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oc_第1页
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oc_第2页
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oc_第3页
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摘要】: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人皆具有理性”,其实是指他们的言行举止皆有其意义,或皆符合逻辑。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心理逻辑并不与逻辑学家们所研究的形式化了的逻辑完全相吻合。形式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理性的最高形式,但未经系统训练的人其逻辑水平很难达到这一水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通过实践与操作活动,借助语言,逐渐形成有别于逻辑学家所运用的一套“自然心理逻辑”系统,以作为自身理性的装备。那么,这一心理逻辑系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发展又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呢?对这一问题作心理机制层面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人所具有的理性的真正含义,而且还能帮助我们认识知识的个体发生乃至系统发生的机制与规律。因此,对自然心理逻辑系统的构成与发生进行研究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在这套自然心理逻辑系统中,包含了许多基本的逻辑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其中“蕴涵”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的概念,本研究就围绕蕴涵这一概念的获得与发展展开。正确推理的形式结构是逻辑的重要规律,而任何一个推理形式都可以用一个真值形式,即一个蕴涵式来表示。人的全部知识,不管是系统发生,还是个体发生,都是通过无数个蕴涵式得以建立起来。人的思维推理实际上也都是建立在蕴涵类逻辑概念基础之上的。即使是所谓不正确的推理,对实际进行推理活动的主体而言,其推理形式也是一个蕴涵式,只不过它可能不是一个永真式(重言式)而已。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在推理方面研究的区别在于:前者研究正确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律,后者则以实际思维的推理规律作为自己的关注点一一它们可能不符合正确的逻辑规则,但这种“不符合”却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属于“心理逻辑学”的研究范畴。蕴涵,是指前、后件两者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也是一种联结方式。逻辑关系有多种,仅就二元来说就有16种之多。蕴涵关系是其中之一。更为具体的来说,蕴涵关系表示的是一种条件关系。在逻辑学上通常所说的蕴涵是指“实质蕴涵”,用“”(或)表示蕴涵词。蕴涵式为pq读作“如果p那么q”。“p实质蕴涵q”是说,除了p真而q假的蕴涵式为假外,其他真值情况下蕴涵式均为真。实质蕴涵也叫真值蕴涵。最能体现蕴涵关系的就是人们进行的蕴涵判断。蕴涵判断一般指普通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但稍有不同。“如果p,那么q”作为蕴涵判断,只是从其前件p与后件q的真假着眼,而不考虑“p”、“q”有无其他意义上的联系。即只要p真,q也真,p就蕴涵q。即“pq”。但“如果p,那么q”作为充分假言判断,则不仅要从其前、后件之间的真假着蕴涵慨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眼,也要考虑其前后件之间是否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皮亚杰认为,作为一种基本逻辑数学关系的蕴涵,是通过反省抽象的机制获得的。皮亚杰对蕴涵,尤其是意义蕴涵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认为即使是在最初级的发展阶段中,儿童动作与活动中己包含有一种意义之间的蕴涵关系。这里的意义可以是指属性的、客体的或动作本身的意义。如果缺少了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那么任何动作,无论是初级形式的基本动作,还是高级的动作,都不可能存在也不能发挥效用。皮亚杰对蕴涵如此重视,归根到底是为了借此阐明自然心理逻辑的起源问题。蕴涵关系及概念发生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皮亚杰及新皮亚杰学派的其他心理学家们用实验和临床的方法研究蕴涵的个体发生,细致入微地揭示了儿童个体心理逻辑发生、演变的进程。同时,皮亚杰从理论上阐明了意义蕴涵,也包括其他逻辑数学范畴的发生机制:即对由动作协调而产生的逻辑数学经验的反省抽象。但是,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皮亚杰等的研究相对缺乏心理层面的论证,不能刻画逻辑数学概念的获得进程。任何探究心理实质的心理学研究,归根到底是一种认识论的研究,势必会涉及到知识(认识)的起源问题。从这一点来看,现代认知心理学与皮亚杰的理论并不矛盾。内隐学习以及认知心理学所采用的一些研究范式,无论是从有效性还是从科学性的角度来分析,都是相当成熟和完备的,完全可以借鉴过来,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皮亚杰(新皮亚杰理论)提供服务。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以蕴涵概念为切入点,尝试用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活论证皮亚杰理论中的有关思想。同时,也期望借助本研究,提请学界同人一道拓展认知心理学关于内隐学习问题探讨的思路,将内隐认知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本研究一共进行了三项实验,将皮亚杰关于认识发展的理论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内隐学习的研究范型相互结合。一方面期望能通过实验,为经?【关键词】:蕴涵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发展反省抽象迁移【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2【分类号】:B842【目录】:中文摘要5-10英文摘要10-12正文12-861研究的背景和构思12-3911引言12-1312蕴涵的含义13-1613蕴涵概念获得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16-32131皮亚杰关于蕴涵概念获得与发展的理论和研究16-18132新皮亚杰学派对逻辑推理及蕴涵概念发展研究的回顾18-3214当代认知心理学对概念内隐形成与获得的研究32-3515本研究的思路与构想35-39151拟进行研究的问题35-37152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37-392蕴涵概念规则内隐学习特点的实验研究39-5221问题的提出39-4022方法40-46221实验设计40222被试40-41223实验材料和软件41-44224指导语44-45225实验程序45-4623结果与分析46-50231蕴涵规则学习中年龄与指导语变量的作用46-5024小结与讨论50-523蕴涵概念内隐学习与学习材料意义度间关系的实验研究52-6331问题的提出52-5332方法53-57321实验设计53322被试53323实验材料和软件53-56324指导语56325实验程序56-5733结果与分析57-61331材料意义度与年龄对蕴涵溉念内隐学习的影响57-6134小结与讨论61-634内隐学习获得之蕴涵概念规则迁移的实验研究63-7741问题的提出63-6442方法64-66421实验设计64422被试64-65423实验材料和软件65424指导语65425实验程序65-6643结果与分析66-74431同一维度概念迁移的方差分析66-70432跨维度(新概念)迁移的方差分析70-7444小结与讨论74-775总结与展望77-86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