仅是从人对这些物质的直接利用和保护的角度认识了这些物质与人的关系,对物质的变化规律和人们利用这些规律让化学变化更好的为人所利用还需要继续深入的学习。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二)微粒构成物质(三)认识化学元素(四)物质组成的表示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说学生初步走进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世界,初步形成了物质的微粒观、元素观等化学的基本观念,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观、能量观还有待建立;初步学习了用符号表示组成,但还需要学习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变化;初步学习体会了化学的思维方式,看到宏观物质能联想到它的微观组成,但还需要在认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继续发展完善这种思维方式(包括定量的角度)。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3课时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3课时第三节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1课时第四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2课时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防范爆炸的措施。2.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3.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习起点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也知道很多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但学生还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联系起来,即把学生所知道的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与化学反应的调节控制联系起来,实现从生活走向化学。教师感知教材:1.教材为什么以灭火为切入点认识燃烧的条件?2.详细介绍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情况下的产物,目的是什么?3.教材中用来解释“氢气的燃烧和爆炸”的图片有什么作用?4.你怎样通过本节教材培养学生这样一种观念:控制反应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教学重点: 对燃烧及其条件的掌握,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正确认识和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原理。教学的难点: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灭火的原理第二课时;促进燃烧的方法第三课时:爆炸是怎样发生的教学方法:资料阅读与对比分析、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归纳与教师补充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燃烧与灭火)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活 动 设 计 意 图【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86提供的2003年2月18日,韩国发生的地铁列车着火事件。让学生赋予情感的朗读这一段文字。构建一个火灾中逃生的情景,引发学习的需要和灭火重要性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尚的国际主义道德情操,对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也不能漠然视之。【提出问题】1.灭火是不是只有发生火灾时才需要?2.在不同的情况下你用过哪些灭火的方法?3.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灭火?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分析、思考、归纳。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问题,使知识更贴近生活,这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轻松。【活动天地】完成课本P84的内容。学生通过书中的图片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完成书中的表格。运用教材中的图片、图表等,进一步养成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出结论】问: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你可以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书中的图片入手对比归纳出这几个条件必须使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学生结合上面的讨论、归纳,结合书中图片,正确的认识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这里让学生懂得一个浅显易见的道理,知识来自于生活,让学生学会如何从生活走进化学。【交流共享】让学生叙述下列反应的现象:Mg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磷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提问:你通过上面的回忆,说说什么是燃烧?学生思考,回忆后作出回答。通过现象的归纳总结出燃烧的定义。培养学生利用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这是化学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线测试】见课本P86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分组回答,看谁的更完整。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减灾意识。学会从化学走向社会。(第二课时 促进燃烧的方法)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活 动 设 计 意 图【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86提供资料。【活动天地】完成课本P84的内容“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活动天地】完成课本P87的内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让学生认真阅读有关资料。学生通过书中的图片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完成书中的表格。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自阐述自己的意见。还是从生活的实例中提出如何控制燃烧的问题,并通过“活动天地”让学生直接观察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的不同现象,认识到不充分燃烧的危害,又在下一个的“活动天地”中选择生产生活中的促进燃烧的方法,使学生再一次从生活走进化学。【得出结论】问:通过上面的分析你可以总结出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吗?学生结合上面的讨论、归纳,总结其方法。 培养学生改进能源利用率的意识和的节能意识。在燃烧的条件中选择可以改变的条件(与氧气的接触)来探求促进燃烧的方法。【多识一点】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87的有关内容。学生自己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理和阅读科普知识的良好习惯。更进一步的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从化学走向社会(第三课时 爆炸是怎样发生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活 动 设 计 意 图【创设情景】你见过爆炸吗?如果把一个爆竹中的火药到出来放在露天燃放能不能爆炸?爆竹里面的火药为什么能爆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经验思考回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的思考。【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和爆炸提出问题:为什么刚开始氢气在导气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的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发生爆炸呢?进行实验探究结合实验,阅读课本P89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创设更典型化的情景,让思考更为深入。爆炸的微观解释。再一次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活动天地】问: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很容易发生爆炸?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认识与爆炸有关的图片。学生通过阅读和书中的图片进行讨论和学习。使学生必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正确掌握一些安全常识,也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多识一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当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超出爆炸极限的范围就不爆炸了?空气过少时,燃烧还能进行吗?可燃物过少的时候呢?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书中的内容,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归纳总结。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我们正确的认识了它就能够很好的驾驭它和利用它。【在线测试】课本P90的内容学生自己分析回答。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长话短说】教师引导完善。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分组回答,看谁归纳得好。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得能力。【挑战自我】见课本P9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材中习题设计的特点:更加重视习题的实践化趋势,强调利用化学知识、结论、方法尝试解决真实的问题或解释生活中的具体现象。课外知识扩展:例1. 如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甲),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乙)。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白磷(甲)_,白磷(乙)_;红磷_; (2)用导气管将氧气通入烧杯与白磷(甲)接触,观察到_; (3)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 (4)白磷与红磷相比,更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嵩明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南省孟州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滦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涞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教育信息化项目融资借款合同样本
- 2025年医疗器械企业采购供应链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房地产企业合同台账编制与信息化管理规范
- 2025版企业员工借调与薪酬福利调整协议
- 2025版水果电商O2O平台合作协议
- 2025版泥水班组施工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合同
- 国庆节英语介绍模板
- 《油气管道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 2025年新版期权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GB 46030-2025建筑用安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
- 2025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吉林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卫生及安全检查标准
- 儿童动漫消费偏好-洞察及研究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