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3.掌握检验及验满的方法。 4.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的选择。 课型:实验探究课教法:对比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室制CO2所需仪器八套、碳酸钠、大理石、稀HCl、稀H2SO4 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过程 【 导入 】由赞美二氧化碳的诗句并配合图片导入新课,很自然的引出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过程】探究一 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学生讨论,结合师生共同的演示实验,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 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板书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探究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让学生讨论、总结得出选择发生装置应当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同样,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确定选择收集装置考虑的因素,从而确定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同时让学生明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板书); 发生装置装置 收集装置探究实验三 制取二氧化碳 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让学生讨论:(一)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1) 装配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2) 加入固体。(3) 加入液体。(4) 收集气体,收集满后要正放在桌面上。(板书)步骤(二)检验并验满 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CO2。验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CO2集满。(板书): 检验 验满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做好指导) 【小结】: (让学生小结,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练习】: 1、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 2、 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六步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向漏斗中装入酸液;向锥形瓶中放入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收集气体;验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3、加热高锰酸钾制O2发生装置应选择( )装置,收集装置应选择( )装置。MnO2催化H2O2制O2 发生装置应选择( )装置,ABDCDCE4、 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 )装置,(图同第三题) 收集装置应选择( )装置。 【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后习题 3 【板书设计】: 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丝滑人物介绍技巧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制作
- 公共场合行为规范
- 2025版自闭症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培训
- 协议书变更抚养权
- 公证处 离婚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二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 2025版糖尿病类型2症状解析与护理指导
- 阿尔兹海默症常见症状评估及护理手册
- 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方案
-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题库附答案
- 2025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区域总部市场开发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应急队伍(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安保)组建与管理应急预案
- 中学语文课文朗读技巧教学视频脚本
- 科技引领环保
- 承包医院合同协议书范本
- 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子元器件应用操作手册
- 驾驶员管理规范及处罚标准范文
- 岗位价值评估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