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公司Q/HDRD-225-11.030-200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标准,为有效预防并妥善处理化学部所管理的盐酸、液碱、硫酸等化学品的泄漏,特制订本预案。1 总则1.1 基本情况化学部在制水过程中需要使用工业品盐酸、液碱、硫酸等危险化学品,分别在#2水处理、#3水处理、循环水处理、#13机组凉水塔加药4个地点设有酸碱罐区,具体储罐、使用地点、罐区围堰等情况见附录A。1.2 基本目标1.2.1 通过加强对酸碱储罐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有效预防酸碱储罐泄漏。1.2.2 通过对相关方的控制,有效避免酸碱罐车泄漏。1.2.3 一旦发生酸碱泄漏事故,尽一切所能对正在泄漏的系统或部位进行隔离,制止住泄漏,将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1.3 基本原则确保“思想、组织、措施、物资”四落实和“人员、措施、工作”三到位,防患于未然。2 组织机构的组成、职责和分工2.1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在公司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小组领导下,化学部成立“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带领救援队伍处理紧急事件。组 长:部门主任、党支部书记副组长:部门检修副主任组 员:部门安全员、检修专工、运行专工、材料员、检修班班长、化验班班长、运行班长具体人员明细及联系方式见附录B。2.2 指挥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职能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2.3 指挥领导小组的分工组 长:负责全面指挥处理酸碱泄漏事故,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副组长:负责发生酸碱泄漏事故后,立即组织抢修队,领导现场抢修。组 员:部门安全员:负责发生酸碱泄漏事故后,事故现场的安全监察工作,并组织设置警告标识。部门检修专工:负责发生酸碱泄漏事故后,事故抢修的技术指导工作。部门运行专工:负责发生酸碱泄漏事故后,指导运行人员对系统进行有效解列。部门材料员:负责有关抢修物资的储备和保管,必要时联系物资部借用抢修所需物资。检修班班长:负责发生酸碱泄漏事故后,泄漏点堵漏、所漏酸(碱)转移等工作。化验班班长:负责发生酸碱泄漏事故后,配置并携带人身伤害急救药品,并对泄漏点取样化验工作。当值运行班班长:负责调度当值运行人员,对泄漏的酸(碱)储罐进行有效解列,对所漏酸(碱)进行妥善排放处理。3 潜在危险性评估3.1 盐酸3.1.1 物理化学性质盐酸主要化学成分为HCl,有刺激性气味,分子量为36.47g/mol。在空气中呈白色的烟雾。有强腐蚀性,能与多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纯盐酸为无色液体,因含杂质(铁)而呈黄色。3.1.2 毒性及燃爆性盐酸吸入后大部分被上呼吸道粘膜所滞留,并被中和一部分,对局部粘膜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并引起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盐酸属强酸,可使蛋白质凝固,造成凝固性坏死。其病理变化是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溃疡。严重时可引起受损器官的穿孔、瘢痕形成、狭窄及畸形。盐酸不燃烧。3.2 液碱3.2.1 物理化学性质液碱主要成分为NaOH,分子量为40.01g/mol。从空气中迅速吸收水份的同时,也迅速吸收CO2。可溶于水、乙醇和甘油。溶解时产生大量的热,这些溶液与酸混合时也能产生大量的热。3.1.2 毒性及燃爆性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腐蚀性强。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雾时,可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误食后,口腔、食管、胃部烧灼痛,腹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有时发生声哑、吞咽困难、休克、消化道穿孔。后期可发生胃肠道狭窄。氢氧化钠溅入眼内,可发生结膜炎、结膜水肿、结膜和角膜坏死。严重者可致失明。液碱不燃烧、不爆炸。3.3 硫酸3.3.1 物理化学性质纯硫酸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为10.5,沸点为330.0,可与水混溶。具有强腐蚀性、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3.3.2 毒性及燃爆性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能有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形成溃疡。严重者能有胃穿孔、结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硫酸可助燃。与易燃物和有机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爆炸。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4 装备和信号规定4.1 为保证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做出信号规定。4.2 根据需要,部门应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通信联络等装备器材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4.3 信号规定。部门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及联络。5 制订预防事故措施5.1 定期检查、维修制度5.1.1 检修班负责每年910月份对酸碱储罐及出口管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以便有效预防酸碱储罐及管道。每五年进行一次彻底大修。5.1.2 检修班溶药工负责在酸碱卸车前对卸酸(碱)泵出入口管道进行检查,防止卸车时发生酸碱泄漏事故。5.1.3 运行值班员应按照巡回检查规定对酸碱储罐进行定期巡查。5.2 酸碱最低储存量(见表1)表1 酸碱最低储存量酸碱储罐位置酸碱种类季节最小储存量最大储存量#2水处理盐酸供水低峰期50t75t供水高峰期75t125t液碱供水低峰期50t75t供水高峰期75t125t#3水处理盐酸供水低峰期25t50t供水高峰期50t75t液碱供水低峰期25t50t供水高峰期50t75t#13机凉水塔加药盐酸3t10t液碱5t12t循环水处理硫酸10t35t6 事故处置程序6.1 一旦发生酸碱泄漏事故,运行值班员(或发现人员)应及时准确向组长报告泄漏地点、泄漏情况。并尽一切所能对正在泄漏的系统或部位进行隔离,制止住泄漏。6.2 由组长立即向公司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小组领导报告,并通知副组长和主要组员。6.3 由副组长立即组织检修班成立抢险队,抢险队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穿戴好防护用具,携带必要的工器具到达事故现场。6.4 由部门安全员负责组织在泄漏现场,加设必要的围栏或其他明显警示标志。污染源区域严禁无关人员靠近,对无关人员进行疏散。6.5 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泄漏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采取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a. 若#2水处理、#3水处理某一酸(碱)罐发生泄漏,应接临时泵及管道,将该罐内酸(碱)抽至另一备用罐内,同时打开某一碱(酸)罐排污口,控制排量,对泄漏到围堰内的酸(碱)进行中和,并打开清水门,冲洗地面至中和池;b. 若#13机凉水塔加药某一酸(碱)罐发生泄漏,如有可能迅速联系酸碱供应商,调派酸碱罐车到场,应接临时泵及管道,将该罐内酸(碱)抽至酸碱罐车内,如泄漏量较大时间不允许,则应将碱(酸)罐排污口打开,控制排量,对泄漏到围堰内的酸(碱)进行中和,并打开清水门,冲洗地面至雨水沟;c. 若循环水处理硫酸储罐发生泄漏,如有可能迅速联系硫酸供应商,调派硫酸罐车到场,应接临时泵及管道,将该罐内硫酸抽至硫酸罐车内,同时用石灰粉对泄漏到围堰内的硫酸进行中和,并打开清水门,冲洗地面至排水沟;d. 若酸(碱)运输车发生泄漏,如泄漏量较小,应将其尽快开至#2水处理(或#3水处理)卸酸碱泵房,用管道将酸(碱)抽至酸碱罐内,同时对沿途地面用清水冲洗,如泄漏量较大,应紧急调派碱(酸)运输车,对泄漏处进行中和处理,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6.6 若泄漏酸碱伤及人身时,应按第7章进行紧急救护。6.7 抢修堵漏结束后,根据情况对发生泄漏的酸碱储罐进行彻底检修。7 个人防护与应急处理7.1 个人防护参加酸碱泄漏事故处理的人员应戴好防酸手套、口罩(浓度过高时带正压式呼吸器)、安全帽、防溅眼镜,穿好防酸工作服、防酸胶鞋。7.2 盐酸人身伤害应急处理7.2.1 急性吸入中毒: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持呼吸畅通。盐酸烟雾所致急性气管炎时,可用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必要时给氧。7.2.2 皮肤和眼的处理: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灼伤处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而后处理创面同烧伤。溅入眼内时,立即以大量温水冲洗后,再以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用可的松眼液滴眼。创面较大时,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7.3 液碱人身伤害应急处理7.3.1 皮肤污染可用清水彻底清洗。溅入眼内时,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用酸性液体中和。7.3.2 口服中毒患者,迅速给食用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以后给蛋清、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禁忌催吐和洗胃。适当输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失衡和休克。7.4 硫酸人身伤害应急处理7.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7.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7.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7.4.4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8 训练和演习部门应加强对酸碱系统操作、检修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抢险训练和演习。指挥领导小组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救援演习。附录A 酸碱储罐及围堰基本情况附录B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联系方式化学部2006年8月1日附录A 酸碱储罐及围堰基本情况A.1 酸碱储罐基本情况表A-1 盐酸、液碱、硫酸储罐基本情况序号设备名称及编号储存介质容积材质投运时间使用地点1#1酸罐30%盐酸(HCl)50m3碳钢衬胶#2水处理2#2酸罐30%盐酸(HCl)50m3碳钢衬胶2006年9月3#3酸罐30%盐酸(HCl)50m3玻璃钢4#1碱罐30%液碱(NaOH)50m3碳钢5#2碱罐30%液碱(NaOH)50m3碳钢6#3碱罐30%液碱(NaOH)50m3碳钢7#11酸罐30%盐酸(HCl)50m3碳钢衬胶1998年8月#3水处理8#12酸罐30%盐酸(HCl)50m3碳钢衬胶1998年8月9#11碱罐30%液碱(NaOH)50m3碳钢1998年8月10#12碱罐30%液碱(NaOH)50m3碳钢1998年8月11#13酸罐30%盐酸(HCl)10m3碳钢衬胶2006年8月#13机组凉水塔加药12#13碱罐30%液碱(NaOH)10m3碳钢衬胶2006年8月13硫酸储罐98%硫酸(H2SO4)50 m31998年10月循环水处理A.2 酸碱储罐区围堰情况A.2.1 #2水处理酸碱罐区围堰采用花岗岩防腐,最大容积为106.34m3。A.2.2 #3水处理酸碱罐区围堰采用花岗岩防腐,最大容积为63m3。A.2.3 #13机组凉水塔加药酸碱罐区围堰采用耐酸砖防腐,最大容积为13.82m3。A.2.4 循环水处理酸碱罐区围堰采用花岗岩防腐,最大容积为11.0m3。附录B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联系方式表B-1 化学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序号姓名行政职务组内职务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手机1谷宏旺化学部主任组长21463390138320202852吴 斌化学部支书兼副主任组长21483615138320202903任子明化学部副主任副组长2149138310535254冯庆霞化学部安全员组员21473024138320509295靖治富化学部检修专工组员21511807139300981706赵永梅化学部运行专工组员21471034130319992387王润平化学部材料员组员2150、2154134630127908牛怀志化学部检修班班长组员21593212133150382629吴建军化学部检修班副班长组员21593580136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