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NaOH固体易潮解,NaOH溶液又能与CO2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和H2O,而空气中不仅含有CO2,还有水蒸气。如果是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也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创设情境,某校实验员在准备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药品时,配制完NaOH溶液后,将一瓶未用完的NaOH固体忘了盖上试剂瓶盖,两天后,实验员发现瓶中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于是我在第二天上课时把这瓶敞口放置了两天的NaOH展示给学生观察,观察完后学生对这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了?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怎么检验是否变质?这瓶NaOH固体是否全部变质了?如果未全部变质,如何除去杂质得到较纯净的NaOH?如果变质,变质后质量怎么变化?如果变质,变质程度是多少?探究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为一组,各组根据各自选定的一个问题先共同设计实验探究的方案,包括: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包含理由)、实验的设计(包含实验原理、操作以及实验预期的现象或结果),然后将设计交给我审阅,最后以兴趣小组活动的方式开展实验探究。第一兴趣小组问题一:这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猜想与假设:这瓶NaOH固体已经变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NaOH固体易潮解,然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即2NaOH+CO2= Na2CO3+H2O)设计实验:因为变质后生成了Na2CO3,所以是否变质关键就是是否含有Na2CO3。根据Na2CO3和NaOH的性质区别,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试剂(如酸碱盐)来加以鉴别。如果是用酸,因为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现象为产生气泡,而氢氧化钠不能。例如:可用稀盐酸、稀硫酸或醋酸等等。如果是用碱,某些碱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沉淀,而氢氧化钠不能。例如: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如果是用盐,某些盐能和碳酸盐生成沉淀,而氢氧化钠不能。例如氯化钡或氯化钙。完成实验:操作现象1.分别取少量密封良好的NaOH固体和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作比较)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用滴管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鉴别的所需的各试种剂学生纪录所产生的现象分析总结:从实验现象上分析固体变质生成了碳酸钠,所以氢氧化钠变质了。第二兴趣小组问题二: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NaOH在空气中变质后,变成了Na2CO3(因为2NaOH+CO2= Na2CO3+H2O)。设计实验:根据含CO32-的物质的特性,加入酸后能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Na2CO3+2HCl=2NaCl+H2O+CO2,CO2+Ca(OH)2= CaCO3+H2O完成实验:操作现象1.取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体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2.将气体导入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总结:根据上述现象,说明产生了CO2,也就说明固体物质的组成中含有CO32-,即NaOH变质后变为了Na2CO3。第三兴趣小组问题三:如果变质,那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由于只是放置了一段时间,有可能是部分变质(因为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只有0.03%,含量毕竟很少),但也可能是全部变质。设计实验:因为部分NaOH固体变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全部变质就只有Na2CO3,所以只要通过实验证明其中含有NaOH即可。反思:这个地方是难点,有些学生会错误的认为可以用酚酞就可以了,因为全部变质就没有氢氧化钠,溶液就不呈碱性,如果部分变质有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就要对学生指出,碳酸钠溶液也是呈碱性的,不管有没有变质,溶液都呈碱性,所以不可以用酚酞。因此,要检验有氢氧化钠,必须先除去碳酸钠,如果溶液还显碱性,那么肯定是含氢氧化钠。但是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碱性的物质,否则就不能确定是氢氧化钠使得溶液呈碱性。例如:Na2CO3+ CaCl2=CaCO3+2NaCl,将Na2CO3除去,此步骤中不可加Ca(OH)2或 Ba(OH)2,否则影响后续测定。因为加Ca(OH)2或 Ba(OH)2的话会生成氢氧化钠,那么检验出来碱性,就不能说明是原来固体中有氢氧化钠,有可能是生成的。完成实验:操作现象1取一定量的变质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或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有白色沉淀生成3.将2中的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红或不变红分析总结:根据滴加无色的酚酞是否变红,得出其中是否含有NaOH,从而确定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第四兴趣小组问题四:既然该瓶NaOH已经变质,还能使用吗?猜想与假设:还能使用(只要想办法除去其中已变质的部分Na2CO3,就能再使用)。设计实验:由于NaOH和Na2CO3在组成上的不同,可加某种试剂除去其中的CO32-即可。完成实验:操作现象1.将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倒入烧瓶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无色溶液2.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或澄清的饱和石灰水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白色沉淀3.将2中溶液静置后过滤。沉淀留在滤纸上,得无色滤液分析结论:除杂不能引进新的阴离子,所以一般采用碱。例如:加入Na2CO3或B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Ba(OH)2=BaCO3+2NaOH),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的无色滤液即为较纯净的NaOH溶液。如果要得到固体,再结晶,即可。(不可加盐酸,因为HCl不仅能与Na2CO3反应,也会消耗掉NaOH,而且还会生成氯化钠,引进新的杂质;也不可加CaCl2或Ba(NO3)2溶液,这样会产生新的杂质NaCl或NaNO3。第五兴趣小组问题五:NaOH固体变质前后,其质量有无变化?猜想与假设:变质前后,其质量有变化。(因为NaOH变质为Na2CO3,物质发生改变,物质质量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设计实验:用托盘天平测定变质前后,NaOH和Na2CO3的质量即可。完成实验:1.取一定质量的密封良好的NaOH,放入一洁净干燥的蒸发皿内,盖上表面皿。2.将蒸发皿放到托盘天平上,称得其质量m1(连同NaOH固体)。3.取下表皿面,将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NaOH固体先变潮,最后变为白色粉末。再将蒸发皿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将水分蒸干(排除是吸水增加的质量)、冷却。4.将冷却后的蒸发皿,盖上表面皿,再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称得其质量m2。分析总结:由上述称量数据可知,变质前后,其质量发生改变,m2m1。由2NaOH+CO2= Na2CO3+H2O中NaOH与Na2CO3的质量比可知:每80份NaOH完全变质为Na2CO3,质量增加:106-80=26份。因此,测定结果真实。变质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生改变。第六兴趣小组问题六:NaOH固体变质了多少,即变质程度。设计实验:先称取一定量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渐滴加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可根据用去的盐酸的量测定碳酸钠的质量,也可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用测体积的方法(如果用排水法,应该用油封水,防止CO2溶于水而损失。),也可以用氢氧化钠的溶液吸收(吸收前后的质量差即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差,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但是要保证盐酸过量,否则会结果偏小的)。或者,先称取一定里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渐滴加含钙离子或钡离子的溶液,然后过滤得到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设计意图:是为考试中的一些计算题做准备。但是这个实验比较复杂,所以可以由老师代为演示。或者,可以画出实验装置图,来加以分析。联系中考:例题1: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研究方案先称取13.3克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渐滴加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NaCO3质量/g变质NaOH的质量/gNaOH变质的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m(CO2)/gNaCO3质量/g变质NaOH的质量/gNaOH变质的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2.20255075m(盐酸)/g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发现问题 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例题2: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NaOH;可能是Na2CO3;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查阅资料发现: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常用BaCl2溶液来检验CO32-的存在。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仪表物联网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棕榈油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入准则培训课件模板
- 支气管扩张症课件
- 支原体培训课件
- 播音演绎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新修订《安全生产法》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测绘师必考题含答案
- (2025)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研发项目归口管理制度
- 中职宿舍规矩管理制度
- 燃气生产调度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劳务派遣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 2025-2030中国分体式滑雪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废玻璃再生资源化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 谵妄护理常规
- 大疆无人机公司市场定位策划书
- 手术前抗凝药停用时间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