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文化赏析学习指导书 茶文化赏析学习指导书茶文化赏析是一门通过对茶的认识、了解茶文化的精髓的课程。 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饮料,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为世界之最。 自古多有文人借茶抒臆,茶成了文人品格的高洁心境平和的象征。 文学作品中也多借茶说事,茶与酒也并为诗歌中的主角。 本课程从茶的起源、饮用、茶的奇闻轶趣、茶艺、茶韵、茶道,以及世界品茶大观等多个方面为学生介绍讲解了中国的“国饮”,并将茶与“儒释道”三大文化作了融合与贯通,使茶文化从品饮的层次上升了一个更高的角度,也有了更新的内涵。 了解茶,懂得欣赏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茶是课程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精选中西方近当代反映各时代茶、茶具、茶画等近百张图片,几十首茶诗,通过多媒体手段分析讲解,再辅之茶文化赏析课件及测试小游戏,拓展学员的知识面,使学习的接受过程更立体,角度更多元,理解更清晰。 关于学习1.先了解关于“茶”本身的一些相关知识,包括茶叶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茶的引用方式和引用器具。 2.了解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领悟茶与道、茶与佛家、茶与儒家的深刻渊源。 关于答疑和辅导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关于课程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登录学习平台相应课程的答疑区或QQ群提出问题,我们及时予以解答。 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目前暂不安排考前辅导。 本课程没有实习。 关于考试为检验学习成果,将统一安排机考。 总成绩由学习时长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终结性考试成绩、附加分组成。 茶文化赏析教学大纲指导教师王玲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茶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深刻领会到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茶与道、茶与佛家、茶与儒家的深刻渊源。 借此提高茶文化的修养,引发对茶以及茶文化的钻研和研究,从而弘扬我国茶文化精神。 二、教学原则1.本课程介绍了有关茶的知识、相应茶文化的基本内容、茶文化精神的体现;2.授课力求生动,配以相关的图片以及音像资料。 三、教学方式 三、教学方式1.本课程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适合线上自学。 2.本课程学习周期为一学期,建议10周,授课8周,复习2周。 3.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线下拓展学习,以便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4.学习者可通过课程的交互练习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 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在线答疑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考核方式 四、考核方式考试方式为机考,总成绩由各分项成绩构成,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分项名称要求分项最高分备注学习时长课程总学时10学时15分达到课程的学习时长即可获得最高分。 阶段性测试1第1章至第3章15道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45分钟15分*采用随机组卷策略;*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完成阶段性测试和课程总学时才可进行终结性考试;*每个阶段性测试、终结性考试均有3次机会,成绩取3次最高分。 阶段性测试2第4章至第6章15道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45分钟15分阶段性测试3第7章至第8章15道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45分钟15分终结性考试全部章节40道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120分钟40分附加分参加相关的学习活动5分如有参加相关的学习活动,可获得附加分。 五、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茶之序 五、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茶之序讲授内容了解茶的起源以及各种关于茶的传说,以及茶最初的利用方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掌握要点1.茶的起源学说。 2.茶的基本概况与茶文化的发展。 3.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思考题1.简述一下茶的起源与发展。 2.简述一下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3.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三个高峰以及其特征分别是什么?学习笔记小结茶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 关于饮茶的起源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自茶被饮用之后,也就开启了茶文化的历史,两晋南北朝是茶文化的酝酿形成时期。 此后,经历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发展阶段,以至当代五个时期。 章节第二章茶之源讲授内容要学习茶文化,最首先的要清楚茶本身的知识,要掌握茶的饮用方式的演变,还有六大茶类的基本知识。 掌握要点1.茶的饮用方式及转变过程。 2.六大茶类及其各自特点。 思考题1.煮茶法的意义是什么?2.简述饮茶方式经历的几种转变。 3.请简述六大茶类。 学习笔记小结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茶的饮用则是在药用和食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 在宋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 到了明代,蒸青散茶大为盛行,烹茶方法也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饮用,这种清饮的方式一直流传至今,是茶叶饮用的最主要方式。 在制茶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章节第三章茶之饮讲授内容学习茶的饮用首先要了解饮茶用水,之后要了解茶器,最后再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 在本章中还能够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饮茶方式。 掌握要点1.古今饮茶选水、清饮、调饮方式。 2.著名茶器。 3.不同茶类的冲泡方式。 4.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饮茶方式。 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清饮、什么是调饮。 2.简述泡茶三要素。 3.茶具有哪些分类?学习笔记小结清饮就是直接用沸水冲泡茶,在茶中不加其他任何调味品,追求茶的真香实味,品尝茶的原汁原味。 调饮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饮茶方式,即在茶中添加生姜、芝麻、盐、香料等佐料,煎煮后饮用。 泡茶三要素主要是指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 掌握了以上学习内容结合第一二章的知识,学习者就对茶本身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章节第四章茶之事讲授内容本章通过讲述与茶相关的确切历史事件,如文成公主与茶的故事、茶马古道的故事、茶与战争的故事让人们了解到茶不仅作为一种饮品,它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具有很多意义。 掌握要点1.文成公主与茶。 2.茶马古道。 3.茶与战争。 思考题1.简述一下茶马古道的重要历史意义。 2.讲述文成公主与茶的故事。 3.讲述红茶与鸦片战争。 学习笔记小结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洗礼,它促进文明的发展,有文成公主、茶马古道的故事,也有因茶引起战争的故事。 但茶与茶文化本身是清净清澈的,它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去探寻并不断发扬光大的。 章节第五章茶之艺讲授内容本章所讲内容是讲“与茶相关的艺术”,主要从有关茶的典籍、茶诗、茶画三个方面进行讲述的。 掌握要点1.茶学著作茶经与大观茶论。 2.著名茶诗。 3.著名茶画。 思考题1.茶经的重要意义?2.概述大观茶论及其重要意义。 3.分别列举三首茶诗与三幅茶画。 学习笔记小结茶学著作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此书奠定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陆羽也因此被后世誉为茶圣。 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著名茶诗、茶画反应了文人对茶的喜爱,同时让我们从艺术层面、思想层面去了解茶的精神。 章节第六章茶之韵讲授内容通过茶之韵、茶之秀、茶之美来阐述茶所生出的韵味与秀美。 掌握要点1.茶的六韵。 2.茶之秀。 思考题1.请简述茶韵的分类。 2.请简述岩韵的特点。 学习笔记小结学习茶韵与茶的秀美,让我们对茶的认识更为感性,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灵魂的个体,它所上升的高度也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内容。 章节第七章茶之道讲授内容茶的精神与儒家、佛家、道家一脉相承,儒家倡导的中庸和谐、佛家的茶禅一味以及道家的天人合一都是多种思想对茶文化精髓的高度提炼与发扬。 掌握要点1.茶禅一味。 2.天人合一。 3.中庸和谐。 思考题1.如何理解“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这句话?2.请概述坐生。 学习笔记小结中国茶文化自产生以来,即与儒释道三种文化密切相连,它吸收了儒释道三种文化之精华,以茶道为核心的茶文化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及儒家的文雅含蓄之美,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通。 章节第八章茶之绎讲授内容茶与茶文化经历了无数高峰与低谷,在当今的时代又迎接来了新的热潮。 茶作为世界级的饮品和文化,它的展现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广阔。 掌握要点1.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茶文化的未来与展望。 思考题1.请简述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的过程。 2.请简述下日本茶道的概况。 3.学习茶文化对现代人的意义是什么?学习笔记小结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 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 茶文化复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 每个爱茶的人,都能够用心灵去热爱茶文化,在推进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同时,促进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日渐复苏的中国茶文化必将伴随着国运的繁荣和昌盛走出guo门,走向世界,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教师简介王玲,1960年毕业于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课件观后感
- 语言康复家长课件
- 中班画妈妈课件
- 2025版个人工业厂房买卖合同样本
- 2025版科技企业债券发行与风险控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冷静期法律援助与离婚程序全程服务协议
- 2025版架子工工程安全责任保险合同样本
- 2025承包合同下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年会场地及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投标协议
- DB11T 1478-20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管控
- 铁路电力线路工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100分)
- 电动车电池维修与更换合同
- 中医类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书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健康教育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英语词汇表
- 无线网络运维和安全管理制度
- 社区生殖健康知识培训方案
- DB37-T 4687-2023 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室)建设运行规范
- 激光打印机维修培训资料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