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解答解答 5 5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 5 5 13 5 5 13 分分 数学秘籍 解析几何通法 一设 二联立 三判别 四韦达 1 化简的 救命稻草 点在曲线上 把点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上 2 直线与曲线相交联立方程组 利用韦达定理的根与系数关系 例 联立方程组22 1 1 43 yk x xy 消去y得 2222 34 84120kxk xk 设 1122 A x yB xy 则 22 1212 22 8412 3434 kk xxxx kk 3 向量对应坐标成比例 向量模的关系 4 等分点构造向量 得出对应坐标成比例 向量模的关系 5 面积 2 1 ABhS a kAB 2 1 22 00 BA CByAx h 6 垂直令 k k 1 7 对称 倾斜角互补 斜率互为相反数令 kk 8 对称点 0000 yxAyxA 为 9 几何意义 1 22 byax 表示点 yx到点 ba的距离 或表示以 ba为圆心 半径不确定的同心圆 2 ax by 表示点 yx到点 ba的斜率 3 表示与直线平行 截距不确定的直线yxb 202 yx 4 ax 表示x到a的距离 10 分类讨论 讨论谁为直角 斜率是否存在 曲线是否完整 2 知识归纳 直线与圆 一 直线斜率 点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k 00 yx 12 22 CC d AB 11 0 lAxByC 22 0 lAxByC 题型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垂径定理 例 1 与 1 判断位置关系 2 求弦长01 yxl1 22 yxC 例 2 同步练习 直线被圆截得弦长 04 yx 222 22 yx 例 3 圆到距离为的点有 个 821 22 yxC 01 yx2 例 4 直线与曲线有一个公共点 求的范围kxy 2 1yx k 例 5 同步练习 两圆相交于两点 1 3 和 两圆的圆心都在直 1 m 线上 则的值为 0 cyxcm 例 6 在圆上 与直线 距离最小的点 4 22 yxl01234 yx 例 7 直线与圆在第一象限内有两个不同交点 mxy 3 3 1 22 yx 则的取值范围是 m 例 8 圆 点 A 1 0 B 1 0 点 P 是圆 C 143 22 yxC 的一个动点 求最大值 最小值以及对应的 P 点坐 22 PBPAd 标 答案 5 24 5 18 74 1max pyxf 5 16 5 12 34 2min pyxf 例 9 若实数满足求及取值范围yx 3 2 xy 3 1 x y myxb 2 答案 6 213 6 33 m 15 32 b 例 10 同步练习 某圆形拱桥的水面跨度 20m 拱桥高度 4m 现有一船 3 宽 10m 水面以上高 3m 这船能否从桥下通过 答案 可以通过 40 5 14 5 10 2 2 2 yyx1 3 y 参考答案 答案 1 相交 2 3 3 个 4 或 5 3 222 1 1 k2 6 7 5 6 5 8 3 32 1 精题训练 北京卷 1 10 东城一模 文 经过点 2 3 且与直线垂直052 yx 的 直线方程为 2 10 西城 期末 若直线与圆01 yx012 22 axyx 相切 则 a 3 10 北京一模 文 已知圆的方程为0862 22 yxyx 那么 该圆的一条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4 10 崇文一模 文 若与圆相切 则为 yxb 22 2xy b A B C D 4 2 2 2 2 5 10 西城二模 文 圆心在x轴上 且与直线xy 切于 1 1 点 的圆的方程为 6 10 海淀二模 文 已知直线 12 10 10lxylxy 则 12 l l之 间的距离为 7 10 东城 期末 若直线与圆相切 5120 xym 22 20 xxy 则 m 8 05 北京 文 从原点向圆 0 作两条切线 则该2712 22 yyx 圆 夹在两条切线间的劣弧长为 9 10 海淀期末 文 若直线l与直线7 1 xy分别交于点QP 4 且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 1 1 则直线l的斜率为 10 10 东城二模 文 若曲线的一条切线 与直线 2 2yx l 084 yx 垂直 则切线 的方程为 l 参考答案 1 2 2 3 012 yx 4 B 5 280 xy 22 2 2 yx 6 2 7 8 或 18 8 2 9 3 1 10 420 xy 知识归纳 椭圆 一 椭圆 7 准线方程 c a x 2 8 焦准距 c b2 9 通 径 2 2b a 过椭圆的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 10 焦半径 0201 exaPFexaPF 11 焦点弦 通过焦点的弦 2 min 2b L a 为为为为为为 12 弦长 2 AB12AB12 2 AB 1 Lxx1kyy1 k a k 2 1 3 焦点三角形 21F PF 5 1 1 PF 2 PF 2a 2 21F F 2c 3 222 cba 4 10 e a c e 5 在 21F PF 中 则 21PF F 2 tan 2 21 bS PFF 6 参数方程 sin cos by ax 7 切线方程 椭圆 22 22 1 0 xy ab ab 上一点 00 P xy处切线 00 22 1 x xy y ab 题型 1 离心率 斜率 焦点三角形第一定义 精题训练 北京卷 1 07 北京 文 椭圆的焦点为 两条准线 22 22 1 0 xy ab ab 1 F 2 F 与轴的交点分别为 若 则离心率的范围是 xMN 12 MNFF A B C D 1 0 2 2 0 2 1 1 2 2 1 2 2 10 西城一模 文 若椭圆上存在点 使得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PP 之比为 2 1 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 1 4 1 2 1 3 1 1 3 1 1 3 1 3 10 东城一模 文 点 P 是椭圆上一点 F1 F2是椭圆两1 1625 22 yx 个焦点 且 PF1F2内切圆半径为 1 当 P 在第一象限 P 点的纵坐标为 4 10 海淀一模 文 直线与圆相交于 A B12 byax1 22 yx 两点 其中是实数 且是直角三角形 O 是坐标原点 则点ba AOB 6 P与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 ba 1 0 A B C D 12 2212 提示 即 于是点 P与点 2 2 2 1 22 ba d lO为 1 2 2 2 b a ba 为 1 0 2 2 2 1 2 2 bba 参考答案 1 D 2 D 3 4 A 8 3 精题训练 全国卷 1 10 安徽 理 设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C 23cos 1 3sin x y 直线 为 则曲线上到 距离为的点的个数 l320 xy Cl 7 10 10 A 1 B 2 C 3 D 4 2 09 全国 I 理 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 右准线为 2 2 1 2 x Cy Fl 点 线段交于点 若 则 Al AFCB3FAFB AF A B 2 C D 3 23 3 10 全国 理 已知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是短轴的一个端点 FCB 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 且 则的离心率为 BFCDFDBF2 C 4 08 全国 I 理数 在中 若以ABC ABBC 7 cos 18 B 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 AB Ce 7 5 10 全国 II 理 已知椭圆 22 22 1 0 xy Cab ab 的离心率为 3 2 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 0 k k 的直线与C相交于AB 两点 若 3AFFB 则k 6 08 山东 理 设椭圆的离心率为 焦点在轴上且长轴长为 26 1 C 13 5 x 若曲线上的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8 则曲 2 C 1 C 线的标准方程为 2 C A B C D 1 34 2 2 2 2 yx 1 513 2 2 2 2 yx 1 43 2 2 2 2 yx 1 1213 2 2 2 2 yx 参考答案 1 B 2 A 3 4 5 2 6 A 3 3 3 8 题型 2 轨迹几何意义 1 同步练习 和轴相切 并和圆外切的动圆的圆心轨迹方程x1 22 yx 是 2 同步练习 若圆的弦长为 2 则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912 22 yx 为 3 同步练习 若圆 求过点 A 1 2 所作的弦的中点 P 的轨9 22 yx 迹 提示 垂径定理 4 必修 2 课本 P104 B 组第 2 题 求与两定点的距离 2 3 2 1 BA 的比为的点的轨迹方程 答案 2 3227 22 yx 5 05 江苏 文 圆与圆的半径都是 1 过动点 P 分 1 O 2 O4 21 OO 别作圆 圆的切线 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 使得 1 O 2 O 8 试建立适当坐标系 求动点 P 轨迹方程 答案 PNPM2 33 6 22 yx P O1O2 N M 6 07 北京 文 如图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 ABCD 2 0 M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点在边所在直线AB360 xy 11 T AD 上 I 求直线方程 AD II 求矩形外接圆的方程 ABCD III 若动圆过点 且与矩形的外接圆外切 求动P 2 0 N ABCD 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P D T N O A B C M x y 答案 I II III 动圆的圆320 xy 22 2 8xy P 心的轨迹方程为 22 1 2 22 xy x 7 09 海南 理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焦点在Cxoy 轴上 它的一个顶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分别是 7 和 1 x 求椭圆的方程 C 若为椭圆上的动点 为过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上的点 PCMPx 9 求点的轨迹方程 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OP OM M 答案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C 22 1 167 xy 其中 2222 169 16112xy 4 4x i 时 化简得 点的轨迹方程为 3 4 2 9112y M 轨迹是两条平行于轴的线段 4 7 44 3 yx x ii 时 3 4 22 22 1 112112 16916 xy 4 4x 1 当时 点的轨迹为中心在原点 实轴在轴上的 3 0 4 My 双曲线满足的部分 2 当时 点的轨迹为44x 3 1 4 M 中心在原点 长轴在轴上的椭圆满足的部分 3 当x44x 时 点的轨迹为中心在原点 长轴在轴上的椭圆 1 Mx 题型 3 对称 斜率互为相反数 倾角互补令 kk 1 08 天津 理 文 已知圆C的圆心与抛物线 2 4yx 的焦点关于直线 yx 对称 直线4320 xy 与圆C相交于AB 两点 且6AB 则圆C的方程为 2 09 宁夏 理 文 已知圆 1 C 2 1 x 2 1 y 1 圆 2 C与圆 1 C关于 直线10 xy 对称 则圆 2 C的方程为 A 2 2 x 2 2 y 1 B 2 2 x 2 2 y 1 C 2 2 x 2 2 y 1 D 2 2 x 2 2 y 1 3 10 蒋叶光 编写 直线与圆交于1 kxy04 22 mykxyx 两点 且关于直线对称 求的值NM NM 0 yxkm 10 4 08 北京 理 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圆的两yx 22 5 1 2xy 条切线 当直线关于对称时 它们之间的夹角为 12 ll 12 ll yx A B C D 30 45 60 90 5 经典 10 崇文二模 文 已知圆的方程 过作 22 25xy 4 3 M 直线与圆交于点 且关于直线对称 则直 MA MB A B MA MB3y 线的斜率等于 AB 参考答案 1 2 B 3 0 4 C 5 22 1 18xy 3 4 题型 4 定点 定值产生原因 对称点 0000 yxAyxA 为 恒过定问题 恒过定点 00 xxkyy 00 y x 1 恒过定点 2 kxy 2 恒过定点 1 kkxy 3 恒过点 032 yx 化成一般式 合并同类项 令每项都为 0 即可 4 若 则直线恒过点 0 22 BA0 ByAx 5 恒过点 提示 化成 0 mymx0 1 yxm 6 为轴上的动点 为圆的两条切线 切1 1 22 yxQxBQAQ 点为 A B 证明 直线 AB 过定点 并求出定点坐标 11 提示 设 于是满足 0 mQ0 ymx 7 圆恒过定点 0 1 222 bybxyx 提示 令 0 1 2 22 byyxyx02 01 22 yxyxy 8 09 海淀二模 理 若直线与直线关于点 2 1 对 4 1 xkyl 2 l 称 则直线恒过定点 2 l 9 10 蒋叶光 编写 直线恒过定点 034 kykx 参考答案 1 0 2 2 1 1 3 0 0 4 0 0 5 1 0 6 0 0 7 2 1 与 0 1 8 0 2 9 3 4 精题训练 1 10 崇文一模 文 椭圆短轴端点 22 22 10 xy ab ab 0 3D 过作直线 与椭圆交于另一点 与轴交于点 不同于 1 2 e DlMxA 原点 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交轴于点 OMxNDNxB 求椭圆的方程 求证为定值 OBOA 12 答案 22 1 43 xy OA OB 4 33 4 3 k k 结论 过短轴端点作直线交椭圆于 A 作其关于轴的对称点 B 0 bx 则这线在轴的截距乘积为x 2 a 2 09 北京 理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2 22 1 0 0 xy Cab ab 右准线方程为3 3 3 x 求双曲线的方程 C 设直线 是圆上动点处的切线 l 22 2O xy 0000 0 P xyx y 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 证明 的大小为定值 lC A BAOB 答案 I II 的大小为 2 2 1 2 y x AOB 90 为定值 AOB 90 0 OBOA 1 OBOA kk OBOA 3 经典 10 东城期末 理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 一个焦点C 且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是 0 2 F2 1 求椭圆的方程 C 若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一点的横坐标为 过点作倾斜角互CP1P 补的两条不同的直线 分别交椭圆于另外两点 PAPBCA 求证 直线的斜率为定值 BAB 求面积的最大值 PAB 13 y O x B A P F1 F2 答案 I II 设 22 1 42 yx PB2 1 yk x 则 令 AA A xy BB B xy 2 2 2 22 1 2 BB kk xx k 得 为定值kk 2 2 2 22 2 A kk x k 2 AB AB AB yy k xx III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面积的最大值为 2m PAB 2 4 经典 09 辽宁 理 椭圆 C 过点 A 3 1 2 焦点 1 0 1 0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E F 是椭圆 C 上两个动点 如果直线 AE 的斜率与 AF 的斜率互为 相 反数 证明直线 EF 的斜率为定值 并求出这个定值 答案 1 22 1 43 xy 直线 EF 的斜率为定值 其值为 1 2 6 10 东城一模 文 椭圆离心率为 0 1 2 2 2 2 ba b y a x C 2 3 以原点为圆心 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相切 02 yx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设 P 4 0 M N 是椭圆 C 上关于轴对称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 x 连结 PN 交椭圆 C 于另一点 E 求直线 PN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3 在 2 的条件下 证明 直线 ME 与轴相交于定点 x 14 答案 1 2 因为不符合题意 1 4 2 2 y x C0 k 3 令 6 3 00 6 3 kk或 0 12 122 2 yy xxy xxy 得 7 10 东城一模 理 椭圆的离心率为 22 22 1 xy C ab 0 ab 1 2 以原点为圆心 椭圆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60 xy 求椭圆的方程 C 设 是椭圆上关于轴对称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 4 0 PABCx 连结交椭圆于另一点 证明 直线与轴相交于定点 PBCEAExQ 在 的条件下 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 两点 QCMN 求的取值范围OM ON 答案 I II 设点 则 22 1 43 xy 11 B x y 22 E xy 直线的方程为 直线与 11 A xy AE 21 22 21 yy yyxx xx AE 轴相交于定点 III 斜率存在时 设为 x 1 0 QMN 1 ym x MNMN OM ONx xy y 2 22 512533 4344 43 m mm 2 22 512533 4344 43 m mm 当斜率不存在时 故 5 4 4 OM ON 5 4 OM ON 5 4 4 探究 恒过定点的条件 过点 P作直线交于 B C 点 作 B 点关于 0 2 a 轴的对称点 A 连接 AC 则直线 AC 恒过 1 0 x 10 经典 07 山东 理 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焦点在 x 轴 上 椭圆 C 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 3 最小值为 1 15 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若与椭圆 C 相交于 A B 两点 A B 不是左右顶mkxyl 点 且以 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 C 的右顶点 求证 直线 过定点 l 求坐标 答案 直线 过定点 定点坐标为 22 1 43 xy l 2 0 7 11 经典 10 四川 理 定点 A 1 0 F 2 0 定直线 不 2 1 xl 在轴上的动点 P 与点 F 的距离是它到直线 的距离的 2 倍 设点 P 的轨xl 迹为 E 过点 F 的直线交 E 于 B C 两点 直线 AB AC 分别交 于点 M Nl 求 E 的方程 试判断 以线段 MN 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 F 并说明理由 答案 I x2 1 y 0 II 当直线 BC 与 x 轴不垂直时 M 点的 2 3 y 坐标为 1 1 31 2 2 1 y x 2 12 12 93 22 1 1 y y FM FN xx A 0 当直线 BC 与 x 轴垂直 方程为 2 2 22 22 81 4 3 4349 4 1 33 k k kk kk x 2 0综上 0 即 FM FN 2 333 222 FM FN AFM FN A 故以线段 MN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F 12 蝴蝶定理 03 北京 理 如图 椭圆的长轴 A1A2与 x 轴平行 短轴 B1B2在 y 轴上 中心为 M 0 r 0 rb 写出椭圆的方程 求椭圆的焦点坐标及离心率 直线交椭圆于两点直线xky 1 0 22211 yyxDyxC 交椭圆于两点xky 2 0 44433 yyxHyxG 16 求证 43 432 21 211 xx xxk xx xxk 对于 中的 C D G H 设 CH 交 x 轴于点 P GD 交 x 轴于点 Q 求证 OP OQ 证明过程不考虑 CH 或 GD 垂直于 x 轴的情形 答案 I 椭圆为焦点为 1 2 2 2 2 b ry a x 22 1 rbaF 离心率 22 2 rbaF 22 a ba e II 分别联立方程组 直线 CD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 得xky 1 整理得 222 1 222 barxkaxb 根据韦达定理 得 0 2 22222 1 22 1 22 bararxakxkab 故 2 1 22 2222 21 2 1 22 2 1 21 2 kab bara xx kab rak xx rk br xx xx 1 22 21 21 2 将直线 GH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 同理可得 xky 2 rk br xx xx 2 22 43 43 2 由 得所以结论成立 21 212 22 21 211 2xx xxk r br xx xxk 证明 设点 P p 0 点 Q q 0 由 C P H 共线 得解得 22 11 2 1 xk xk px px 2211 2121 xkxk xxkk p 由 D Q G 共线 同理可得 43 432 21 211 3221 3221 xx xxk xx xxk xkxk xxkk q 由 变形得 即 4211 41 3221 32 xkxk xx xkxk xx 4211 4121 3221 3221 xkxk xxkk xkxk xxkk 17 所以 OQOPqp 即 题型 5 垂直平分线 PBPA 垂直圆的直径 令 1 21 kk 0 OBOA k k 1 1 10 西城二模 文 已知椭圆 0 1 2 2 2 2 ba b y a x C的离心率为 3 6 椭圆 C 上任意一点到椭圆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6 I 求椭圆的方程 C II 设直线2 kxyl与椭圆交于两点 点 0 1 且CBA P 求直线l的方程 PBPA 答案 I 椭圆 C 的方程为 22 1 93 xy II 直线 l 的方程为 2020 xyxy 或 2 难度的顶峰 10 海淀二模 文 给定椭圆 22 22 1 0 xy Cab ab 称圆心在原点O 半径为 22 ab 的圆是椭圆 的 准圆 若椭圆 C 的 一个焦点为 2 0 F 其短轴上的一个端点到 的距离为3 I 求椭圆 的方程和其 准圆 方程 II 点 P 是椭圆 C 的 准圆 上的一个动点 过点 P 作直线 12 l l 使得 12 l l与椭圆 C 都只有一个交点 且 12 l l分别交其 准圆 于点 M N 1 当 P 为 准圆 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时 求 12 l l的方程 2 求证 MN 为定值 答案 I 椭圆的方程为 2 2 1 3 x y 准圆的方程为4 22 yx 18 II 1 12 l l方程为2 2 xyxy 2 当 12 l l中有一条无斜率时 不妨设 1 l无斜率 则直线方程为 3 x或3 x 1 l与准圆交于点 1 3 1 3 经过点 1 3 或 1 3 且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1 y 或 1 y 即 2 l为1 y 或1 y 显然直线 12 l l垂直 同理 可证 1 l方程为3 x时 直线 12 l l垂直 当 12 l l都有斜率时 设点 00 yxP 4 2 0 2 0 yx 设过点 00 yxP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为 00 yxxty 则 00 2 2 1 3 ytxytx x y 消去y得到 03 3 2 00 2 txytxx 即03 3 6 31 2 0000 22 txyxtxytxt 0 3 3 31 4 6 2 00 22 00 txyttxyt 化简得到 012 3 2 000 2 2 0 ytyxtx 由4 2 0 2 0 yx 得0 3 2 3 2 000 2 2 0 xtyxtx 设 12 l l的斜率分别为 21 t t 因为 12 l l与椭圆都只有一个 公共点 21 t t满足上述方程 0 3 2 3 2 000 2 2 0 xtyxtx 1 21 tt 即 12 l l垂直 综合 知 12 l l垂直 所以线段 MN 为准圆4 22 yx的直径 MN 19 题型 6 最值问题导数 不等式 二次函数 弦长 面积弦长公式 a kAB 2 1 1 06 北京 理 已知点 动点满足条件 2 0 2 0 MN P 记动点的轨迹为 2 2PMPN PW 求的方程 W 若是上的不同两点 是坐标原点 求的最小值 A BWOOA OB 答案 1 2 当最小值2 1 22 22 x yx OBOAxAB 轴 2 2 10 海淀一模 文 已知椭圆的对称中心为原点 O 焦点在轴上 Cx 离心率为 且点 1 在该椭圆上 1 2 3 2 I 求椭圆的方程 C II 过椭圆的左焦点的直线 与椭圆相交于两点 若C 1 FlC A B 的面积为 求圆心在原点 O 且与直线 相切的圆的方AOB 7 26 l 程 答案 I 椭圆 II 圆 22 1 43 xy O 22 1 2 xy 3 08 北京 文 已知的顶点在椭圆上 在ABC AB 22 34xy C 直线上 且 2lyx ABl 当边通过坐标原点时 求的长及的面积 ABOABABC 当 且斜边的长最大时 求所在直线的方90ABC ACAB 程 20 答案 I 12 22 2ABxx 1 2 2 ABC SAB h A II 2 12 326 2 2 m ABxx A k 2 1 2 12 326 2 2 m ABxx 平行线间的距离为三角形的高h 2 2 m BC 所在直线的 222 22 210 1 11ACABBCmmm AB 方程为 1yx 4 08 北京 理 已知菱形的顶点在椭圆上 ABCDAC 22 34xy 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1 BD 当直线过点时 求直线的方程 BD 01 AC 当时 求菱形面积的最大值 60ABC ABCD 答案 1 2 20 xy 所以当时 菱形 2 34 34 3 316 433 Snn 0n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 ABCD4 3 5 10 东城二模 文 已知椭圆的短轴长为 22 22 1 0 xy Cab ab 2 且与抛物线有共同的焦点 椭圆的左顶点为 A 右顶点为 2 4 3yx C 点是椭圆上位于轴上方的动点 直线 与直线BPCxAPBP 分别交于两点 3y G H I 求椭圆的方程 C 求线段的长度的最小值 提示 利用平行线段成比例即可 GH 在线段长度取得最小值时 椭圆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GHCT 的面积为 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说明理TPA 1T 21 由 答案 椭圆的方程为 当时 C 2 2 1 4 x y 1 2 k 线段的长度取最小值 设直线 GH8 1 2 l yxt 则由 2 2 1 2 1 4 yxt x y 22 2220 xtxt 即 22 48 1 0tt 2 2t 由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得 得或 舍去 22 2 5 55 t 0t 2t 可求得或 2 2 2 T 2 2 2 T 6 10 宣武期末 理 已知直线 与圆 C l1 kxy 相交于两点 1 3 2 22 yxBA 求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提示 点差法 ABM 若为坐标原点 表示的面积 O kSOAB 求的最大值 1 3 2 2 k kSkf kf 答案 I 0342 22 yxyx 4 77 4 77 x II 时 的最大值为 3 3 k kf 2 33 22 提示 1 3 2 2 k kSkf 22 1 8 k k 由 0 1 3 3 3 3 24 32 k kk kf 3 3 k 得 时 最大值为0 3 74 3 74 k 3 3 k 2 33 7 10 东城期末 文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 一个焦点 且C 2 0 F 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是 2 3 求椭圆的方程 C 设点在椭圆的长轴上 点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当 0 mMCP 最小时 点恰好落在椭圆的右顶点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MP Pm 答案 椭圆的方程为 C1 1216 22 yx 当最小时 点恰 2 MP 2222 312 4 4 1 122 4 1 mmxmmxx MP P 好落在椭圆的右顶点 故对称轴 即 44 m1 m 4 1 m 提示 联立圆的方程与椭 min mMP4 2 2 2 4 mymx 圆的方程 使其判别式为 0 即为相切 8 10 北京 文 已知椭圆 C 的左 右焦点坐标分别是 2 0 2 0 离心率是 6 3 直线椭圆 C 交与不同的两点 M N 以线ty 段为直径作圆 P 圆心为 P 求椭圆 C 的方程 若圆 P 与 x 轴相切 求圆心 P 的坐标 提示 点 M t t 设 Q x y 是圆 P 上的动点 当 变化时 求 y 的最大值t 答案 2 2 1 3 x y P 0 3 2 圆 P 的方程 23 222 3 1 xytt 222 3 1 3 1 yttxtt 设cos 0 t 则 2 3 1 cos3sin2sin 6 tt 当 3 即 1 2 t 且0 x y取最大值 2 题型 7 数列 向量综合 1 10 辽宁 理 设椭圆 C 的左焦点为 F 过 22 22 1 0 xy ab ab 点 F 的直线与椭圆 C 相交于 A B 两点 直线 的倾斜角为 60o l 2AFFB I 求椭圆 C 的离心率 II 如果 AB 求椭圆 C 的方程 15 4 答案 I II 椭圆 C 的方程为 2 3 c e a 22 1 95 xy 2 07 全国 II 理 直角坐标中 以为圆心的圆与直线相O34xy 切 1 求圆的方程 O 2 圆与轴相交于两点 圆内的动点使成等OxAB PPAPOPB 比数列 求的取值范围 PA PB A 答案 1 圆的方程为 2 的取值范围为O 22 4xy PA PB A 2 0 提示 设 由成等比数列 得 P xy PAPOPB 即 222222 2 2 xyxyxy A 22 2xy 2 2 PA PBxyxy AA 22 2 4 2 1 xy y 24 由于点在圆内 故PO 22 22 4 2 xy xy 由此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2 1y PA PB A 2 0 3 08 全国 I 理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 焦点在轴上 两条渐Ox 近线分别为 经过右焦点垂直于的直线分别交于 12 ll F 1 l 12 ll 两点 已知成等差数列 且与同向 AB OAABOB BF FA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5 2 e 设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长为 4 求双曲线方程 AB 22 1 369 xy 题型 8 交点 等分点问题韦达定理 1 10 蒋叶光 编写 已知点和 直线 3 2 A 2 3 B 与线段存在公共点 求的取值范围02 yaxABa 提示 点在直线上 代数化 解得0 223 232 aa 2 5 3 4 a 2 10 海淀期末 文 已知 1 F为椭圆 2 2 1 2 x Cy 的左焦点 直线 1 xyl与椭圆C交于BA 两点 那么 11 F AFB 的值为 3 中点 10 宣武期末 文 椭圆 E 的焦点坐标 22 22 1 0 xy a b ab 为 点 M 在椭圆 E 上 1 F0 2 2 2 求椭圆 E 的方程 设 Q 1 0 过 Q 点引直线 与椭圆 E 交于两点 求线段lBA 中点的轨迹方程 ABP O 为坐标原点 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 E 有两个交点 且OCD 25 求 的半径 提醒 纷繁计算量 ODOC O 答案 22 1 84 xy 02 22 xyx 2 6 3 r 4 中点 06 北京 文 椭圆的两个焦点为 0 1 2 2 2 2 ba b y a x C F1 F2 点 P 在椭圆 C 上 且 211 FFPF 3 14 3 4 21 PFPF 求椭圆 C 的方程 若直线 l 过圆的圆心 M 交椭圆 C 于 A B 两024 22 yxyx 点 且 A B 关于点 M 对称 求直线 的方程 l 答案 1 49 22 yx 1 2 9 8 xy 5 中点 10 西城一模 理 椭圆1 4 2 2 y x短轴的左右两端点为 直线1 kxyl与轴 轴交于两点交椭圆于两点BA xy FE DC I 若 求直线l的方程 FDCE II 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21 k k 若1 2 21 kk 求的值 CBAD k 提示 分类讨论 答案 I 直线 l 的方程为210210 xyxy 或 II 提示 21 12 1 2 1 1 yx y x 平方得 22 21 22 12 1 4 1 yx yx 2 222221 11122 1 4 1 4 1 4 y xyxyx 又所以同理 21 1212 12 1 1 4 35 30 1 1 xx x xxx xx 即 2 1 31030 3 3 kkkk 解得或 26 21 1212 12 1 21 1 1 1 13 yx x xy yk y x 所以异号故舍去 6 三等分点 10 北京一模 文 已知 1 2 0 F 2 2 0 F两点 曲线 C上的动点P满足 1212 3 2 PFPFFF 求曲线C的方程 若直线l经过点 0 3 M 交曲线C于A B两点 且 1 2 MAMB 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 22 1 95 xy 3 3 5 xy 题型 9 动点问题 1 10 海淀期末 文 已知椭圆 C 1 4 2 2 y x 的焦点为 12 F F 若点 P在椭圆上 且满足 2 12 POPFPF A 其中O为坐标原点 则称 点P为 点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椭圆C上的所有点都是 点 B 椭圆C上仅有有限个点是 点 C 椭圆C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点 D 椭圆C上有无穷多个点 但不是所有的点 是 点 2 10 海淀 上期末 点P在曲线C 上 若存在过P的直 2 2 1 4 x y 线交曲线C于A点 交直线l 于B点 满足或4x PAPB 则称点P为 H 点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PAAB A 曲线 C 上的所有点都是 H 点 B 曲线C上仅有有限个点是 H 点 C 曲线C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H 点 D 曲线C上有无穷多个点 但不是所有的点 是 H 点 27 3 10 西城一模理 理 如图 在等腰梯形中 且ABCDCDAB 设 2 0 DAB 以为焦点且过点的双ADAB2 BA D 曲线的离心率为 1 e 以为焦点且过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2 e 则DC A A 随着角度 的增大 1 e增大 21e e为定值 B 随着角度 的增大 1 e减小 21e e为定值 C 随着角度 的增大 1 e增大 21e e也增大 D 随着角度 的增大 1 e减小 21e e也减小 提示 双曲线减小 椭圆增大 AB CD 4 2011 海淀期中 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是坐标原点 设函xOyO 数的图象为直线 且 与轴 轴分别交于 2 3f xk x llxyA 两点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B 存在正实数 使 的面积为的直线 仅有一条 mAOBml 存在正实数 使 的面积为的直线 仅有两条 mAOBml 存在正实数 使 的面积为的直线 仅有三条 mAOBml 存在正实数 使 的面积为的直线 仅有四条 mAOBml A B C D 28 参考答案 1 B 2 D 3 B 4 D 知识归纳 双曲线 1 定 义 平面内动点 P 与两定点 F1 F2距离差等于定长 2a ca 0 当 2121 2FFaPFPF 为双曲线 当 2121 2FFaPFPF 为以 21F F为端点的两条射线 当不含绝对值 轨迹为一条射线或双曲线的一支 2 标准方程 1 2 2 2 2 b y a x 0 0 ba 谁正谁为a 1 定义域 值域 ax R 2 焦点 0 1 cF 0 2 cFac 3 实轴长 半实轴长 aAB2 aBOAO 4 虚轴长 半虚轴长 b2b 5 焦距 半焦距 cFF2 21 cOFOF 21 6 离心率 1 a c e 7 渐近线 退化双曲线 令0 2 2 2 2 b y a x 即 a xb y 29 8 准线 c a x 2 9 焦渐距 焦点到渐进线的距离为b 10 焦准距 双曲线的焦点与其相应准线的距离 c b2 11 通 径 过的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 a b22 12 焦半径 01 exaPF 02 exaPF 13 等轴双曲线 且两渐近线相互垂直ba 2 e 14 共轭双曲线 实轴和虚轴交换 15 共渐近线双曲线 0tt 2 2 2 2 b y a x 特点 1 渐近线相同 2 焦距相等 3 两离心率平方倒数和为 1 3 焦点三角形 21F PF 1 21F Fc2 2 aPFPF2 21 3 1 a c e 4 222 bac 5 2 cot 2 21 bS PFF 30 6 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若双曲线 1 2 2 2 2 b y a x 渐近线 22 22 0 xy ab x a b y 若渐近线 x a b y 0 b y a x 双曲线可设 2 2 2 2 b y a x 若双曲线与1 2 2 2 2 b y a x 有公共渐近线 可设为 2 2 2 2 b y a x 7 点差法 椭圆 双曲线 圆 上 A B 两点 弦 AB 的中点1 22 n y m x 为 弦 AB 的斜率 则 00 y xM AB k m n k x y AB 0 0 典型例题 例 1 10 蒋叶光 编写 已知以为左右焦点的双曲线 21 F F 右支上点 其中的内切圆与轴切于点 1 916 22 yx M 21MF F xP 则的值为 2 1 PFPF 例 2 10 蒋叶光 编写 已知双曲线右支上点到1 22 yx baP 的距离为 求的值xy 2ba 解法一 又因为点在曲线上 2 11 ba d 2 ba baP 所以 即 这是错的 1 22 ba 2 1 ba 解法二 双曲线右支上点 故 1 22 yx baP ba 又因为 即1 22 ba 2 1 ba 例 3 10 蒋叶光 编写 若点在双曲线上 若 P1 2016 22 yx 9 1 PF 则 2 PF 31 解法一 1 或 17 这是错的 82 21 aPFPF 2 PF 解法二 只能在右支 故17 2 PF 例 4 若点双曲线在上 若 则 P1 2016 22 yx 11 1 PF 2 PF 例 5 若点在椭圆上 则 P1 1625 22 yx 2 PF 参考答案 1 8 2 3 17 4 3 或 19 5 3 2 1 ba 题型 1 离心率 焦点弦 焦点三角形 精题训练 北京卷 1 10 海淀二模 文 双曲线 22 1 169 xy 的焦距为 A 10 B 7 C 2 7 D 5 2 03 北京 理 以双曲线右顶点为顶点 左焦点为焦点的抛物1 916 22 yx 线的方程是 3 10 北京 理 双曲线 22 22 1 xy ab 离心率为 2 焦点与椭圆 22 1 259 xy 的焦点相同 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渐近线方程为 4 10 海淀期末 文 双曲线 22 2yx 的渐近线方程是 A yx B 2yx C 3yx D 2yx 5 10 海淀期末 理 双曲线 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2 2 1 3 y x 32 A 1 B 3 C 3 D 4 6 10 宣武期末 文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则 1 15 2 2 y xn n 设 为虚数单位 复数的运算结果为 i n i 1 7 10 东城二模 文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22 22 1 xy ab 0 0 ab 分别为 点在双曲线上 且轴 若 则双 1 F 2 FA 2 AFx 1 2 5 3 AF AF 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 B C D 2323 8 10 西城一模 理 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为 右焦点为 2 2 1 3 y x 1 A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 则最小值为 2 FP 12 PA PF 9 10 东城期末 理 直线过双曲线tx 的右焦点且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1 2 2 2 2 b y a x 0 0 ab 两点 若原点在以为直径的圆外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ABAB 围是 10 10 东城期末 文 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 22 22 1 0 0 xy ab ab 为 为双曲线上一点 且 则该双曲线离心率 1 F 2 FP 12 3PFPF 的取值范围是 11 10 东城二模 理 抛物线 2 2ypx 0 p 与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 0 ab 有相同的焦点F 点A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 且 AFx 轴 若l为双曲线一渐近线 则l倾斜角所在的区间可能是 33 A 0 6 B 6 4 C 4 3 D 3 2 参考答案 1 A 3 4 36 2 2 xy xy30 4 4 A 5 B 6 4 4 7 A 8 2 9 10 11 D 21 21 e 知识归纳 抛物线 1 定义 到定点 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 l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 1 ee 2 标准形式 为焦参数pppxy 0 2 2 1 焦点 0 2 p 2 准线 2 p x 3 通径 pAB2 4 焦半径 2 p xCF 5 焦准距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p 34 3 抛物线重要结论 设 中点为 2211 yxByxA 00 y xM 1 以 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 相切l 2 pxpxxAB 021 2 2 21 2 21 4 3pyy p xx 2 sin 2 4 p AB sin2 2 p S AOB 5 35 pBFAF 211 6 7 0 y p kAB 8 弦长公式 a kAB 2 1AB 9 切线方程 抛物线pxy2 2 上一点 00 P xy处的切线方程是 00 y yp xx 题型 1 离心率 斜率 焦点弦 精题训练 北京卷 1 05 北京 文 抛物线 的准线方程是 焦点坐标是 xy4 2 2 10 海淀期末 文 抛物线 2 4yx 的准线方程是 3 10 西城二模 文 在抛物线pxy2 2 上 横坐标为 2 的点到抛物线焦 点的距离为 3 则 p 4 10 宣武期末 文 设斜率为的直线l过抛物线焦点 且kxy8 2 F 36 和y轴交于点 A 若 为坐标原点 面积为 4 则的值为 OAF Ok A B C D 2 4 24 5 10 东城一模文 已知圆与抛物线的准线0 4 1 22 mxyx 2 4 1 xy 相切 则的值等于 m A B C D 2 323 6 10 东城期末 文 已知点在直线上 点在抛物线P50 xy Q 上 则的最小值等于 2 2yx PQ 参考答案 1 1 x 1 0 2 1 x 3 2 4 B 5 D 6 9 2 4 题型 2 定值 定点 1 04 北京 理 如图 过抛物线上一定点 P ypx p 2 20 xy 00 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 A B y00 xy 11 xy 22 I 求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的点到其焦点 F 的距离 p 2 II 当 PA 与 PB 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时 求的值 并 yy y 12 0 证明 直线 AB 的斜率是非零常数 37 y P O x A B 答案 1 距离为 2 8 5pyy y 12 0 2 k p yy p y AB 2 120 2 10 西城 期末 已知抛物线 直线与交xyC4 2 bkxyl C 于两点 为坐标原点 BA O 当 且直线 过抛物线的焦点时 求的值 1 klC AB 当直线的倾斜角之和为时 求 之间满足的关系OBOA 0 45kb 式 并证明直线 过定点 l 答案 1 2 直线 过定点 8 AB44 kbl 4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暑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 文艺界新质生产力
- 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 2025年儿科学各学科模拟竞赛试卷答案及解析
-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 医护关系现状调查
- 梁的刚度计算
- 2025年药学药物相互作用判断练习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常见情况处理流程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理科学病理标本切片鉴别诊断技巧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土豆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 露天矿山项目资金预算与成本控制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2590.1-2022 《毛茛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第1部分:金莲花》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13.2.2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教案
- 电机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13.2.1三角形的边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征兵考试题目及答案
- 依法服兵役课件
- 2025年药店继续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