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光现象概念复习(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光现象概念复习(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光现象概念复习(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光现象概念复习(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现象概念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说出光源的概念、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能体会光的反射现象,完整说明光的反射定律。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4.能完整理解,探究光的折射规律。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理解记忆光现象概念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光的折射规律。三、教学难点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四、教学方法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联想记忆法、图像法。五、教学器材导学案、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都叫光源。如,萤火虫、太阳、发光的灯泡等。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理解:不同种介质,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光可能不是直线传播,通常会发生折射。3、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通常不同。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c3108m/s; 光有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传播速度小。请注意:(1)月亮不是光源,没发光的灯泡不是光源,正在发光的灯泡才是光源。图1(2)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成像物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和物体是以小孔为中心的中心相似图形。(3)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是光1年所走的路程,1光年=9.46081012km。(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在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 光折射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的不同部分)。2、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如图1所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注意: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就是物理中的先后次序或因果关系,不能反过来说的。就象我们平时说:这小孩长得象他爸爸,如果说“爸爸象他小孩”,可能就要挨批了。甲乙图23、镜面反射(如图2甲所示):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仍平行。应用:成像、改变光路等;危害:会造成光污染等。漫反射(如图2乙所示):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再平行。应用: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等。4、平镜面成像的特点(如图3所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图3注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说成“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数学知识表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5、虚像:有下列三种说法: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第种说法最好,第种说法较好,第种说法一般。其实三种说法者可以的,但第种说法较多。实像有:小孔成像、影子等。虚像有:平面镜成像、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评价:课本上的定义不完整,还有一种折射的情况(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图4完整的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或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 ,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先决条件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如图4所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课本的表述应增加两条更好:在前面增加:a.“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b.“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分居两侧)”。注意:只能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图53、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理解记忆:光带分布: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如图5所示)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图6红绿蓝“赤(红)橙黄绿青蓝(蓝靛)紫”就可记住光带的分布顺序。光的传播就像人在泥地走路:a.红光的腿长偏折少,紫光的腿短偏折多;b.光向厚的方向偏折,同人向开阔处走路一样。4、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如图6所示)应用:丰富多彩的电视机屏幕,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5、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红光之外的辐射。应用:热效应强,用于加热、遥控等。图7紫外线:紫光之外的辐射。应用:化学应强,用于灭菌、验钞等。(四)典例讲解【例1】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点拨】因为镜子两个反射面,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镜子的两个反射面不再平行,首先是前表面的反射成像,然后光会进入玻璃,然后在玻璃后表面又发生反射,再折射出来成像,而发生错位现象。【答案】D【例2】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和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且折射角_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 反射 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而减小) 小于 (2)是 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点拨】熟悉理解了光折射时的规律,注意评价实验的几个方面:1、实验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如何改进;2、数据的测量是否有偏差,是否缩小了偏差;3、实验中是否考虑了各种情况,结论是否有普遍性。【例3】如图所示,已知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反射光线,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空气水 答案:【例4】去年冬天,在我校后面的三环路上,有个镇小学生,放学后被一辆大货车压死了。事故后调查司机,司机说没有看到后面的学生。原来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所示,S为驾驶员眼睛的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