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产动物疾病学 主讲 孔祥会教授李莉教授 孔祥会 XianghuiKONG 毕业学校 厦门大学学位 博士职称 教授研究方向 1 鱼类功能基因组及其系统演化 2 水生动物环境响应的分子基础 课程讲授与考核 讲授 36学时考核 笔试80 平时20 平时表现 1 思考问题和课堂答疑2 出勤 绪论 见鱼 渔业发展 无公害健康养殖 赏鱼 捞鱼 发现鱼 起名字 分类学 观赏鱼 渔文化 养殖学 捕捞鱼 渔网具 捕捞学 养殖 粗养 精养 第一节水产动物疾病学及发展史 1水产动物疾病学1 1水产动物疾病水产动物在一定条件下 由致病因素引起的复杂而有规律的病理过程 正常平衡被打破 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或减弱 出现一系列的临诊症状 1 2水产动物疾病特点 水产动物发病具有群居性 传染媒介多 传播途径广 水是最终传染媒介 独特的诊断方式 发病具有选择性 防治药物的特殊性 合适的给药浓度 合适的给药方式 水体的理化生因子对药物有一定的影响 1 3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发病原因 病理机制 流行规律以及诊断 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科学 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1 4水产动物疾病学特点 实践性 来源于实践 总结于实践 是对实践的一种系统总结 理论性 实践的不断丰富 感性知识的不断增加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1 5水产动物疾病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 动物解剖与组织学 动物生理学 病理学 药理学 水环境学等学科为基础 另一方面与水产养殖学密切结合起来 2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发展 2 1萌芽和出现 2 1 1公元前1142年 我国已开始了淡水鱼类的养殖 2 1 2公元前460年春秋战国未期越国范蠡 养鱼经 记 以六亩地为池 池中有九洲 在池中围绕九洲 自谓江湖也 强调养殖环境需与鱼类习性相适应2 1 3宋代周密 癸辛杂识 别集 中记 或欲少憩 则专以人时加动摇 盖水不定 则鱼洋洋然无异江湖 反之 则水定 鱼死 不可谓不勤矣 2 1 4公元1073年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 物类相感志 中记 鱼瘦而生白点者 以枫树皮投水则愈 2 1 5徐光启 农政全书 记 池瘦伤鱼 令生虱 鱼虱如小豆大 似团鱼 凡取鱼见其瘦 宜细检测之 有 则以松毛遍池中浮之 则除 2 1 6明代杨慎氏 异鱼图赞 记 滇池鲫鱼冬月可荐 中含月搜白 号水母线 北客乍餐 认为面缆 2 2发展和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 防治鱼病列为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内容之一 成立鱼病研究的专门机构 成立水产院校 开设鱼病学课程 1950年中科院水生所成立 为解决鱼病问题 1951年成立寄生虫学组 1952年改为鱼病学组 人员由原来的6人发展至12人 1953年倪达书带领鱼病学组到达我国淡水鱼养殖基地浙江吴兴县菱湖镇 设立鱼病工作站 这是我国正式把鱼病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始 2 3学科体系形成 回顾解放后至现在 多年来对水产动物疾病的研究 开展了鱼病及其病原区系的系统调查 弄清了主要致病的微生物病原及寄生虫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 解决了危害性较大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时期 1 20世纪初至50年代 着重寄生虫病研究 2 20世纪60年代 并强调细菌性疾病研究 3 20世纪70 80年代 开始病毒性鱼病和暴发性鱼病的研究 4 20世纪90年代至今 强调疾病发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强调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 提出水产养殖病害的生态防治 第二节水产动物疾病学任务 水产动物疾病学根本任务 为经济建设服务 具体地说为水产动物养殖服务 确保水产动物健康养殖 生产实践需要是水产动物疾病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任务1研究 结合实际 加强科学研究 1 1重点研究对养殖生产危害严重的疾病 1 2不断扩大研究的外延 所有养殖对象 1 3加深研究的内涵 2推广 面向生产 开展推广普及 第三节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方法 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方法 观察 实验 统计1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诊断原则 先外后内 先腔后实 先肉眼观察后镜检诊断材料 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1 1宏观观察 发病情况 饲养管理 环境因子1 1 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 体液 体表 鳃 鳍 皮肤 肌肉 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 有无炎症 充血 出血 溃疡等症状 活动情况 肉眼检查有无异物或刮取黏液或组织涂片或水浸片检查有无病原 1 1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 投饵种类 数量和质量 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1 1 3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包括 水源 水温 盐度 DO pH值 H2S NH3 N 池塘周围的环境条件等1 1 4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避免抗药性 1 2微观诊断通过镜检 放大镜 显微镜和电镜 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1 3免疫学诊断1 4组织病理诊断1 5病理生理诊断1 6其它 2病原体鉴定2 1病毒鉴定1 病毒的特点a极其微小 100nm 可通过细菌滤器 EM才能见到 b无细胞结构 只有Pr 和核酸 c细胞内寄生 离开细胞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 2 病毒的检测方法首先从病体制备无菌悬液 攻毒后引起机体发病的 选择敏感病毒株分离纯化 然后进行病毒株的鉴定 a组织学检测 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包涵体 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出现的LM下可见的大小 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小体 b电镜检查 c试剂盒等快速诊断 PCR DNA探针 酶标抗体 2 2细菌的鉴定病原分离 纯化培养 人工感染 病原种类鉴定1 病原分离 准确从病灶部位取材 无菌操作2 纯化培养 单菌落纯化培养3 感染实验 包括注射感染 浸泡感染和口服感染感染材料 健康且无患病史 感染结果 表现出相同症状 分离出同样菌种4 种类鉴定 细菌及菌落形态 生理生化指标 细菌自动鉴定仪2 3寄生虫鉴定活体观察 显微观察 超微观察 生活史研究 3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内容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 蔓延和终止的科学 任务 弄清疾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发生和传播的原因 影响传播的因素 方法 调查统计和实验4病理学研究组织病理 以细胞学 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病变部位和相同的健康部位采用同样的固定 切片和染色方法进行观察比较 由此了解病变组织的病理过程及病变程度 和病理生理 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规律 5药物学研究包括生药学 药物化学 植物化学 药剂学 药理学及药物治疗学等 课后思考题 1水产动物疾病定义及特点 2水产动物疾病学定义 特点及与其它学科之间关系如何 3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的发展过程 4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5如何诊断鱼病 6鱼病诊断注意事项 热诚欢迎同学们报考孔祥会教授的研究生 步入真正的科学殿堂 探索真正的科学问题 招生专业 一 水生生物学研究方向 鱼类功能基因组及其系统演化 二 生态学研究方向 水生动物生理生态主要水生动物环境响应的分子机制 1 鱼类功能基因组及其系统演化 水生生物学 鱼类种类繁多 生活环境多样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对各自不同环境的适应 环境基因组研究也说明鱼类的环境适应是基因变化和适应性进化的结果 本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 分子系统学 生物信息学等 研究鱼类不同环境下物种分化和分子变异之间的关系 探讨生物体在环境压力下进行的基因演化 探讨特定环境下鱼类适应的分子机制 研究方向 2 水生动物环境变化响应的分子基础 生态学 研究水环境变化时 如温度 盐度 溶氧 和化学品污染等 水生动物对环境变化进行响应时 水生动物在形态学 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相应改变 通过对水生动物免疫和生殖健康的影响 以此预测环境变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 1主持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770299 尺寸控制基因调控序列在鲤科鱼类中的变异及系统演化 2 主持国家863重大专项 2002AA603013 中子课题 项目名称 锯缘青蟹低温生物学效应 专题研究 3 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0624030022 超声波和高渗溶液对草鱼免疫影响及疫苗导入复合技术研究 4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05037684 鲤科鱼类个体尺寸主调控基因确定及进化机制研究 5 主持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072102130027 水环境中痕量化学品对鱼类免疫过程的干预及疾病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6 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水环境中痕量化学品对鱼类生殖过程的干预及生殖退化机制研究 7 主持河南师范大学网络课程项目 水产动物疾病学 主持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1 2 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0530120 鲤科鲃系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和染色体多倍化进程研究 2 国家973项目 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 2004CB117402 子课题 鲤科鱼类个体尺寸主调控基因筛选及进化机制研究 3 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 2006KYCX021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富集和生态安全研究 主持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2 2005年以来发表论38篇 SCI论文10篇 一级学报12篇 核心期刊16篇 1 KongXianghui WangXuzhen GanXiaoniandHeShunping Thec myccDNAsequencesofcyprinids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Implicationsforphylogeny ChineseScienceBulletin 2007 52 11 1491 1500 SCI 2 KongXianghui WangXuzhen GanXiaoni LiJunbingandHeShunping PhylogeneticrelationshipsofCyprinidae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inferredfromthepartialS6K1genesequencesandimplicationofindelsitesinintron1 ScienceinChinaser CLifeSciences 2007 50 6 780 788 SCI 3 WangGui zhong KongXiang hui Correspondingauthor WangKe jian LiShao jing Variationofspecificrelatedproteins mitochondriaandfattyacidcompositioningillofScyllaserrata Crustacea Decapoda JournalofExperimentalMarineBiologyandEcology 2007 352 1 129 138 SCI 4 KongXianghui WangGuizhong LiShao jing SeasonalvariationsofATPaseactivityandantioxidantdefensesingillsofmudcrabScyllaserrata Crustacea Decapoda Marinebiology 2008 inpress DOI 10 1007 s00227 008 0920 4 SCI 2005年以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5 LiJunbing WangXuzhen KongXianghui ZhaoKai HeShunping MaydenRL Variationpatternsofthemitochondrial16SrRNAgenewithsecondarystructureconstraintsandtheirapplicationtophylogenyofCyprininefishes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MolecularPhylogeneticsandEvolution 2008 inpress DOI 10 1016 j ympev 2007 09 012 SCI 6 KongXianghui WangXuzhen GanXiaoni LiJunbingandHeShunping Molecularevolutionof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inCyprinidae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ProgressofNaturalScience 2008 inpress SCI 7 KongXianghui WangXuzhen GanXiaoni LiJunbing HeShunping MolecularevolutionofinsulinreceptorgeneIRaandIRbinCyprinidae TeleosteiCypriniformes Journalofmolecularevolution 2008 Review SCI 8 LiJunbing KongXianghui ZhaoKai GuoBaocheng WangXuzhen HeShunpingandChenZiming PhylogeneticrelationshipsanddivergencetimeestimatesforthesubfamilyCyprininae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inferredfromMitochondrialandNuclearDNAsequences SystematicBiology 2008 submitted SCI 2005年以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2 9 LiJunbing KongXianghui ZhaoKai GuoBaocheng WangXuzhen TongChaobo HeShunpingandChenZiming Phylogenyanddivergence dateestimatesofradiationsinSchizothorcinefishesinferredfrommitochondrialandnuclearDNAdatasets MolecularPhylogeneticsandEvolution 2008 submitted SCI 10 WangGui zhong LiShao jing ZengChao shu LinShu junKongXiang hui AiChun xiang statusofbiologicalstudiesandaquaculturedevelopmentofthemudcrab scyllaserrata inchina AquacultureInternational 2005 13 459 468 SCI 11 KONGXianghui WANGGuizhong LIShaojing AntioxidationandATPaseactivityinthegillofmudcrabScyllaserrata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