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1页
《标准成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2页
《标准成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3页
《标准成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4页
《标准成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成本制度介绍 目录 前言第一章中钢建立标准成本制度案例第二章概说第三章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第四章系统的应用 中鋼2007年每股稅后盈餘 4 49營业收入 2079亿營业毛利率27 股本1153 5亿生產力 粗鋼產量1243吨 人 年銷售量 10440吨生產量 10189吨 tw 前言 标准成本制度是一个建立在责任制会计制度之上的科学管理制度 它是借 责任范围的划分支用标准的订定成本支用权的授予根据每月成本中心的产出量或服务量 透过三大基本标准求得预算费用标准 然后与其实际费用互相比较 发掘二者的差异 以精确的成本分析 来探求差异的原因 检讨各成本中心的效率 及因应对策 以达成 改进工作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据统计1999年中钢共设成本中心265个 通过每月成本会议的分析检讨及作业改善 对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 贡献甚大 美国钢铁公司于1930年代晚期开始使用标准成本制度 经过不断的修正及优化 成为计划及控制成本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tobecomeaneffectivemanagementtoolusedtoplanandcontrolcosts 而中钢标准成本制度则于1974年自美国钢铁公司引进 迄今28年 中钢标准成本制度为该公司会计制度的分制度 是依据 美国钢铁公司标准成本制度 为基础 配合中华民国相关法令的规定与中钢管理方针修正订定 其特质为 以成本中心为基础 标准的订定 实际成本支用的计算及表达均与各管理阶层的责任归属相结合 以正确衡量各成本中心的经营结果 在资讯电脑化作业下 自动累积生产活动的原始成本交易资料 避免资料重复处理 并与普通会计相互联系勾稽 使统计数据能反应真实的经营效率 确保所提供管理控制资料的一致性 透过制度的控制与管理 使各部门的利益以公司的利益为依归 以达成部门利益与公司利益互为一致 为符合管理上的需求 制度可随时作必要的修订 以确实达到会计协助企业管理的功能 提高经营效率 透过成本会议的沟通宣导 成本意识深植基层 促成降低成本活动全员参与 中钢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构架 标准成本制度 执行 D 计算成本 实际成本的收集与记录 检讨及处置 C A 成本会议检讨改善 成本绩效衡量与差异分析 计划 P 衡量绩效的基准 标准成本的建立与维护 而从实质的运作面 吾人可以归结中钢标准成本制度的成本管理特性如下 1 以成本中心为衡量基础2 弹性预算观念的运用3 成本管理制度电脑化4 成本会计与普通会计互相勾稽5 成本会计与标准订定密切结合6 每月召开成本会议 促成全员参与降低成本 计划与控制成本不是标准成本制度的唯一功能 标准成本制度还可以达成下列几项功能 1 预测某一特定期间获利与现金流量情况2 根据订立的售价与产品成本的定期性比较 以决定公司的竞争位置3 决择投资新的设备或更新现行的设备4 计划料源及原料分派5 提供财务部门作为财务控制及分析的工具 第一章中钢建立标准成本制度案例 一 案例说明 1974年 中钢第一期第一阶段 粗钢年产能150万公吨 建厂初期 最高管理阶层即确定采用标准成本制度 作为将来营运阶段成本控制的工具 同时决定整个制度抄袭美钢标准成本制度 1974年底 中钢邀请美钢成本控制专家来台为当时所有师级以上人员作为期一周的讲习 目的是让师级以上所有管理人员对标准成本制度的理论及应用有概括性的认识与了解 为未来中钢实施标准成本制度踏实地扎下基础 1976年秋 中钢派遣9位工业工程师 3位成本会计师 2位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共14人一同前往美钢接受为期2个月的标准成本相关专业领域训练 对美钢标准成本系统的理论及运作实务作彻底的团队研习 1976年冬 中钢受训人员返台后 就研习所得整理消化 并成立成本处 编制37人 专责标准成本制度的筹建 工业工程处 编制22人 负责其中成本中心的划分及基本标准的订定 信息系统处 编制人数不详 负责程序设计 各处负责标准成本制度建立的工作内容详见表1 同时聘请美钢成本顾问1人 工业工程顾问2人 信息化顾问人数不详 驻中钢指导建立标准成本制度 表1 中钢高层在建厂初期即接受美钢顾问公司 UEC 的建议 制度与管理向美钢学 要求员工扎实的学习美国人踏实 合作 科学 实事求是的办事精神 所以标准成本制度 工作评价制度 生产计划 产销制度 品保检验制度 冶金规范 工安制度 现场工作管理等等均抄袭自美钢 再根据自已独特的环境 岛内商业习惯酌加修改而建立 中钢自1975年9月起 到1977年12月第一期第一阶段建厂工程正式竣工投产为止 历时2年3个月 共派484人次 每人次受训时间视受训的专业类别从一个月至半年不等 各级操作 保养 技术及管理人员至美钢受训 受训学员除学习培训主要项目外 标准成本是共同必习项目之一 所以每个派去美钢受训回来的学员对标准成本制度的运作和使用都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觧 1977年1月 中钢着手规划适合中钢需要的标准成本制度 同年6月完成各项成本标准及厂务会计工作 1978年1月完成计算机程序设计 经半年的测试 于1978年8月开始印制成本报告表 10月局部试办成本会议 至1979年7月正式实施标准成本制度 经历了将近六个年头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经由成本会计 工业工程 信息系统处人员与现场单位不断的检讨修正 各单位分工协作完成了与标准成本制度有关的配套系统 现场各级主管积极的参与 全力的配合试行 改善 始得以在建厂工程正式竣工后的一年半 1979年7月 正式实施 二 进程及配备人力 中钢建立标准成本制度的进程及配置人力详见附件一 中钢建立标准成本制度进程及配置人力表 三 从中钢实践标准成本制度的经验中 吾人认为 一个标准成本制度要成功实施 必须 1 各管理阶层的支持 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 2 订定适切的标准 目标 3 建立标准成本制度运作必需的配套系统 4 完整 良好的信息系统配合 达到正确与速度的要求 第二章概说 一 企业经营的目标 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追求利润 永续经营 追求利润的方法有二 一是开源 二是节流 开源就是开创利基 节流就是降低成本 而完备体系化的成本制度是降低成本的先决条件 标准成本制度它不仅可以作为订价及计算损益的依据 同时能够提供完整 正确的事实与信息给各管理阶层 todevelopandpresentaccurateandcompletefactstomanagementfortheattainmentofthemosteffectivecontrolover andresultsfrom allitsactivities 做为衡量绩效及决策的工具 二 成本制度的型态 成本制度大体上可分为二种 1 实际成本制度 又称历史成本制度 HistoricalCostSystem 其中包括分批 JobOrder 及分步 Process 制度 2 标准成本制度 StandardCostSystem 一贯作业的大钢厂是典型的分步制造工业 从原料储运 炼焦 烧结 炼铁 炼钢 连铸到轧钢 制程繁复 产品形态 规格繁多 制程不一 成本互异 传统的分步或分批成本制度无法适应管理上的需求 故中钢采用标准成本制度 以达到下列的目的 1 预先确定不同成份 尺寸及处理过程的各种产品成本 便利产品订价 2 在产品成份 尺寸 及热处理不同的生产过程下 能确切显示各生产单位的生产绩效 以利内部控制 3 在生产条件及生产数量变动下 能自动修正预算 以利财务控制 三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原理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原理 1 把全公司划分为若干个物理区域叫做成本中心 每个成本中心在一个主管人员的责任管理之下 把各种费用加以收集 2 把实际发生的费用 和原先订定的标准费用加以比较 3 两者之间的出入就是差异 标准成本制度可以帮助找出差异的真正原因 4 针对差异各管理阶层即可采取必要的处置行动 从而降低成本 因为差异数据可以指出绩效好的项目和绩效差的项目 管理阶层便能够集中全力 针对那些绩效不合标准的项目 分析原因 探讨对策 及时改善 这就是所谓的例外管理 Managementbyexception 法则 四 建立的程序 中钢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是由工业工程处依照各工序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 利用健全的工程测定 包括动作及时间研究 统计分析 工程实验与分析等方法 对各成本中心或产品 订立合理的数量化标准 再将该数量化标准予以金额化 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 其建立的程序内容如下 1 划分成本中心2 成本归类3 设定预算因子4 建立标准作业说明5 订定基本标准6 订定标准产能7 建立标准单价 计算标准费率及标准产品成本8 计算预算及差异9 衡量绩效10 差异分析 五 职掌 中钢标准成本制度建立与维护的职掌划分如下 1 工业工程处 负责办理标准成本制度建立程序第1至6项工作 标准订定后需经工业工程处处长审核其正确性及是否合乎既定生产计划及操作管理相关政策 2 各厂 处长 审核工业工程处所订各项标准的可达成性 并责成所属各成本中心负责人确实执行 3 生产部门副总经理 审核全厂整体配合及生产责任 4 成本处 负责办理标准成本制度建立程序第7至10项工作 及提供相关报表 实际成本的收集计算应配合标准的订定 5 成本处处长 审核标准成本是否合乎一般会计原则及配合公司财务及会计相关政策 第三章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划分成本责任区域 建立标准成本制度的首要工作就是划分成本责任区域 也就是划分成本中心 一个庞大的企业一旦开始运转时 就必须不断的投入巨额的支出 这样庞大的费用是不可能由一个人或少数的领导可以控制的 必须由各管理阶层积极参与 依靠公司的组织结构 把成本责任范围有系统的分配到基层 使各阶层管理者充分了解哪些成本项目的控制是他当然的责任 一 组织结构 在一贯作业大钢厂生产现场组织结构上 一般而言有四个主要阶层 如下表所示 注 中钢生产部门组织结构上的责任主管层级是副总经理 厂 处 长 工场主任 课长 股长 股长下辖操作技术员或修护技术员 生产部门现场的课长就是成本中心的负责人 二 成本中心特质 成本中心是收集成本的基本单位 由一种活动或数种类似的活动所组成 它兼有下列三个特质 A 最小的成本责任区域 B 在一个主管的责任管理之下 C 责任界限划分清楚 三 成本中心制订原则 成本中心的建立应配合公司实际组织系统的责任范围而建立 以作为成本划分与计算的基础 其制定原则如下 1 确立成本中心功能及职责 2 确定成本中心的责任范围 包括原料投入 产品产出 具备的机具设备 燃料 水电等公用设施的责任起迄点 成本起迄点及成本项目 3 确定成本中心负责人 负责其活动的责任 但为配合作业上需求而设立的统计性成本中心 则视为例外可不设负责人 四 成本中心的分类 一 一般钢厂的成本中心分为三大类即生产性成本中心 服务性成本中心 辅助性成本中心 中钢为配合其会计制度及管理的需要 将一般钢厂成本中心的分类方式 再细分为六大类 1 生产性成本中心 ProducingCostCenter 是指直接利用生产设备将原料或半成品转换成半成品或成品 以供再次加工或出售者 例如高炉把铁矿变成铁水 转炉将铁水变成钢液 钢液变成钢坯 钢坯经轧延设备轧成成品等 2 服务性成本中心 ServiceCostCenter 为全厂各成本中心提供服务 把服务的成本分摊给各接受服务的单位 例如机修厂向各成本中心提供机械加工 修护服务 派驻各分厂的工业工程师和成本会计师的专业服务 四 成本中心的分类 二 3 辅助性成本中心 AuxiliaryCostCenter 它是专为某一生产性成本中心提供特殊的服务 例如轧辊修护车间 专为轧钢厂各生产性成本中心 提供轧辊 辊槽设计和修理 又例如鼓风机专为高炉提供热风服务 4 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 提供间接服务 含品管部门 或管理督导上述成本中心从事活动的成本中心 5 销管性成本中心 为配合生产部门成本中心 有关销售 管理 研发 培训等部门亦设立成本中心 以收集相关各项销售 管理 研发 培训费用 6 统计性成本中心 为作业上需求将同性质的成本中心汇总 以便利费用分摊或结转所设立的成本中心 辅助性成本中心 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 销管性成本中心 它们都是为生产提供服务或互相提供服务 本质上都是属于服务性成本中心的一种 成本中心费用关系 成本中心依其特性划分成本归属 各类型成本中心费用结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损益 销管研训费用 销货成本 销售收入 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 服务性成本中心 存货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性成本中心 辅助性成本中心 销管性成本中心 第二节代号系统 CodingSystem 数据识别代号的使用是为了便于电脑数据处理 在标准成本制度中使用的代号有以下八种 一 成本中心代号 Code 为了便于资料收集及处理 各种原始凭证 诸如领料 申请维护支援等 皆需填写成本中心代号 以利费用归属 中钢各成本中心皆赋予代号 其代号为五位数 前二位表示一级单位 第三位表示二级单位 第四 五位表示三级单位 生产管理性 销管性及统计性成本中心的代号不适用上述规则 但其代号的第一位应维持一贯性原则 中钢成本中心代号第一 二位所表示的意义如下 W1xxx厂内运输处W2xxx炼铁厂W3xxx炼钢厂W4xxx轧钢一厂Y4xxx轧钢二厂Y5xxx轧钢三厂W5xxx公用设施处W6xxx设备处Y6xxx电控处A7xxx生产管理 品质管理及一般费用 冶金技术处及生产部门的各厂处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均属之 0 xxxx销管研训单位 例 0A100人力资源处 0C200营业销售处 例 以W2炼铁厂为例 在组织系统上 W2包括下列二级单位 W2S炼铁作业规划组W21炼焦工场W22烧结工场W23第一高炉工场W24第二高炉工场W25煤化学工场W26炼铁设备检修工场 W2的三级单位代号 成本中心代号 成本中心名称如下 二 预算因子统一代号 预算因子是以各成本中心活动的性质及成本习性为基础 用来决定成本发生数的最适当的时间单位或数量单位 预算因子依其性质及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种 基本预算因子 FundamentalDeterminants 用来计算责任绩效预算 OperatorsControlBudget 标准操作预算因子 StandardPracticeDeterminants 用来计算标准操作预算 StandardPracticeBudget 和标准产品成本 StandardProductCost 统计形式预算因子 StatisticalControlType 用来计算特殊需求成本中心预算因子的挣得因子量 预算因子代号有三位数 其编列规则及指示意义如下 三 成本科目代号 WorkCost ExpenseCode简写为WC E 各成本中心的费用种类繁多 必须予以分类 以便于数据的收集 处理和差异分析 因此订定成本科目代号 中钢的成本科目代号有五位数 第一位按用途别分类 第二至第五位是细目 成本科目编号原则如下 成本科目依 性质 及 用途 而分类订定 全公司统一使用 成本科目代号为五位数 1 第一位 按用途别分类0 xxxx原料 DirectMaterials 1xxxx人工工资 LaborWages 2xxxx工资以外的津贴性用人费用 LaborPremiums 如 劳工保险 加班费 福利等3xxxx修护费用 Repair Maintenance 4xxxx燃料 Fuels 5xxxx公用设施 Utilities 如水 电 氧气等6xxxx工具及生产物料7xxxx服务费及运输费 Services Transportation 8xxxx一般厂务费用 GeneralPlantExpense 2 第二至第五位为细目 四 统一产品代号 UnifiedProductCode 统一产品代号有十五位数字 前六位数表示钢种 后九位数表示产品的说明 如尺寸 精度 表面处理 热处理等 其主要目的在于分别计算各种不同钢种 尺寸 加工程序的产品的标准产品成本 以供营业管理处作为订定售价的依据 五 职位代号 JobCode 各种职位赋予不同代号 以便将人工费用由电脑直接自薪资档抛至成本中心 六 物料代号 MaterialCode 各种物料赋予不同代号 成本中心领料时须输入领用物料代号 以便将物料费用归入该用料成本中心 七 固定资产代号 FixedAssetsCode 各项固定资产赋予不同代号 以便各成本中心分摊其固定费用 八 修护工令代号 WorkOrderCode 将维护工令所产生的维护费用抛至接受维护的成本中心 第三节成本的分类 成本中心负责人要控制好其成本 不仅要知道每月发生的总成本 还要依照成本的分类进行详细的解析 确定成本在哪里出了问题 从而采取有效的处理行动 一 产品成本的分类产品成本可分为二大类 一是直接原料净额 NetMaterialsCost 一是附加成本 CostAbove 1 直接原料净额工序投入的原料分为直接原料及回收料 SundryProducts 两部分 直接原料净额就是投入的直接原料总额减去生产过程中回收料成本的差额 直接原料为变成主产品的一部分 或与其它原料配合作为催化剂 以产生主产品的原料 如煤 铁矿 钢坯 回收料为制造过程中所回收的物料 可以出售作为成本减项者 如钢板工场将钢坯轧成钢板的切头 切尾及氧化铁锈皮等 但有一部分无法回收者即为无形损失 2 附加成本 CostAbove 各成本中心除直接原料成本以外的制造费用 如人工 劳工保险及福利 修护 燃料 电力 工具 生产物料 服务费及运输费等各项费用 该类成本并不构成产品的主要部分 于是我们将它归为附加成本 所以制造成本中如果不是直接原料成本就是附加成本 二 直接支用成本 Netcost 及内部移转成本 RecirculatedCosts 成本依其性质可分为直接支用成本与内部移转成本 1 直接支用成本各成本中心原始直接发生的成本 包括各成本中心的用人费用 外购原物料 外购电力 外购燃料费用等 2 内部移转成本 RecirculatedCosts 使用自产产副品或接受内部提供的各项服务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如 自产半成品 经公用设施调度的水电 燃料费用及修护人工等均属之 三 费用的形态费用的形态可分成三类 A 变动费用随生产产品的数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B 半变动费用在某一特定生产水准下 费用保持不变 超出该生产水准时 会随着生产水准的变动而变动 C 固定费用在单位时间内 不随产量的变动而保持一定者称为固定费用 如 折旧 税捐 管理人员的用人费 租金等等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 必须审慎地运用统计分析研究成本习性 找出何者属于变动 何者属于固定 然后将其置于适当的预算因子内 第四节基本标准 一 定义基本标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 为制造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提供一个单位的服务所允许的费用数量 BasicStandardsarequantitiesofmanufacturingexpenseallowedtoproduceaunitofproductorserviceunderspecifiedcondition 基本标准可作为各成本中心各种作业费用的指标 供各管理阶层作为计划 控制和决策的依据 二 基本标准的种类基本标准包括 1 原料标准 MaterialStandards 2 生产作业标准 ProductionStandards 3 附加成本标准 CostaboveStandards 三 基本标准建立的原则建立基本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标准的制定应公正客观 合理化 具可行性2 标准的表达与使用应单纯化 并易于了解与执行3 标准的建立与修订在可行的情况下应详细精确4 标准的组合与应用应具一致性5 应用与管理的成本应力求降低 四 基本标准建立方法原料标准 生产作业标准及附加成本标准 可以透过以下各项技术的应用来建立 1 工时研究 TimeStudy 2 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StatisticalAnalysisofHistoricalData 3 研究及工程实验 ResearchandEngineeringTests 五 标准的水平1 标准必须能用以反映一种绩效水准 这种绩效水准指在经过作业分析 研究与比较之后 认为以目前可用的设备 原料 人力 在最佳的操作方法下理应达到的合理的水平 2 标准的水平可依以下方法制定 1 工程测定法 EngineeringDeterminations 求取实际操作上最可接受的水准 2 最佳历史数据法 当工程测定无法正确合理订立标准时 可从判定为良好操作的十二个月中选择最好的六个月的操作数据 并求其平均值作为原料标准 如果可能的话 在经过研究 分析 比较 及与操作人员商讨以作为水平调整的依据 总之 在设定标准时 必须考虑所订的标准是可以达到的 同时对成本中心负责人具有挑战性 即标准不能太松或者太紧 而是恰到好处 第五节原料标准 MaterialStandards 一 定义原料标准是指在标准成份分析 产出率和操作方法下 AtstandardAnalysis yields andspecifiedoperatingmethods 生产一个单位的主产品所允许的直接原料用量 损耗 Loss 和应该回收的次级品 SecondaryProducts 及回收料 SundryRecoveries 的数量 原料标准应包括直接原料投入量 损耗量及回收量标准 二 范围在所有生产主产品 PrimeProduct 及因而产生制造损失 次级品及回收料的生产性成本中心均应建立原料标准 三 标准的建立在可能的情况下原料标准应以公式表示 公式必须涵盖各种影响产品的变动因素 四 产出率绩效及净原料绩效1 主产品产出量与直接原料投入量的比值 称为产出率 产出率 主产品产出量 直接原料投入量产出率可分为标准产出率与实际产出率两种 标准产出率 主产品产出量 标准直接原料投入量实际产出率 主产品产出量 实际直接原料投入量产出率绩效 实际产出率 标准产出率2 产出率绩效用于直接提供管理阶层参考 但衡量成本中心绩效时 须予以金额化来计算净原料绩效 即 净原料绩效 标准净原料成本 实际净原料成本标准净原料成本 标准直接原料投入量 直接原料标准单价 标准回收量 回收料标准单价 实际净原料成本 实际直接原料投入量 直接原料标准单价 实际回收量 回收料标准单价 六 实例说明 1 线材工场 加热及轧延 成本中心 某年7月实例说明如下表 原料投入 116公厘 116公厘 14 长 的小钢坯 六 实例说明 1 线材工场 加热及轧延 成本中心 某年7月实例说明如下表 线材工场 加热及轧延 成本中心原料标准 2 某年7月的线材产量为31200 473公吨 其产品组合如下表 3 实际原料投入量为33088 30公吨小钢坯 回收废钢为1797 784公吨 回收氧化铁锈皮180MT 其标准单价分别为 小钢坯9330元 公吨回收废钢4600元 公吨氧化铁锈皮400元 公吨4 实际产出率 主产品产出量 实际直接原料投入量 31200 473公吨 33088 30公吨 94 299 5 实际净原料成本 33088 30公吨 9330元 公吨 1797 784公吨 4600元 公吨 180公吨 400元 公吨 300 372 031元 6 标准直接原料投入量 33586 566公吨 详见上表 7 标准产出率 主产品产出量 标准直接原料投入量 31200 473公吨 33586 566公吨 92 9 8 标准净原料成本 33586 566MT 9330元 公吨 2015 926MT 4600元 公吨 335 851MT 400元 公吨 303 955 170元9 产出率绩效 10 净原料绩效 第六节生产作业标准 ProductionStandards 一 定义 生产作业标准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所允许的设备运转时间 例如生产100MT钢液所需要的转炉设备运转小时 或以人力操作时所允许的人工小时 例如表面处理100MT扁钢坯所需要的人工小时 生产作业标准分为设备时间标准 EquipmentTimeStandard 和人工小时标准 Man HourStandard 两种 二 范围 所有生产性成本中心内用于生产产品的直接生产设备 DirectProducingFacility 服务性及辅助性设备 ServiceandAuxiliaryFacility 在管理上需要通过衡量生产作业绩效 以提高作业效率者 应该建立生产作业标准 三 标准的建立 1 在可能的情况下 生产作业标准应以公式表示 而公式必须涵盖影响生产成本的各项变动因素 各生产性成本中心能够生产的所有规格的产品应予全部涵盖 2 生产作业标准应以生产单位重量主产品的挣得小时 EarnedHour 来表示 例如EarnedHours 100MTPrimeProduct 也可以单位设备运转时间应生产的产品重量表示 例如MT Equip hour MT OperatingTurn 3 生产作业标准应考虑下列因素 1 产品尺寸大小 2 使用直接原料种类 3 产品的品级 4 设备故障 修护 零件更换时间 5 必需的宽放时间 五 生产作业绩效 生产作业绩效 挣得操作时数 即标准操作时数 实际操作时数六 实例说明以线材工场 加热及轧延 成本中心某年7月实例说明如下 1 生产作业标准如下表 2 某年7月的线材生产量为31200 473公吨 其产品组合如下表前两栏所示 3 实际操作时数为595 50小时 4 挣得时数 515 577 30 906 546 483小时 详细见上表 5 生产作业绩效 挣得时数 实际操作时数 546 483 595 50 0 9177 第七节附加成本标准 CostaboveStandards 一 定义附加成本标准是指原料成本之外 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提供一个单位的服务或于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操作所允许的费用 亦即将全公司所有成本中心 对其发生下列的各类费用订定标准数量 包括1 人工费用2 津贴性用人费用3 修护费用4 燃料费用5 公用设施费用6 工具及生产物料费用7 服务费及运输费8 一般厂务费用等 通常的表示方式是以一个单位预算因子所需要的 人工 小时数 MH 电 度数 KWH 水 立方米数 M 蒸气 公斤数 Kg 等等来表示 二 范围公司所有生产产品及提供服务的作业均应建立附加成本标准 三 附加成本标准的建立 1 基本衡量单位在可行的情况下 附加成本标准应以物理量来表示 但某些标准以金额来表示较以物理量来表示更为方便和实际 则以金额来表示 为统一标准成本系统作业 应将各费用项目的衡量单位予以标准化 例 在建立附加成本标准时 各项附加成本费用必须附以成本科目代号 以区分不同的费用项目 2 附加成本预算因子 是指决定成本发生数的最适当的衡量单位 以时间或数量表示 例如100MT生铁产出 100MT钢板产出 成本中心操作小时等 在设定附加成本标准时 皆以预算因子为表达的基础 它是依各成本中心业务的性质及成本习性所决定的最佳或最简便的衡量单位 每个成本中心至少要有一个以上 含一个 预算因子 3 预算因子的选定各成本中心预算因子的选定原则如下 1 依成本中心业务的性质及成本习性 选定最佳或最简便的衡量成本绩效的预算因子 2 成本中心预算因子选定必需涵盖该成本中心可予以控制的全部成本 3 预算因子的数量 预算因子量 应易于收集 4 选定的预算因子必须具有衡量作业绩效的意义 4 标准成本基本量 在标准成本系统的应用中 为了计算标准操作预算和标准产品成本而为每一个预算因子设定的操作水平 称为标准成本基本量 Standardcostbasevolume 简称基本量 basevolume 基本量是各成本中心每月预算因子生产或服务的目标 它包括生产性成本中心的预算因子基本量 服务性成本中心的预算因子基本量 生产性成本中心的预算因子基本量是依营业处预测的各种产品组合及生产作业标准 原料标准及各生产设备的最大产能而订定的 服务性成本中心的预算因子基本量视其服务对象的操作水平而定 由于服务性成本中心相互提供服务的关系 其基本量的决定必须利用鼠笼技巧 SpuirrelCageTechnical 来决定 鼠笼技巧是消去法的衍生 亦即解多元联立方程式 5 附加成本基本标准金额化 Dollarization 金额标准 DollarSTDS 是以基本标准 BasicStandard 所允许的物理量乘以标准单价 STDprice 或标准费率 STDchargingrate 而得到的一种以金额表示的标准 对于以金额直接表示基本标准的项目 其水平应每年随物价指数调整一次 下表为附加成本标准的一个例子 表中有些项目将在下面各小节中陆续说明 例 附加成本标准 第八节标准成本基本量的订定及预算因子发生量的收集 一 标准产能定义标准成本制度为计算每月各成本中心的标准操作预算和标准产品成本而设定的生产量或服务量 称为标准产能 每月各成本中心的标准产能就是该成本中心各预算因子的基本量 关于基本量在上节 附加成本标准的建立 已提及 二 标准产能的订定 一 订定标准产能应按下列原则办理 1 生产设备的最高产能必须与计划产量 生产计划处依据市场需求订定的 相配合 2 生产计划必须维持各生产单位作业均衡 3 考虑设备瓶颈 设备及机具应作最有效调配 以维持操作平衡 4 服务性成本中心作业量应配合生产量 但其标准作业量不得大于其可提供的最大服务量 二 生产标准产能订定生产性成本中心标准产能的订定 取决于市场需求 设备限制及原料的平衡 三 服务标准产能订定服务性成本中心标准产能的订定 依其服务的生产单位的标准产能而定 但因服务性成本中心有相互提供服务及对辅助性 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提供服务的关系 故其服务标准产能必须以鼠笼技巧 SquirrelCageTechnical 计算 三 基本量 BaseVolume 的订定 1 生产性成本中心的预算因子基本量 是依营业处预测的各种产品组合 生产作业标准 原料标准及各生产设备的最大产能而定的 2 服务性成本中心的预算因子基本量 视其服务对象的操作水平而定 由于服务性成本中心有相互提供服务的关系 其基本量的决定必须利用鼠笼技巧 SquirrelCageTechnical 四 预算因子发生量的收集在某一特定期间内 预算因子发生量依其性质可以分为实际预算因子量及挣得预算因子量 其定义分述如下 1 实际预算因子量 是指成本中心从事生产或服务作业的实际作业时间或作业量 如实际操作小时 实际服务人工小时或实际作业量 2 挣得预算因子量 是指将成本中心的实际作业时间或作业量根据生产作业标准转换而得到的设备标准操作小时或标准人工小时 第九节标准价格 标准费率 一 标准价格 StandardPrices 在建立标准成本制度时 必须要决定各费用项目的标准价格 使其于特定时间内保持相同的单位价值 设定标准价格的主要功用如下 将各项制造费用的基本标准予以金额化 衡量采购部门的绩效 衡量各成本中心成本绩效时 不受物价波动因素的影响 二 标准价格订定原则标准价格的订定依下列原则办理 1 对于外购原物料等项目的标准价格 应由成本部门与采购部门共同制定 其原则如下 1 标准价格必须包含运费 2 以标准产能下的预期价格 作为制定标准价格的基础 3 外购原物料的类别 品质 数量必须在标准操作说明中详细订明 4 必需考虑各种可能来源 决定何者最经济何者货源充足 5 同一原物料有两种以上标准来源时 应先分别计算各自标准价格再予以加权计算最终的标准价格 6 未订标准价格的原物料以实际价格计算标准价格 2 主产品内部移转价格依标准存货成本计算 3 内部服务及公用设施移转价格依标准费率计算 4 非主产品 回收的副产品 次级品 废铁 废钢 燃气及杂项回收 标准单价的估算 依下列方式办理 1 重置法 可替代外购原物料而用以生产产品的非主产品估价适用之 2 预估售价法 无法替代外购原物料的非主产品适用之 3 除上述二种方法外 尚可采用联产品法计价 二 标准费率 ChargingRate 服务性成本中心是对生产性成本中心或其它服务性成本中心提供服务的 如内部自办修理费用 内部运输费用等 这些费用称为内部转移成本 该服务性成本中心提供服务的单位价格就称为标准费率 标准费率需以鼠笼技巧计算 第十节预算与差异 一 责任绩效预算及差异责任绩效预算 OperatorControlBudget 英文缩写为O C B 是以成本中心的实际生产量或服务量 依据实际原料与燃料的耗用比例及实际作业水平 以原料标准 生产作业标准及附加成本标准为基准 计算而得的允许耗用的成本总值 实际耗用标准单价 ActualAtStandard 英文缩写为A S 是实际作业所发生的原料与附加成本耗用量依照标准价格或标准费率计算的成本总值 但不含绩效不衡量的成本项目的成本总值 绩效不予衡量的成本项目在操作会议或其他会议另行检讨 成本绩效不予衡量项目如下 原料各项损失提列 存货重分类及调整损失 产副品计重差异 生产延误损失 非因调度责任造成的燃气排放损失 分摊的折旧 天灾或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损失 非合格主产品的投入或产出 责任绩效预算与实际耗用标准单价的差异叫责任绩效差异 ResponsibilityPerformanceVariance 是工场责任笵围 亦即是成本中心的责任范围 责任绩效差异是成本中心负责人有能力控制且必须负责的差异 所以 责任绩效差异 责任绩效预算 实际耗用标准单价 ResponsibilityPerf Var O C B A S 差异代表一种 例外 状况 它显示哪些作业良好 哪些作业没有效率 哪些费用节省或浪费了 差异金额可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两种 当实支数超出标准数时 则产生不利差异 反之 产生有利差异 通过差异的检讨分析 帮助主管发现问题 采取有效对策 降低成本 一 责任绩效预算 O C B 的计算 可分为原料和附加成本二部分 1 原料责任绩效预算 O C B 的计算 是以实际产量依据原料标准换算为标准的直接原料投入量 再扣除标准的回收料量 再经标准价格金额化 原料责任绩效预算 O C B 与原料实际耗用标准单价 A S 的差异即为净原料责任绩效差异 例 假定某一产品产出1MT需投入原料1 1MT 废料应回收0 08MT 杂项应回收0 02MT 损失不计 则产出100MT产品所需的原料责任绩效预算计算如下 100MT产品 1 1用料标准 110MT 标准原料投入量110MT原料投入 80 MT原料标准单价 8 800 原料预算总额8MT废料回收 35 MT废料标准单价 280 投入原料成本减项2MT杂项回收 15 MT杂项标准单价 30 投入原料成本减项 8 490 净原料责任绩效预算 O C B 即标准净原料成本 2 附加成本责任绩效预算的计算 是加总成本中心内各个基本预算因子实际因子量或挣得因子量与其下明细的成本项目 WC E 的金额标准的乘积 附加成本责任绩效预算 O C B 与附加成本实际耗用标准单价 A S 的差异即为附加成本责任绩效差异 中钢每月印制出来的成本中心报告表中的BUDGET 预算标准 栏就是指责任绩效预算 O C B ACTUAL 实际 栏就是指实际耗用标准单价 A S VARIANCE 差异 栏就是指责任绩效差异 请参见表2 9成本中心报告表 成本中心责任绩效差异是由 1 产出率差异 YieldVar 2 作业绩效差异 ProductionRateVar 3 费用支出差异 SpendingVar 等三项差异所造成的 亦即 责任绩效差异是产出率差异 作业绩效差异及费用支出差异的总和 所以 净原料责任绩效差异 附加成本责任绩效差异 成本中心责任绩效差异 产出率差异 作业绩效差异 费用支出差异 二 产出率差异 作业绩效差异及费用支出差异产出率差异 作业绩效差异及费用支出差异 主要是衡量操作的绩效 帮助成本控制及分析 1 产出率差异属于原料差异部分 用来衡量原料耗用及回收量的绩效 即在实际产量下 标准允许原料使用量与实际原料使用量之间的差异 当产出率绩效超过100 时 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原料低于标准用量 故为有利差异 例 假定产出100MT产品 实际耗用原料110MT 实际回收废料4MT 原料标准为1 12MT原料 1MT产品 回收0 05MT废料 1MT产品 损失不计 则产出100MT产品的产出率差异计算如下 112MT标准原料用量 80 MT原料标准单价 8 960 O C B 110MT实际原料用量 80 MT原料标准单价 8 800 A S 100MT产品产出投入原料有利差异 160实际产出率 100 110 90 90 标准产出率 1 1 12 89 28 产出率绩效 90 90 89 28 101 82 5MT标准回收废料 35 MT废料标准单价 175 减项值 4MT实际回收废料 35 MT废料标准单价 140 减项值 100MT产品产出应回收废料不利差异 35 减项值 100MT产品产出的产出率差异为 125 有利差异 3 作业绩效差异与费用支出差异属于附加成本差异部分 需要计算生产作业绩效的生产性成本中心 都有作业绩效差异 作业绩效差异为标准允许设备运转小时与实际设备运转小时之间的差异 此项差异的目的是在于衡量实际设备运转小时节省或浪费的金额 费用支出差异即在实际产量下 预算费用支出与实际费用支出之间的差异 亦即成本中心责任绩效差异减去产出率差异及作业绩效差异 此项差异的目的在于衡量费用支出有无浪费 例 假设某剪切生产成本中心 剪切720MT主产品 标准作业时间为0 0117小时 MT 实际剪切时间为80小时 剪切标准费率为 150 小时 则作业绩效差异计算如下 挣得剪切小时 720MT 0 0117小时 MT 84小时挣得剪切小时84小时 标准费率 150 小时 12 600 O C B 实际剪切小时80小时 标准费率 150 小时 12 000 A S 4小时 150 小时 600 作业绩效有利差异 由上例得知 该成本中心生产作业绩效为105 84小时 80小时 致产生有利差异 600 如果生产性成本中心生产作业绩效为100 而附加成本仍存在差异 此差异即为费用支出差异 在服务性成本中心 所有的附加成本差异 均为费用支出差异 顾名思义 费用支出差异即反映该成本中心负责人对费用支出控制的成效 例 假设附加成本不利差异为 1 000 作业绩效有利差异为 600 则附加成本差异 1 000减作业绩效差异 600等于费用支出差异 1 600 例 假设附加成本有利差异为 1 000 作业绩效有利差异为 600 则附加成本差异 1 000减作业绩效差异 600等于费用支出差异 400表2 9成本中心报告表 成本中心的绩效是以下列公式表示 责任绩效预算成本中心绩效 实际耗用标准单价 186 667 004本月成本中心绩效 102 53 182 253 108产能利用率 产量 设计产能 26 279 12 25 000 105 11 产出率绩效 实际产出率 标准产出率 93 79 91 41 102 60 生产作业绩效 挣得小时数 实际小时数 601 73 599 99 100 29 成本中心绩效的衡量 是把成本中心负责人所能控制的成本项目 列入责任范围 成本中心报告表所列的成本科目都是成本中心负责人有能力控制的项目 那些不在成本中心负责人能力控制范围内的项目都分别被一一剔除了 例如价格的波动 税捐等 衡量成本中心绩效是以标准价格计价 成本中心负责人纯粹只负责 量 的控制 当成本中心的绩效不佳时 成本中心负责人就无法推卸责任了 二 其它预算及差异除责任绩效差异外 通过其它预算间的比对 还可计算以下差异 1 标准修订差异 期中修订基本标准所产生的差异2 量差异 实际生产量与标准生产量不同所造成的固定成本影响3 产品组合差异 实际产品组合与标准产品组合不同所造成的差异4 设备参与率差异 多套生产相同产品的设备其实际参与率与标准成本基本量的下的参与率不同所产生的成本影响5 非标准情况差异 1 工场责任范围差异 非依标准所订定的程序作业 如点炉次数 温炉时数或换辊等所造成的差异 2 非工场责任范围差异 原料 燃料非标准配比所造成的成本差异6 价格差异 1 原物料 供应品 如轧辊等 燃料 动力等非标准来源取得所发生的成本影响 2 非标准运输路径及运输工具所发生的成本影响 3 实际单价与标准单价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第十一节绩效 一 绩效衡量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目的 在于有效的控制成本 故各成本中心的操作及成本绩效均应检讨评估 以衡量其执行成果是否达到标准 二 操作绩效成本中心的操作绩效可分为 生产作业绩效 以成本中心生产量或作业量依生产作业标准换算的挣得小时与实际作业小时的比值 用以衡量作业效率 产出率绩效 以成本中心的生产量依据原料标准换算的标准产出率与实际产出率的比值 用以衡量产出效率 三 成本绩效成本中心的成本绩效 用以衡量对原料耗用 回收项目 附加成本支用是否经济有效 成本绩效可分为下列三项 净原料绩效 成本中心产品实际生产量 依原料标准换算为金额化的净原料责任绩效预算 即标准净原料成本 与标准费率下原料实支金额 即实际净原料成本 的比值 附加成本绩效 成本中心附加成本责任绩效预算金额与标准费率下附加成本实支金额的比值 总成本绩效 成本中心原料净额及附加成本总和的责任绩效预算金额与标准费率下实支金额的比值 第十二节标准产品成本 标准产品成本 StandardProductCost 英文缩写SPC 是在标准产能及标准操作情形下 使用标准的直接原料 设备与标准制程 标准的附加成本 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由于产品是由生产性成本中心生产出来的 所以我们依产品的生产流程将有关的生产性成本中心的变动及固定成本累积后 即可求出产品的标准产品成本 各项主产品包括成品或半成品均应计算标准产品成本 且应随年度标准修订而修订标准产品成本 1 标准产品成本计算基础 1 依据标准作业程序所订定的直接原料 设备与标准制程 及在标准产能下的附加成本标准 来计算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