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测试 一.填空(6分,每空1分)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二.解释文中加点词(2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惟( )吾( )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 )之( )乱( )耳,无案牍( )之劳(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三、用原文句子填空(22分)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统领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 , 。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或者用来突出主旨的句子)? ,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5、作者在文中结尾用古代贤士来类比陋室的句子 ,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7.看出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是 , 。8.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 。 , 。9.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 。 10.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 。四.问答题(33分,每道题3分)1、本文托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或感情)? 3、 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4、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5、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7.反问句“何陋之有”照应上文哪句? 8.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11.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五、翻译全文陋室铭测试一.填空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 的文字,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二.解释文中加点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惟( )吾( )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 )之( )乱( )耳,无案牍( )之劳(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三、用原文句子填空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统领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作者在文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或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8.看出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是9、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0.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1.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2.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3.文中写室内、外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四.问答题1、本文托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或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2、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4、 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 4、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6、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 自己的观点态度,是画龙点睛之笔,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7、 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言志: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7.反问句“何陋之有”照应上文哪句?惟吾德馨8.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10.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嘈杂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11.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五.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比兴、类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反问六.翻译全文爱莲说测试一.填空题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世称“ ”, (朝代)哲学家、理学家。二.解释文中加点词水陆草木之( )花,可爱( )者甚( )蕃( ),晋陶渊明独( )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 )不染( ),濯( )清涟( )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 ),香远益( )清,亭亭( )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 )谓( )菊,花之(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三.用原文句子填空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2.全文的中心句是: ,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5.写莲美好形象的句: , , ,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11.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12.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 , 。13.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一句是: , 14.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 , 。15.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 , !四.问答题1、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呢?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1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五、翻译全文爱莲说测试一.填空题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世称“ ”, (朝代)哲学家、理学家。2. 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水陆草木之( )花,可爱( )者甚( )蕃( ),晋陶渊明独( )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 )不染( ),濯( )清涟( )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 ),香远益( )清,亭亭( )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 )谓( )菊,花之(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三.用原文句子填空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1.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2.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3.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一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4.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5.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问答题1、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答:“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看法: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6、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个“独”字,有什么作用?答: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7、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答:隐士。不愿意,因为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却不赞赏, “惋惜”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答:莲花代表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答: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的品德。10、“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答: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1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成都市成华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权及调剂资格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4中心卫生院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 重庆市九龙坡、渝中区等4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2025年智能仓储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0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资源管理库
- 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构建模板
- 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管理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配电房安全管理培训
- GB 44263-202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单元作业设计
- 2024-2030年中国药用安瓿瓶行业现状规模及供需趋势预测报告
- 护理团标解读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
- 护士上半年护士考试题库
- 【年产100万瓶漱口水工艺设计及物料衡算9400字(论文)】
- 物资、百货、五金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英语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国家集采药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