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真题填空.doc_第1页
化学平衡移动真题填空.doc_第2页
化学平衡移动真题填空.doc_第3页
化学平衡移动真题填空.doc_第4页
化学平衡移动真题填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2)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800,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其始浓度为c(CO) =0.01mol/L, c(H2O) =0.03mol/L, c(CO2) =0.01mol/L, c(H2) =0.05mol/L ,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4)830,在1L的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CO2和1molH2,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 , H2的转化率为 .(5)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6)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2.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0mol/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3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80.0070.007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则改反应是 热反应。(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4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90.10丝1.150304440分析上述 (1)实验4和5表明,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填实验序号);(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其实验序号是_。(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_。5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 ;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 1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6.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 + I2(g) 2HI(g) + Q (Q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7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收到人们的关注。(1)N2O5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_。(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 ;H0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t/s05001000c(N2O5)/molL15.003.522.48 则5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 在T2温度下,反应1000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mol/L,则T2_T1。8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实验编号T/K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实验目的298粗颗粒2.00()实验和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2)实验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右图: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在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和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9.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 (g) 2SO3(g) H0(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A. 加了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 C. 降低温度 D. 增加SO3的物质的量10.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molL-1H2O2Fe2+为以下实验作参考29836.00.30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98106.00.3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p-CP)= molL-1s-1(3)实验、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实验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11. “碘钟”实验中,3II3 2SO42 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 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c(I)/ molL10.0400.0800.0800.1600.120c()/molL10.0400.0400.0800.0200.040t/s88.044.022.044.0t1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2)显色时间t1_。(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下进行编号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填字母)。(A)22.0 s (B)22.0 s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12PCl5的热分解反应为:PCl5(g)PCl3(g)Cl2(g)(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 mol PCl5,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 mol/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500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4.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_ _ _15加入0.1 mol MnO2粉末于50 mL过氧化氢溶液(1.1 gmL1)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 _。(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为_ _。(3)反应放出气体所需时间为_。(4)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5)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16.(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 CO2(g)十H2 (g)十Q(Q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 mol(Lmin) (2)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状态;C1数值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17将一定量的SO和含0.7 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 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 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aSO2和SO3浓度相等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生高温度(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 (用百分数表示)。(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 克?18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2和Fe3O4。(1)将0.050 mol SO2(g)和0.030 mol O2(g)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 mol/L。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氧气(3)SO2尾气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9.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2)用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 = = 在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和3.0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温度()20304050607080铜平均溶解速率()7.348.019.257.987.246.735.76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4)在提纯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和溶液,加热,生成沉淀。制备的离子方程式是 。20.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SiO2CN2Si3N4CO(1) 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其还原产物是_。(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4)将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DH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6)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 (CO) =18 mol/(Lmin),则N2消耗速率为v (N2) =_mol/(Lmin)。21. 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一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右表。(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22.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和转变成和,化学方程式如下: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0(填写“”、“”、“=”。(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下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编号。23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 )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K(B)(填“”、“”或“=”)。(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 = 4NO(g)CO2(g)2H2O(g);DH =574 kJ/molCH4(g)4NO(g) = 2N2(g)CO2(g)2H2O(g);DH =1160 kJ/mol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kJ。24. 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已知:2NO2(g)=N2O4(g) H=-57.20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C.增加NO2的浓度D.升高温度 (2)25时,1.00g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kJ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H= kJmol-1 (3)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0 molL-1、c(N2O4)=0.0120 molL-1。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 (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H4和NO2的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25“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 + 6H2OC6H12O6+6O2 bCO2 + 3H2CH3OH +H2OcCO2 + CH4CH3COOH d2CO2 + 6H2CH2=CH2 + 4H2O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CO2HCOOHCH4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 。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a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的催化剂 d不是催化剂当镍粉用量从1 mmol增加到10 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a反应的速率增加,反应的速率不变b反应的速率不变,反应的速率增加c反应、的速率均不变d反应、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的速率增加得快e反应、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的速率增加得快f反应的速率减小,反应的速率增加26. 将2molN2和8mol H2在适宜条件下按下式进行反应:N2+3H22NH3,当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若测得平衡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4.19时,求N2的转化率?27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和,发生如下反应:aA+bBcC(固)+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摩,B减少了n摩,C增加了n 摩,D增加了n摩,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 a= 、b= 、 c= 、d=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 B D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8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aA(g)bB(g)cC(g),采用不同比例的A、B作为起始物,测量反应达平衡时A和B的转化率,得到如下图象:(1)图象中X表示_的转化率。(2)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2 mol B,4 min后反应达平衡,测得A的转化率为60%,则B的转化率为_,若C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则a、b、c的值分别为_。(3)已知给容器加热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4)若在此容器中,按n(A)n(B)ab的比例加入一定量的A和B,平衡后将其中的C移出一部分,当再次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若容器为一体积可变、压强不变的容器,同样加入A、B,达平衡后,移出一部分C,再次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_。29. 13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 mol的CO和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H”、“”、“=”)。(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molL-1 ,在0s20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mol(Ls)-1。(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_ molL-1。32.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A(气)B(气)C(气)(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AB33. 有两个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可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为固定体积。起始时这两个容器分别充入等量的体积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并使A、B容器中气体体积相等,并保持在400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A容器比B容器_,两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比B_。 达到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数量不多的等量Ar气体,A容器的化学平衡向_移动,B容器的化学平衡_移动。 达到所述平衡后,若向容器中通入等量的原混合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A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_,B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_(填变大、变小、不变)。34. 已知t、101kPa时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此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0.4。(1)若恒温恒压时,开始充入4molC,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 ,容器的体积为 L。(2)若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开始充入4molA和2molB,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0.4,压强为101kPa。则该容器的体积为 L。(3)若控制温度为t,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其体积为VL, 开始充入一定量的A和B,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是0.4,则开始充入的A和B物质的量应满足 anA/nBb,其中a为 ,b为 。35.(15分)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时,。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 A B;(X、Y、Z、W均为气体),达到平衡时,试回答:(1)A中的X的转化率 ;(2)A、B中X转化率的关系: (填“”、“”、“”)(3)打开K,一段时间又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4)在(3)达平衡后,同时等幅升高A、B的温度,达新平衡后,A的体积 (填“变大”、“不变”、“变小”),其理由是 。36在10和4105Pa的条件下,当反应aA(g) dD(g) + eE(g)建立平衡后,维持温度不变,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在不同压强下该反应建立平衡后,物质D的浓度见下表(在增大压强的过程中无其它副反应发生):压强(Pa)4105610511062106D的浓度(mol/L)0.0850.1260.2000.440(1)压强从4105 Pa增加到6105 Pa时平衡应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 “逆”)理由是 。(2)压强从1106 Pa 增加到2106 Pa时,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 “逆”) ,理由是 。37.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N23H2 2NH3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上述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若a=1,c=2,则b=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方向进行(填“正”或“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