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会写“扩、范”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清静、浅蓝”等11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海边欣赏吧图片展示:海上日出师:看了海上日出的景观,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生1:我觉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丽了。生2:我真想亲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师:是呀,实在是太美了!今天,我们就走进海上的日出,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画面。板书课题:15海上日出。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写作背景:巴金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在轮船上,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自然画卷,就用文字把这些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扩大 范围 努力 一刹那 灿烂 替代 镶嵌 紫色 不仅(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紫”,翘舌音“刹 ”等。(2)多音字:荷、重荷:荷花重荷“重荷”中“荷”字有如下解释,给它选择正确字义( )a、承当 b、负担重:重担重围“重围”中“重”字有如下解释,给它选择正确字义( )a、重复b、层(3)一刹那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一刹那”的近义词“转眼间、一会儿、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不用词典,咱们也能理解词义(4)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师画云,让学生“镶”边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镶 紫”)“扩 烂 镶 仅”左窄右宽,“范 努 替 紫”上下结构,其中“范”上窄下宽结构。“镶”左窄右宽,注意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右边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紫”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上面是个“此”字。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读课题,有时根据课题就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预设:本文主要写了海上日出的过程。(2)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生动地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3)思考:作者用哪一句话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4)出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奇观”指雄伟、壮丽又少见的景象;“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话指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四、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巴金先生一道欣赏了海上日出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海边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欣赏日出的壮观景象。下节课,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优美的文字去细细欣赏海上的日出吧!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上节课生词学习情况,让两位学生上黑板听写课后生词,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书写情况,相机评价。学生齐读生词。2.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上日出,看看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把海上日出的过程写出来的。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机出示写作背景: 这是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在途中写下的这篇杂记。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景物的特点勾画出了一幅朝阳初升、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指导朗读。(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思考: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用“ ”划出颜色变化的词。(浅蓝红色越来越亮) (板书:日出前 浅蓝红色越来越亮)过渡: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引导理解:指导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师:“不转眼”是什么意思?引导采用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说一句话的方法理解词语。从“不转眼”这个成语里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预设:非常渴望看到海上日出的心情。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试着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名读、评读、齐读)(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日出时海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下面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第三自然段,出示思考题:“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 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预设:小组一:“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小组二: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小组三: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师小结:大家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表达出来吗?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1)太阳努力上升。(2)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努力上升。(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4)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比较着读一读,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小结:作者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日出时的动态美。3.课件出示日出动态变化的情景。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上面的片段中加点的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加点的部分是“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跳出了海面”都是动词,把太阳升起来的过程,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来了。(板书:日出时:上升 冲破跳出)4.想象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5.小结写法填空,整体导读。这段话按( )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 )变化,还抓住太阳( )和( )的变化来写。预设: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动态 颜色 光线。6.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下想象到的画面,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图画的意思。学生互相评画,修改,推出代表作贴到黑板。7.引导学生看图口述日出时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时颜色美,光线多变化快的壮观。8.想象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三)自学第四、五自然段1.师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色。采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习了课文。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继续往下看。请大家采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己默读第4、5自然段,先用概括的词把这两段话的内容说出来。2.交流学习内容:(1)课件出示句子:“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板书:薄云:直射水面)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2)出示幻灯片上的句组让学生品读,与课文比较说说哪一段话的描写更好。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太阳在黑云里发出的光亮,穿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画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走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红色。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板书:日出后厚云:镶上金边)(3)学生讨论说说: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挡住时,心情会怎样?预设:很为太阳担心,怕太阳不能冲出黑云的包围。太阳冲出重围时云和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预设: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非常高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3.师生一起看图,口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情景,加深对“海上日出”的印象。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一)谈话总结,学习写法。1.师: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想象作画,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壮观美景。虽然我们还没看过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亲眼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一伟大奇观。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绘得如此逼真形象呢?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用词准确,抓住特点,发挥想象)3.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二)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完成作业。)(1)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了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2)课外搜集相关描写日出景色的古诗或短文读一读,并比较与本文写法的不同之处。【板书设计】海上日出日出前浅蓝红色越来越亮日出时上升冲破跳出日出后薄云:直射水面厚云:镶上金边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以结尾的“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为切入点,重点品读第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写的是作者观察到的天气晴朗时的日出景象。把这两个自然段作为一个整体,我依然是从整体入手,理清作者是抓住日出时天空的颜色变化和太阳出来时的动态变化来写的。接下来便沿着这两条线来读这个过程。课文中的文字其实是很好懂的,在课堂上,我主要是想引着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如,“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一纵一纵的”“冲破” “跳出”等拟人化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另外从这种带有感情的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日出景色的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党章知识竞赛必考题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技术预测试题含答案
- 循环系统护理试题(含答案)
- 护理查对制度试题及标准答案
- 2024年急性精神科科N2-N4护士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山东“安全生产月”知识主题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RDPAC资格认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育婴师三级(高级育婴师)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及答案
- 标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教学
- 化验室业务培训课件模板
- 医院信息系统廉洁风险防控方案
- 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知识点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
- 智人扩散路径重构-洞察及研究
- 三方委托付工程款协议书
- 信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四川成都成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培训试题(含答案)
- 物业应急管理办法
- 设备调剂管理办法
- 蓝天救援队规定管理制度
- 银监会手机租赁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