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二、新课教学(一)、声音的产生 演示敲击音叉的实验。上面的实验说明: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提问】实验中使用乒乓球的目的是什么?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我们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间接表现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一些物体的振动发声: 说话时 声带 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 树叶 在振动敲鼓时 鼓面 在振动【试一试】风声( )的振动雷声( )的振动雨声( )的振动敲门声( )的振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说说下列声音的声源各是什么?1:演奏二胡的声音。2:敲击锣鼓的声音。3:蚊子、蜜蜂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课外查询:1:春天,田野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声源是什么?2:夏天,树枝上蝉“吱吱”的叫声,声源又是什么?(二)、声音的传播【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猜想和假设】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作为媒介。也可能不需要什么东西作为媒介。实验一:气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实验现象:抽出空气,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放入空气后,又能听到声音了。【实验结论】空气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提出问题】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请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体可以传声。实验二: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把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实验现象】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另一个同学能听到声音。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另一个同学听不到声音。【实验结论】固体可以传声。请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知识运用】1: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用铁棒“听”音乐。2:狗休息时常常伏在地面,将一只耳朵贴在地面,听远方传来的声音。实验三: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下图是用电子音乐网捕鱼图片,它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液体也可以传声请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总之: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液体,也可以是固体。【知识小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 ;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 、 ,也可以是 。 不能传声。 声音是以 的形式在 中传播。(三)、声速1、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音的传播速度称为声速。2、演示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3、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知识小结】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一般而言,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液体和气体。(四)、回声1、形成原因:回声是由于声音的反射形成的。2、听到回声的条件: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当障碍物离人较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人分辨不出回声和原声,因而觉得声音更响亮了。【提出问题】人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听到自己说话的回声?解:空气中的声速v 340m/s,去回共用时t =0.1s声音传播的路程s = vt =340m/s0.1s = 34m人到障碍物的距离d = s2 = 34m2 = 17m答:人距离障碍物至少17m远。【举一反三】在运动会上,小明进入了100米短跑决赛。在比赛时,他做好起跑准备后,一听见终点线处的发令枪响他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请你帮他计算,当他起跑时,终点处裁判手里的秒表显示已经过了多长的时间?答案:假设当时的气温是15左右,则秒表显示已经过了约0.29s,他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5)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耳的结构: 2、传声方式有骨传导和空气传导两种,骨传导性能更好。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骨传导传声性能更好。解释现象: 为什么自己能听到自己吃饼干的声音,而别人却听不到呢?3、 感悟收获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着。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2、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和 有关。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对不对? 。3、一般而言,固体中的声速 液体和气体。回声是由于 形成的。4、当回声比原声晚 s以上时,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5、传声方式有 和 两种。 传声性能更好。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它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解: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观察到水面出现水波,这是因为音叉在振动。在这个例子中是音叉振动发声。2、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那些信息?解: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而言,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液体和气体。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能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解:能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铁传过来的,传播速度快;第二次声音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传播速度慢。如果敲的是充满水的自来水管,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4、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解:这是因为在室内讲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了一起。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解:声音从井口传到井底的时间t = 1.5s2=0.75s井深 h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英语翻译课件
- 医疗行业智能诊断与治疗辅助系统设计
- 我最喜欢的植物450字9篇范文
- 项目外包承揽开发合同协议
- 广西高考历年数学试卷
- 海门三模高分段数学试卷
- 画飞机儿童画课件
- 合集高中数学试卷
- 会计大一数学试卷
- 红桥中考三模数学试卷
-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
- 电梯故障救援培训
- 同业培训课件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02
- 安全用电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13T 1347-2010 城镇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 2025年新麻精药品培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仓储超市加盟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