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的酸碱性目标要求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2.了解pH的定义及简单的计算。一、溶液的酸碱性1一种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积为常数。只要知道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就可以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的浓度,并据此判断酸碱性。例如室温下测得某溶液中的c(H)为1.0105molL1,根据KWc(H)c(OH)1.01014mol2L2可求得该酸溶液中c(OH)1.0109molL1 。2酸性溶液:c(H)c(OH),c(H)越大,酸性越强;中性溶液:c(H)c(OH);碱性溶液:c(H)7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碱性,且pH越大,溶液中c(O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7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2强酸与强酸(或强碱与强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1)强酸与强酸混合液的pH强酸 :c1(酸),V1(酸)电离n1(H)c1(H)V1,强酸 :c2(酸),V2(酸)电离n2(H)c2(H)V2,V混V1V2n混(H)c1(H)V1c2(H)V2c混(H)c1(H)V1c2(H)V2V1V2pH。(2)强碱与强碱混合液的pH强碱:c1(碱),V1(碱)电离n1(OH)c1(OH)V1强碱:c2(碱),V2(碱)电离n2(OH)c2(OH)V2V混V1V2n混(OH)c1(OH)V1c2(OH)V2c混(OH)c1(OH)V1c2(OH)V2V1V2,再求c(H)KWc(OH)pH。三、溶液pH的测定方法1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有机酸或弱有机碱,它们的颜色变化是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生的,因此可以用这些指示剂粗略测出pH范围,但不能准确测定pH。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颜色变化如下表: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变色范围pH3.14.4588.210.0溶液颜色红、橙、黄红、紫、蓝无色、粉红、红2.pH试纸粗略地测定溶液的pH可用pH试纸。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变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3pH计通过仪器pH计来精确测定溶液的pH。知识点一溶液的酸碱性1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A含H的溶液 B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CpH7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答案D解析任何水溶液中均含H和OH,故A错。酚酞显无色的溶液,其pH8,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呈中性或碱性,B错。以纯水在100为例,KW1.01012mol2L2,c(H)1106molL1,pH6,但溶液为中性,故pH7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呈中性或碱性。2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有多种方法。下列溶液中,一定呈碱性的是()A能够使甲基橙呈现黄色的溶液B溶液的pH7C溶液中:c(H)c(OH)D溶液中:c(H)1107 molL1答案C解析溶液酸碱性最本质的判断标准是看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只有当c(H)c(OH)时,溶液才呈酸性;当c(H)c(OH)时,溶液呈中性;当c(H)c(OH)时,溶液呈碱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即pH3.1时呈现红色,3.1pH4.4时呈现橙色,pH4.4时呈现黄色。所以,使甲基橙呈现黄色的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溶液的pH与温度有关,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在不是常温的情况下就不一定了。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的溶液C由强酸、强碱以等物质的量反应所得到的溶液D非电解质溶于水所得到的溶液答案B知识点二pH值计算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A4 B7 C8 D11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 molL1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X可能是强酸BHY一定是强酸C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解答该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2)酸性相同的溶液,弱酸的浓度大,等体积时,其物质的量多。(3)产生H2的速率取决于c(H)的大小。本题考查了强、弱酸的判断及溶液酸性大小的比较。据题意,Mg粉足量,酸不足,应根据酸的物质的量来计算H2的体积,由V(HX)V(HY),知pH相等时,HX的物质的量浓度比HY的大,即HX是比HY弱的弱酸,而无法判断HY是强酸还是弱酸,故A、B、C错误;D项,反应开始时的速率取决于c(H),因为开始时c(H)相等,故D项正确。6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强酸和弱酸的稀释规律,解题时要注意弱酸在稀释时还会继续电离。pH相同的盐酸(强酸)和醋酸(弱酸),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因醋酸在稀释时仍不断地电离,故盐酸的pH增大的多,故曲线代表盐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A错误;不断加水稀释时,溶液中c(H)不断减小,导电性减弱,B正确;因为K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因为是在相同的温度下,故a点KW与c点KW的数值相同,C错误;因盐酸和醋酸的pH相同,则c(醋酸)c(盐酸),稀释相同的倍数,由于醋酸存在电离平衡,故仍有c(醋酸)c(盐酸),D错误。练综合拓展7已知水在25 和95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1)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2)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3)95 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1)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请分析其原因:_。答案(1)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H)、c(OH)小(2)101(3)ab14或pH1pH214(4)曲线B对应95 ,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mol2L2,HA为弱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pH的影响。(1)当温度升高时,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也增大,水中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水的pH也增大,但溶液仍然呈中性。因此结合图象中A、B曲线变化情况及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可以判断,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A,理由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2)25 时所得混合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即酸碱恰好中和,即n(OH)n(H),则V(NaOH)105 molL1V(H2SO4)104 molL1,得V(NaOH)V(H2SO4)101。(3)要注意的是95 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mol2L2,即c(H)c(OH)1012mol2L2,即:等体积强酸、强碱反应至中性时pH(酸)pH(碱)12。根据95 时混合后溶液呈中性,pH2b的某强碱溶液中c(OH)10b12;有10010a110b12,即:10a210b12,所以,有以下关系:ab14或pH1pH214。(4)在曲线B对应温度下,因pH(酸)pH(碱)12,可得酸碱两溶液中c(H)c(OH),若是强酸、强碱,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应呈中性;现混合溶液的pH5,即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说明H与OH完全反应后又有新的H产生,即酸过量,所以说酸HA是弱酸。8(1)pH2的某酸稀释100倍,pH_4,pH12的某碱稀释100倍,pH_10。(2)室温时,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0倍,c(H)c(SO24)_,将稀释后的溶液再稀释100倍,c(H)c(SO24)_。(3)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MOH是一种弱碱B在x点,MOH完全电离C在x点,c(M)c(R)D稀释前ROH溶液中c(OH)是MOH溶液中c(OH)的10倍答案(1)(2)21201(3)B解析(1)若某酸为强酸,则pH4,若为弱酸,则pH4;同理,对pH12的某碱稀释100倍,pH10。(2)pH5的H2SO4稀释10倍,c(H)和c(SO24)同等倍数减小,所以c(H)c(SO24)21,若将稀释后的溶液再稀释100倍,其pH7,而c(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