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主要内容,1、临床评估2、血栓栓塞预防3、心率控制4、节律控制(药物及导管消融)5、特殊组的房颤患者,心电图是房颤诊断依据(证据级别 C)患者基本评估:病史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电生理检查、TEE、BNP、睡眠检测)节律监测及运动试验,临床评估,血栓栓塞预防,1. CHADS2与CHA2DS2-VASc评分方案有何异同?,1.CHADS2评分方案为C:充血性心衰1分;H:高血压1分;A:年龄75岁1分;D:糖尿病1分;S2:卒中或TIA病史2分。满分共6分。2.CHA2DS2-VASc评分方案为:C:充血性心衰1分;H:高血压1分;A2:年龄75岁2分;D:糖尿病1分;S2:卒中或TIA或体循环栓塞病史2分;V:血管疾病1分;A:年龄65-74岁1分; Sc:女性1分。满分共9分。,左心耳封堵术:无明确推荐心脏手术左心耳封堵/切除:推荐 IIb,心率控制,节律控制,房颤经导管消融,I 类推荐:1对至少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阵发性房颤,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证据水平:A)2行导管消融术之前评估手术风险和临床转归(证据水平:C)IIa类推荐1对至少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证据水平:A)2对于复发有症壮阵发性房颤患者,权衡利弊及药物和消融治疗临床转归之后,优先考虑经导管消融(证据水平:B),房颤经导管消融,IIb类推荐1对至少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且持续时间长(12个月)的房颤,可以考虑消融(证据水平:B)2对于有症状持续型房颤,经导管消融可能优于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证据水平:C)III类推荐:有害1对于术中和术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不可以行经导管消融术(证据水平:C)2仅仅为了避免服用抗凝药的不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维持窦律(证据水平:C),特定房颤患者,证据缺口及未来研究方向,房颤的启动和维持机制房颤消融的新方法学具有心房选择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纤维化药物新型抗凝药房颤负荷与卒中风险房颤与痴呆相关性,总结-四大关键变化,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医药文化输出带动药食同源产品海外认证便利化研究
- 2025-20305G基站射频前端模块需求爆发及供应链重构与战略融资价值评估
- 2025至2030藜麦市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智能信号控制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年中国错误检测软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儿童发展理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混凝土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妇产科护理学(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外科护理学(一)-学前教育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古代汉语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盐酸罂粟碱在腰背痛治疗中的应用
- 一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计划
- 静电安全在纸浆与造纸行业中的应用
- 培养团队协调能力
- 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官方课件 第四版
- 走近昆曲《牡丹亭》
- 3D打印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 装饰色彩课件
- XX学校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细则、方案、计划、制度、总结(全套资料)
- 医疗设备、器械项目实施方案、服务实施方案
- 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和信息报送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