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邹忌讽齐王纳谏.ppt_第1页
17邹忌讽齐王纳谏.ppt_第2页
17邹忌讽齐王纳谏.ppt_第3页
17邹忌讽齐王纳谏.ppt_第4页
17邹忌讽齐王纳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古进谏知多少 自古以来 很多谋臣良将 出于对国家尽责 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 劝国君改正过失 冒死进谏 但大多因批龙鳞 逆圣听 而惨遭杀身之祸 屈原 向楚怀王进谏 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被奸臣嫉恨 遭放逐 最后投汨罗江而死 比干 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 剖腹挖心 伍子胥 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屡遭拒绝 引剑自刎 临终前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 亲眼看勾践东山再起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 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 而劝谏能否奏效 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 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 使 良药 既 爽于口 又 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 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 用暗示 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婉言相劝谏 直言规劝 指臣子向国君提意见纳 接受 接纳讽齐王纳谏 1 邹忌讽齐王 2 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主题 古文观止 有一段对本文的评语 邹忌将己之美 徐公之美 细细详勘 正欲以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陷君蔽 兴亡关心 从闺房小语破之 快之 评得好 主题 邹忌以自己切身感受设喻 巧妙地讽喻齐王 指出广开言论 纳谏除蔽 修明政治 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 战国策 1 战国策 又叫 国策 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西汉时刘向编辑整理 2 战国策 的内容 主要是记载战国时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跋扈 尔虞我诈的故事 3 战国策 长于议论和叙事 文笔流畅 生动活泼 在我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4 战国策 共33篇 分12国策 战国 一词 即源于此 5 刘向 约前77年 前6年 本名更生 字子政 沛 今江苏沛县 人 西汉经学家 目录学家 文学家 刘向一生著述颇丰 对保存我国古籍文献做出过重要贡献 战国策 说苑 列女传 5 字音和断句 昳 y 丽朝 zh o 服衣冠 gu n 窥 ku 镜期 j 年朝 ch o 于齐间 ji n 进1 邹忌 修八尺 有余 邹忌 修 八尺有余 2 我 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 3 王之蔽 甚矣 王之 蔽甚矣 4 此 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 客从外来 与坐谈 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 徐公来 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议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 赵 韩 魏闻之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公也 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身高八尺多 容貌光艳美丽 有一天早上 他穿好衣服 戴上帽子 照着镜子 对他的妻子说 我跟城北的徐公谁美 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 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呀 城北的徐公 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又问他的妾说 我和徐公谁美 妾说 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长 光艳 穿戴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的倒装 我和徐公谁美 旦日 客从外来 与坐谈 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 徐公来 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暮 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 第二天 有位客人从外边来 邹忌跟他坐着聊天 问他 我和徐公谁美 客人说 徐公不如您美 又过了一天 徐公来了 邹忌仔细地看他 自己认为不如他美 再照着镜子看自己 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 晚上 邹忌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 说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是因为偏爱我 妾认为我美 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美 是因为想有求于我 第二天 通 熟 孰视 仔细地看 睡 但没睡着 的原因 偏爱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于是 邹忌上朝去见威王 说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可是 的我妻子偏爱我 我的妾怕我 我的客人有事想有求于我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的齐国 有方圆一千多里的国土 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后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大王的 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大王的 全国的人没有不求于大王的 由此看来 您受的蒙蔽很深了 实在 确实 齐威王婴齐 齐桓公之子 在位三十七年 知人善任 改革政治 是个较有作为的国君 土地 方圆 没有谁 蒙蔽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议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 赵 韩 魏闻之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威王说 好 就下了一道命令 所有大臣 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得上等奖赏 书面劝谏我的 得中等奖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 议论我过失 并传到我耳朵的 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 许多大臣都来进谏 门前庭院像集市一样 几个月后 有时偶而还有人进谏 一年以后 即使想要说 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 赵 韩 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 都到齐国来朝见 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战胜了敌国 议论 当面指责 人们会集的地方 门前和庭院像集市一扬热闹 有时 间或 偶尔 一整年 朝拜 归纳整理 一 词类活用1 朝服衣冠 朝 名词作状语 2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 3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4 闻寡人之耳者 闻 动词使动用法 二 古今异义1 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 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 4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 三 句式1 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2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3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 兼介词结构后置 4 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二 一词多义1 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2 时时间进又何间焉3 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早晨 朝庭 间或 偶然 参与 以 为美 漂亮好看 偏爱 私情 朝见 谤讥于市朝 公共场合 5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哪一个 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 同 熟 仔细 6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上等 送上 进献 7 乃下令受下赏 颁布 下达 下等 8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 及 比的上 像 如 9 邹忌修八尺有余欲有求于我也 通 又 连接整数和零数 与 无 相对 于 欲有求于我也 皆以美于徐公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对 比 到 在 闻 闻寡人之耳者 燕 赵 韩 魏闻之 使 听说 听说 乃重修岳阳楼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建 整修治理高 长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京中有善口技者王曰 善 善事好 长处 擅长好 表示同意 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立有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ji n间或 偶尔ji n参与ji n夹杂ji n一会儿ji n暗中 暗暗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得意炫耀自喜自信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格外偏爱极尽赞美 吾孰与徐公美 自信又怀疑 徐公何能及君也 畏惧讨好有点勉强 吾与徐公孰美 更加怀疑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礼貌尊重敷衍逢迎 问美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徐公孰美 我与徐公孰美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 比美 思美 妻 妾 客 私 畏 求 孰视 自以为不如窥镜 又弗如远甚 邹忌比美 妻 妾 客为何不能直言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思考1 邹忌怎样想到入朝见威王呢 暮寝思之 不仅想到自己在小家庭中受蒙蔽 更联想到齐王拥地方千里 受蒙蔽的可能性不就更大吗 2 齐威王下令后 进谏者由 门庭若市 到 时时而渐进 再到 无可进者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 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齐王纳谏后 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皆以美于徐公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求王 生活小事 国家大事 见 邹忌是如何 讽 齐王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邹忌 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 受蔽 推及 邹忌先以自家故事引起齐王兴趣 然后再以小比大 以家比国 他劝说齐王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 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来阐明 纳谏 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避免了直接批评 触犯龙颜引起的杀身之祸 贴切自然 入情入理 使 王之蔽甚矣 的结论水到渠成 结果齐威王心悦诚服 欣然接受 邹忌之所以进谏成功 是因为他巧妙地运用了 设喻类比 委婉说理 的方法 你身边有哪些类似的典型人和事 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A邹忌 1 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发现问题并分析思索 2 在政治上有除弊革新的责任感 敢于坚持真理 3 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 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 摆事实 讲道理 说服对方 B 齐威王 1 心胸宽阔 气度宏大 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 2 有革除弊端 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3 明智而有作为的人 虚心纳谏 正视自己的缺点 乐于接受劝说 显示了他政治家的风度和襟怀 召公谏厉王弭 m 谤 厉王虐 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 民不堪命矣 王怒 得卫巫 使监谤者 以告 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 王喜 告召公曰 吾能弭谤矣 乃不敢言 召公曰 是鄣zh ng之也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川雍 y ng 而溃 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 决之使导 为民者 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瞽g 献典 史献书 师箴 瞍s u赋 朦诵 百工谏 庶人传语 近臣尽规 亲戚补察 瞽 史教诲 耆q 艾修之 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 犹土之有山川也 财用于是乎出 犹其有原隰 x 衍沃也 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 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 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 而宣之于口 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 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 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 乃流王于彘 召公说 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 堵住人民的嘴 比堵塞河流更严重 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 伤害人一定很多 人民也是这样 因此 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 使它通畅流淌 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 使他们畅所欲言 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 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 让盲乐师进献乐曲 让史官进献史籍 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 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 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 让百官进谏 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 让近臣尽力规劝 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 监察朝政 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 史籍之言教诲天子 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 然后 由天子斟酌处理 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 就像土地上有山水 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 又如土地上有高原 洼地 低平之地 水浇之田 衣服 食物也从这里出产 人民用嘴发表意见 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 推行好的防止坏的 就能使财用 衣食增多起来 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 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 怎么能加以堵塞呢 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 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 从此以后 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 过了三年 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出自刘向的 说苑 正谏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 吴王要攻打楚国 遭到大臣的反对 吴王很恼火 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 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 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 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 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 每天早晨 他拿着弹弓 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 露水湿透他的衣鞋 接连三天如此 吴王很奇怪 问道 这是为何 侍卫道 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 它一面唱歌 一面吸饮露水 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 螳螂想捕蝉 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 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 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 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 吴王一听很受启发 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比喻目光短浅 只想到占别人的便宜 不想到另外有人在算计他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欢射鸟 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 但鸟跑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