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六:燃烧与灭火C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六:燃烧与灭火C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六:燃烧与灭火C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六:燃烧与灭火C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六:燃烧与灭火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六:燃烧与灭火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面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2. (2分)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B .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 .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D . 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3. (2分)以下是黄小民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的比较,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 . 反应剧烈程度:红磷燃烧比植物呼吸剧烈B . 硬度:金刚石比石墨大C . 生成物种类:化合反应比分解反应少D . 催化剂的质量:反应前比反应后大4. (2分)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 .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 .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 .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5. (2分)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火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 . 设法降低油井温度B . 降低石油着火点C . 设法阻止石油喷射D . 用沙子扑灭6. (2分)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 氧气B . 氮气C . 液化气D . 二氧化碳7. (2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焚烧垃圾,净化环境B . 植树造林,防沙降尘C . 回收金属,再生减污D . 煤气泄漏,关阀开窗8. (2分)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 . 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 .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C .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 .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9. (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冷水浇C . 液化气泄漏,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D . 扑灭图书档案火灾可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0. (2分)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灭火原理是( ) A .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 . 撤离可燃物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11. (2分)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 .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 . 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12.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B . 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可发生燃烧C . 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D . 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1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B .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C . 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D . 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14. (2分)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 .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15. (2分)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B . 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 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16. (3分)如图所示,向一个250 mL的烧杯中放入一个装有少量豆油的小铁盒,并加入适量的NH4NO3固体,点燃小铁盒内的豆油,再向烧杯中小心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此时观察到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再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会发现_,此实验说明通过_可以灭火。三、 综合题 (共6题;共21分)17. (2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_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2)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时利用了活性炭的_作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4)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 (5)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_ (6)查阅资料可知,米酒味道变酸是因为米酒中产生的醋酸杆菌使乙醇(C2H5OH)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另一种常见的液体食物变质是一种_氧化反应(填“剧烈”、“缓慢”)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可用_验证米酒味道变酸是生成了醋酸 18. (3分)(2011丹东)每空选择一种合适的物质用序号填空:石墨 食盐 蛋白质 洗洁精(1)常用于除去油污的是_(2)家庭常用的调味品是_(3)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_(4)豆腐富含的营养素是_19. (4分)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1)煤、_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质能、_(填一种)等 (3)“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 .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C .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20. (2分)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可能成为未来新能源,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生活中利用洗涤剂的_作用清洗衣服、餐具上的油污。 (3)室外野炊后,采用浇水的方式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_。 (4)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X,试推断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 21. (3分)下图为探究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熄灭的实验。(1)用燃烧的条件分析1中蜡烛熄灭的原因_; (2)用物质的性质分析II中蜡烛熄灭的原因_。 22. (7分)(2017桂林)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用品尼龙手套、铝壶、不锈钢刀、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2)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_(写一种);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_(填数字序号)人走灯灭 少用一次性筷子 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3)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_能,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四、 探究题 (共1题;共3分)23. (3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填写用途)(2)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色,说明_(分子性质)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