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斑点叉尾鮰养殖 鱼类养殖 第五章斑点叉尾鮰养殖 概述斑点叉尾鮰养殖 Ictaluruspunctaus 亦称沟鲶 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 鮰科 原产于美洲 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大部分国家 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 斑点叉尾鮰在美国有较长的养殖历史 是美国池塘 江河 湖泊 水库和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我国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 该鱼具有生长快 食性广 易繁殖 适应能力强 肉质上乘等优点 第一节生物学特性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 前部较宽肥 体后部稍细长 腹部较平直 背部则斜平 头较小 吻稍尖 口亚端位 口横裂较小 有触须4对 体表光滑无鳞 粘液丰富 侧线完全 鲜活时背部两侧体色淡灰色或稍带灰白色 至腹部逐渐变为乳白色 幼鱼身体两侧分布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 成鱼无斑点 各鳍均为深灰色 背鳍后有一脂鳍 一 形态特征 二 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属温水性鱼类 生存适温范围为0 36 5 最适生长温度18 34 在溶氧为2 5 3mg L时能正常生活 低至0 81mg L时开始出现浮头 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 5 8 9 适应盐度为0 2 8 主要栖息于水的底层 喜在有砂砾 块石的底质中生活 性较温驯 有集群习性 三 食性与生长是杂食性鱼类 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 如轮虫 枝角类 桡足类 稍大些还摄食水生昆虫 摇蚊幼虫等 鱼种至成鱼阶段则以底栖生物 水生昆虫 大型浮游动物 小鱼虾 有机碎屑为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喜食投喂的各种商品饲料 性贪食 喜群食 并喜欢在弱光条件下摄食 生长速度较快 当年繁殖的鱼苗养至年底 体重可达100 150g 到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 2kg 四 繁殖习性3 4龄达到性成熟 副性征一般在鱼未成熟及非生殖季节不太明显 雌雄鉴别 雌雄鉴别 四 繁殖习性 斑点叉尾鮰在江河 湖泊 水库 池塘中均能产卵 繁殖季节为5 月 产卵孵化水温为18 5 30 最适温度为23 28 每公斤雌亲鱼可产卵1万粒 受精卵粘性强 结不规则块状 在水温23 25 时 6 7天孵出鱼苗 在自然条件下 不需放置产卵巢 斑点叉尾鮰可在岩石 洞穴处产卵 产卵后由雄鱼护卵 并用鳍搅动水流进行孵化 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 须人工设置产卵鱼巢 一 亲鱼的培育亲鱼培育池面积3 4亩为宜 水深1 5 以上 池底平坦 底部淤泥较少或硬底质 进排水方便 亲鱼最好4龄以上 个体重1 5kg以上 体长30 50cm 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 雌雄比例为1 1 1 亲鱼放养密度一般为200kg 亩 同时搭配10cm长的鲢 鳙鱼种200 300尾 以调节水质 注意不能放养杂食性的鲤 鲫鱼 第二节繁殖技术 如果是自然繁殖 采取雌雄混养 人工授精则雌雄分养 培育期间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 左右的人工配合饲料 日投喂量据水温不同而变化 5 20 时为鱼体的1 2 20 35 时为3 4 一般以15分钟左右吃光为宜 在产卵前和产卵后一个月 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 如小杂鱼 畜禽下脚料等 为了改善水质 增加溶氧 促使亲鱼性腺发育 需经常冲水 一 亲鱼的培育 二 产卵繁殖斑点叉尾鮰的自然产卵 自然孵化和人工授精在生产上采用较少 主要原因是池底溶氧不足 自然孵化出苗低 而且在收集鱼苗时也易造成苗的损伤 而人工授精须杀死雄鱼取出精巢 于亲鱼保护不利 因此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自然产卵 人工孵化和人工催产 自然受精 人工孵化的方法 1 自然产卵受精在产卵池中放置产卵巢 待亲鱼自然产卵后 将受精卵收集起来 经过消毒后进行人工孵化 1 产卵巢的设置产卵巢一般采用旧牛奶桶 瓦罐 竹篓 旧橡胶管等 大小以能容纳一对亲鱼在内活动为宜 产卵巢一端开口 让亲鱼自由进出 另一端用尼龙布封住 使亲鱼产卵后不漏卵 二 产卵繁殖 产卵巢一般平放在距离岸边3 5m处的池底 开口端向池中央 放置产卵巢的数量一般占亲鱼配对数的20 30 每个产卵巢间距5 6m 为了收集卵块时便于识别 每个产卵巢的开口端用绳子捆住 绳子的一端系一塑料浮子 产卵巢一般在水温达到以18 19 时开始放置 待水温升到20 以上时要进行检查 如果没有发现卵块 可以将产卵巢稍稍移动一下位置 这样有助于刺激亲鱼产卵 1 产卵巢的设置 2 卵块的收集斑点叉尾鮰多在晚上或清晨进产卵巢产卵 约在上午9时左右完成产卵 检查和收集卵块的时间宜在上午10 12时 检查时 先将产卵巢上端轻轻提出水面 如有亲鱼在巢中 先小心将鱼赶出 再检查是否有卵块 如有卵块就用手轻轻取出 放入桶内带水送到孵化处孵化 人工催产 自然产卵受精在生产中被普遍采用 因注射激素能缩短亲鱼群体产卵时间 以便能集中进行人工孵化 1 催产激素种类鲤 鲫鱼脑垂体 P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单独或混合使用均可 最好次之 2 人工催产 自然产卵受精 2 注射剂量及次数A 脑垂体4 5 6mg kg体重 B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900 1000国际单位 kg体重 C 类似物20 25微克 公斤体重 D 脑垂体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混合使用时为2 0mg 600 700国际单位 雄鱼的注射剂量均减半 注射常采用一次注射 注射后的亲鱼要放回原来鱼池或产卵池 一般40 48小时后可发情产卵 三 人工孵化由于受精卵呈块状 须进行流水孵化 孵化水温范围为20 30 最适水温为23 28 水中溶氧量要保持在6mg L以上 pH值6 5 8 0 常用的孵化设备 孵化环道 孵化槽 流水水泥池等 不论采用哪种孵化设施 必须用孵化篓将卵块放置孵化 1 环道孵化将卵块放入10 12目的金属孵化篓中 然后将篓挂在环通道内流水孵化 水的流连以0 8 1m 分钟为宜 搅水式环道的孵化效果优于喷水式 2 孵化槽孵化美国多采用槽式孵化装置 它是由水槽 2 0 7 0 4m 搅动轴 电机和进 排水管等组成 孵化方法与环道孵化基本相同 由于孵化槽体积小 便于搬动 可放在室内孵化而不受外界环境变的影响 鱼苗出池可用虹吸法吸出 管理方便 因此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 水泥池流水孵化是靠进水口的水流不停冲刷孵化篓中的鱼卵进行孵化 3 水泥池孵化 鱼卵消毒 一 鱼苗培育1 鱼苗池条件面积1亩左右为宜 池深1 5m 排灌方便 2 清塘消毒鱼苗放养前10 15天进行清搪消毒 约一星期后注水50 60cm 3 培肥水质每亩施入粪肥或大草300 500kg以培肥水质 4 放养鱼苗下塘规格为7 8日龄 放养密度以每亩2 5万 3万尾为宜 第三节苗种培育 鱼苗下塘后4 5天可不投饲或少量投喂人工饲料 因鱼苗体长在2 3 4 5cm阶段主要摄食水体中的轮虫 枝角类等 鱼苗体长4 5cm后转入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 此时可采用粉状配合饲料 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喂 鱼苗长到6 7cm时 投喂粒径为1 5 2毫米的破碎了的配合饲料 每天上 下午各投饲一次 日投饲量占鱼体总重的3 5 因斑点叉尾鮰喜群食 投饲面积宜集中些 鱼苗经30 40天饲养 全长达到10cm时 需拉网分塘稀养 转入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 5 饲养 鱼种塘面积1 5 3亩 水深1 5 2m 经清塘消毒 施基肥后放入鱼种 放养量3500 7000尾 亩 鱼种下塘后15天左右 可每亩搭配4cm白鲢400 600尾 以调节池塘水质 鱼种饲养以人工投饲为主 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为35 左右 日投饲量占鱼种总重的3 5 水温在15 32 时 每天投喂2 3次 水温降至13 以下 每天投喂一次 除投饲外 还应视天气 水质情况 每5 10天施追肥一次 每次每亩100kg左右 以促进鱼种生长 降低生产成本 10cm左右的鱼种 养成50g左右的大规格鱼种 3个月 二 鱼种培育 三 日常管理1 巡塘是苗种培育过程中主要的日常管理工作 每天应注意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情况 以便确定施肥投饵数量以及针对所发生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2 调控水质苗种培育期间每天投饲量大 鱼体排泄物多 水质极易恶化 要经常加注新水改善水质条年 并适量追肥 使池水既有丰富而适口的天然饵料 又有充足的溶氧 3 防治鱼病发生要及时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 保持池塘环境卫生 对食场定期进行清扫 每半个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次 防止鱼病发生 对离群独游的鱼或死鱼要行检查 诊断 然后对整个池塘的鱼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斑点叉尾鮰适应性强 适合于池塘养殖 网箱养殖 流水养殖 既可单养 也能与鳙 鳊 罗非鱼等混养 一 池塘养殖1 鱼池条件成鱼池面积3 6亩 水深2 2 5m较为合适 2 放养放养大规格鱼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放养在体重30 50g的鱼种 年底商品鱼可达到0 75kg以上 放养的具体时间依照各地当年气候而定 一般在春节前后放养完毕 第四节成鱼养殖 主养斑点叉尾鮰的鱼池 可以搭配鲢 鳙 鳊鱼及罗非鱼 但不宜搭配鲤 鲫鱼 因斑点叉尾鮰的食性与它们基本相同 容易发生争食而影响主体鱼的生长 草鱼的抢食能力较强 也不宜搭配养殖 主养鱼塘每亩放养斑点叉尾鮰600 800尾 搭配鲢 鳙200 300尾 若在一般成鱼塘中搭配斑点叉尾鮰 每亩可投放15 20cm的鱼种50 100尾 2 放养 可混养的品种有哪些 哪些品种不宜混养 3 饲养投饲宜采用蛋白质含量为35 左右的人工配合饲料 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3 4 做到 四定 投喂 同时视水色 天气状况适时追施粪肥培育天然饵料 每10 15天加注新水一次 排除部分老水 可设置增氧机增氧 保证池水溶氧充足 以满足鱼类生长的需要 提高成鱼产量 二 网箱养殖1 网箱设置水域条件设置网箱的水域应微流水 水质清新 透明度2 5m 溶氧量6mg L以上 pH值7 8 5 2 网箱结构网箱采用聚乙稀双层封闭式网箱 网目大小应根据投放鱼种的大小来确定 3 放养其放养规格和密度为 5cm入箱 每平方米放养1400 1600尾 8 10cm时分箱 每平方米放养350 400尾 150g时再分箱一次 每平方米放养150 250尾 A 驯食鱼种入箱后 投饲初期要用适度的响声将鱼诱集到水面 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惯 B 投饲日投饲量占鱼体总重的4 5 每日投喂4 6次 C 检查和清洗网箱每天都要对网箱进行检查 查看网衣是否有破损 要经常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泥和藻类生物 保持箱内外水体的正常交换 每个月检查一次鱼的生长情况 为投饲量的调整提供依据 D 防病采取定期投喂药饵 挂篓挂袋 药物浸浴和泼洒等方法 4 饲养与管理 第五节鱼病防治 一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1 病原和病症病原 是疱疹病毒 症状 此病的主要症状是鳍基部和皮肤充血 腹部膨大 腹水增多 肾脏红肿 脾脏增大 内脏血管充血 眼睛外突 鳃丝渗白 病鱼垂直游动 死前头朝上漂浮水面 然而由于这些病症与共他传染病所引起的症状有相似之处 若需确诊最好通过病毒的分离鉴定 该病通常是在水温较高的夏季危害鱼苗或鱼种 2 防治方法通过以下一些管理措施可预防此病发生 1 鱼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最好低于8000尾 亩 池水溶氧量应保持在4mg L以上 2 水温在29 以上时尽量不要拉网作业或运输鱼种 3 在水温高于20 鱼病尚未停止死亡时切勿拉网捕鱼 若有地下水抽放能降低池水温度至20 以下可减少鱼的死亡 4 患病鱼池使用过的工具要用5 的福尔马林或40mg L有效氯消毒后才能使用 治疗 土法疫苗 二 肠道败血症 爱德华氏菌病 1 病原和病症鱼病是由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 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症状 一般情况是感染鱼有细小的红斑或充血 肝脏及其它内脏器官也会有红色的斑点 鳃丝渗白 有时病鱼皮肤上出现灰白色的斑点 可能内脏器官不会出病变 此种病原也可感染脑部 病鱼常作环状游动不久将死亡 2 防治方法 1 彻底清塘消毒 鱼种下池前用1 3 的食盐溶液浸浴至浮头 2 用2 3mg l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3 用每100kg饲料含180g土霉素的药饵投喂10 14天 三 柱形病1 病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医疗器械零容忍廉洁供应链合作协议
- 河北省承德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基础设施建设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年地热能供暖水暖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海南省五指山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大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协议
- 2025版汽车租赁押金合同范本资料正规范本
- 2025车库停车场消防设施维护合同
- 海南省澄迈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吊车租赁设备操作风险控制合同范本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
- 邮政储汇业务员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
- 冻结法原理岳丰田
- Unit 2 Lets celebrate Developing ideas-Writing a letter to express 课件【知识精讲+拓展训练】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学课件
- 图标设计与制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感染性休克教学查房演示文稿
- 碎石组织供应及运输售后服务保障方案
- 护理服务规范整改措施(共15篇)
- 建筑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施工方案
- 法律职业伦理(第二版)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