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doc_第1页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doc_第2页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doc_第3页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doc_第4页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默认分类 2008-03-01 17:19:12 阅读597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出口货物“先征后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同外贸企业出口销售及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一、税法依据 实行先征后退办法,是指纳税人出口货物时,先视同内销货物计算缴纳增值税;待办理完报关等手续后,税务机关再将货物在以前市场流通环节所负担的增值税税款连同在出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税款一起退还给纳税人。这种方法适用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以及其他特准退税的企业出口的货物。 该方法的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依进项税额计算,即出口企业的出口货物,先按增值税法规的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待货物出口并办理完报关等出口退税手续后,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的审核批准,依据购进货物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购进金额和该货物适用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计算退税额并予以退税。实行这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1出口企业将出口货物单独设立库存账和销售账记载的,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和税额计算。这有如下两种情况: (1)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一致时 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2)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时 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出口退税率 =出口货物的进项金额出口货物不予退税的税额 出口货物不予退税的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征税率退税率) 2对库存和销售均采用加权平均进价核算的企业,也可按适用不同税率的货物分别依下列公式计算: 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进价出口退税率 3出口企业兼营内销和出口货物且其出口货物不能单独立设账核算的,应先对内销货物计算销项税额并扣除当期进项税额后,再依下列公式计算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 (1)销项金额税率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应退税款=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2)销项金额税率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应退税额=销项金额税率 结转下期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额 销项金额是指出口货物离岸价和外汇牌价计算的人民币金额,税率是指计算该项货物退税的税率。 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进项税额=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的)销售金额/(1+征收率)退税率 其他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依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的增值税税额计算确定。 如购进的货物当时不能确定是用于出口或内销的,可先计入出口库存账。在内销时再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征收机关可凭该批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退税机关出具的证明办理抵扣。 二、外贸企业出口销售及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用于出口的商品,其出口方式一般有两种:自营出口和委托出口。作好以上两种形式的会计处理,首先要正确计算应退税金(增值税、消费税)的金额;其次要明确企业获得的出口退税的税收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出口退税税收处理问题批复(国税函,1997,21号)规定: 1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款,应冲抵“进项税额”或“已交增值税税金”,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2外贸企业自营出口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应冲抵“商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并入利润征收所得税。 下面分别就两种出口方式的会计处理说明如下: 1自营出口方式下。 例:2000年2月,兴隆外贸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从某日用化妆品公司购进出口用护发品1000箱,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当月该批商品已全部出口,售价为每箱150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该护发品的消费税税率为8%,增值税退税率为9%。要求计算应退增值税和消费税并编制会计分录(单位:元)。 进商品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格、增值税和价税合计进行反映借:商品采购 1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0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1170000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1000000贷:商品采购 1000000 出口报关销售时,按出口价格反映 借:应收外汇账款1230000(10001508.2)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1230000 结转出口商品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1000000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1000000 申报出口退税时 本环节应退增值税额=10000009%=90000 转出增值税额80000 本坏节应退消费税额=10000008%=80000 应退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9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90000 进项税额转出时 借:商品销售成本 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0000 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90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90000 应退的消费税财务处理: 借: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80000(10000008%) 贷:商品销售成本 80000 收到消费税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80000 2 委托出口方式下。 续上例:假设兴隆外贸公司委托蓝天外贸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出口,其他条件不变,并按销售额1%的比例直接提取手续费,要求编制委托方的会计分录。 发出委托代销品时 借:库存商品委托出口商品10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0 收到代销单时 借:应收账款 1230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1230000 收到蓝天外贸公司交来的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1217700 销售费用 12300 贷:应收账款 1230000 结转委托出口商品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1000000 贷:库存商品委托出口商品1000000 申报出口应退增值税、消费税(在委托方办理)、转出不予抵扣的增值税的分录同自营出口方式会计分录。 一、 境内1、 税额=销项税-进项税2、 销项税=销售额,率3、 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4、 征增税及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1-消率)4、含税额换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率 (一般)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征率(小规模)5、 购农销农品,或向小纳人购农品:准扣的进税=买价,扣率(13%)6、 一般纳人外购货物付的运费准扣的进税=运费,扣除率,随运付的装卸、保费不扣7、 小纳人纳额=销项额,征率(6%或4%),不扣进额 8、 小纳人不含税销额=含额/(1+征率)9、 自来水公司销水(6%)不含税销额=发票额,(1+征率)二、 进口货1、 组税价=关税完价+关税+消税2、 纳额=组税价,税率三、 出口货物退(免)税1、“免、抵、退”计算方法(指生产企自营委外贸代出口自产)(1)纳额=内销销税-(进税-免抵退税不免、抵税)(2)免抵退税=FOBX外汇RMB牌价X退率-免抵退税抵减额,FOB:出口货物离岸价。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原料价X退税率免税购原料=国内购免原料+进料加工免税进料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税价=到岸价+关、消税 (3)应退税和免抵税A、 如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应退税=期末留抵税免抵税=免抵退税-应退税B、 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应退税=免抵退税免抵税=0,期末留抵税额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定。(4)免抵退税不得免和抵税免抵退税不免和抵税=FOBX外汇RMB牌价X(出口征率-出口退率)-免抵退税不免抵税抵减额(因为存在出口货物征收率与退税率之间的差额,所以有“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也就是这一部分实际是征收了而没有退税的)免抵退税不免和抵扣税抵减额=免税进原料价X(出口征率-出口货物退率)2、 先征后退(1) 外贸及外贸制度工贸企购货出口,出口增税免;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算退税还外贸,征、退税差计企业成本 应退税额=外贸购不含增税购进金额,退税率(2) 外贸企购小纳人出货口增税退税规定:A、从小纳人购并持普通发票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销售出口货入免,退还出口货进税退税=发票列(含税)销额/(1+征率),6%或5%B、 从小纳人购代开的增税发票的出口货:退税=增税发票金额,6%或5%。C、 外企托生企加工出口货的退税规定:原辅料退税=国内原辅料增税发票进项,原辅料退税率 =来自 bingling 的提问: 我公司是自营外贸出口公司,所收到账的出口退税是否应该作为一项收入并入公司的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是,是否在利润表的补贴收入项反应? (2005-11-8 16:52:54)回答: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出口退税款税收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发1997021号)规定:“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款,应冲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或已交增值税税金,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贸企业自营出口所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应冲抵“商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2005-11-28 16:44:07) 来自 小红 的提问: 你好!请问由小规模纳税变更为一般纳税人需要多少个工作日完成? (2005-10-24 16:15:09)回答: 根据广东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粤国税发2000237号)规定:已开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连续12个月内累计应税销售额达到规定标准的次月,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认定审批程序。(2005-11-28 16:43:07) 来自 小红 的提问: 你好!请问由小规模纳税变更为一般纳税人需要多少个工作日完成? (2005-10-24 16:16:23)回答: 根据广东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粤国税发2000237号)规定:已开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连续12个月内累计应税销售额达到规定标准的次月,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认定审批程序。(2005-11-28 16:42:46) 来自 叶生 的提问: 我公司是间出口企业,在今年9月收购一批桂叶粉出口,对方在税局开出普通发票,我司没办这笔出口退说,请问这笔出口销售是否要计提销项税,交缴税款。 (2005-11-2 21:31:29)回答: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68号)规定:外贸企业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90日内未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报出口退税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和确有特殊原因,经地市以上税务机关批准者外,企业须向主管税务机关征税部门进行纳税申报并计提销项税额。因此,你公司这笔出口销售未申报退税,应当计提销项税额。取得的普通发票,如果属于允许抵扣范围内的农业产品,则可以按有关规定进行抵扣。(2005-11-14 17:06:39) 来自 bingling 的提问: 我公司是一间自营外贸出口贸易企业,出口了一批护发用品,收到了生产厂家开出的增值税票及生产企业自交的消费税票,我公司已连同增值税票消费税票的金额一起已付生产厂家。我公司申请退税(增值税消费税)时应如何写分录。书上记申请退消费税时借:应收补贴款贷:产品销售成本 但消费税款是生产企业交付,消费税发票也是为生产企业开出的,又如何能冲减我公司的销售成本?如是这样做分录,当初我司购进产品时已付的消费税款又如何入账做分录?请答复,多谢! (2005-11-9 15:11:53)回答: 外(工)贸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请参考有关的会计书籍或到当地的财政部门咨询。=出口退税是否应并入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问: 出口退税是否应并入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请介绍出口退税的有关会计核算。答: 首先就出口退税的有关会计核算问题做一简要介绍。增值税方面。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应缴纳的增值税,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退税。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先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予以退税处理。 1企业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时,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 2按购进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退税率计算的差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特殊情况下,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部分可按规定退税。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消费税方面。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应税消费品或通过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按规定直接予以免税的可不计算应缴消费税。 通过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时,如按规定实行先征后退的,按下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应在计算消费税时,按应缴消费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实际缴纳消费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应税消费品出口收到外贸企业退回的税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了解出口退税的有关会计核算后,再来回答出口退税是否应并入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出口退税款税收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21号)的规定,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款,应冲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或已交增值税税金,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产品,凡按照财政部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93财会字第83号),在计算消费税时做“应收账款”处理的,其所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应冲抵“应收账款”,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贸企业自营出口所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应冲抵“商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是否应并入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问: 出口退税是否应并入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请介绍出口退税的有关会计核算。答: 首先就出口退税的有关会计核算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增值税方面。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应缴纳的增值税,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退税。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先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予以退税处理。 1企业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时,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 2按购进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退税率计算的差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特殊情况下,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部分可按规定退税。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消费税方面。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应税消费品或通过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按规定直接予以免税的可不计算应缴消费税。 通过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时,如按规定实行先征后退的,按下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应在计算消费税时,按应缴消费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实际缴纳消费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应税消费品出口收到外贸企业退回的税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了解出口退税的有关会计核算后,再来回答出口退税是否应并入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出口退税款税收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21号)的规定,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款,应冲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或已交增值税税金,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产品,凡按照财政部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93财会字第83号),在计算消费税时做“应收账款”处理的,其所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应冲抵“应收账款”,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贸企业自营出口所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应冲抵“商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 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用于出口的商品,其出口方式一般有两种:自营出口和委托出口。作好以上两种形式的会计处理,首先要正确计算应退税金(增值税、消费税)的金额;其次要明确企业获得的出口退税款的税收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出口退税款税收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号)规定: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款,应冲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或“已交增值税税金”,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贸企业自营出口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应冲抵“商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并入利润征收所得税。下面分别就两种出口方式的会计处理说明如下: 一、自营出口方式下: 例:年月,兴隆外贸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从某日用化妆品公司购进出口用护发品箱,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万元,进项税额为万元,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当月该批商品已全部出口,售价为每箱美元(当日汇率为美元元人民币),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该护发品的消费税税率为,退税率为。要求计算应退增值税和消费税并编制会计分录(单位:元)。 购进时: 借:商品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贷:商品采购 出口报关销售时: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结转出口商品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申报出口退税时: 本环节应退增值税额(元); 转出增值税额(元); 本环节应退消费税额(元)。 应退的增值税财务处理: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时: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应退的消费税财务处理:借: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贷:商品销售成本 收到消费税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二、委托出口方式下: 续上例:假设兴隆外贸公司委托蓝天外贸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出口,其他条件不变,并按销售额的比例直接提取手续费,要求编制委托方的会计分录。发出委托代销品时:借:库存商品委托出口商品 贷:库存商品 收到代销单时:借:应收账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收到蓝天外贸公司交来的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 结转委托出口商品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委托出口商品 申报出口应退增值税、消费税(在委托方办理)、转出不予抵扣的增值税的分录同自营出口方式会计分录“”。 -出口退(免)税基本规定(一)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报关出口的应税货物退还或免征国内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制度。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各国接受的、旨在鼓励本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我国现行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对退税的范围、方法、计税依据、退税率等作了统一规定。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范围1、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所谓出口企业,一般是指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和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现行享受退(免)税的企业包括两大类,一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主要有外贸企业、工贸企业、内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特准退(免)税企业;二是无出口经营权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的企业,目前仅指内资生产企业。享受退(免)税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小规模纳税人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实行免税。2、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确定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是正确执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要求。我国出口货物在现阶段的退税是以海关报关出口的增值税、消费税应税货物为主要对象的,但考虑到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国际惯例接轨,对一些非海关报关出口的特定货物也实行了退(免)税。这里主要介绍一般退(免)税的货物范围。按照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规定,一般退(免)税的货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向税务部门申报办理退税。否则,不予办理退税。这四个条件是: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这两种税的具体征收范围及其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均已明确。强调要具备这一条件,主要是考虑退税必须以征税为基本前提,退税只能是对已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出口货物退还其已征的税额,不征税的出口货物则不存在退税问题。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所谓报关离境,即出口,就是货物输出关口,这是区别货物是否应退(免)税的主要标准之一。凡报关不离境的货物,不论企业是以外汇结算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能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免)税。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出口货物只有在财务上作销售后才能办理退税,主要是考虑我国目前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只适用于贸易性质的出口货物,非贸易性质的出口货物,如:向国外捐赠的货物、个人国内购买自带出境的货物、不作销售而在国外展出的样品等是不予退(免)税的。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将出口退税与出口收汇核销挂钩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高报出口价格骗取退税,有助于提高出口收汇率,有助于强化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出口企业在申请退税时,应根据自己的企业类型报送相应的出口退税单证,通常是指“两单、三票”。两单是指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收汇核销单;三票是指购进出口货物的进货发票(商业流通企业提供)、出口货物专用税票(商业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货物提供)和出口发票,单据不全税务机关不予退税。二、出口货物退(免)税方法1、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方法。现行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方法主要有四种:“免、退”税,即对出口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该方法适用于外贸、物资、供销等商业流通企业;“免、抵、退”税,即对出口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实行退税。该方法适用于生产型企业;“免、抵”税,即对销售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该方法适用于国家列名的钢铁企业销售“加工出口专用钢材”。免税,即对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该方法适用于来料加工等贸易形式和出口有单项特殊规定的指定货物,如卷烟等,以及国家统一规定免税的货物等。2、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的方法。现行政策规定,出口除不退税的应税消费品外,分别采取退税和免税两种办法。即一是对外贸、物资、供销等商业流通企业收购后出口的应税消费税货物实行退税;二是对生产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下同)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及来料加工出口的消费税应税货物,一律免征消费税。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是具体计算应退(免)税税额的依据和标准。现行出口退(免)税政策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作如下规定:(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税依据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主要分三种情况:购进出口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进项金额为计税依据;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鱼网鱼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等12类货物,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计税依据: 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退税计税依据 1征收率上述征收率,供货企业是工业企业的为6%;是商业企业的为4%。购进原材料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出口的,以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货物的工缴费等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为计税依据。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凡属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货物,依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为依据;凡属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货物,以货物购进和报关出口数量的依据。(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税依据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对企业以FOB价以外的价格,如成本加运费价(CFR)、成本、保险费加运费价(CIF)成交的,应扣除运费、保险费和佣金等国外费用后的余额作为计税依据。2、生产企业出口应税消费税货物的计税依据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消费税应税货物,依据其实际出口收入或出口数量予以免征消费税。四、出口货物退税率“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是制定出口货物退税率的基本原则。从1994年实行新税制后,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退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使之大体上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1、增值税退税率。到2000年我国形成了17%、15%、13%、6%、5%共5档增值税退税率。目前执行的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规定如下:(1)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四大类机电产品,服装、棉纱、棉布退税率为17%;(2)四大类机电产品以外的其他机电产品和服装、棉纱、棉布以外的纺织原料以及法定征税率为17%,且1999年7月1日前退税率为13%或11%的出口货物退税率为15%;(3)法定征税率为17%的其他货物、农产品以外法定征税率为13%的货物以及煤炭、棉花的退税率为13%;(4)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出口的货物,除农产品(不包括棉花)外为6%;(5)棉花以外的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为5%。出口企业出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若退税率未达到征税率的,按征税率计算出口退税额。但是,在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退税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出口欠退税问题越来越严重。欠退税的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出口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给财政和经济运行带来隐患;三是有损于政府的信誉,不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和吸引外商投资。对此,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3年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本着“适度、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退税率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这样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左右。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为17%、13%、11%、8%、5%五档,从2004年1月1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执行。具体方案是:(1)保持现行出口退税率不变,包括:现行出口退税率为5%和13%的农产品;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3%的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部分工业品;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增值税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的部分货物;船舶、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部件、航空航天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印刷电路、铁道机车等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7%的货物。(2)调高部分产品退税率,小麦粉、玉米粉、分割鸭、分割兔等货物的出口退税率由%调高到13%。(3)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取消原油、木材、纸浆、山羊绒、鳗鱼苗、稀土金属矿、磷矿石、天然石墨等货物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其中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也相应取消出口退(免)消费税政策。(4)调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汽油(商品代码27101110)、未锻轧锌(商品代码7901)的出口退税率调低到11;未锻轧铝、黄磷及其他磷、未锻轧镍、铁合金、钼矿砂及其精矿等货物的出口退税率调低到8%;焦炭、半焦炭、炼焦煤、轻重烧镁、莹石、滑石、冻石等货物的出口退税率调低到%;(5)除上述已列明的货物外,凡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7%和15%的货物,其出口退税率一律调低到13%;凡现行征税率和退税率均为13%的货物,其出口退税率一律调低到11%。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3238号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补充通知对部分特殊货物的退税率进行了明确,主要有:(1)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出口准予退税的,凡财税2003222号文件规定出口退税率为5%的货物,按5%的退税率执行;凡财税2003222号文件规定出口退税率高于5%的货物一律按6%的退税率执行。(2)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3年版)内的产品统一按财税2003222号文件规定的退税率执行。(3)计算机软件出口(海关出口商品码9803)实行免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4)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外交代表购买中国产物品和劳务、外商投资企业采购符合退税条件的国产设备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65号)文件第九条规定的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海洋工程结构物增值税实行退税的通知(财税200346号)规定的生产企业向国内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销售的海洋工程结构物,继续按原政策规定办理退税或“免抵退”税。2、消费税退税率。目前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率是随着其征税税率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整。具体按照消费税税目税率(税额)表执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和申报 时间:2005-09-15 出口退税是对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一项税收政策。出口退税的货物一般应具备5个条件,一是必须属于已征或应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产品;二是必须报关离 境;三是必须从境外收汇;四是必须有退税权的企业出口的货物;五是必须在财务上作出 口销售。出口退税的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含工贸企业、工业企业和特定出口退税企业。 特定出口退税企业出口退税方法与外贸企业基本相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和申报外贸企业,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贸易型企业。对其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出口退税办法。出口退税的计算一。 计税依据和退税率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正确地确定计税依据和适用退税率。1.计税依据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指按照出口货物适用退税率计算应退税额的计税金额或计税数量。(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产品购进金额。如果出口货物一次购进一票出口,可以直接从专用发票上取得;如果一次购进多票出口或多次购进、多票出口, 不能具体到哪一票业务时,可以用同一产品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实际出口数量计算得出。如 果出口货物是委托加工产品,其退税计税依据为用于委托加工的原材料购进金额和支付的 加工费金额。(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消费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消费税应税货物的购进金额或实际出口数量。可根据出口情况,从消费税缴款书中直接取得或计算得出。2.退税率出口退税的退税率是,根据出口货物退税计税依据计算应退税款的比例。包括增值税退税率、消费税退税率或单位产品退税额。由于消费税退税率或单位产品退税额与征税完全相同,这里主要介绍增值税退税率。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率与征税税率是一致的,但在执行中发现存在少征多退、退税额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征税增长速度,退税规模超出财政负担能力等问题。为了既支持外贸事业发展,又兼顾财政紧张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先后两次调低了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自1996年1月1日起(含1月1日),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按照下列税率 计退增值税。(1)煤炭、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为3;(2)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和除煤炭、农产品以外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 货物(如小农具、农药、化肥等),以及从小规模纳税人收购的符合退税条件的货物(农 产品除外),出口退税率为6;(3)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的一般工业品,出口退税率为9;(4)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其支付的工缴费部分的退税率为14。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出口退税的“从低退税”原则,考虑到征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对出口的农产品,如果专用发票注明的税率是17,也只按3的退税率计算退税;对出 口的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和一般工业品,如果专用发票注明的税率是13, 则分别按3和6的退税率计算退税。二。 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等于 计税依据乘以退税率,当期(次)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次)各出口货物应退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