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1. 纸船 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是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朗读欣赏。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冰心先生的三首短诗。2.(板书课题:繁星)学生齐读课题“繁星”。解释“繁星”,指导书写“繁”字,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绞丝底”写的宽一些,上面的部分写得扁一些。3.诗集介绍: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4.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冰心先生一起,体会母爱、童真、自然的美好。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读准字音漫灭 波涛 繁星 藤萝 膝上 躲到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指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漫、繁 ”,后鼻音“藤”,读准易错音“膝”。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藤 膝”。“藤”上窄下宽,上面的草字头的一横要写长一些。下面的部分是“滕”,不是“腾”。“膝”左窄右宽,右边的部分,需要注意,上面是个“木”,撇捺要注意避让穿插,下面不是“水”。(3)理解词语漫灭:磨灭,模糊不清。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思潮:某一时期内在社会上流行的思想倾向;脑海里涌现的念头。清响:清脆的响声。三、有板有眼,读出节奏环节一:朗读繁星(一五九) 1.发现韵脚: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环节二:朗读繁星(七一) 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2.读出节奏: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环节三:朗读繁星(一三一) 1.比较思考: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韵”。2.读出节奏:感知“光”“香”“响”n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3.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过渡: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预设:发现现代诗押韵的特点。预设:我发现现代诗字数不要求相同的特点。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诗歌。初步了解了诗歌的一些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首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三首短诗。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繁星蕴含的爱与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冰心先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母爱的伟大。二、有声有色,读出想象环节一:想象繁星(七一)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延长顿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2.补白想象:指导破折号和“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仿照朗读。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预设:作者漫步在月明的园中,走到了藤萝的叶下,趴在母亲的膝上,听母亲讲美妙的故事。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一种闲适、温馨、充满母爱的感受。)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预设:“永不漫灭”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永不漫灭,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回忆永不漫灭。(板书: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5.情景朗诵: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积累背诵。环节二:想象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诗中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1)“天上的风雨”是指什么?预设: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2)“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呢?(预设:困难、挫折、痛苦)(板书:风雨:狂风暴雨 困难 挫折 痛苦 )作者冰心此时“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预设: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如下: (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2.过渡:现代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你又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三、有情有思,读出情感环节一:悟情繁星(一五九)1.品读“风雨”: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2.体会情感: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复沓朗读体会情感。(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3)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板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环节二:悟情繁星(一三一)1.情景朗读: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2.体会情感: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1)“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冰心自传(2)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往事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板书:对大海的眷恋、感激)3.共同诵读: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环节三:悟情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品悟月明: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预设:是一种依恋的感觉。预设:趴在母亲膝上是一种安全、温馨的感觉。四、情动辞发,仿写繁星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这些事-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 )的( ),藤萝的叶下, ( )的( ),母亲的膝上。 ( )的(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4.朗读成诵,齐背三首繁星。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学习冰心先生的诗,被她浓浓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所打动。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板书设计】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风雨: 狂风暴雨 繁星 困难 挫折 痛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对大海的眷恋、感激【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注意朗读的教学。通过有梯度、有层次地探究式学习,读出节奏,感受现代诗的音乐性;读出想象,体会现代诗的艺术性;读出情感,感受现代诗的人文性,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 注意读写训练。学习现代诗的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激发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到生活中。不足之处: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绿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水瓶、墨绿”等11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4.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教学难点】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板书:10.绿)4.全班齐读课题。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走进“绿”的世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2.检查生字词语:(1)读准字音。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节拍整齐集中墨绿嫩绿淡绿粉绿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2)理解词义。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3)重点指导: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指挥:指导演奏的人。整齐:有秩序,协调一致。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4)指导书写。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重点指导“瓶、挤”“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不要写得太长。“挤”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上面是“文”,不是“夊”。3.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第二段(4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徜徉在绿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种绿色,感受到绿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2)课下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挤在一起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下面我们跟着诗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板书: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同时贴出色卡)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出示第一小节: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节),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自己轻声朗。指名读。全班齐读。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板书:绿得发亮、绿得出奇)6.齐读第一、二小节。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随机:第三小节:(1)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风中的 是绿色。雨中的 是绿色。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2)指名读,全班齐读。第四节: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板书:挤、 重叠、交叉)(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第五节:(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板书:按着节拍飘动)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摆动。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那么和谐,整齐划一。(2)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一阵风吹来,小草 ,柳条 ,树枝 。(3)指读,师范读,全班读。三、拓展运用,读写训练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2.阅读链接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绿,满眼都是绿。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静态的绿,艾青笔下的绿是有动态感的。3.学生交流,句式训练春天到了,校园里 。公园里 。田野里 。4.试背课文。【板书设计】绿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对绿的赞美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对春的热爱挤、 重叠、交叉按着节拍飘动【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不足之处: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白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绣、潇”等9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会写“白桦、毛茸茸”等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3.积累和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并尝试写诗交流。【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积累和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并尝试写诗交流。【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诗歌,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这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2.小组内讨论交流。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出示:夜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诗歌的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这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1.自读春夜喜雨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五、拓展延伸1.背诵这首诗。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板书设计】白桦看到:披银霜,绽花穗想到:高尚人格情感:热爱之情新诗:高度概括 抒情言志 丰富的想象 具有音乐美 【教学反思】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成功之处: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不足之处:不过,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润过 凉爽 温柔 炫耀 尘垢 胆怯 绽透 饰彩 曝着阳光 涉过 赤脚 涉过 圆晕(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3)指名朗读,纠正。3.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三、品词析句,欣赏美景1.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教师板书)预设: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2.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请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1)默读,写感受(2)同桌交流(3)大堂交流小路:凉爽又温柔 师:走在这样凉爽而又温柔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小草:新绿师: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这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理解“绽透”(看图片)指导朗读 凤蝶儿:自在闲游(看图片)指导朗读小练笔: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有的_,_ _;有的_,_;3.美读诗歌的第一自然段4.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你会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吧。师:勤劳可爱的小蚂蚁,在泥路上来回穿梭,亲昵地拥抱着,快乐地问候着;_,_,_,_;四、学习第二自然段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你们用最纯真的心灵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我们也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丰富起来,这个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天晴了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快乐心情出发吧!【板书设计】 泥路:温柔 小草:新绿走走 小白菊:绽透 凤蝶儿:闲游热爱自然 新阳 热爱生活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溪水 看看 暗绿 云【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可能是刚开学,学习情绪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我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学生们对于新字词达到了会写的程度,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2.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的程度,就连很差同学也能背下来3.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如:诗中:“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基础知道它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我想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的话,相信我们的作文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新的提高。不足之处: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失误的地方,那就是对朗读的指导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诗歌的知识和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走近诗歌,去了解更多有关诗歌的知识和趣事呢?你想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综合性学习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2.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有哪些与诗歌有关的故事或轶闻趣事?3.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4.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诗歌,但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搜集的资料也会有限,我们全班同学为何不一起合作,共同来轻叩诗歌的大门呢?那要如何才能合作完成呢?(导出拟定活动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各施其能等。)5.今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大门吧!(板书:轻叩诗歌大门)二、师生合作,共商计划1.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想想,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戏称作战方案)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引导: (1)如何组成小组(2)确定哪些活动内容(3)如何开展活动(4)拟定活动计划应该包括的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人员职责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44页。4.学生自由学习P44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对拟定活动计划有哪些帮助?)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围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板书:合作编诗集 举办诗歌朗诵会)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6.学生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三、制定计划,修订完善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四、执行落实,开展活动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展开行动,进行综合性学习。(一)合作编小诗集1.可以编写哪些内容?预设1:可以编写收集来的诗歌。预设2::可以编写自己写的诗歌。预设3:还可以编写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2.该怎么编排? (1)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给诗歌分类。(2)配上插图。(3)给诗集取个好听的名字,制作封面和目录,在班级里展示。(板书:分类 配图 取名 封面 目录)(二)举办诗歌朗诵会1.选择诗歌。小组讨论:选哪几首诗歌来朗诵,采用什么形式朗诵更精彩。2.怎样召开班级诗歌朗诵会。(1)推选班级主持人。(2)安排好节目顺序。3.对朗诵者提出要求: (1)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感情。(2)表情、手势要自然。(板书:语气恰当 表情、手势自然)五、课堂小结 本次综合性活动,我们学会了编诗集, 学会了朗诵诗歌,更学会了创作诗歌,课下希望大家多多阅读一些优美的小诗,也多多创作一些优美的小诗,争做小诗人!【板书设计】轻叩诗歌大门 合作编诗集 :分类 配图 取名 封面 目录 举办诗歌朗诵会:语气恰当 表情、手势自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最大的收获是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多项活动,都有自己的收获。同学们写的诗,虽然稚嫩、粗糙,但都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只要学生勇于创作,乐于抒发即可。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平,一定会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不足之处: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也有不少的困惑。本次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我们开展的此次活动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这样的课怎样上,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些目标像收集整理诗歌,背诵诗歌,举行诗歌朗诵会等还好把握,对于欣赏诗歌这样的目标,比较难操作,也比较难把握。因为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它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对古诗的赏析,浅则三言两语,深可洋洋洒洒千万言。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阅读范围不广,理解能力有限,很难真正去欣赏一首古诗。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些教学目标,还有待思考。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教学重点】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教学难点】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丽世界,大家是不是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享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走进诗歌的乐园吧! 二、交流平台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现代新诗,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新诗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有什么高见吧! 小雨: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小博: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小如: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用“ ”画出来。3.学生交流。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 (1)现代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2)诗歌表达诗人独特感受,蕴含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3)诗歌表达着真挚的感情。(板书:新诗的特点:有节奏感 丰富的想象 独特的感受 真挚的感情)4.小练习:请同学们从本单元的几首新诗中,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看看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示例: 从绿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从白桦的“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体会到作者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二、识字加油站你了解下面的古代文人吗?和同学交流。(板书:古代文人)q yun mng f屈原 陶渊明 孟浩然 杜甫hn y y x zhng gng韩愈 刘禹锡 范仲淹 龚自珍1.认一认(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前鼻音“渊、韩”,后鼻音“孟、仲、龚”。2.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古代文人的了解。(板书:认识古代文人)3.教师小结,指导: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字璱(s)人,号定庵(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交流了解了现代诗歌的特点,认识了几个古代文人,认识了10个生字。请同学们课下再好好复习一下这些知识。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来认识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二、词句段运用(一)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板书:描写表示颜色的短语)1.出示: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白雾与远天晴天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2.读一读这些加点的部分。3.说一说,这些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教师小结,指导: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颜色的短语。4.这些描写颜色的短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颜色描述得非常细致、具体、生动。)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样表示颜色的短语的句子?示例: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写一写。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春天的早晨,是怎样的可爱呢!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个片段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班内展示。教师总结:加点的部分是结构相同的“的”字短语。(板书:仿写新诗 “的”字短语)2.仿照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写。示例:这些事是永远不忘记的画面:阳光下的花园,浓浓的树荫下,奶奶的故事。三、日积月累1.出示名言,学生尝试读一读。出示: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3.教师讲解:(板书:关于诗歌的名言) 4.小组内交流对这些名言的理解。选代表展示自己对这些名句的理解。(1)第一句,朱光潜是说诗歌的特点是“节奏”感很强。(2)第二句,艾青说的是诗歌的作用,能“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3)第三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的是诗歌能够表达情感,表达的是强烈的情感。(板书:诗歌的作用、特点、表达情感)5.把这些名句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6.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描写颜色的短语,学会仿写新诗,积累理解了几句名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句。【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现代诗的特点:有节奏感 丰富的想象 独特的感受 真挚的感情认识古代文人,学习生字描写表示颜色的短语:细致、具体、生动仿写现代诗:“的”字短语关于诗歌的名言:诗歌的作用、特点、表达情感【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交流平台”交流展示了诗歌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识字加油站”了解古代文人,学习并积累生字。“词句段运用”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积累表示颜色的短语,了解如何把复杂的颜色表达清楚,其二是根据片段仿写诗歌;让学生先感知,最后学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实感受到这些诗歌片段的精妙。“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先感知名言,再讨论交流大意,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鲜明。不足之处: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3课 猫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蒲瓜营养知识培训课件
- 蒲城会计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选择题(魏晋-唐宋元明清)原卷版
- 2025年展望:我对长期服务合同的新见解
- 向量加法运算题目及答案
- 乡土中国的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矿压观测工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沧州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跨国合作协议范本
- (三级)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中(多选题)
-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1色彩的对比-五年级上册美术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4.4车体主要伤损形式及检修课件讲解
- 甲状腺术后出院健康宣教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2024年美国专利诉讼报告
- 施工现场临电方案
- MOOC 高等数学先修课-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装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 工程造价专业《制图实训》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