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介质的温度有关【教学难点】1、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出版2、声现象的分析、解释【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准备】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纸盆。【学生准备】橡皮筋、细线、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直尺、小石头、塑料袋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瀑布声、优美的鸟叫声声、二胡声、锣鼓声、风吹树叶沙莎声等。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二、进行新课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比较: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生思考:物体发声有什么共同特点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趁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教师演示:让纸盆发声纸团跳起来。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方案三: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方案四: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收集信息,分析材料:发声体现象结论声带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直尺发声时直尺在振动发声的直尺在振动水水发声时在振动发声的水在振动橡皮筋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音叉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手感觉发麻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桌面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发声的桌面在振动桌面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发声的桌面在振动得出结论: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引导解决:1指导学生看教材12页图11-1、13页11-2,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课件展示(课件展示留声机原理)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3.声音是以什么方式向远处传播的?(课件展示声波、水波)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提出问题:振动的物体通过什么把声音传递到我们的耳朵的呢?伏地听声: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啼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问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展示真空不能传声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课件展示:土电话,测量船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收集信息,分析材料:介质现象结论空气听到闹铃声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无听不到闹铃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水听到闹铃声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水听到石头敲击声液体可以传播声音课桌听到敲击(嘀嗒)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课件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课件演示 2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课件演示课件演示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思考: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远处敌人袭击的马蹄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课件演示)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课件演示) 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思考: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远 离你3400m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久他 才能听到你的声音?你还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课件演示)1、对着高山喊话、在大礼堂中大声讲话等都会出现回声现象。2、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3、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4、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三、课堂小结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150C时,340米/秒(空气) 5、回声: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四、课堂练习:课件演示1、为什么在屋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2、回声是否能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你知道哪些?3、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