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书文言文的翻译.doc_第1页
红皮书文言文的翻译.doc_第2页
红皮书文言文的翻译.doc_第3页
红皮书文言文的翻译.doc_第4页
红皮书文言文的翻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皮书文言文的翻译第十一单元 人物传奇六十二 邴原泣学邴原幼时就丧父,(只有)几岁时,(每次)从书塾经过就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是可以的!”邴原说:“我没有钱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愿意)白教你知识,不求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和论语。六十三 曾子杀彘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去,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去集市后回来,曾子就想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恰当的教育方法。于是就(杀猪)煮了。六十四 刘宣苦读成才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处当兵,为卫使养马,日日夜夜都在马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于是卫使便给他好的待遇,不久,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认为这必定是饱读诗书的老儒生的作品,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大了。六十五 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回来,王恭的族叔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于是对他说: 你从东晋国都建康回来,所以有很多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吗?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而自己却没有竹席可以坐了,于是就坐在草垫上。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王恭回答说: 您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就没有多余的东西。六十六 景公发粟景公在位时,连下好几天雪还不放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好几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如今君王不能实行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忍饥挨饿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六十七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公仪休做鲁国宰相而且喜欢吃鱼,全鲁国的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公仪休(都)不接受,他的弟弟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是为什么?。(公仪休)说:“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们送我的鱼)。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责求别人的表现,有不敢责求人的表现,就将违法曲断;违了法,就要(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免去了宰相的职务,那(我)虽然喜欢(吃)鱼,这些人必定不能送给我鱼,(这时)我就不能自己供给鱼了。如果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而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即使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我(也)能经常自己供给(自己)鱼。这(就)是明白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明白别人替自己(打算),不如自己给自己(打算)。”六十八 王安石待客王安石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到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萧氏子心里感到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六十九 唐太宗论弓矢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璃说:“朕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朕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朕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达到分辨出好坏朕靠着弓骑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更何况天下大事了,哪能够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召见,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七十 锅巴救命吴郡人陈某,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某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藏起来,回家的时候就赠送给母亲。后来正值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主簿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于是就带着(锅巴)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主薄靠锅巴活了下来。七十一 孙叔敖纳言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唁。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愿听您剩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千万不要轻易索取别人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的太好了,我记住了。”七十二 文公伐原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附近的孟门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第十二单元 寓言故事七十三 鲍君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想捕获獐子,套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走了獐。过路人想想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一条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回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腌鱼,惊怪地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去。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好了,就更说这神特别灵。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腌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这人说,这是我的咸鱼呀!哪里有什么神灵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七十四 三人成虎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答道。 “如果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回答道: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然而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庞恭就跟魏王告辞,庞恭刚走后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七十五 晏子仆御晏子担任齐国宰相的时候,有次出门,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替国相驾车,车上有着遮蔽阳光和雨的伞,用鞭子赶着四匹(高大的)马,神情得意的样子,自以为了不起。不久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与他离婚。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做了齐国的国相,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志向远大和深谋远虑,总是态度谦和。现在你身长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样子,好像还很满足。因此我要求离开你。”后来,丈夫便自觉地抑制自己的骄态,保持谦卑。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七十六 赵襄子学御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子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子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七十七 害群之马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知道。”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知道。”黄帝说:“这位少年,真是了不起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推辞不说,黄帝又继续追问。少年说:“治理天下的人,这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两样呢?也是去掉其中不好的马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牧童“天师”而退去。七十八 金壶丹书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看,里面有一张用朱砂写的字条:“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有道理!就像你所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不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七十九 晏子谏杀烛邹齐景公喜欢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飞走了。齐景公发怒,下令要杀死他。晏子在旁边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把罪行一条一条列举给他听然后再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晏子叫烛邹来,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第三条罪行。”晏子列举烛邹罪行完毕了,请求齐景公处死他。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先生您的教导!”八十 宋昭公出亡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才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八十一 窃糟有位喜好佛学的客人,每次和人们谈论道理时,一定搬出佛学来压倒对方,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刘基对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擅于制千日之酒。鲁国人向他们请教方法,但无法获得。有一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在酿酒人的家里寄宿,偷取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的酒浸泡,然后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鲁国人喝了,都认为是中山国的酒。一日,那酒店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要来喝喝看,才一入口就忍不住吐了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糟泡出来的漕汁啊!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但我想真佛会笑您不过是学到一些糟粕罢了。”八十二 哀溺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暴涨得很厉害,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渡湘江。船渡到了河中间,船破了,(大家)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像平常一样(顺利地游水)。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游泳游得最好,如今为什么落在后面了?”(他回答)说:“我腰上(系着)很多钱,太重了,因此落后了。”同伴又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大声地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太蒙昧了!性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呢?”(这个人)又摇了摇头。于是(他)淹死了。我很怜悯他。如果(大家)都像这样,难道不会因为巨额钱财而淹死更多的人吗?于是,我写了哀溺。八十三 罴说鹿害怕貙,貙害怕虎,虎又害怕棕熊。棕熊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样站着,非常有力而且严重地伤害了人们。 楚国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模仿出多种野兽的叫声。他悄悄地拿着弓箭和火种来到山上。模仿鹿的叫声来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用火种向它射去。貙听到了鹿的叫声,快速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貙很害怕,于是就模仿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貙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叫声又赶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的棕熊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这时,棕熊听到了就出来寻找同类,找到的却是人,棕熊就揪住他、搏击他、捉住他、撕裂他,最后把他吃掉了。 现在那些没有真正的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一个不成为熊的食物的。八十四 楚人养狙楚国有个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众多猕猴,让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