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反复朗读感悟,想象画面,品味生活,感悟情感,在构建立体的画卷中,领略短诗的美。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在富于乐感的反复地朗读中,让学生体会现代诗的节奏,进而展开想象,体会情感,感受阅读诗歌的乐趣。【作者介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自1954年以“爱的哲学”为主题,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韵味。【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1.学习繁星(七一)。(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6)试着背诵诗歌。(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朗读诗歌;想象画面;品读体会;练习背诵。请你按照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2.交流自学内容。学生根据提示交流:朗读诗歌;想象画面;品读体会;练习背诵。(1)出示第二首诗,交流: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星星的光、花的香、思潮里波涛的清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大海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出示第三首诗,交流:这首诗中有两个“风雨”,请你圈出来,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一个“风雨”指的是刮风下雨,第二个“风雨”指的是作者遇到的坎坷、挫折。)心中有了“风雨”,作者要躲到哪里?(母亲怀里)一个“躲”字,你体会出了什么?(“躲”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赞颂了母亲怀抱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四、拓展延伸。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新诗”,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和日本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现代诗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它的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诗歌形式自由,意蕴丰富,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本课所选的三首短诗均为抒情诗。五、布置作业。1.阅读繁星中的其他诗歌。 2.搜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摘抄下来。【板书设计】短诗三首怀念往事热爱大海赞颂母爱【教学反思】1.借助多媒体,把诗歌、画面、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作者对童年、大海、母亲的感情,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2.反复地诵读诗歌,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现代诗歌的语言朗朗上口,采用个人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绿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作者介绍】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主要作品归来的歌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愿春天早点来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走向胜利欢呼集艾青选集新文艺论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彩色的诗落时集雪莲海恋花启明星域外集向太阳吴满有黑鳗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雪的早晨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教学难点】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春天绿色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景色属于哪个季节吗?你有什么感受?2.绿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希望的象征。现代诗人艾青也非常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他去欣赏那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吧。(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等。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时正音。3.指导书写“瓶”字: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瓦”字的写法,共四笔,第二笔是竖提。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1.配乐范读,学生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绿?2.学生交流。出示: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3.第二小节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说明还有很多绿,启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你还知道哪些绿?(草绿、苹果绿、橄榄绿)4.难怪作者说:“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5.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特别)(出示第二小节)指名读,齐读。6.在作者眼中,什么是绿的?(风、雨、水、阳光)在你的眼中什么是绿的?(山是绿的,田野是绿的,树是绿的)仿照第三小节写一写你眼中的绿。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读诗歌第四、五小节。找出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所有的绿色都源于诗人心中,所以一切的绿色都会随着诗人愉快的心情,按着节拍飘动。)读诗想象:所有的绿交叉在一起,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画面。8.朗读全诗。指名读,齐读。9.读了这首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10.朗读诗歌,你有什么体会?(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四、拓展延伸。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2.学生读西湖漫笔中的段落,体会并说说感受。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3.学生交流。4.总结:这段选文主要写的是西湖六月时的绿色。作者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绿。有苍松古木的浓绿,有小径青苔的嫩绿。有的绿,深得发黑;有的绿,绿得发蓝。连小径、石头缝里的青苔都被勾勒出来,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春天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与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绿”。【板书设计】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风雨水阳光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教学反思】1.在学习诗歌之前,先介绍作者艾青,让学生对本诗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也为理解诗歌做铺垫。2.朗读诗歌。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配乐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绿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优美的音乐与优美的文字巧妙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白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分四节,每节四行。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作者介绍】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习现代诗。【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白桦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植物是什么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白桦。(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读准“桦”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白桦是落叶乔木,树干端直,树皮灰白色,纸状,分层脱落。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2.读词语:白桦涂上毛茸茸潇洒花穗金晖徜徉3.重点指导:“潇”字是左右结构;“朦”字书写时注意右部不要少了短横;“抹”字右边上横长,下横短。4.指名朗读诗歌,思考:诗歌的每一小节写的是什么?第一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第二小节:写白桦在雪中的美。第三小节:写白桦在朦胧寂静中的美。第四小节:写白桦在朝霞映照下的美。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1.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这是一棵怎样的白桦?(美丽)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桦的美丽?(雪中、寂静中、朝霞中)3.在文中找出表现白桦美丽的词语。(如画、玉立、光华)4.想象白桦“如画、玉立、光华”的样子,读出白桦的特点。5.出示短语,学生读。洁白的流苏姗姗来迟的朝霞灿灿的金晖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同学们,读了这些词语,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选择几个短语描述一下这棵白桦。6.配乐范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白桦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7.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分组赛读,齐读。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2.出示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读一读。一朵梅花一朵梅花开在洁白的雪中北风萧瑟一朵梅花开在迷离的夜里寒光冰冷宛若苍茫中的奇葩泪水里的新芽一朵梅花一幅图画五、布置作业。以自己喜欢的植物为题,写一首小诗。【板书设计】白桦雪中花穗齐绽流苏如画寂静玉立朝霞光华【教学反思】1.在课堂上,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读诗。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分组读、齐读、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进行想象训练,抓住“如画、玉立、光华”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白桦的样子,并用给出的短语进行描述,充分感受白桦的美丽。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雨后景色的图片,学生欣赏。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2.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3.同桌互读。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2.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是什么样子的? 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凉爽又温柔)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不再胆怯)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泥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 (1)泥路:凉爽又温柔。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想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事物的特点。(2)小草: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小草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炫耀着清新的绿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想象小草炫耀新绿的样子。(3)小白菊:不再胆怯。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指导朗读:想象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样子。(4)凤蝶儿:自在闲游。指导朗读: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小练笔: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有的,;有的,。4.指导朗读:雨后的景色多美呀!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5.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读了第二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快乐)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赤、携、踏、涉)6.在天晴了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快乐。齐读第三小节。读了第三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清新、舒适)7.在这首诗歌里,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热爱大自然)四、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你观察到的雨后景色是什么样的?模仿诗歌来写一写。五、布置作业。1.背诵诗歌。2.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板书设计】在天晴了的时候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美丽赤携踏涉快乐推开晕皱闲游舒适【教学反思】1.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诗歌,在朗读中抓住关键词语想象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根据所给的提示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很丰富,用优美、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凤蝶儿翩翩起舞、快乐嬉戏、自在闲游的样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2.通过搜集整理和合编小诗集,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并号召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难点】1.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2.表情手势要自然。【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用妙笔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叩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轻叩诗歌的大门。(板书课题)二、了解诗歌。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朗读并学习了很多诗歌,你觉得什么是诗歌?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2.诗歌有什么特点呢?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三、合作编小诗集。1.请各组把课前编好的诗集,带到前面展示。2.各组组长分别介绍。(1)诗集的名字、封面、目录。(2)编排内容:收集的诗、写的诗、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3)编排形式:给诗歌分类、配插图。四、诗歌朗诵会。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希望同学们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1.课内的诗歌。(1)回顾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短诗三首感受冰心对往事的怀恋,对母爱和大海的赞颂;绿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绿色;白桦体会叶赛宁对白桦的喜爱之情;在天晴了的时候与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组交流,读出诗歌的韵味。温馨提示: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3)小组展示并评比。2.收集的诗歌。(1)大家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请在组内朗读。(先背或读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再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小组讨论选择哪几首诗歌朗诵,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能使本组的朗诵更精彩。(3)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它。(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3.创作的诗歌。刚才朗诵的都是别人的诗歌,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自己也创作了诗歌。现在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刻,请把你自己创作的诗歌充满感情地诵读给大家听。学生诵读自己的诗歌。小结:诗歌就在我们身边,诗歌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听了大家的原创诗歌,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班会有人成为诗人,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五、拓展延伸。1.通过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大门,你有什么收获呢?(我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关于诗歌的知识,知道了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还学习了一些写诗的方法。)2.我们在诗的海中徜徉,我们在诗的海边拾贝,这让我们收获满满,也叩响了诗歌的大门。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让我们以这次综合性学习为起点,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 六、布置作业。1.继续收集诗歌,并读给家长听。2.自己观察周围的事物,创作一首小诗。【板书设计】轻叩诗歌大门了解诗歌编排诗集诗歌朗诵感受诗歌魅力【教学反思】1.这次综合性学习,通过收集、创作、朗读诗歌,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学到了有关诗歌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2.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无论是学习诗歌,还是收集、创作、朗读诗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有独特的收获。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在交流中,了解新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3.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4.仿照例子写诗歌。5.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字写诗歌)【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现代诗有什么特点?(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二、学习“交流平台”。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三、学习“识字加油站”。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四、学习“词句段运用”。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五、学习“日积月累”。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教学反思】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结合单元课文,学生能够大致了解现代诗的文体特点。2.在学习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运用所学进行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3课 猫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作者介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虑、职”等8个字,会写“忧、虑”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2.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3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4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用“摘句法”归纳段意。【教学难点】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无忧无虑任凭尽职蹭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责打生气勃勃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4.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任凭:无论,不管。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屏息凝视的情形吗?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进行说话练习。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遭殃:遭受灾殃。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读课文,划分段落。想一想: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写小猫的什么特点?第一部分(13):猫的性格实在古怪。第二部分(4):满月的小猫的可爱。2.请你把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的可爱。)四、课堂小结。读了课文之后,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古怪、可爱)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2.上一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写了猫的古怪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看看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一)猫性格的古怪。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 找出描写猫“古怪性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交流:你能找出概括猫性格的词语吗?(老实、贪玩、尽职)它的老实、贪玩、尽职各体现在哪里呢?引读:说它老实,是因为说它贪玩,是因为说它尽职,是因为“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性格古怪?(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体会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对猫的喜爱)反复读,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3.课文第2、3自然段也写出了猫性格的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4.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小梅花”指的是什么?(猫的脚印)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老舍先生非但不冒火,反而戏称是“踩印几朵小梅花”。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听来会是“丰富多腔”的。模仿猫的叫声,理解“丰富多腔”。猫的叫声是“丰富多腔”的,这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猫的喜爱)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二)猫的可爱。1.出示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你从“更”字体会到什么?(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 2.小猫的可爱,你感觉到了吗?找出写小猫淘气的句子。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的淘气?(没完没了、再跑再跌、胆子越来越大、摔跤、打秋千)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小猫当成一个孩子来写,突出了它的天真可爱。)出示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读一读。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从养花一文,可以体会到老舍对花的喜爱,再联系课文中小猫对花的糟蹋,可以看出老舍对小猫的爱更深。)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三)朗读全文。一只普通的猫,在老舍笔下是那么栩栩如生,这都源自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吧!三、拓展延伸。1.不仅老舍爱猫,很多作家都喜欢猫,如夏尊、周而复等,认真读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2.交流。(相同之处: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老舍猫的性格古怪、可爱淘气;夏丏尊人们对猫的态度;周而复猫的外貌和神情。)四、布置作业。1.搜集关于老舍的资料,阅读老舍的作品。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特点,表达出对它的感情。【板书设计】猫性格古怪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一声不吭胆小勇猛小猫可爱没完没了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教学反思】1.抓住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引导学生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在思考中,学生明白了,作者把这些矛盾的词语用“可是”连接起来,说明在猫的身上同时具备这些特点,从而理解了它的古怪。2.在学习满月小猫的可爱时,通过对养花一文的拓展阅读,感受老舍对花的喜爱之情,又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加以体会,从而品悟到老舍对猫的爱之深。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母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疙、瘩”等10个生字,会写“讨、厌”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细声细气、心事”等词语。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来体会作者老舍用词的严谨性。3.通过阅读,体会作者对母爱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感受母鸡的特点,感悟母爱的伟大。【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母鸡图片。提问:大家都见过母鸡,它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2.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是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齐读。重点指导“疙瘩、侮、撮、啄”的读音和“恶”的多种读音。2.重点指导“毒、孵、警、戒、伏”,在田字格中范写。(“孵”左边“卵”的笔顺: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7笔写成。“伏”字不要漏了点。)3.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读书,然后交流感受。(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3.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请用横线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4.出示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读句子,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从开始的“讨厌”母鸡,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母鸡,作者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5.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四、课堂小结。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尊敬、赞颂)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2.找一找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回顾导入。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舍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品读感悟。(一)学习第13自然段。1.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想想: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画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学生交流:(1)母鸡的叫声。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作者写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一向讨厌母鸡。)老舍对母鸡的观察多么细致呀!听到母鸡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的叫声,觉得母鸡很讨厌。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2)母鸡还有哪些方面让人讨厌?你觉着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欺软怕硬、喜欢炫耀)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抓住“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抓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