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课程9.ppt_第1页
《中国美术简史》课程9.ppt_第2页
《中国美术简史》课程9.ppt_第3页
《中国美术简史》课程9.ppt_第4页
《中国美术简史》课程9.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简史 第九章激流中的中国近代绘画 教学要求 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的基础上 理解掌握清末的 海派 名家赵之谦 任伯年 吴昌硕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了解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中国早期的美术留学生和美术教育 第一节概述 近代 1840年至1912年 中国近代美术发展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a 学习西方美术并在中西艺术的比较中抨击传统绘画之弊端 企求改良中国画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 b 留学归来的艺术青年 成为西方艺术思想 绘画技法的传播者 出现了第一批垦荒性的油画家 c 新型美术学校和专业的建立 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美术教育 d 西方文化艺术的输入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 对传统中国画坛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如 上海画派 e 美术出版物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f 建筑 雕塑 工艺等发展缓慢 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 如欧式教堂等 第二节清末的 海派 名家 一 上海画派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绘画流派 主要画家有任熊 任颐 任伯年 虚谷 吴昌硕等人 他们既学习传统 又有所革新 使作品充满着新鲜活泼的盎然生气 雅俗共赏 在画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 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节清末的 海派 名家 二 清末名家赵之谦及 海派 画家清末三大家 赵之谦 任伯年 吴昌硕 赵之谦 海上画派 重要画家 篆刻家 是 前海派 代表人物 书法 绘画兼有巨大成就 赵之谦在绘画上继承徐渭 石涛 八大等人的传统 并融入自己的治印和书写之法 尤其写意花卉最为人称道 他的题材广泛 布局经营也很独特 构图饱满严整 而且诗 书 画印有机结合 他的笔墨也富有特色 酣畅而又严整 泼墨写意中不失形象之真实 他还将篆 隶的用笔融于绘画 显得峻劲深厚 古茂沉雄 在敷色方面 他善于运用红 绿 黑三种重色 在对比中求协调 使画面浓丽强烈 一反淡雅格调 坚实的笔墨与鲜明的色彩 使作品收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花卉册 之一 赵之谦 牡丹仙桃图赵之谦 牡丹图清赵之谦 赵之谦 牡丹图 赏析 立轴纸本设色纵175 6厘米横90 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秀石及盛开的牡丹花丛入画历来是画家喜爱的选题 赵之谦的这幅牡丹图充分反映了其敷色用笔的独特风格 赵之谦 牡丹图 赏析 湖石钩勒圆润谨劲 牡丹的描绘既用恽寿平没骨画法 又参以勾线填色之法 两种画法统一在凝重沉厚的笔法中 敷色善用红 黑 绿等重色 在对比中求协调 使画面浓丽热烈 笔墨坚实 色彩鲜明 一反其淡雅清高的格调 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赵之谦书法 任熊 1823 1857 清代画家 浙江萧山县人 受父影响 任熊自幼喜画 父卒 又从村塾师学画肖像 因不愿死守粉本 乃窃变其法 以引起老师的不满 遂赴各地卖画为生 任熊的绘画人物 花卉 山水无所不能 工笔 写意兼长 尤以人物画著称 其画格 画法主要学习陈洪绶 并加以发展 笔法清新活泼 气味静穆 富有装饰趣味 深为当时人们所喜爱珍赏 其代表作有 自画像 二湘图 等 任熊绘画兼具传统绘画及民间绘画之长 富有创造性 是上海画派的先驱者之一 自画像任熊 任熊 自画像 赏析 在中国美术史上 这是一幅前无古人的自画像 以前画家的自画像 大多反映文人生活 以看书 赏菊 弹琴 宴饮等背景 任熊的自画像是一种怒目金刚石的人物画 而且比他本人还要魁伟 准确刻画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矛盾 任熊生活在晚清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舰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 同时国内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任熊不是以隐逸避世 而是以他的画笔 用他特有的笔法 反映一种抗争精神 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画家 任伯年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崇高的艺术地位 就绘画题材 思想性而言 任熊比任伯年要来得更加广泛和深邃 历史上 凡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一般除了过人的技法以外 都必须有独到的思想 任熊与弟任董 儿子任预和侄辈的任伯年合称 四任 以此形成 海上画派 的中坚 而任熊则是开派之祖 瑶宫秋扇图任熊立轴绢本设色 瑶宫秋扇图 赏析 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 姿容秀丽 衣纹线条刚劲 飘洒 时出方折之笔 笔致细腻 设色浓丽 有更多世俗趣味 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 造型略带夸张 风格近似陈洪绶 是任熊的传世杰作之一 大梅诗意图任熊 任熊 大梅诗意图 赏析 大梅是指号称 大梅山人 的晚清诗人姚燮 自宋代以来 诗画一律说 大受推崇 许多诗句被画家作为画题加以描绘 而同时许多画面也被诗人再三吟诵 任熊作过多幅姚燮的诗意图 大多意境悠远 耐人寻味 大梅诗意图册 计12开 笔法或清丽疏朗 或意动韵飞 或工或写 运用自如 而线条也因人而变 因景而异 或细劲圆润 或刚劲削力 或宛转轻柔 采用铁线描 钉头鼠尾描以及战笔等来刻画人物 形成不同的特征及风格 设色清雅柔和 范湖草堂图 局部 清任熊 任薰 1835 1893 清代画家 其父任椿 兄任熊皆是画家 自幼受父兄影响 喜爱绘画 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 1868年与任颐同往苏州 转辗于江浙之间 后寓苏州 上海 任颐 任预均曾从其学画 长于园林设计 绘画上 任薰对人物 花卉 禽鸟 山水 皆具有很高的造诣 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其兄任熊 然奇躯伟貌 别出匠心 花鸟画工写兼善 取景布局 能突破前人规范 富有奇趣 代表作有 荷花鸟 苏武牧羊图 等 他的画风直接影响了任颐 任预等 为清末上海画派中重要的画家之一 人物图任薰 任薰的人物画师承其兄任熊 有出蓝之妙 人物常用高古游丝 铁线 行云流水及兰叶几种描法 人物身躯伟岸 画风古雅 此图不设背景 以转折顿挫的笔意写主仆二人 从野外采菊归来 兴致勃发 情趣盎然 人物图任薰 麻姑献寿图任薰立轴纸本没色 任颐任颐 1840 1895 初名润 字小楼 又字伯年 后改名颐 浙江山阴 今绍兴 人 从小跟其父任淞云学习 写真术 后跟任熊 任薰学画 长期寓居上海 以卖画为生 擅长画肖像 人物和花鸟 画风受陈洪绶 任熊的影响而又有创新 笔法生动 色调明快 构图新颖 是海派画家中的佼佼者 传世作品有 女娲补天 观刀图 酸寒尉像 吴昌硕 等 酸寒尉像任颐 酸寒尉像清任颐 纸本设色纵164 2厘米横77 6厘米浙博藏任颐多次为吴昌硕画像 形态各不相同 而此件最为精彩 画中人头戴红缨帽 足着高底靴 身穿葵黄色长袍 外罩鸟纱马褂 马蹄袖交拱胸前 凝视端正 意态矜持 其状可哂 淡笔草草勾写面部 略加皴擦 神采毕现 马褂 长袍直接用色墨即兴随机写来 巧妙地把花卉没骨法融会于立意构思之中 浓淡得宜 色中见笔 气势非凡 作此图时吴昌硕时年45岁 任颐约50岁 款署 酸寒尉像 一语 结合画上杨岘题材的七言长歌 寓意感慨 耐人寻味 幽鸟鸣春图任颐 苏武牧羊清任颐 松溪吹箫图任颐 杂画册虚谷 松鹤延年图清虚谷 吴昌硕花卉画在布局上有何特色 吴昌硕是清末著名画家 他作花卉在布局上力求新意 或从左下面到右斜上 或从右下面到左斜上 互相穿插交叉 紧密而得对角倾斜之势 从中再加以变化 题款 印章的位置经营 更是煞费苦心 题款根据画面整体需要或短题或长题 有时题在空白上 有是偏要题在空白处 敢蔬敢密 参差交错 乱中求整 以气势为主 这正是吴昌硕绘画布局的特点 吉祥眉寿吴昌硕 梅石图清吴昌硕 吴昌硕 梅石图 赏析 纸本水墨设色纵137厘米横3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以赭石 水墨写山石竦立陡峭 气势巍峨 浓墨写梅干 渴笔写枝 虬曲盘折 动势飞扬 胭脂点写梅瓣 疏密变化 富有韵律 山石之硬朗更映衬出梅花之清艳 整个画面色酣墨饱 奇韵脱俗 可称书 画双绝 梅花图清吴昌硕 葫芦图吴昌硕 品茗图吴昌硕 第三节新的美术观之形成与发展 薛福成 巴黎观油画记 对油画洋溢赞赏之情康有为大力向国人推举油画蔡元培提倡 美育救国 第四节中国早期的美术留学生 辛亥革命前 李铁夫 李叔同 李毅士辛亥革命后 林凤眠 徐悲鸿 番玉良 吴作人等 李铁夫简介 李铁夫 1869年 1952 原名玉田 广东鹤山雅瑶陈山村人 他是我国第一个到西方学习美术而达到高深造诣的艺术家 曾被孙中山誉为 东亚巨擘 和 我国美术界巨子 他家境清贫 自幼喜爱绘画 后随堂叔出洋谋生 工作之余 自学绘画 考入惠灵顿美术学校学习油画 在此期间 他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 以卖画所得和作品奖金支援革命 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1909年 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纽约美术大学 并加入 国际绘画学院 美国美术学院 当时 英美的美术权威称赞他作品的色彩在美国首屈一指 他的油彩肖像画为世界所推崇 新中国建立后 他以80岁高龄从香港回到广州 担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 华南文联副主席 1983年 当地政府在他的家乡鹤山建造了铁夫画阁 供人瞻仰 李铁夫先生雕像 音乐家李铁夫 蓝眼青年李铁夫 画家冯钢百李铁夫 刘素薇肖像李铁夫 静物盘中鱼李铁夫 九龙郊景近代李铁夫 自画像李叔同 齐白石吴作人 熏鱼吴作人 杂花芍药吴作人 田横五百士徐悲鸿 箫声徐悲鸿 喜马拉雅山之林徐悲鸿 自画像潘玉良 戴花的执扇女潘玉良 窗前女郎潘玉良 第五节中国早期的美术教育 一 早期师范美术教育的特点 1 在教学上以 兼学中西 为指导思想 2 课程设置趋向于广博 而不求深专 3 在师资结构上 是 中西合璧 4 在欣赏与实用之间偏重于实用 二 最早的美术学校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