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 意义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 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 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的纵贯研究及实验方法,并着重研究音位、语法、词汇及交际能力的发展。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换句话说,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实际上可以视为同义语。那么,为什么我国语言学界,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界,关于这个问题却要区分“习得”和“学习”,并为此而争论呢?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关于语言习得的讨论,几乎全部集中在 Krashen关于“习得”与“学习”的理论上。那么,我们就先从Krashen的理论谈起。 可以说,Krashen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区分“习得”与“学习”之上。Krashen认为:习得是无意识的过程,如同第一语言掌握的过程。当习得发生时,习得者不一定总能意识到这个过程,他/她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他同时认为,学习是掌握有意识的知识,是“知道这种语言”(know about the language)。需要澄清的是,Krashen并没有认为课堂教学只是学习,而没有习得。由此可见,Krashen自己的主张是“习得”加“学习”。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Krashen认为,仅靠学习不能使得学习者达到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他看来,只有“习得”,而不存在“学得”。换句话说,按照他的观点,仅靠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没有听与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人们无法达到运用语言的程度。因为按照他的观点,仅依靠“学”,是学不“得”的。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作为一个通用的概念,在国外的文献中,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可以置换的。关于“习得”与“学习”的区分,只是Krashen的一家之言。比如,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之父”美誉的Ellis,就曾明确地在关于语言习得的专著中提到,他使用的语言习得的概念等同于语言学习(learning)。 至此,我希望说明的问题是: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对国外大多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来说,是不加以区分的,除非涉及到Krashen的理论,才会特别讨论这个问题。因此,当我们看到国际上有关研究文章 中提到“语言习得”这个用语时,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学习和掌握语言。而本文所指的语言习得正是指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二、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前面已提到语言包括主体语言或母语,以及客体语言或外语,方言对这两种语言的习得都有一定影响,现分析如下: (一)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 诚然,语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常通过对方言的喜爱表现出来。乡音作为个人归属的最明显的标志,带有浓重感情色彩,标志某人是某一群体的成员。从文化历史的层面上看,方言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较为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财富,方言是保存这些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途径。人们往往通过方言来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体现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些文艺作品来显示自己的方言的魅力,树立自己语言或方言的威信。 人自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必定是自己的方言,母语的习得从方言开始。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对于人们学习普通话大致有三大影响: 1、普通话辨音与发音能力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已在掌握方言母语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儿童时代所具有的语音感知能力、发音能力已经朝着方言的方向发挥了。他们成年后对方言母语的语音知觉就很敏感,对标准普通话的语音知觉就很不敏感,往往感知不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普通话辨音能力受到影响。成熟后的发音器官的活动也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定势,有时即使感知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也难以改变方言母语发音的习惯性定势,普通话语音发出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2、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的普通话如果存在发音错误或缺陷,往往给人口齿不清、说话含混的感觉,影响语言表达和交际。普通话有而方言没有的词语和句型方言区人往往不熟悉,只能听懂却不能积极地表达出来,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语和句型又不便翻译,只好放弃不用,只能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共有的词语和句型,以致词汇贫乏、句型单调,语言表达能力大受影响。以方言为内部语言的人往往缺乏普通话的语感,运用普通话交际时,还要经过一个内外部语言的转换过程。由于多了一道翻译的手续,他们理解和表达普通话的敏捷度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运用普通话交际时就没有运用方言交际那样流利自如,因而显得有些笨嘴拙舌。 3、心理上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对于方言母语有着难以割舍的认同心理,学习普通话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论三体带来的人性思考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 I 前言 . 1 第一章 “三体”呈现出的人物形象 . 2 1.1人性善和智慧的人物形象 . 2 1.2人性恶的代表人物形象 . 3 1.3在人性善恶中挣扎的人物形象 . 4 第二章 恶被放大的原因 . 5 2.1宗教信仰的缺失 . 5 2.2 民主人权被践踏 . 6 2.3 道德法律的沦丧 . 7 第三章 重新审视“三体”系列主人公人性中的善和恶 . 8 3.1由恶到善的转变 . 8 3.2由平常人的小善到至善 . 9 结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2 致 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刘慈欣,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出生于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电工程系,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刘慈欣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他的风格多次变换,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并开始赢得读者的喝彩。1999年发表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说鲸歌,同年首次以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xx年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刘慈欣最著名的作品是xx年5月开始连载于科幻世界的三体,开始受到读者和媒体方面的高度关注,各个方面的好评和赞誉接踵而至。三体开始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体I(原名地球往事),是“三体”系列第一部。小说是从“文革”开始的。讲述主人公叶文洁在文革中遭受种种迫害,导致她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仇恨。此时,外星“三体”文明正窥视着地球,叶文洁出于报复,意欲勾结外来文明侵略地球。 三体II黑暗森林,被公认为是“三体”系列写的最为精彩的一部。三体人开始了对地球文明的侵略。在空前浩劫面前,主人公罗辑站了出来,与地球上种种反对势力和ETO(地球上亲“三体”组织)斗智斗勇,与比地球更先进的“三体”文明之间取得了暂时的和平。 三体III死神永生,与三体文明之间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开始了,两个文明同归于尽。幸存下来的人类和“三体”人,终于认识到战争给双方带来的毁灭,都没有赢家,抛弃前嫌,并为重建新的宇宙秩序两个文明开始融合。 “三体”系列给读者展示的是一幅亦真亦幻的未来星球战争的场面,但是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个个人物的人生轨迹,给读者描绘了一个个鲜活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的是人性的思考。两个文明里善良的人们为了阻止战争,不惜牺牲生命;利欲熏心的为了个人利益,则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有些则在善与恶的边缘徘徊?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三体”呈现出的人物形象 第一章 “三体”呈现出的人物形象 科学幻想小说(Science 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其主旨在于探讨科学与人类的关系这既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特色又是它的局限。而三体在保留了核心主旨的同时,巧妙地将“人与社会”这一主流小说的经典命题融合进去,成为一部既包含奇诡想象、又富含人性哲理的深刻作品。 三体系列作为科学幻想小说的一次突破,它对人性的善与恶作了细致的刻画和直观的表现。 1.1人性善和智慧的人物形象 1379号监听员。 小说具体描写三体社会中的人物不多,其中1379号监听员最突出的一个具有善和智慧的代表,小说只用很短的篇幅提到了“三体”文明中鸽派人物,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379号监听员发出的警告信息,使三体文明失去一次生存的机会时,三体元首问他原因时,他回答:“但给了地球文明这样的机会?” 这个不显眼的人物形象明确地指出了文明之间是带有很多的共性:在文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生存作为第一要义都是必须首先被满足的;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人性善和智慧永恒存在。 但是在人类社会中,小说中表现人性善和智慧的人物形象比比皆是。放荡不羁,耿直善良的刑警史强;打进科学边界(地球三体组织ETO的合法外衣)的卧底汪淼;四个面壁者:弗里德里克.泰勒、曼努尔.雷迪亚斯、比尔.西恩斯、罗辑。 史强。 三体I中,在塑造史强这个耿直但不得志的人物形象时,刘慈欣用白描手法把他刻画的活灵活现。作者没有将史强这个人物形象写成高大全,而是从真实角度来展现史强既放荡不羁,又善良真诚且充满智慧的一个有血有肉的警察。 在数名有成就的科学家离奇死亡时,史强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出现在读者面前,他不修边幅、不懂礼节。史强被汪淼瞧不起,两个人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但是,关键时刻,史强还是不计前嫌地帮助汪淼走出了精神危机。 史强坚信“邪乎到家必有鬼”,他的心态反应出了他作为优秀刑警,具有敏锐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 初稿 ) 题 目: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教师:庄逸云 准考证号: 390102100569 考生姓名:陈阳武 资阳市雁江区 工作单位: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初级中学 写作时间:xx年8月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老师:庄逸云 作者:陈阳武 准考证号:390102100569 内容摘要: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 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 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 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 关键词:西游记 猪八戒 形象分析 西游记上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 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刻画的几位人物形象,孙悟空是和猪八戒无疑是最为典型和 成功的。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色彩的 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我从猪八戒的形象的历史演变喜剧性和 积极性以及这个形象的意义几个方面探求这一形象的真谛。 一、猪八戒形象的演变 据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内,由帝国主义分子窃去的敦煌唐人绘图像大摩 里支菩萨图中,我们发现了猪八戒最原始的形象。这里是一张幢幡,上绘大摩 里支菩萨,菩萨脚前有一只猪,猪头人身,双手架开,作奔走如飞状,造形活泼, 显出法力无边的样子。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野猪精猪八戒的最早雏形。(1) 在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中,我们看到的猪八戒形象还是比较粗略的。 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形象占了整整一本四折、很活跃,是迄今所见吴氏西 游记以前猪八戒形象最详细的描述。(2)西游记平话中已有猪八戒形象。西游记平话在国内早已失传,只根据朝鲜朴通事谚解的七条注文及车 迟国斗圣一段梗概和永乐大典第一三一九卷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及明抄 本销释真空宝卷推测它的大致面貌。在西游记平话里的猪八戒形象是吴 承恩取材的直接依据,黑猪精朱八戒证果香华会上的净坛使者与吴氏笔下的猪八 戒形象相差无几了。(2)猪八戒最完整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是杨景贤的西游 记杂剧。在第十三出妖猪幻惑开头自敘到:“自天门到下方,只身唯恨 少糟糠。神道若使些兒个,三界神祇腦(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軍。生于亥地,长于乾宮;搭琅地盜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 现在白雾坡前。生得嘴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 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3)而在民间,猪八戒的形 象在唐宋元以来就已流传,画家、雕塑家、陶瓷工艺匠人,小说戏曲家,将其纳 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一种艺术形象来创造的。但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一种 艺术的升华。在整整一百页的回的篇幅中,有猪八戒的文字就占了八十四回,几乎贯穿始终。 猪八戒原本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掌管银河中的十万天兵,后因酒后戏嫦娥被罚下界来,却又误投猪胎。原本可在高老庄享受清福却被去西天取经的一行和尚收服,走上了取经的长途。师兄几个辅佐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最终回归天界。他从一出现就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日本人武田雅哉关于猪八戒专门写了一本猪八戒大冒险三省堂,广告词说“猪八戒还在走,在中国文明中撑船划桨”,说这个人物身上隐藏着中华二千年的秘密“。作为我们民族的产儿,明中叶以来中国新兴平民,商人和农民的综合体,猪八戒完全可以与堂吉珂德 、桑丘、 福斯泰夫、阿尔巴贡、夏洛克一道屹立于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之林。(4)猪八戒形象集中体现六贪:贪吃、贪睡、贪色、贪财、贪名、贪利,但什么事也少不了猪八戒。猪八戒的猪头人身,九齿钉耙都是中国特产,猪八戒的语言也极富趣味:“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 ”,“ 我丑自丑却都有用”。另外,他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什么“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槽洒鼻子不吃酒枉担名”“斋僧不饱,不如活埋”“粗柳簸箕细柳头,世上谁见男儿丑”“口里摆菜碟儿,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曾着卖糖君子哄,今不信口甜人”“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情。”前世天蓬元帅,而降世却是猪,最后成了农民的代表,而且他能降妖,也是立了功的,还很幽默。 猪八戒是取经师徒中唯一一个有情感的,早年他那神仙生活,严格的清规戒律也没能他青春期的躁动,由于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他为人单纯,身体强壮,对女人有情有义,在高老庄,对高小姐的爱遭到了武力反时,在取经途中虽然对其他女子有过一时的邪念,但始终如一的信念是:等取经回来,一定要去高老庄,他身上的本能的反应从侧面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桎梏。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完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无穷的臂力和杰出的才干被高老庄相中招为女婿。这一改变,决定了猪八戒的现实性能劳动,会干活,能吃苦,心地善良,他耕田种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一个典型的庄稼汉。在取经过程中,猪八戒形象表现出了多面性,心地善良又爱耍小心眼,作战勇敢而又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而不忘取经大义等等。这种多侧面的人物形象远远超出了以前的猪八戒形象。 二、猪八戒的喜剧形象 一是猪八戒的名字。所谓八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 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和懒惰的习性。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更是它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二是猪八戒的模样。猪八戒长得猪头人身,书中第八回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相貌丑陋,生得长嘴大耳朵,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又有腾云驾雾和变化的本领,是猪与人和神的综合体。猪八戒相貌丑陋,长长的嘴巴、大大的耳朵,胖大臃肿的体态,加之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都集中在猪八戒的身上,而且吃相非常夸张,睡觉更不分场地,使得这种“呆”、“夯”的特征不断制造出喜剧情调。贪吃好睡、笨拙等又都符合猪的习性。 三是猪八戒的武器。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虽然是个宝物,可孙悟空说这耙是做园工筑地种菜的,沙僧也说“看你那个锈钉耙,只好锄地与种菜”,一路上更有很多妖怪嘲笑猪八戒的钉耙,锄地用耙子尚可,但充当武器就充满戏谑意味,增添了许多喜剧性色彩。 四是猪八戒的变化。猪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变一些笨重的东西。如只能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变科猪、变水牛、变骆驼。书中第四十七回“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朗伉不像”,需要悟空帮忙才变成轻巧的小女孩儿,让人发笑。他是猪精式的人,作为猪精,他虽外貌丑陋,但本领高强。把动物的姿态强加在人上,表现出生性笨拙的不协调让人感到非常可笑。 五是猪八戒的言行。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在取经路上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偷偷攒下私房钱。取经途中,猪八戒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并常常自食其果。怕孙悟空抢了头功,前去助阵败下阵来,却躲进草丛睡大觉,既滑稽荒唐,又可笑可恨,有着直率可爱的一面。巡山化斋时,在平顶山对着石头编造谎言,自以为滴水不漏却被悟空当场揭穿。猪八戒主动驮悟空去水底,想跌坏悟空却反被捉弄。唐僧在三个徒弟中对猪八戒比较偏爱宽容,可猪八戒却多次在唐僧被擒以后,嚷着要分了行李散伙,丝毫不把师父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与美猴王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豪言壮语形成强烈的对比。明明长得一脸猪相,猪八戒却常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掩耳盗铃般自己欺骗自己。猪八戒不讲礼仪,戏弄权威,书中第四十四回猪八戒把三清扔进茅厕还嘴里祷着让其做个受气的天尊。成了正果还闹地位观念,吵着如来佛组分配不公。这种调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悦,进而笑出声来。猪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离开孙悟空就骂他弼马瘟,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不但不可恨,反而变得可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猪八戒的话语更是贴近其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只有猪八戒才能说出的特色语言,极具喜剧色彩。猪八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油脂”的经典话语,更幽默地说出“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