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江苏省高考语文预测试卷模拟三 2006. 418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H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3第1卷各题的答案与第卷各题的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下,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仰慕 暮霭 膜拜 模棱两可 漠不关心B、摈弃 缤纷 妃嫔 宾至如归 太湖之滨C、间谍 蝴蝶 碟子 最后通牒 喋喋不休D、甫定 黄浦 匍匐 嗷嗷待哺 铺天盖地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一年之季在于春。随着春季的到来,广大农民都在准备增加农田投入,但往往受到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害。B、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C、整个江面广袤而深远,慑人魂魄的是那种拙朴博大的神韵,以及艰忍不拔的精神。D、“无偿献血 无尚光荣”。3月8日,妇联的几位同志走向献血车,以此庆祝自己的节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亲水”是人类的天性,当今世界旅游的主流已从繁华的都市转向山水田园,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运动旅游方兴未艾。B、妈妈两只大眼紧紧瞪着闺女。巧姑娘说:“要是在车轮饼馅里加上冰糖,吃起来不就能听到咯吱的响声了吗?”真是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了。C、大型超市的进驻必将带来滚滚人流、源源财气。日前,广东、浙江等地商家蠢蠢欲动,频频造访该市场,分享宿迁经济发展的商业成果。D、不仅饭量大,而且往往是别人刚吃到一半,他已经杯盘狼藉,将一堆食物“扔”到肚子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观摩和学习,对邳州市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并得到了有益的启示。B、文件明确规定一把手完不成任务的,视情分别给予电视通报、黄牌警告、停职观效或降级免职,所在单位干部的提拔予以冻结。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D、一个热血男儿的铮铮铁骨从他的作品中一步步地走出,令我叹服;作品中的乡情、亲情令我感动。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宗教代道德”的传统。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以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 (节选自中国文史百科总序,有删改)5、以下不能证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具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B、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C、尽管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D、所谓“和”,指多样性的统一,是创新的源泉,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6、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孟观念中的“天”是个模糊概念,它仅指神。“天”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宋明理学阶段确立的。B、中国知识分子对宗教思想相当淡薄,这与孔子始终强调“人”及儒教在中国文化中占主要地位有密切关系。C、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这是不恰当的。D、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做事讲和谐,即用正确意见去纠正错误意见,达到恰到好处,而不人云亦云,盲目服从。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人类所创造的事物不是文化,如蚂蚁堆积的土山,蜜蜂造的巢。B、人类在原始时期创造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都属于文化。C、“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就是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实现个人价值。D、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如果再继续相互残杀,那么人类就没有了希望。“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乃赐式外繇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便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曰:“臣闻主愧臣死。群臣宜尽死节,其驽下者宜出财以佐军,如是则强国不犯之道也。臣愿与子男及临菑习弩博昌习船者请行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齐相雅行躬耕,随牧畜番,辄分昆弟,更造,不为利惑。日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式脱身出 脱身:从家中摆脱出来B、时汉方事匈奴 事:军事,同打仗C、数岁乃罢式 罢:罢免D、皆仰给县官 县官:朝廷,此指官府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苟,子何欲 大王来何操B、上奇其言 秦王恐其破璧C、其驽下者宜出财以佐军 作师说以贻之D、不为利惑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为弟弟身强力壮,分家时,卜式只得到了一百多头羊,但致富后,不记前嫌,他又分给破产的弟弟许多财产。B、卜式善于养羊,致富不忘国家,不仅一再捐献家财,而且还把受赏的钱全交官府。C、卜式认为,只要贤德之人为民族气节而就义,富人捐财助边,就能消灭匈奴。D、卜式以养羊之道治民,政绩卓著,百姓拥戴,因此封侯拜相。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1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8分)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请分析第三句诗中“穿”的意思及表达效果。有人说诗中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透出当时戍边战士的伤感之情,也有人说最后一句透出戍边战士的豪迈之情。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13、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夫君子之行,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静静的经典袁跃兴梭罗的瓦尔登湖,被论者认为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这实在是一个准确而诗意的赞誉。众所周知,瓦尔登湖是不朽的经典,而我以为,这“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从本质意义上看,应该说是一切经典著作的性格和精神。在我的书案上,静静放着三卷我所喜爱阅读的书蒙田的蒙田随笔,尼采的快乐的科学,雅斯贝尔斯文集存在与超越。阅读这几册书,实际代表了我目前的三种阅读方向。蒙田的热爱生命、享受人生、睿智写意的生活,是我所欣赏的一种人生态度。这不仅是我的未来人生所准备抱有的一种取向,也是我所追求的思想一极。尼采的孤独的思想性格和超拔气质,充满生命的悲情和激情以及他的理性精神,也为我所心仪,是我的思想所渴求的另一极。还有我思想倾向的一极,这就是雅斯贝尔斯在书中所表达的那种对现代物质世界里,现代人精神的堕落,信仰的缺失的批判精神。这个哲学家的批判意识,我想它会提醒着任何一个阅读过其著作的人,对现实世界尤其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理性的批判意识。出于喜爱,我想静下心好好阅读一下这几位思想家、哲学家的书,但是,我发现在今天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却如此困难大环境的商业文化背景中实在是缺少了适合这种精神生活的氛围,或者说阅读的氛围。环境的浮躁、喧嚣搅扰得人们难以静静地阅读、沉思,人们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大都被一阵阵流行的、时尚的、娱乐快感的所谓阅读潮流所吸引、牵扯。我的灵魂也是常常处于这样一种漂移、无所皈依的状态,苦恼和焦灼不时地吞噬着我的灵魂。在这种阅读的苦闷中,我想起了曾国藩论读书时所说:“且苟能发奋自立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看来,无法静静阅读,原来是我的心境出了问题,灵魂变得不再宁静,而漂浮于诱惑的表象的物质世界,这样,怎能把自己平凡的心灵、浅陋的情感,带入经典的“静静的书”的浩瀚、深邃、宁静的世界中去?经典,是静静的,这是经典的内在本质和灵魂;经典,是永恒的,它静静地存在于漫漫时间之河。经典给人的心灵的影响,也是静静的,每一个阅读者都会幸福地得到它的营养。对于一个阅读者来说,功利的、浮躁的心态,根本无法认识和了解经典。要阅读经典,必须要有思想和心灵的准备。心灵是宁静的,思想是沉思的,这样也许才能感受到经典伟大而神圣的气息我喜欢卡莱尔的这句话:“特别是在这个喧闹嘈杂的时代,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点。一个在开始说话和行动时机到来之前不能保持自己平静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我想,阅读经典也是这样。在静静阅读经典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要做一个“保持自己平静的人”14、作者在文中谈了自己目前的三种阅读方向,分别指出来。(每条不超过20字)(6分) 15、阅读划线句所在的段落,解说划线句的含义(6分)“经典给人的心灵的影响,也是静静的,每一个阅读者都会幸福地得到它的营养。”作者说“幸福”,应怎样理解。卡莱尔的“一个在开始说话和行动时机到来之前不能保持自己平静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句话意思是什么。16、读第一段的句子“众所周知,瓦尔登湖是不朽的经典,而我以为,这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从本质意义上看,应该说是一切经典著作的性格和精神。”回答:作者为什么说一切经典的性格和精神是“静静”的?(不超过40 字)17、在第四段,作者说:“我发现在今天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却如此困难”造成这种阅读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5分) 六、(15分)18、根据要求改变文字表达(5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名人能人也会有其失意之时。世界体操名将李宁曾被人们誉为“体操王子”,曾在世界杯赛上一人包揽五枚金牌。曾几何时,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他连连失误,甚至从鞍马上掉下来。世人皆知,三国时期一员大将败走麦城,最后连身家性命都丢了,这就是曾过五关斩六将、威名赫赫的关云长。世人瞩目的第一届国际应氏杯围棋赛,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聂卫平身上。他曾在中日围棋对抗赛中取得十一连胜的佳绩,堪称当代棋圣。然而,此次在新加坡鏖战却遭败绩。由此可见,我们对待人和事,要看主流,要看整体,而不能以瑕掩瑜,这样才是客观全面的。上面三段话用了三个事例,共同论述了一个观点。试对三个事例材料的文字表述进行改动。要求:A、每则材料概括成一个短句,B、所概括的句子要用相同的句式,C、每句限15字以内。 19、(5分)王总工程师有急事,当天上午11点要飞往重庆,打电话到家里,只有儿子小明在家,王工说:“告诉你妈:我乘今天上午11点的飞机到重庆出差。我写字台中间抽屉里有份图纸,明天李工程师去取时交给他,并请他代我参加后天的工程设计论证会,就按我们已经研究好的方案说。”请根据下面的条件写出正确的转述。第二天李工程师来取图纸,妈妈说: 20、临近毕业,老师为同学留言赠别。请你模仿例句,另选两个学科的老师,以他们的身份,分别给同学写一则赠言。(5分)例:数学老师人生有曲线、抛物线,但绝对没有直线。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人,不事张扬,默默地做着一些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情。他们普通得象一个音阶、一个符号。他们不是黄钟大吕,可是他们能为这个社会谱写出最恢弘激昂的乐章。 这种人过街一定要找“斑马线”,这种人会拿着垃圾走过好几百米去找垃圾桶,这种人看到路上有香蕉皮总会把它捡起来,这种人在公众场合吐痰的时候总是吐在纸巾上在纷乱的大街上,他们显得如此扎眼、“迂腐”,可他们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不是鲜艳的让人艳羡的油漆,也不是挑大梁的钢筋,他们或许是混凝土中的那些石块、沙砾,有棱有角,可他们用他们的坚硬“执著”,撑起了我们的大厦,他们是我们社会精神的基石。 同学们,你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令你肃然起敬的普通人?请你以“令我尊敬的普通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f p p b p)2、B(A“一年之季”应为“一年之计”。C“慑”应为“摄”,“艰忍”应为“坚忍”。D“尚”应为“上”)3、A(B“三个臭皮匠”应指多人。C“蠢蠢欲动”是贬义词。D可改为“风卷残云”)4、C(A缺少主语。B“给予”缺少宾语中心语。D搭配不当,“铮铮铁骨”无法“走出”)5、A(答非所问;B第3段第1行。C第3段第68行。D第5段第2行等)6、A(“它仅指神”一句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B、综合3、4段可以看出。C、第4段第35行。D、第5段第1、2行)7、C(A、B见第1段对文化的定义C、“以人为本”不意味着以“自我”为中心D、依据是第5段倒数第2行)8、C(卜式并未做官,没有罢免之意,从下文看,应是“放回”之意)9、B(同是代词,意义不同:前为“他”,后为“他的”)10、B(A原因不对。C从原文看,卜式认为,臣宜尽“死节”,“驽下者”宜出财佐军。D并未封侯拜相。)11、不遵守法度的人,不可用来作为教化百姓的榜样而扰乱了法制,希望陛下不要答应。关键词是“不轨、可以、化”天子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